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被稱為儒家的荀子會有韓非這法家弟子?

2007-01-10 6:53 am
為何被稱為儒家的荀子會有韓非這法家弟子?

回答 (3)

2007-01-10 9:27 am
✔ 最佳答案
「道」、「儒」、「墨」、「法」……等等,家數繁多,俱為後人為易於規劃而統稱分類。

他們的學說來自哪個學派﹙家﹚,或標榜自己是甚麼學派﹙家﹚,都不及後人認為他屬甚麼學派﹙家﹚重要!

荀子的學說來自儒家,其學說亦切合儒家思想,故後人將他歸入儒家之列,而韓非亦確實師承荀子,但他也同時受當時法家的其他學說影響﹙如商鞅、申不害、慎到等人﹚,繼而在其學說上認定了「法、術、勢」等三方面的重要。

需知學派之劃分,乃以其學說而論其人。雖然韓非師承儒家的荀子,但他的論點與主張又與荀子不同,切合法家更多於儒家,所以將他歸入法家之列。

可能這樣,而有點混亂吧,以上純屬個人意見。
較詳細的歷史資料,可看下址《中國哲學簡史》
2007-01-11 5:22 am
荀子作為儒家,他同孔子一樣,心目中最主要的問題,也是如何培養理想人格。他對天人關 係、習性關係以及古今、禮法之爭的考察,歸結到一點,就是如何"成人",即如何造就完 美的人格。不過,荀子所處的時代已不同於孔子所驚呼的"天下無道",也不同於孟子所哀 嘆的"世道衰微",而是"臣使諸侯一天下"(11),"四海之內若一家"(12)的時代,即諸 侯爭霸即將結束,封建統一的中央集權即將來臨。因此,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荀子在論及 聖人理想人格時,就不僅注意理想人格"內聖"的一面,而更加強調"聖人"的外在事功的 一面。《荀子‧王霸》有一段論述:"修百王之法,若辨黑白;應時之變,若數一二;行禮 要節而安之,若運四肢;要時立功之巧,若昭四時;平政和民之善,化萬之眾若博一人;如 是,則可謂聖人矣。"這是講"聖人"把握先王之成敗得失,如辨別黑白那樣清楚;善於應 變而作出決策,如同數一、二、三那樣容易;及時知曉立功的機會,如了解自己四肢那樣準 確;將萬人安定下來,如同團結得像一個人一樣。這樣的"聖人"所畸重的不能不是"外王" 了。"內聖外王"作為儒者理想人格的追求,孔、孟、荀都是共同的,不過,荀子比較自覺 地察覺到了二者之間的一些細微的差異,故說:"聖人者,盡倫者也;王也者,盡制者也。 兩盡者,足以為天下極矣,故學者以聖王為師。"(13)"盡倫"為人道之極,是主觀的;"盡 制"為事功之極,是客觀的。只有兼兩"盡"於一身的"聖王",才是主客觀統一的體現, 即"尊聖者王"(14),這可以看作是對內聖外王的確切解釋。往後的《禮記‧大學》提出了 三綱領八條目,這就建立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內聖外王之學的理論體系,對宋明有極大的影響。

荀子充分肯定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荀子不僅一般地承認人類具有認識自然和改造 自然的能力,而且把這種能力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來認識。荀子說:"天地合而萬物生, 陰陽接而變化起。……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載人,不能治人也"(19),"辨物"和 "治人"這類意識活動只有人類才有。他還說:"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 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20) 意謂自然界的各種物 質形態,由無機物、植物、動物到人類,都是由氣構成的;而在這眾多的物質形態中,只有 一種特殊的物質形態即人類,才既有生命和知覺,又有道德。知覺依存於某種有生命的物質, 而道德、情感和"辨物"的智慧則依存於人人形體。荀子還認為人"能參",即人類具有參 與、配合天地化育萬物的巨大力量和偉大作用。這就既克服了老莊自然無為的片面觀點,同 時也避免了不顧客觀規律片面誇大人的作用的唯心觀念,對先秦天人之辯作出了正確的總 結,在更高的階段上達到人道原則與理性原則的統一。

在真、善、美等方面都要求得到發展,這不只是孟子,同時也是荀子的主張。《荀子‧勤學》 中有一段論述,深入、全面的表述了荀子關於培養理想人格的思想。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完 全、純粹的人格才是真正美的人格。這就要求人的能力在知、情、意各方面都得到全面的發 展。荀子十分重視"智﹝知﹞"在培養理想人格方面的重要意義。他承認人有認識客觀事物 的能力,而客觀事物也有可被認識之理。所以荀子視"誦數"、"思索"以求融會貫通為"成 人"的首要條件。他說:"學不可以已","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都是強調學習、求知時 應有永不止息、積極進取的精神。不過,荀子認為認識不能停留在單純的知,還要貫徹實行; "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於行之而止矣。行之 明也。"(22) 學止於行,才能真正明曉事理,"夫行也者,行禮之謂也"(23),"行"就 是道德踐履,就是行其所知曉的倫理規範,這樣理論就化為德性。人們通過學習、思索、力 行和修養的途徑,用禮義來培養自己,養成"使目非是無欲見也,使耳非是無欲聞也,使口 非是無欲言也,使心非是無欲慮也"的習慣。習慣成了自然﹝如目好色、耳好聲,品好味那 樣自然﹞,那便是"積善成德",真正形成德性、造就"成人"了。

