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習俗

2007-01-09 9:09 pm
Do homework用!

回答 (5)

2007-01-09 9:12 pm
✔ 最佳答案

圖片參考:http://www.chiculture.net/1302/picture/luky.gif
春節的習俗活動,從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 開始到正月十五的"鬧元宵",時間跨度之長,節日內容之豐富,勝於其他節日,現略述如下:
掃塵
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稱"撣塵"。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把一切"窮運"、"晦氣"通通掃出門的意思。因此,臨近春節,家家戶戶清洗家具、拆洗被褥和灑掃庭除,都成了流行於全國各地的習俗,古今如是。
辦年貨
辦年貨即是春節前購買及準備過年用品的活動。以前在北方,家家戶戶多於除夕夜前準備供奉桌(亦稱天地桌)上的素祭品"蜜供",預備把一堂"平安吉慶"(蘋果、橘子的諧音)及各類新鮮果品作供品。故春節將臨,人們均忙於購買神馬、香燭等敬神用品和過年各種吃食,並多農曆十二月二十五、六日前置辦齊全。那情景就如現今歲晚將近時,各商店擠滿購物的人潮一樣。
年夜飯
差不多與置辦年貨的同時,家家戶戶多忙於殺豬宰羊,準備除夕夜的"年夜飯"。中國人會全家團圓一起吃年夜飯,又稱圍爐,起源於古人皆圍著爐子吃飯,圍爐時不分長幼皆一起吃,在家的成員一定要等到全家到齊了才可以開動,也要為未能回家吃團圓飯的家人擺副碗筷,以表示全家團圓。

貼春聯、年畫
春聯即是"對聯",又叫"門對"或"對子",是春節時貼在門上的吉祥語,由上聯、下聯和橫披組成。春聯起源於五代"桃符"的對子,古時相傳東海度朔山有大桃樹,內有神荼、鬱壘二神,有驅鬼的能力,於是古時百姓相信鬼怕桃木,便每於除夕畫二神於桃木之上,懸掛門外,以驅鬼避邪,成了古代的門神。畫像後來又改成只寫字的"門目",但門目上兩邊各寫兩字,表達內容有限,人們便又在大門兩側再掛上兩塊桃木板,寫上了字數較多並更能反映心願的對子。
據說春聯由"桃符"的對子發展成型是在五代十國的時候,因後蜀國主孟昶於公元 964 年的除夕,不滿學士辛寅遜所寫的兩句應節吉語,乃親自提筆寫下:"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既工整又饒有寓意,此後題春聯的風氣就在文人學士開始流傳開來。
年畫是伴隨春慶祈年和驅瘟辟邪的活動而產生的一種繪畫藝術,年畫起源於門神畫,與"桃符"具有同樣的歷史。鮮紅的春聯,嶄新的年畫,抒發了人們美好的願望,點綴出一派喜氣洋洋的盎然春色。
>詳見本網站專題「年畫」
開門爆竹
燃放鞭炮慶賀春節,在中國至少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鞭炮起源於古代的"庭燎",一說是為了驅逐"年獸",另一說是為了驅除山鬼。人們為了歲歲平安,子時燃放鞭炮煙花稱為"開門爆竹"。現在春節爆竹兼有吉慶和除舊布新的雙重意義,無論在通衢大邑,還是窮鄉僻壤,爆竹聲的此起彼伏,給節日更增添了熱鬧的氣氛。

