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西方/中國歷史人物!

2007-01-11 2:16 am
請問西方or中國有什麼殘障的傑出人物?係殘障!!
例:愛迪生,貝多芬.......

回答 (2)

2007-01-11 2:49 am
✔ 最佳答案
史提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在公眾評價中,被譽為是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他提出宇宙大爆炸自奇點開始,時間由此刻開始,黑洞最終會蒸發,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普朗克的量子論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患有肌肉萎縮症的他,近乎全身癱瘓,不能發音,但1988年仍出版《時間簡史》,至今已出售逾1000萬冊,成為全球最暢銷的科普著作之一;2006年,他在香港透露正與女兒合撰一套類似《哈利波特與宇宙》的科普小說。


霍金1942年出生於英國牛津,這天正好是伽利略的300年忌日,父親法蘭克是畢業於牛津大學的熱帶病專家,母親伊莎貝爾1930年代於牛津研究哲學、政治和經濟。

1942年1月,納粹德軍轟濫炸英格蘭,倫敦遭受幾乎夜夜不停的空襲。這迫使霍金一家搬離海格特的家園,遷到牛津避難。他們在霍金誕生後又回到了倫敦。童年時的霍金,學業成績並不突出,但喜歡設計極為複雜的玩具,據說他們曾做出一臺簡單的電腦。

1959年,17歲的霍金入讀牛津大學的大學學院攻讀自然科學,自稱用了很少時間而得到一等榮譽學位,隨後轉讀劍橋大學研究宇宙學,1963年被診斷患有肌肉萎縮症,即運動神經病,當時醫生診斷他只能活兩年,他雖然活下來,但在往後數十年逐漸全身癱瘓並失去了說話能力。

霍金曾澄清自己當時並無酗酒,只感到自己有「悲劇性格」,並使自己沉醉於華格納的音樂裡。直至他遇上了首任妻子簡·王爾德(Jane Wilde),兩人結婚後育有3名子女。23歲時,他取得了博士學位,留在劍橋大學進行研究工作。

學術之路

霍金攻讀博士學位前後,倫敦伯碧克大學(Birkbeck College)教授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在1960年代初開始發展奇點理論,引起劍橋大學的研究小組注意,霍金聽畢彭羅斯的研究後,回程途中向他的老師說:「不知道如果把彭羅斯的奇點理論,運用到整個宇宙會得到甚麼結果?」

1970年代初,霍金與彭羅斯合作發表論文,指出如果廣義相對論是正確,宇宙大爆炸前必然有奇點存在,成為首篇重要文章,隨後成為少數認真看待黑洞的學者,他結合了量子力學及廣義相對論,於1974年3月1日,霍金在《自然》提出黑洞發出一種能量,最終導致黑洞蒸發,該能量被命名為霍金輻射,引起全球物理學家重視。霍金的新發現,被認為是多年來理論物理學最重要的進展。該論文被稱為「物理學史上最深刻的論文之一」。

這數年的研究,令他迅速斐聲學術界。1975至1976年間,先後獲得倫敦皇家天文學會的埃丁頓勳章、教廷教宗科學學會十一世勳章、霍普金斯獎、 美國丹尼歐海涅曼獎、馬克斯韋獎和英國皇家學會的休斯勳章,1978年再獲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獎。自1979年他被聘用為劍橋大學應用數學和理論物理學院的盧卡斯教授(Lucasian Professor),牛頓於1663年亦曾出任這榮譽職位。2006年11月底更將獲英國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頒授科普利獎章(Copley Medal),與愛因斯坦及達爾文齊名。

1983年,霍金和吉姆·和特勒(Jim Hurtle)進一步提出「宇宙無邊界」(No Boundary Proposal),改變了當時科學家對宇宙的看法。

2001年霍金推出圖畫版的時間簡史-《胡桃裡的宇宙》

1988年,霍金的科普著作《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發行,從研究黑洞出發,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歸宿,該書被譯成40餘種文字,出版逾1000餘萬冊,但因書中內容極其艱深,在西方被戲稱為「讀不來的暢銷書」(Unread Bestseller),有學者曾指這種書之所以仍可以如此暢銷,是因為書本嘗試解答過去只有神學才能觸及的題材:時間有沒有開端,空間有沒有邊界。[1]

2001年10月又一部作品《胡桃裡的宇宙》(The Universe in a Nutshell)出版發行。該書是《時間簡史》的姐妹篇,以相對簡化的手法及大量圖解,訴說宇宙起源。

霍金亦試圖通過通俗演講,將自己的思想與整個世界交流,除了常在英國及美國發表演說,他90年代曾兩次到訪日本,2002年8月曾到訪杭州發表《膜的新奇世界》(Brane New World),2006年6月在香港科技大學發表《宇宙的起源》時,哄動一時,被戲稱受到「搖滾巨星」級的接待。霍金的聲望,令他多次獲邀到外地演說,常獲國家元首接見。