在荀子看來"積善成德"是一個鍥而不捨的過程,這得靠意志力來堅持,荀子十分重視意志 在培養"成人"中的作用,在道德領域中,意志自由是必要的前提之一。選擇和專一是意志 的雙重品性,"心容,其擇也無禁"(24),就是指的意志的自由選擇。但當目標、理想一旦 確定後,專一的品性就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生由乎是,死由乎是","權力不能傾,群 眾不能移,天下不能蕩",置生死於度外,不受外力的脅迫,勇敢地朝著既定的目標、理想 前進。具有這樣"德操"的人"能定能應"即能應付一切時局的變化,這自然是非一般人所 具有的品性,而是"成人"的品性了。

除了"知"與"意"外,荀子對"情"﹝情感﹞的培育與"成人"的內在聯繫非常重視。他 說:"夫樂者,樂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無樂。"(25)以為愉悅的情感是人所不 能免的,所以人不能離開音樂藝術。但是人的情感存在著為惡的可能,"夫民有好惡之情而 無喜怒之應,則亂"。荀子知道,情同知、意一樣,是人的生命中一股強大的力量,不能僅 靠外在的禮義來硬加約束,還需要樂教﹝包括音樂、舞蹈、詩教等﹞,也即美感教育在情感 上加以疏導和轉化,"先王惡其亂也,故制雅、頌之聲以道之"。(26)這樣的疏導和轉化, 雖也有使人的內心情感自然而然地同統治者秩序的穩定性發生相互配合的作用,但也是人格 境界上日趨完美的必要手段。樂教有去"邪污",動"善心"的昇華作用,使人的品格"全" 而"粹"。

總之,荀子關於培養理想人格的學說,雖有其時代的局限性,但他強調理想人格應該是知、 情、意與真、善、美的高度統一,是人的自由的全面發展,對後世儒學影響極大。

究竟如何來培養這種仁智統一的全面發展的人呢?儒家認為要通過學習、教育和修養。儒學 的核心是人文精神。儒學是教人育人之學。儘管孟子講性善,荀子講性惡,一個重先天,一 個重後天,但都認為要通過學習、教育和修養來培養人的德性,在這一點上他們是一致的。 他們都認為成功的教育,不僅可以使人脫離愚昧、脫離低級趣味,而且可以使人成為對社會 有用的人,推動社會發展和進步的人。這就是"百年樹人"的東方哲理,也是儒家思想的精 華之一。

與孟子不同,荀子講性惡論,他提出了"化性起偽"的論點。在荀子看來"性"是指自然的 賦予,即人的自然本質;"偽"是人為。自然的稟賦不是人們可以通過學習和作為得到的, 而禮義則是人們可以通過學習和作為得到的。所以禮義出人偽﹝為﹞,非出於天性。這樣便 反對了天賦道德論,肯定了德性是後天養成的。荀子又說:"性也者吾所不能為也,然而可 以化也。積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以為也。注錯習俗,所以化性也。並一而不二,所以 成積也。"(31)是說天性不是出於人為,然而可以改造;後天的積習本來不是我所有,然而 可以由人力獲得。生活安排和習俗可以使人天性改變;專一而不分心,就可以把經驗積累起 來。荀子和許多舊唯物主義者一樣,認為人是環境和教育的產物。他說:"蓬生麻中,不扶 而直",越人安於越地,楚人安於楚地,君子安於中原,是適應不同的生活環境的習俗的緣 故(見《荀子‧榮辱》)。
-------------------------------------------------------------------------------------------------------------------

韓非為韓國的公子,與李斯一同拜荀子門下學習。

在韓非生長的年代,韓國為戰國七雄當中最弱小的國家,但由於他患有口吃的毛病,所以多次上書韓王陳述他的思想,而不為所用。之後《韓非子》一書流傳到秦國,書中內容被秦王嬴政所欣賞,便以戰爭為要脅,逼韓非出使秦國。

韓非到秦國後,受到秦王政的欣賞,準備重用他,但招李斯忌妒,對秦王進讒言,陷害韓非入獄,最後在獄中服毒自盡。

思想
韓非總結了商鞅、申不害、李悝的思想,主張君主應該用法、術、勢結合起來治理國家。
2007-01-10 9:46 pm
破門立派,青出於藍!
相傳墨家墨翟也是受業於儒家,因此所學未必是所長,亦無所謂門戶之分!
況且,孔孟太理想主義;在現實政治層面中,難矣實行,而法家的權術勢正好可以補其不足之處,看歷朝莫不是政治理念稱「儒」,而行政實為「法」!就知兩者是相輔相成,互補互惠!所以可以看成是韓非這徒弟,對師傅所教進行補充!


收錄日期: 2021-04-14 00:44:4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109000051KK0465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