拜年
拜年是從家裏開始的。小輩起床後必須先向長輩拜年,長輩在接受年禮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用紅紙包著的禮金給未成年的小輩,稱為"壓歲錢";民國時期長輩多以紅紙包一百文銅元作為壓歲錢,寓意為"長命百歲",貨幣改用紙鈔後,長者則喜歡用連號的新紙鈔賜於晚輩,有"連連好運"、"連連高升"之意。從家裏出去,人們相遇時總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禧,說些"恭喜發財"、"萬事如意"、"新年快樂"和"新年好"等吉祥話。而左鄰右舍、親朋好友之間更需登門拜年,互致祝福。
舞龍和舞獅
新春街頭熙熙攘攘的人群,更多的是四處閒逛,觀看街頭的百藝雜陳。其中最為著名的是舞龍和舞獅。據說舞龍起源於漢代,最先是為了祭祀祖先、祈求甘雨的儀式,後來才逐漸成為一種文娛活動,至宋時期,舞龍已經成為逢年過節常見的表演活動。舞獅也是一種流行很廣的民間體育活動,據說起源於南北朝,與舞龍一樣,是我國的傳統舞蹈形式,也是一種流行很廣的民間體育活動和春節的慶典活動。北方舞獅的外形與真獅很相像,全身獅披覆蓋,舞獅者(一般兩人合舞一隻大獅子)只露雙腳,不見其人。南方舞獅主要流行在廣東。這種舞獅由一人舞獅頭,一人舞獅尾,舞獅者穿各種燈籠褲,上穿唐裝燈籠袖衫或背心,可見舞獅者全身。

大抵古人相信舞龍舞獅有驅邪鎮妖之效、吉祥之兆,所以每逢春節便敲鑼打鼓,舞龍舞獅,以消災除害,預報吉祥。舞龍和舞獅,都是春節的兩項傳統文娛活動。其他還有許多社火雜耍、變戲法等娛樂活動。
>詳見本
2007-01-11 4:36 am
農歷正月初一是春節,又叫陰歷(農歷)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道統節日。

  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然而,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除漢族外,還有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漢妮、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

  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有關年的傳說也很多。古代的春節叫"元日"、"元旦"、"新年"。辛亥革命后,才將農歷正月初一正式定名為春節。

  春 節,顧名思義就是春天的節日。春天來臨,萬象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斬獲季節又要開始。人們有足夠的理由載歌載舞來迎接這個節日。于是,節前就在門臉上貼上紅 紙黃字的新年寄語。當春姑娘來到門口時,會念一遍寄托新一年美好願望的句子,這一念,好運真的來了。同樣寓意的事情還有掛大紅燈籠和貼"福"字及財神像 等,"福"字還必須倒貼,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到了"。

  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年"是什麼呢?是一種為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像中的動物。"年"一來,樹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 地。"年"如何才能過去呢?需用鞭炮轟,于是有了燃鞭炮的習俗。1993年,北京市民眾政府頒佈了禁放煙花爆竹的法律,使這一沿續了幾百年的習俗成為歷 史。

  春節是個親人團聚的節日,這一點和西方的耶誕節很相似。離家的孩子這時要不遠千裡回到父母家裡。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 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了。

 節日喜慶氣氛要持續一個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儀式;節中有給兒童壓歲錢、親朋好友拜年等典禮;節后半月又是元宵節,其時花燈滿城,游人滿街,盛況空前,元宵節過后,春節才算結束了。

 春節︰現代民間習慣上把過春節又叫做過年。其實,年和春節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樣來的呢?民間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說的是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

 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只見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銀須飄逸,目若朗星。

 鄉親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有的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這時,誰還有心關照這位乞討的老人。

 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

  老婆婆驚目細看,見他鶴發童顏、精神矍鑠,氣宇不凡。可她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婆婆無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難去了。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獨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
 "年"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著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栗,再不敢往前湊了。

  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野狼狽逃躥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

  鄉親們一齊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著紅紙,院裡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屋內幾根紅臘燭還發著余光……

  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為慶賀右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年"獸的辦法。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道統節日。

  另一種說法是,我國古代的字書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由於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為歲名了。

  我國古代民間雖然早已有過年的風俗,但那時並不叫做春節。因為那時所說的春節,指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

