伍子胥是什麼人?

2007-01-11 4:44 am
伍子胥是什麼人?

回答 (10)

2007-01-11 4:46 am
✔ 最佳答案
伍子胥(前526年—前484年)(胥,Xǖ),名員,字子胥,其先袓伍舉,以正直進諫楚莊王而得名聲,因此其後代於楚國亦有名聲。


春秋時期楚國人,後來吳國封他於申,因此又叫申胥。

在楚國時,伍子胥的父親伍奢被讒臣無忌所害,在楚國被囚禁,楚王與無忌以伍奢為人質,要脅伍子胥與其兄伍尚相救,否則殺死伍奢,其實楚王與無忌欲殺伍子胥兄弟以除後患。伍子胥已料到楚王與無忌的詭計,勸兄長伍尚勿往,要留有用之身為父報仇,可惜伍尚不忍心眼睜睜看到父親被害,最終亦去相救而被擒。伍子胥逃出楚國後得悉父兄被殺,混出昭關(傳說一夜愁白頭),一路求乞(後世有將其奉為丐幫始祖),歷盡千辛萬苦逃到楚的仇敵吳國。

在吳國,公子光以專諸弒吳王僚後,自立為王,是為吳王闔廬,其後伍子胥受到吳王闔閭重用,擊敗了楚國,破楚都郢,掘平王墓,鞭其屍。

後來,吳王夫差打敗了越國,越王勾踐投降,伍子胥認為應一舉消滅越國,但是吳王不聽,後來便將他賜死。

伍子胥更狂言要家人於他死後把他的眼睛挖出,掛在大門上,看越國軍隊怎麼滅吳。吳王夫差極怒,把他的屍首拋棄於河中。

後來吳國果然被越王勾踐所滅。

司馬遷對伍子胥的評價頗高:「怨毒之於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於臣下,況同列乎!向令伍子胥從奢俱死,何異螻蟻。棄小義,雪大恥,名垂於後世,悲夫!方子胥窘於江上,道乞食,志豈嘗須臾忘郢邪?故隱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雖然對伍子胥破楚時的所為不滿,但認為伍子胥是不拘小節的烈丈夫,不會白白送死,能忍受屈辱,最終為父親報仇雪恨,成就不朽之名。
2007-01-11 5:03 am
字子胥,春秋楚人。與父兄俱仕楚,後楚王聽讒言殺其父兄,員逃亡吳國佐吳伐楚報仇,並輔吳稱。吳王夫差滅越後,欲釋越王勾踐回國,不聽員諫,因信讒殺之。伍員死前預言越必滅吳,後九年越果滅吳。
資料來源 : http://www.greatchinese.com/surname/089.htm

另外, 中秋節除了有傳是紀念屈原之外, 也有傳是紀念伍子胥...

(是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奔向吳國,助吳伐楚攻入楚都郢城。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死子胥。

子胥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裝入皮革,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資料來源 : http://www.takungpao.com.hk/news/06/05/31/TK-573125.htm
2007-01-11 4:56 am
伍子胥(前526年—前484年)(胥,Xǖ),名員,字子胥,其先袓伍舉,以正直進諫楚莊王而得名聲,因此其後代於楚國亦有名聲。


春秋時期楚國人,後來吳國封他於申,因此又叫申胥。
2007-01-11 4:53 am
伍子胥(前526年—前484年)(胥,Xǖ,粵音/:須)名員(員,yún,粵音:雲),字子胥,春秋時期楚國人,後來吳國封他於申,因此又叫申胥。伍子胥先袓伍舉,以正直進諫楚莊王而得名聲,因此其後代於楚國亦有名聲。

在楚國時,伍子胥的父親伍奢被讒臣費無忌所害,在楚國被囚禁,楚平王與無忌以伍奢為人質,要脅伍子胥與其兄伍尚相救,否則殺死伍奢,其實楚王與無忌欲殺伍子胥兄弟以除後患。伍子胥已料到楚王與無忌的詭計,勸兄長伍尚勿往,要留有用之身為父報仇,可惜伍尚不忍心眼睜睜看到父親被害,最終亦去相救而被擒。伍子胥逃出楚國後得悉父兄被殺,混出昭關(傳說一夜愁白頭),一路求乞(後世有將其奉為丐幫始祖),歷盡千辛萬苦逃到楚的仇敵吳國。

在吳國,公子光以專諸弒吳王僚後,自立為王,是為吳王闔閭,其後伍子胥受到闔閭重用,擊敗了楚國,破楚都郢,掘楚王墓,鞭屍三百。

後來,吳王夫差打敗了越國,越王勾踐投降,伍子胥認為應一舉消滅越國,但是吳王為伯嚭所讒,不聽「聯齊抗越」的主張,前484年便賜劍令他自盡。
2007-01-11 4:50 am
伍子胥(前526年—前484年)(胥,Xǖ),名員,字子胥,其先袓伍舉,以正直進諫楚莊王而得名聲,因此其後代於楚國亦有名聲。


春秋時期楚國人,後來吳國封他於申,因此又叫申胥。

在楚國時,伍子胥的父親伍奢被讒臣無忌所害,在楚國被囚禁,楚王與無忌以伍奢為人質,要脅伍子胥與其兄伍尚相救,否則殺死伍奢,其實楚王與無忌欲殺伍子胥兄弟以除後患。伍子胥已料到楚王與無忌的詭計,勸兄長伍尚勿往,要留有用之身為父報仇,可惜伍尚不忍心眼睜睜看到父親被害,最終亦去相救而被擒。伍子胥逃出楚國後得悉父兄被殺,混出昭關(傳說一夜愁白頭),一路求乞(後世有將其奉為丐幫始祖),歷盡千辛萬苦逃到楚的仇敵吳國。

