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地震的形成過程

2007-01-10 1:15 am
請解釋地震的形成過程?
還有火山爆發及海嘯的形成過程?

回答 (5)

2007-01-10 1:18 am
✔ 最佳答案
形成地震的因素有很多,有自然的,也有人為的。

自然地震中,以構造地震最為普遍;其餘的成因,有火山活動、地下空洞塌陷、大型山崩、大塊隕石墜落等。人為地震亦可稱為誘發地震(induced earthquake),指因人類活動而導致發生的地震。現已發現由於水庫蓄水、油井注水、地下核試驗等影響,可以導致一系列較小規模的地震連續發生;如1962年廣東新豐江水庫發生的6.5級地震。

地震的分佈有線性排列的特點,大致上可分為幾個地帶。

其一為環太平洋地震帶:在太平洋東岸開始,沿著綿長高峻的安第斯山脈和洛磯山脈,經過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島,再在太平洋西岸,從堪察加半島開始,向南經千島群島、日本群島、硫球群島、台灣、菲律賓群島直至印度尼西亞所構成的大島弧,然後由新畿內亞往東連接南太平洋中的諸島嶼,這就構成了環太平洋地震帶。全世界約80%的地震集中於這個地帶。(更有約60%的活火山分佈在此。)

其二為喜瑪拉雅—地中海地震帶:從青藏高原向西,經帕米爾高原、伊朗高原、小亞細亞和高加索山,到歐洲南部阿爾卑斯山系和地中海沿岸。其東面分支從青藏高原東部的橫斷山脈向南,經緬甸、印尼的蘇門答臘成弧形分佈,在新畿內亞與環太平洋帶交匯在一起。

此外,東非大裂谷附近和大西洋的大洋中脊,也是地震較多的地帶。

地震帶的空間分佈,和板塊邊界非常吻合。這是因為大部分的地震,是由於板塊邊界斷裂帶的板塊相互作用所導致的。

正因為板塊邊界的不穩定性,導致大量的構造地震出現;幸而不少是發生在海底,否則,地震災害的次數會大幅上升。

例如1985年墨西哥城8.1級大地震,便是板塊移動的結果。

沿中美洲西岸的海底,是兩個小板塊相接之地,東面為加勒比板塊,西面為科科斯板塊。受東太平洋海脊的岩漿外推的影響,科科斯板塊向著南美洲海岸擠去,在板塊接合處俯衝,使加勒比板塊水平堆疊在上。當兩板塊互相抗衡的力量失去平衡時,相對靜止期所積聚的熱能及壓力便突然釋放出來,造成巨大的災害。

其實,是次地震影響的範圍很大,以墨西哥城代表災區,主要因為該處人口最多,死傷和財物損失較為嚴重;這是看地震新聞時需要注意的。

2007-01-09 17:20:13 補充:
地震生成的條件錯綜複雜,至今仍未完全瞭解。一般而言,有兩個最重要的因素,一是產生地震的物質來源,如火山、斷層、相變等,二是造成應力、應變的動力來源,如板塊間的撞擊、火山的噴發等。缺少任何一項時,地震都無法發生。
2007-01-10 1:55 am
地震:板塊碰撞時,壓力不斷在板塊之間積聚.當壓力令岩層折斷,釋出大量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傳播,令地殼震動,造成地震.
火山爆發:大陸板塊與海洋板塊相撞時,密度較大較重的海洋板塊俯衝至大陸板塊之下,其前端因高溫而溶化,形成岩漿.當岩層斷裂,岩漿所受壓力減少,便侵入裂縫,噴出地表,形成火山爆發.
海嘯:大部分的海嘯時地震的次生影響.火山島爆發和斷層作用(海底)也造成海嘯.
參考: 剛學完
2007-01-10 1:25 am
為什麼會有地震?
 我們腳下的地面雖然感覺很穩定,實際上整個地球的表面是不斷在變動的。這種變動是因為地球的外殼上有許多的板塊,板塊如果碰在一起,就會產生推擠。板塊的推擠會造成陸地的隆起或陷落,在這些推擠的過程中,就會有地震的發生。
■ 什麼是板塊?
 