  南北朝則把春節泛指為整個春季。據說,把農歷新年正式定名為春節,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於那時要改用陽歷,為了區分農、陽兩節,所以只好將農歷正月初一改名“春節”。
2007-01-10 4:20 am
春節的習俗

崔 寔 ( 逝 於 一 七 ○ ) 的 《 四 民 月 令 》 記 載 東 漢 的 元 旦 習 俗 : 正 月 之 旦 , 是 謂 正 日 , 躬 率 妻 孥 , 潔 祀 祖 禰 。 前 期 三 日 , 家 長 及 執 事 , 皆 致 齋 焉 。 及 祀 日 , 進 酒 降 神 畢 , 乃 家 室 尊 卑 , 無 小 無 大 , 以 次 列 坐 先 祖 之 前 , 子 、 婦 、 孫 、 曾 , 各 上 椒 酒 於 其 家 長 , 稱 觴 舉 壽 , 欣 欣 如 也 。
中 國 人 講 究 孝 道 , 即 使 對 已 逝 的 先 人 也 不 例 外 。 在 許 多 的 傳 統 節 日 中 , 祭 祖 都 是 不 可 少 的 項 目 。 春 節 的 祭 更 是 當 天 的 首 要 大 事 。 據 宗 懍 ( 四 九 八 ─ ─ 五 六 五 ) 的 《 荊 楚 歲 時 記 》 記 載 : 「 正 月 一 日 , … … 雞 鳴 而 起 , 先 於 庭 前 爆 竹 , 燃 草 , 以 辟 山 臊 惡 鬼 , 於 是 長 幼 悉 正 衣 冠 , 以 次 拜 賀 」 。 「 雞 鳴 而 起 」 , 固 然 是 為 了 一 大 早 向 祖 先 拜 年 , 而 齋 戒 及 正 衣 冠 更 是 要 求 在 身 心 兩 方 面 都 達 到 絕 對 的 恭 敬 。 至 於 原 意 在 避 山 臊 惡 鬼 的 爆 竹 , 幾 經 變 化 , 竟 成 點 綴 年 節 熱 鬧 氣 氛 不 可 或 缺 的 鞭 炮 了 。

古 時 候 的 爆 竹 就 是 將 竹 子 投 入 火 中 燃 燒 , 竹 節 裡 的 空 氣 受 熱 膨 脹 後 炸 裂 竹 管 , 發 出 劈 啪 的 響 聲 , 以 此 來 驅 逐 鬼 怪 。 後 來 , 驅 邪 的 目 的 變 得 較 不 明 顯 , 反 而 是 爆 竹 所 迸 發 的 火 光 及 響 聲 增 進 了 年 節 熱 鬧 、 興 奮 的 氣 氛 , 因 而 大 受 歡 迎 。

自 從 宋 人 發 明 火 藥 後 , 就 有 人 以 紙 卷 取 代 竹 筒 , 並 以 麻 莖 把 爆 竹 編 成 串 來 出 售 , 稱 為 「 編 炮 」 。 又 因 為 它 爆 炸 的 聲 音 清 脆 如 鞭 響 , 所 以 也 叫 做 「 鞭 炮 」。 據 周 密 ( 一 二 三 二 ─ ─ 一 三 ○ 八 以 後 ) 的 《 武 林 舊 事 》 卷 三 記 載 , 南 宋 時 製 鞭 炮 的 技 術 已 經 相 當 進 步 了 , 有 的 鞭 炮 可 以 「 一 爇 ( 點 燃 ) 連 百 餘 響 不 絕 」 。 利 用 製 作 鞭 炮 的 原 理 , 巧 手 的 商人 又 發 明 了 各 色 的 花 炮 、 煙 火 , 並 取了 一 個 個 別 緻 的 名 稱 , 如 :霸 王 鞭 、 地 老 鼠 、 一 丈 菊 、 火 梨 花、 飛 雪 迎 春 、 金 菊 吐 艷 、 仙 女 散 花 等 等 。 各 種 精 巧 的 花 樣 , 將 夜 空 點 綴 得 無 比 燦 爛 。

