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伍子胥(前526年—前484年)(胥,Xǖ),名員,字子胥,其先袓伍舉,以正直進諫楚莊王而得名聲,因此其後代於楚國亦有名聲。
春秋時期楚國人,後來吳國封他於申,因此又叫申胥。
在楚國時,伍子胥的父親伍奢被讒臣無忌所害,在楚國被囚禁,楚王與無忌以伍奢為人質,要脅伍子胥與其兄伍尚相救,否則殺死伍奢,其實楚王與無忌欲殺伍子胥兄弟以除後患。伍子胥已料到楚王與無忌的詭計,勸兄長伍尚勿往,要留有用之身為父報仇,可惜伍尚不忍心眼睜睜看到父親被害,最終亦去相救而被擒。伍子胥逃出楚國後得悉父兄被殺,混出昭關(傳說一夜愁白頭),一路求乞(後世有將其奉為丐幫始祖),歷盡千辛萬苦逃到楚的仇敵吳國。
在吳國,公子光以專諸弒吳王僚後,自立為王,是為吳王闔廬,其後伍子胥受到吳王闔閭重用,擊敗了楚國,破楚都郢,掘平王墓,鞭其屍。
後來,吳王夫差打敗了越國,越王勾踐投降,伍子胥認為應一舉消滅越國,但是吳王不聽,後來便將他賜死。
伍子胥更狂言要家人於他死後把他的眼睛挖出,掛在大門上,看越國軍隊怎麼滅吳。吳王夫差極怒,把他的屍首拋棄於河中。
後來吳國果然被越王勾踐所滅。
司馬遷對伍子胥的評價頗高:「怨毒之於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於臣下,況同列乎!向令伍子胥從奢俱死,何異螻蟻。棄小義,雪大恥,名垂於後世,悲夫!方子胥窘於江上,道乞食,志豈嘗須臾忘郢邪?故隱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雖然對伍子胥破楚時的所為不滿,但認為伍子胥是不拘小節的烈丈夫,不會白白送死,能忍受屈辱,最終為父親報仇雪恨,成就不朽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