在吳國,公子光以專諸弒吳王僚後,自立為王,是為吳王闔廬,其後伍子胥受到吳王闔閭重用,擊敗了楚國,破楚都郢,掘平王墓,鞭其屍。

後來,吳王夫差打敗了越國,越王勾踐投降,伍子胥認為應一舉消滅越國,但是吳王不聽,後來便將他賜死。

伍子胥更狂言要家人於他死後把他的眼睛挖出,掛在大門上,看越國軍隊怎麼滅吳。吳王夫差極怒,把他的屍首拋棄於河中。

後來吳國果然被越王勾踐所滅。



2. 司馬遷對伍子胥的評價頗高:「怨毒之於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於臣下,況同列乎!向令伍子胥從奢俱死,何異螻蟻。棄小義,雪大恥,名垂於後世,悲夫!方子胥窘於江上,道乞食,志豈嘗須臾忘郢邪?故隱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雖然對伍子胥破楚時的所為不滿,但認為伍子胥是不拘小節的烈丈夫,不會白白送死,能忍受屈辱,最終為父親報仇雪恨,成就不朽之名。
2007-01-11 4:48 am
吳國人。他是吳國相國。是三朝元老
參考: me
2007-01-11 4:48 am
伍子胥(前526年—前484年)(胥,Xǖ),名員,字子胥,其先袓伍舉,以正直進諫楚莊王而得名聲,因此其後代於楚國亦有名聲。


春秋時期楚國人,後來吳國封他於申,因此又叫申胥。

在楚國時,伍子胥的父親伍奢被讒臣無忌所害,在楚國被囚禁,楚王與無忌以伍奢為人質,要脅伍子胥與其兄伍尚相救,否則殺死伍奢,其實楚王與無忌欲殺伍子胥兄弟以除後患。伍子胥已料到楚王與無忌的詭計,勸兄長伍尚勿往,要留有用之身為父報仇,可惜伍尚不忍心眼睜睜看到父親被害,最終亦去相救而被擒。伍子胥逃出楚國後得悉父兄被殺,混出昭關(傳說一夜愁白頭),一路求乞(後世有將其奉為丐幫始祖),歷盡千辛萬苦逃到楚的仇敵吳國。

在吳國,公子光以專諸弒吳王僚後,自立為王,是為吳王闔廬,其後伍子胥受到吳王闔閭重用,擊敗了楚國,破楚都郢,掘平王墓,鞭其屍。

後來,吳王夫差打敗了越國,越王勾踐投降,伍子胥認為應一舉消滅越國,但是吳王不聽,後來便將他賜死。

伍子胥更狂言要家人於他死後把他的眼睛挖出,掛在大門上,看越國軍隊怎麼滅吳。吳王夫差極怒,把他的屍首拋棄於河中。

後來吳國果然被越王勾踐所滅。

司馬遷對伍子胥的評價頗高:「怨毒之於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於臣下,況同列乎!向令伍子胥從奢俱死,何異螻蟻。棄小義,雪大恥,名垂於後世,悲夫!方子胥窘於江上,道乞食,志豈嘗須臾忘郢邪?故隱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雖然對伍子胥破楚時的所為不滿,但認為伍子胥是不拘小節的烈丈夫,不會白白送死,能忍受屈辱,最終為父親報仇雪恨,成就不朽之名。
2007-01-11 4:47 am
伍子胥(前526年—前484年)(胥,Xǖ),名員,字子胥,其先袓伍舉,以正直進諫楚莊王而得名聲,因此其後代於楚國亦有名聲。


春秋時期楚國人,後來吳國封他於申,因此又叫申胥。

在楚國時,伍子胥的父親伍奢被讒臣無忌所害,在楚國被囚禁,楚王與無忌以伍奢為人質,要脅伍子胥與其兄伍尚相救,否則殺死伍奢,其實楚王與無忌欲殺伍子胥兄弟以除後患。伍子胥已料到楚王與無忌的詭計,勸兄長伍尚勿往,要留有用之身為父報仇,可惜伍尚不忍心眼睜睜看到父親被害,最終亦去相救而被擒。伍子胥逃出楚國後得悉父兄被殺,混出昭關(傳說一夜愁白頭),一路求乞(後世有將其奉為丐幫始祖),歷盡千辛萬苦逃到楚的仇敵吳國。

在吳國,公子光以專諸弒吳王僚後,自立為王,是為吳王闔廬,其後伍子胥受到吳王闔閭重用,擊敗了楚國,破楚都郢,掘平王墓,鞭其屍。

後來,吳王夫差打敗了越國,越王勾踐投降,伍子胥認為應一舉消滅越國,但是吳王不聽,後來便將他賜死。

伍子胥更狂言要家人於他死後把他的眼睛挖出,掛在大門上,看越國軍隊怎麼滅吳。吳王夫差極怒,把他的屍首拋棄於河中。

後來吳國果然被越王勾踐所滅。

司馬遷對伍子胥的評價頗高:「怨毒之於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於臣下,況同列乎!向令伍子胥從奢俱死,何異螻蟻。棄小義,雪大恥,名垂於後世,悲夫!方子胥窘於江上,道乞食,志豈嘗須臾忘郢邪?故隱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雖然對伍子胥破楚時的所為不滿,但認為伍子胥是不拘小節的烈丈夫,不會白白送死,能忍受屈辱,最終為父親報仇雪恨,成就不朽之名。
參考: Yahoo!
2007-01-11 4:46 am
~ 中國人 ~
參考: 地球人
2007-01-11 4:46 am
中國人
中國古代一個十分出名既人


收錄日期: 2021-04-13 13:46:3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110000051KK0388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