在 滿 街 鞭 炮 的 硝 煙 中 , 熙 來 攘 往 的 都 是 相 互 拜 訪 賀 年 的 人 群 , 「 恭 喜 」 之 聲 不 絕 於 耳 。 至 親 好 友 之 間 , 一 般 都 是 親 自 登 門 拜 年 。 至 於 平 日 交 情 不 深 的 朋 友 , 若 要 一 一 造 訪 未 免 太 費 耗 時 間 與 精 力 。 於 是 , 早 在 宋 朝 就 有 人 想 出 了 以 名 刺 ( 名 片 ) 代 替 本 人 拜 年 的 方 法 , 俗 稱 「 飛 帖 」 。 宋 人 周 輝 ( 生 於 一 一 二 六 ) 的 《 清 波 雜 志 》 卷 六 記 載 , 宋 人 拜 年 , 多 不 親 往 ; 而 是 遺 僮 僕 前 往 遞 送 名 片 。 曾 有 一 士 子 , 為 了 表 示 自 己 交 遊 廣 闊 , 分 身 乏 術 , 就 命 僮 僕 手 持 馬 籠 頭 , 到 了 欲 投 刺 的 人 家 門 口 , 搖 幾 聲 鈴 , 表 示 自 己 來 過 了 , 然 後 丟 下 名 刺 而 去 。 有 人 識 破 他 的 詭 計 , 就 故 意 在 他 搖 鈴 時 開 門 出 現 。 那 個 尷 尬 的 僕 人 反 應 很 快 的 說 : 「 馬 兒 剛 剛 脫 韁 走 了 」 。 此 事 一 時 傳 為 笑 談 。 「 飛 帖 」 拜 年 的 習 俗 或 許 稍 欠 誠 意 , 卻 因 為 它 的 方 便 省 事 , 事 到 清 末 還 盛 行 不 衰 。 民 國 以 後 , 它 甚 至 融 合 了 西 方 人 寄 耶 誕 卡 的 習 俗 , 形 成 了 現 在 的 賀 年 卡 。

我 國 各 地 的 春 節 習 俗 , 基 本 上 大 致 相 同 , 間 或 有 日 期 上 的 差 異 。 一 般 而 言 , 從 初 一 到 初 五 , 所 有 的 商 店 都 休 市 五 天 , 農 民 也 不 下 田 耕 作 。 在 這 一 年 一 度 的 假 期 裡 , 除 了 走 訪 親 友 , 相 互 拜 年 外 , 也 有 人 趁 此 機 會 關 起 門 來 賭 博 玩 樂 。 為 了 求 取 新 年 的 好 兆 頭 , 從 元 旦 到 破 五 ( 正 月 初 五 ) 人 們 要 遵 守 許 多 的 禁 忌 。 如 : 不 准 小 孩 哭 鬧 , 如 果 小 孩 子 犯 了 錯 , 也 不 能 加 以 打 罵 。 不 准 打 破 碗 盤 , 萬 一 不 小 心 打 碎 了 , 要 趕 緊 說 聲 「 碎 碎 ( 歲 歲 ) 平 安 」 , 及 時 化 解 凶 災 。 新 春 期 間 也 不 能 動 刀 剪 ( 主 凶 殺 及 口 舌 之 爭 ) 。 不 准 掃 地 、 倒 垃 圾 , 以 免 將 一 年 的 財 富 都 掃 出 去 。 有 的 地 方 , 如 北 平 , 在 破 五 之 前 忌 女 客 上 門 , 婦 女 要 到 初 六 才 可 以 出 門 拜 年 。