殘障及高科技輪椅

近乎全身癱瘓的霍金,除了四肢不能移動,1980年代他因肺炎而接受手術後,亦失去說話能力,但憑一張高科技輪椅,他仍可能發音合成語音、通電話,以及寫下一條條艱深方程式。據報霍金正嘗試一套新系統,讓電腦直接閱讀他腦內的信息,做到「我腦寫我口」。]

他說話時,會先抽動右面頰肌肉,當眼鏡上的紅外線感應器收到信息後,電腦就會自動打字。霍金每抽動一下,浮標即可選定目標。電腦由英特爾度身訂造;語音系統於1980年代中由美國公司Words-Plus撰寫,該公司為令霍金可以使用新的視窗XP系統,特意為他重寫整套程式。當霍金突然發笑,面頰肌肉抽動太大,屏幕便會出現一堆垃圾字。

電腦:由英特爾度身訂造的手提電腦,內置Pentium M1.5GHz中央處理器,有無線寬頻上網功能。在沒有無線上網網絡的地方,則可透過諾基亞電話上網卡,直撥劍橋大學的系統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海倫·亞當斯·凱勒 (Helen Adams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國的一位殘障教育家。她幼年因意外疾病而引致失明及失聰。後來籍着她的導師安·沙利文(Anne Sullivan)的努力,使她學會說話,並開始和其他人溝通並接受教育。她畢業於哈佛大學。

生平
命運改變
海倫·凱勒出生時十分健康,但是在她19個月大時卻患了急性腦充血而引起高燒,結果這場病使她變成了失明和失聰。這命運的厄困使海倫·凱勒變得異常暴躁,她的父親和母親為此十分擔憂。海倫6歲時,在其家庭醫生的協助下,她的父母邀請柏金斯盲人學校的沙利文老師作為海倫·凱勒的啟蒙導師。

得遇良師
沙利文老師十分有愛心,他首先了解海倫·凱勒的脾性,與她建立互信的關係,再耐心的教導海倫·凱勒手語,讓她能與別人溝通。其後再教導海倫·凱勒用手指點字以及基本的生活禮儀。在經過一番訓練後,她父母在她10歲時聘請了霍勒斯曼學校的莎拉·傅樂瓦老師教導其說話,而海倫·凱勒最終亦學會了說話。對於一個失明和失聰的人來說,這是十分艱巨的事情。在父母和沙利文老師的悉心教導下,海倫·凱勒改對世界改觀,開始努力向學,認真做人。

進入學校
1904年海倫·凱勒在雷地克裡夫學院畢業時的風采1898年,海倫·凱勒考入了位於麻薩諸塞州的劍橋女子學校(The Cambridge School for Young Ladies)。1900年秋,再考進哈佛大學的雷地克裡夫學院,這對於一個失明和失聰的人而言,可說是教人難以置信。最後於1904年,海倫·凱勒以優異成績取得文學學士學位,併成為第一位畢業於高等院校的聾盲人。而這麼多年來沙利文老師則一直留在海倫·凱勒身邊,並將教科書與上課內容寫在海倫·凱勒的手掌上,讓凱勒能了解其內容,可說是對海倫·凱勒不離不棄,因此海倫·凱勒一生均十分感激她。

教育大眾
海倫·凱勒於1924年組成了海倫·凱勒基金會,並加入了美國盲人基金會,作為其全國和國際的關係顧問。其後她在國際獅子的年會上發表演說,她要求獅子會成為「協助失明人戰勝黑暗的武士」。並說:「我為你們開啟機會的窗,我正敲著你的大門。」1946年,海倫·凱勒擔任美國全球盲人基金會的國際關係顧問,並開始週遊世界,訪問了35個國家。她盡力爭取在世界各地興建盲人學校,並常去醫院探望病人,與他們分享她的經歷,以給予他們生存意志。她同時亦為貧民及黑人爭取權益,以及提倡世界和平。

名留青史
海倫·凱勒享年87歲。而在她死後,因為她堅強的意志和卓越的貢獻感動了全世界,各地人民都開展了紀念她的活動。有人曾如此評價她︰「海倫·凱勒是人類的驕傲,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相信眾多的有疾病而聾·啞·盲的人都能在黑暗中找到光明」。