地球可以簡單地分成地殼、地函及地核。另外以地球組成物質的物理性質又可以將地球分成岩石圈和軟流圈。岩石圈是指地球最外部冷而硬的物質:岩石圈之下的軟流圈則是由熱度較高的可塑體物質所組成。「板塊」指的就是岩石圈,它包含了地殼和一部分的地函。
 地球的地殼有許多裂縫。這些裂縫位在深海的海床上,從裂縫裡不斷的流出熾熱的岩漿。岩漿冷卻後,就會凝固成新的地殼。
 因為新的地殼不斷的產生,就會把原有的地殼向外推擠,於是地殼上的陸地與海洋會跟著底下的地殼一塊塊地移動。移動時,地殼與地殼下方的地函上層會跟著一起動,所以我們便把地殼連著底下一起動的一部分地函,稱作是一個板塊。
 地球表面主要劃分成7大板塊,包括太平洋板塊、歐亞板塊、北美洲板塊、南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印澳板塊及南極板塊。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6091504442
火山就像地球的溫度調節器,當地球中的岩漿熱力不斷增加,壓力也會因而增加,當地殼抵擋不住時,便會沿著地殼脆弱或有裂縫的地方噴發出來,將累積的壓力釋放出來。釋放出來的一瞬間,會造成地震,然後才噴發出岩漿。
  火成岩是由岩漿或熔岩冷卻固化形成的。有些岩漿在地殼內即固化,就是所謂的深成岩;有些岩漿噴出地表而形成火山岩。固體地球的地殼及上部地函就是由火成岩組成的,包含大家所熟知的岩石圈及軟流圈都是。
  地底下並不是處處都充滿了岩漿,一般人以為岩石圈之下的軟流圈就是一圈岩漿,其實是被軟流圈這個名詞所誤導,軟流圈中的物質只有極少比例是熔融的,整體而言還算是固態的岩石而非岩漿。岩漿是一種暫時存於地殼內部的熔融物質,地球內部的溫度雖然很高,但由於壓力也大,大部分區域的地溫均未超過岩石的熔點,岩石並無法熔化,因此在地底下並未存在著連續的岩漿層。只有在特殊環境與條件下,深處的岩石才可能熔融而產生岩漿。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6082300894
海嘯的形成
海嘯
因海底地震,海底火山爆發或海底山崩而引發的巨型海浪,常造成海岸地區巨大災害。在大洋中,海嘯的波長可長達數百公里,但波高不及1公尺,因此在傳送過程不易被發現。當海嘯接近近岸水深較淺地區,受海底地形及海岸線幾何形狀的影響,波長減短而波高增加。海嘯登陸時可將海水面暫時提高30公尺甚至更高。此一海水面可達的最大高度稱為海嘯溯上(Tsunami run-up),主要受海岸地形及海嘯的波浪特性控制,短距離內變化大。海嘯溯上的準確預測可有效減少海嘯帶來的災害。
造成海嘯的原因:
海底地震、海底火山爆發、及海底山崩都可能造成海嘯。而大部分的海嘯是由海底地震所引致。地震是由於斷層破裂所引起,部分造成海嘯之海底地震,其斷層破裂面延伸至海底,或破裂面雖未延伸至海底,但因震源接近海底,仍造成海底瞬間之垂直錯動。此一海底瞬間之垂直位移,立即造成震源地區海面之陡昇會陡降,此一位能在重力的作用下,轉換成動能以波動的方式向四處傳播,就形成海嘯。海嘯從發生地區由內而外傳播,一般在深而遼闊的海洋,傳播速度約一小時500至1000公里,浪高不超過一公尺。海嘯的波長可達一百里,週期約為10至20分鐘,在大海中波高只有一公尺,但靠近海岸,波高可達十公尺,因此相對的波峰接近海岸時,海水面會下降,形成海水退後的現象。海嘯屬可傳播很遠的長波,其傳播速率隨著深度而變,例如:太平洋平均深度約4,000公尺,其傳播速度約2000m/sec,而能以約一天的時間,由太平洋之一岸傳播至另一岸。
海嘯的規模:
海潮暴漲有可能是海嘯所引起,也可能是颱風所引起。禁地海嘯所引起的海潮暴漲通常伴隨著地震,遠洋地震所引起的海嘯則不會感受到地震動。兒颱風所引起的海嘯則伴隨強風。史籍上若提到地大震,之後海潮暴漲,則海嘯的可能性極大。然而多數記載只提到海潮暴漲,並無其他說明,是否是地震海嘯就有待進一步探討。因此將史籍上所述之海嘯或疑海嘯,以海嘯信度表示其發生之可能性。
由水下地震﹑火山爆發或水下塌陷和滑坡所激起的巨浪。日本人稱海嘯為“津波”﹐意思是湧向灣內和海港的破壞性的大浪。破壞性的地震海嘯﹐只在地震構造運動出現垂直斷層﹐震源深度小於20~50公里﹐而里氏震級大於 6.5的條件下才能發生。沒有海底變形的地震衝擊或海底的彈性震動﹐可引起較弱的海嘯。水下核爆炸也能產生人造海嘯。
常用的地震海嘯震級()是以里氏地震震級(M )為主要依據的。日本學者飯田汲事曾提出海嘯的震級 與海嘯的能量和最大湧潮的高程的統計關係。海嘯的能量大致為10~10爾格﹐一般為海嘯地震的能量的1~10%。
海嘯是一種頻率介於潮波和湧浪之間的重力長波﹐其波長約為幾十至幾百公里﹐週期為2~200分﹐最常見的是2~40分。傳播速度由確定(c 為傳播速度﹐g 為重力加速度﹐為海區深度)。若取大洋平均深度為 4公里﹐週期為40分鐘﹐則相應的海嘯波的傳播速度為713公里/小時﹐波長為475公里。許多學者認為﹐大洋中海嘯震源的水面最初昇高的幅度大致在1~2米之間。雖然海嘯在沿岸會造成巨大的破壞﹐但在深海傳播時﹐由於波高和波長之比(波陡)甚小﹐週期較長﹐難以察覺到反常的現象。海嘯的性質﹐主要取決於其源地的特性和幾何特徵﹑海底變形的大小﹑地震的持續時間和強度等因素。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7010101130
參考: yahoo knowledge
2007-01-10 1:20 am
我們腳下的地面雖然感覺很穩定,實際上整個地球的表面是不斷在變動的。這種變動是因