對 女 客 的 禁 忌 到 了 南 方 就 不 成 立 了 , 福 建 及 廣 東 兩 省 以 初 二 為 已 嫁 歸 寧 的 日 子 。 已 出 嫁 的 女 兒 都 會 在 這 天 與 丈 夫 、 子 女 一 同 回 娘 家 「 作 客 」 。 終 年 操 持 家 事 的 婦 女 。 也 只 有 在 這 個 時 候 , 才 能 以 「 作 客 」 的 心 情 來 享 受 這 難 得 的 假 期 。

「 祭 財 神 」 也 是 新 春 的 重 要 節 目 之 一 。 財 神 是 最 受 民 間 歡 迎 的 神 祇 , 不 管 是 住 戶 或 商 家 , 都 希 望 能 將 財 神 接 回 家 , 確 保 今 年 財 源 廣 進 。 所 以 年 初 二 ( 也 有 在 初 五 ) 一 大 早 就 要 準 備 豐 富 的 牲 醴 , 焚 香 放 炮 迎 財 神 , 針 對 大 家 喜 歡 財 神 上 門 的 心 理 , 有 人 就 特 意 戴 起 金 面 具 , 手 持 紙 元 寶 , 扮 成 財 神 的 模 樣 , 再 找 幾 個 同 伴 敵 鑼 打 鼓 , 挨 家 挨 戶 的 去 說 吉 祥 話 , 討 紅 包 。 祭 過 財 神 , 當 天 還 要 吃 一 餐 餛 飩 , 稱 為 「 元 寶 湯 」 。

新 春 期 間 , 除 了 家 人 親 友 間 的 團 聚 取 樂 外 , 也 大 眾 化 的 娛 樂 活 動 。 最 常 見 的 , 要 算 是 舞 龍 、 舞 獅 了 。 我 國 自 古 就 視 「 龍 」 為 吉 祥 的 象 徵 , 他 們 認 為 龍 掌 管 降 雨 , 春 節 時 舞 龍 可 以 保 佑 今 年 風 調 雨 順 、 五 穀 豐 登 。

舞 龍 的 表 演 主 要 分 成 「 單 龍 戲 珠 」 及 「 雙 龍 搶 珠 」 兩 種 。 龍 身 由 許 多 小 環 節 組 成 , 一 般 都 是 單 數 , 如 九 節 、 十 一 節 、 十 三 節 等 。 每一 節 至 少 由 一 人 負 責 抬 , 大 型 的 舞 龍 往 往 要 動 員 數 十 至 上 百 人 。 龍 頭 追 著 紅 色 的 寶 珠 上 下 翻 動 , 龍 身 也 隨 著 偃 仰 翻 轉 , 如 波 浪 般 的 起 伏 。 如 果 在 夜 間 舞 龍 , 還 可 以 將 每 節 龍 身 都 點 上 燈 , 舞 起 如 繁 星 飛 躍 , 銀 浪 洶 湧 , 比 起 白 天 的 舞 龍 , 另 有 一 番 氣 勢 。

舞 獅 的 規 模 就 小 得 多 , 只 要 兩 個 人 就 可 以 表 演 。 不 過 , 正 因 為 它 的 規 模 小 , 反 而 可 以 做 出 舞 龍 做 不 到 的 細 緻 表 演 , 如 跌 撲 、 翻 滾 、 跳 躍 、 搔 癢 等 。 按 巧 高 明 的 , 還 可 以 演 出 滾 繡 珠 、 過 跳 板 、 上 樓 台 等 動 作 。
2007-01-09 9:22 pm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于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于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于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于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于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墻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年畫


  春節挂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于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國現今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曆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曆,至今風靡全國。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現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春節食俗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裏,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腌制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儘早準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腌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製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鹹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製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後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著吃。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因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
2007-01-09 9:17 pm
春節的習俗


  中國人講究孝道,即使對以逝的祖先也不例外。在許多的傳統節日中,祭祖都是不可少的項目。春節的祭祖更是當天的首要大事。此外,當天要燃放爆竹來趕走惡鬼,但經過時代的變遷,竟然演變成現今點綴年節熱鬧氣氛不可或缺的鞭炮了。在春節期間,親戚朋友間一般都是親自登門拜訪。至於平日交情不深的朋友則以賀卡代替。