海倫·凱勒紀念日
1971年,國際獅子會的國際理事為了紀念海倫·凱勒的不屈不撓的精神,宣佈將每年6月1日定為「海倫·凱勒紀念日」。而在這日,環球的獅子會均舉辦與視力相關的服務性活動。
參考資料: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6111100671
2007-01-11 2:20 am
海倫凱勒
海倫凱勒延生在美國阿拉巴馬州的塔斯比亞城。她天生聰明伶俐,出生不到六個月,便能清楚地說出「tea」(茶)、「water」(水)等幾個單字,對周遭事物的感受性更是敏銳。
 剛滿週歲那年,一天傍晚,母親趁太陽西下以前,放了一盆熱水為海倫凱勒擦洗身子。可是,當母親自浴盆把海倫凱勒抱了起來,放在膝蓋上,正想拿條大毛巾替她包裹身子的時候,海倫凱勒的目光,突然被地板上搖晃不定的樹影給吸引了過去。她好奇地看著,看得很入神,眼珠子動也不動一下,而且還忍不住伸長小手撲了過去,好像非得揪住它不可。
 當時,母親雖然已經注意到海倫凱勒的眼神,但是看在母親的眼裡,樹影不過是平常又自然的現象,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所以,她萬萬沒有想到海倫凱勒會使出這麼原勁兒往前傾,結果不小心一溜手,竟讓海倫凱勒滑倒在地,哇哇大哭個不停。母親知道女兒受了驚嚇,飛快地將海倫凱勒摟進懷裡,連哄帶騙了好一陣子,海倫凱勒才安靜了下來。
 事隔不久,母親一個人靜靜回想這件事情發生的經過,她發現海倫凱勒的觀察力似乎特別靈敏。通常一個週歲大的嬰兒,應該是懵懵懂懂的,對什麼事情都沒有企圖深入了解的傾向,可是海倫凱勒卻別有細膩的之思,甚至於想用自己的肢體去感受變化的奇妙。當然,跟大人比起來,海倫凱勒的表現並不成熟,如果跟其他的嬰孩相比,可就不能不算特殊了。
 而為人父母的,能幸運地生下一個天賦優異的小孩,當然是得意洋洋囉!每逢親朋好友到家裡做客,不談起女兒也就罷了,一旦話題轉到海倫凱勒身上,母親心滿意足的喜悅,就會自然而然地從言談中流露了出來。
 但是這份喜悅到底能持續多久呢?當父母親正興高鳥烈暢談海倫凱勒美好未來的當兒,海倫凱勒卻莫名其妙生了一場大病,這場大病不但奪走了父母心中的希望,更使海倫凱勒變成一個看不見、也聽不見的小女孩。
 可憐的海倫凱勒,該如何去面對一個沒有光線,沒有聲音的世界呢?這真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通常教育一個五官健全的孩子,已經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了,更何況海倫凱勒又瞎又聾!也許,父母親他們可以猜測、也可以想像海倫凱勒的心情,但是他們絕對無法體會,就如同海倫凱勒無法體會正常人的生活一樣,他們真的無從體會。
 起先,父母親採用實驗的方法,一次又一次地嘗試,雖然他們失敗過無數次,但是日子久了,也摸索出不少要領,他們除了被動地猜想海倫凱勒的比手畫腳,有時也教導海倫凱勒憑藉肢體動作,表達喜怒哀樂。
 另外,海倫凱勒也學習運用觸覺去感受周遭的事事物物。就這樣一點一的累積,四、五年以後,大凡孩子們用眼睛、耳朵能感受的,海倫凱勒都能以觸摸的方式領略。只是父母親不是殘障教育的專家,所以海倫凱勒學到的肢體語言,只有父母才看得懂,至於外人可就很難說了。
 向來關心女兒的父母親,也一直掛心這個問題,尤其他們想到自己終有年老體衰的一天,到時候要是海倫凱勒仍然不能跟外人溝通,那海倫凱勒往後的遭遇,將是非常悲慘的。於是,在海倫凱勒七歲那年,他們從外地請來一位受過專門訓練的蘇利文老師。
 蘇利文老師跟海倫凱勒很投緣,她們認識沒有幾天就相處融洽,而且海倫凱勒還從蘇利文老師那裡學會了認字。
 一天,老師在海倫凱勒的手心寫了「水」這個字,海倫凱勒不知怎麼搞的,總是沒法子記下來。老師知道海倫凱勒的困難處在哪兒,她帶著海倫凱勒走到噴水池邊,要海倫凱勒把小手放在噴水孔下,讓清涼的泉水濺溢在海倫凱勒的手上。接著,蘇利文老師又在海倫凱勒的手心,寫下「水」這個字,從此海倫凱勒就牢牢記住了,再也不會搞不清楚。
 不過,蘇利文老師認為,光是懂得認字而說不出話來,仍然不方便溝通。可是,從小又聾又瞎的海倫凱勒,一來聽不見別人說話的聲音,二來看不見別人說話的嘴型,所以,儘管她不是不能說話的啞巴,卻也沒法子說話。
 為了克服這個困難,蘇利文老師替海倫凱勒找了一位專家,教導她利用雙手去感受別人說話時嘴型的變化,以及鼻腔吸氣、吐氣的不同,來學習發音。當然,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不過,海倫凱勒還是做到了。 盲人作家海倫凱勒,除了突破官能障礙學會說話,更奉獻自己的一生,四處為殘障人士演講,鼓勵他們肯定自己,立志做一個殘而不廢的人。海倫凱勒這份愛心,不但給予殘障人士十足的信心,更激起各國人士正視殘障福利,紛紛設立服務機構,輔助他們健康快樂的過生活。


收錄日期: 2021-04-13 13:23:0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110000051KK0291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