為地球的外殼上有許多的板塊,板塊如果碰在一起,就會產生推擠。板塊的推擠會造成陸

地的隆起或陷落,在這些推擠的過程中,就會有地震的發生。
2007-01-10 1:19 am
為什麼會有地震?
 我們腳下的地面雖然感覺很穩定,實際上整個地球的表面是不斷在變動的。這種變動是因為地球的外殼上有許多的板塊,板塊如果碰在一起,就會產生推擠。板塊的推擠會造成陸地的隆起或陷落,在這些推擠的過程中,就會有地震的發生。

■ 什麼是板塊?
 地球可以簡單地分成地殼、地函及地核。另外以地球組成物質的物理性質又可以將地球分成岩石圈和軟流圈。岩石圈是指地球最外部冷而硬的物質:岩石圈之下的軟流圈則是由熱度較高的可塑體物質所組成。「板塊」指的就是岩石圈,它包含了地殼和一部分的地函。

 地球的地殼有許多裂縫。這些裂縫位在深海的海床上,從裂縫裡不斷的流出熾熱的岩漿。岩漿冷卻後,就會凝固成新的地殼。

 因為新的地殼不斷的產生,就會把原有的地殼向外推擠,於是地殼上的陸地與海洋會跟著底下的地殼一塊塊地移動。移動時,地殼與地殼下方的地函上層會跟著一起動,所以我們便把地殼連著底下一起動的一部分地函,稱作是一個板塊。

 地球表面主要劃分成7大板塊,包括太平洋板塊、歐亞板塊、北美洲板塊、南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印澳板塊及南極板塊。

  

全球地震分布圖
 世界上有3個主要的地震帶,分別為環繞太平洋邊緣的「環太平洋地震帶」;歐亞大陸南緣的「歐亞地震帶」;以及各大洋中的「中洋脊地震帶」。地球上95%的地震便是由板塊活動所造成,其餘的5%則是因火山活動、地下核爆、地殼塌陷、或隕石撞擊而來。

 