我國各地的春節習俗,基本上大致相同,偶爾有日期上的差異。一般而言,從初一到初五,所有的商店都休市五天,農民也不下田耕作。為了求取新年的好兆頭,從初一到初五人們要遵守許多的禁忌。例如:小孩不准哭鬧,如果小孩犯了錯,也不能加以打罵。不准打破碗盤,萬一不小心打破了,要趕快說「碎碎(歲歲)平安」來化解凶災。新春期間也不準動刀剪(代表凶殺及口舌之爭)。不准掃地、到垃圾,以免將一年的財富都掃出去。

新春期間,除了家人親友間的團聚玩樂活動外,也有大眾化的娛樂活動。最常見的就是舞龍、舞師了。我國自古就是「龍」為吉祥的象徵,他們認為龍掌管降雨,春節時舞龍可以保佑今年風調雨順、五穀豐收。

現代人過春節,到初五已經告一段落,各自返回工作崗位,等待十天後元宵節的來臨。過完元宵後,「新年」就算真正結束了。

台灣民間流傳著一首「新年歌」,將正月間的行事以歌謠的方式逐日記載下來,內容如下: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睏到飽,

初四頓頓飽,初五隔開,出六挹肥,

初七七元,初八完全,

初九天公生,初十有食食,

十一請女婿,

十二查某子返來拜,

十三食暗糜配芥菜,

十四節燈棚,

十五上元瞑,

十六拆燈棚。

初一元旦,事先要依據天干地支找出當年「開正」的時刻。「開正」的時刻通常很早,有的人家甚至通宵守歲,等到時刻到來,就燃放鞭炮,在神明前擺上各色「甜料」,例如:紅棗、冬瓜糖、花生糖等。全家老一同祀神、祭祖,迎接新年的到來。平日信奉某一神明的人,也在春節到寺廟燒香禮拜,稱為「行香」。

傳說已嫁的女兒若在正月初一回娘家,會使娘家變窮,所以要到初二才能回娘家,台灣稱為「作客」、「返外家(娘家)」。

正月初三,俗稱「赤狗日」,認為此日不宜外出、宴客。若犯此禁忌,就會終生貧困。所以經過了初一、初二兩天的忙碌後,初三大家都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但是,工商社會的步調已經不像以往的悠閒,許多的公司都在初四就已經開工了。所以即使民間有「赤狗日」的禁忌,許多人還是會把握這最後一天的假期出遊踏青。

初四接神,去年臘月二十四日升天報告的諸神都在初四那天返回人間。因此要準備牲禮、香燭紙馬迎接諸神下降。俗話說「送神早、接神遲」,所以接神一般都在中午以後舉行。由於要準備接神的供品,飯菜特別豐盛,所以才說「初四頓頓飽」。

初五隔開,表示春節暫告一段落。各商家已經正式開張,恢復正常營業。

初六挹肥,表示舊時農民在這一天開始下田,準備春耕。

初七八日,在台灣並沒有特別的慶祝活動。

初九天公生,是新年以後最隆重的祭典。出八午夜交子時後,全家人要齊聚廳堂,由長者上香,向天公行三跪九叩之禮。祭祀完畢,還要燒一種特製的「天公金」,然後燃放鞭炮。由於拜天公的祭品非常豐盛,所以到了初十還「有食食」。

十一是岳父宴請女婿的日子,俗稱「子婿日」。

十二日女兒歸寧。

十三日因為連續吃了多天的大魚大肉,所以就吃點清淡的稀飯配芥菜。

十四日開始節燈棚,新年的歡樂氣氛就在元宵燈火的高潮中劃上一個圓滿的句點。

===============================================================

春節的食俗


  春節在以往可說是一年中飲食最不虞匱乏的時候了,因此春節的飲食習俗除了追求食品的美味之外,更重要的意義在祈福驅邪。除了家人之間相互飲酒祝福外,也會擇日邀請親戚朋友前來「喝春酒」,共同沾染春節的喜氣。春節期間不管招待客人或是自己享用的食品,都要討個好彩頭,在此這段期間吃的菜都有相對應的吉利話。例如,吃年糕代表年年高昇;吃菜頭代表好彩頭;吃魚代表年年有餘;吃長年菜代表長壽;吃餃子象徵財源廣進;吃湯圓表團員;吃鳳梨象徵旺旺來等等。

===============================================================

春節的傳說


  相傳在很久以前,由於曆法定得不準,天時與農事往往不能準確的配合,農作物的收成因而不理想。當時的天子祖乙見到節令紊亂導致民不聊生也非常憂慮。他就召集百官詢問節令失常的原因。節令官阿衡自己也不明白,就隨便邊了個理由,說是人們得罪了天神;要使節令恢復正常,就得祭拜天神,請求寬恕。祖乙聽信了阿衡的話,就親自率領百官,前往天壇祭祀天神,並傳令全國百姓設壇祭天。可是折騰了半天,節令還是照樣的亂。

當時有個青年樵夫名叫「萬年」,他看到節令紊亂,農人無法種田,也是急在心裡,苦苦思考解決的辦法。有一天,萬年上山砍柴,砍累了就坐在樹下休息。他眼看著樹影發呆,心中想的仍然是如何將節令定準的事。不知不覺的過了大半個時辰,他才發現地上的樹影已經悄悄地移動了方位。萬年靈機一動,心想,為何不利用日影的長短來計算時間呢?回到家後,萬年就設計了一個「日晷儀」。可是,一遇上因雨天,日晷儀就失去效用了。」有一天,萬年在泉邊喝水,看見崖上的水很有節奏的網下滴,規律的滴水聲又啟發了他的靈感。回家後,萬年就動手做了一個五層的漏壺,利用滴水的方法來記時。如此一來,不管天氣陰晴,都可以正確的掌握時間了。有了記時的工具,萬年更加用心的觀察天時節令的變化。經過長時間的歸納,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時的長短就會重複一次。只要搞清楚日月運行規律,就不用擔心節令不準了。

  萬年帶著自製的日晷儀及水漏壺去進見天子祖乙,說明節令不準與天神毫不相干。祖乙覺得萬年說的很有道理,就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蓋起日晷臺、漏壺亭,又派了十二個童子供萬年差遣。從此以後,萬年得以專心研究時令。過了一段日子,祖乙派阿衡去瞭解萬年製曆的情況。萬年出自己推算出的初步成果,阿衡聽後,非常忐忑不安,他擔心萬年製作出準確的曆法,得到天子的重用,直接的威脅到他的地位。於是,阿衡就以重金收買了一名刺客,準備殺掉萬年。刺客趁夜深人靜時,射殺萬年。結果,被守衛的士兵及時抓住,將他送到天子那。祖乙問明了是阿衡的詭計,就下令將阿衡收押,親自去探望萬年。萬年就把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報告給祖乙:「現在申星追上了蠶百星,星象復原,子時夜交,舊歲已完,時又始春,希望天子定個節名吧!」祖乙說:「春為歲首,就叫春節吧。」經過了數十個寒暑,萬年精心制定的太陽曆終於完成了。當他把太陽曆現給祖乙時,已經是個白髮蒼蒼的老人了。祖乙深受感動,就把太陽曆定名為「萬年曆」,並封萬年為「日月壽星」。直到今天,人們將陽曆稱為「萬年曆」,並在春節時掛上日月壽星圖,據說都是為了紀念功高德重的萬年。


收錄日期: 2021-04-12 18:53:3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109000051KK0110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