■ 台灣的地震特別多嗎?
 沒錯,台灣是地震非常多的地方,每年可能有8,000多次的地震。不過每年大約只有一次地震會造成災害。台灣的地震這麼多,是因為台灣剛好位於兩個板塊碰撞的地方。這兩個板塊是構成歐洲與亞洲的「歐亞板塊」與比較小的「菲律賓海板塊」。

 事實上,就是因為這兩個板塊的碰撞,才造成台灣從海洋中隆起,成為島嶼。只要有碰撞就會造成地震。所以我們可以說:沒有地震,就沒有今天的台灣。因為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還在繼續碰撞、推擠當中,所以整個台灣還在不斷地升高,當然地震也就會常常發生。

  

台灣的地體構造圖
 由於不同性質的板塊不斷的擠壓,累積變形能量,直到超過岩石能夠忍受的程度,便將累積的變形能量在瞬間釋放出來,發生地震。台灣及日本位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因為板塊不斷在移動,不斷地累積及釋放能量,地震便周而復始不斷發生。


■ 台灣哪裡地震最多?
 因為菲律賓海板塊撞擊到歐亞板塊的地方正好是台灣的東部,所以台灣東部(宜蘭、花蓮、台東)地震最多。不過由於大部分的地震都發生在海底,所以一般造成的災害比較小。

■ 台灣哪裡地震災害最嚴重?
 台灣的西部,包括苗栗、台中、彰化、南投、雲林、嘉義、台南等地,雖然地震沒有東部多,但是因為人口密集,而且地震發生的位置通常距離地表比較近,所以震動強烈,容易造成重大的災害。



台灣地震分布的立體圖
 科學家把從1973到1992年發生的地震位置,根據經、緯度以及地震發生的深度,用紅點在圖上標示出來,形成這幅三度空間的立體圖。圖中左前方及右前方的兩個面分別是震源投影


火山是地下深處的高溫岩漿及其有關的氣體、碎屑從地殼中噴出而形成的,具有特殊形態的地質結構。火山爆發是一種很嚴重的自然災害,它常常伴有地震。

火山可以分為死火山和活火山,一段時間內沒有噴發的活火山叫做睡火山(休眠火山)。另外還有一種泥火山,它在科學上嚴格來說不屬於火山,但是許多社會大眾也把它看作是火山的一種類型。


火山噴發火山噴發會對人類造成危害,但是它也帶來了許多好處。許多寶石都是由於火山噴發形成的;火山噴發也能擴大陸地的面積,夏威夷群島就是由火山噴發而形成的。

現在的科學發現表明,在許多行星和衛星上都有火山。在太陽系中現在還有火山活動的是地球和木星的衛星Io。地球上的火山活動平均每年大約有50多次。但是其中大部分都是在海底和人跡罕至的群山中,因此對人類產生影響的火山活動感覺上很少。

專門研究火山活動的學科叫做火山學。


由於地殼運動引起地殼岩層斷裂錯動而發生的地殼震動,稱為構造地震。由於地球不停地運動變化,從而內部產生巨大地應力作用在地殼上。在地應力長期緩慢的作用下,造成地殼的岩層發生彎曲變形,當地應力超過岩石本身能承受的強度時便會使岩層斷裂錯動,其巨大的能量突然釋放,形成構造地震。世界上絕大多數地震都屬於構造地震。

火山地震
由於火山活動時岩漿噴發衝擊或熱力作用而引起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火山地震一般較小,數量約占地震總數的7%左右。地震和火山往往存在關聯。火山爆發可能會激發地震,而發生在火山附近的地震也可能引起火山爆發。

陷落地震
由於地下水溶解可溶性岩石,或由於地下採礦形成的巨大空洞,造成地層崩塌陷落而引發的地震,稱為陷落地裂。這類地震約占地震總數的3%左右,震級也都比較小。

誘發地震
在特定的地區因某種地殼外界因素誘發而引起的地震,稱為誘發地震。這些外界因素可以是地下核爆炸、隕石墜落、油井灌水等,其中最常見的是水庫地震。水庫蓄水後改變了地面的應力狀態,且庫水滲透到已有的斷層中,起到潤滑和腐蝕作用,促使斷層產生新的滑動。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水庫蓄水後都會發生水庫地震,只有當庫區存在活動斷裂、岩性剛硬等條件,才有誘發的可能性。


收錄日期: 2021-04-12 22:38:1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109000051KK0234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