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食物鏈?

2007-01-07 1:32 am
什麼是食物鏈?(請詳述)

回答 (9)

2007-01-07 1:34 am
✔ 最佳答案
食物鏈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转到: 导航, 搜尋

食物鏈(也叫做食物網),是表示物種之間的食物組成關係,在生態學中能代表物質和能量在物種之間轉移流動的情況。

一種有機體一般要依賴其他有機體作為它的食物和能量的來源,各個物種被分為不同的營養層次,最底層是「生產者」,是以來陽光行光合作用,自行用水和二氧化碳等無機物合成有機物的綠色植物;再上層是各級「消費者」,要依賴生產者供應物質和能量;當消費者死亡以後,「分解者」會以他們的屍體為食物。

[編輯] 食物鏈

食物鏈這個詞是英國動物學家埃爾頓(Charles Sutherland Elton)於1927年首次提出的,據他自己說是受到中國俗語「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啟發。食物鏈包括幾種類型:捕食性、寄生性、腐生性、碎食性等,不同營養層的物種組成一個鏈條。例如:

浮游生物 → 軟體動物 → 魚類 → 烏賊 → 海豹 → 虎鯨

按照這個鏈條的順序,它們以底層生物為食物,物質和能連沿著這個鏈條的順序向頂層流動。

[編輯] 食物網
北極物種之間的食物閘道系
北極物種之間的食物閘道系

但是各種生物未必只依賴一種食物為生,互相之間甚至還有互為食物的關係,例如民間根據觀察曾經有「夏季蛇吃老鼠,冬季老鼠吃蛇」的說法,因為冬季冬眠的蛇無法反抗掘地的老鼠。這些複雜的關係往往不是一根鏈條能說明的,把各種關係聯繫起來就會組成一個「網」。圖中顯示的就是北極生態系統的食物網。

[編輯] 參見

* 生態學
2007-01-07 1:59 am
食物鏈──將物種聯繫起來的食物路徑

食物鏈是一種食物路徑,它聯繫著群落中的不同物種。食物鏈中的 能量和營養素在不同生物間傳遞著。食物鏈很少包括六個以上的物種, 因為傳遞的能量每經過一階段或食性層次就會減少一些。
生態系統中的生物雖然種類繁多,但根據它們在能量和物質運動中所起的作用,可以歸納為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三類。
生產者主要是綠色植物,能用簡單的物質製造食物的自養生物,這種功能就是光合作用,也包括一些化學合成細菌,它們也能夠以無機物合成有機物,生產者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是進行初級生產或稱為第一性生產,因此它們就是初級生產者或第一性生產者,其產生的生物量稱為初級生產量或第一性生產量。生產者的活動是從環境中得到二氧化碳和水,在太陽光能或化學的作用下合成碳水化合物。因此太陽輻射能只有通過生產者,才能不斷的輸入到生態系統中轉化為化學能力即生物能,成為消費者和分解者生命活動中唯一的能源。
消費者屬於異養生物,指那些以其他生物或有機物為食的動物,它們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為食。根據食性不同,可以區分為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兩大類。食草動物稱為第一級消費者,它們吞食植物而得到自己需要的食物和能量,這一類動物如一些昆蟲、鼠類、野豬一直到象。食草動物又可被食肉動物所捕食,這些食肉動物稱為第二級消費者,如瓢蟲以蚜蟲為食,黃鼠狼吃鼠類等,這樣,瓢蟲和黃鼠狼等又可稱為第一級食肉者。又有一些捕食小型食肉動物的大型食肉動物如狐狸、狼、蛇等,稱為第三級消費者或第二級食肉者。又有以第二級食肉動物為食物的如獅、虎、豹、鷹、鷲等猛獸猛禽,就是第四級消費者或第三級食肉者。此外,寄生物是特殊的消費者,根據食性可看作是草食動物或食肉動物。但某些寄生植物如桑寄生、槲寄生等,由於能自己製造食物,所以屬於生產者。而雜食類消費者是介於食草性動物和食肉性動物之間的類型,既吃植物,又吃動物,如鯉魚、熊等。人的食物也屬於雜食性。這些不同等級的消費者從不同的生物中得到食物,就形成了〝營養級〞。
由於很多動物不只是從一個營養級的生物中得到食物,如第三級食肉者不僅捕食第二級食肉者,同樣也捕食第一級食肉者和食草者,所以它屬於幾個營養級。而最後達到人類是最高級的消費者,他不僅是各級的食肉者,而且又以植物作為食物。所以各個營養級之間的界限是不明顯的。
分解者也是異養生物,主要是各種細菌和真菌,也包括某些原生動物及腐食性動物如食枯木的甲蟲、白蟻,以及蚯蚓和一些軟體動物等。它們把複雜的動植物殘體分解為簡單的化合物,最後分解成無機物歸還到環境中去,被生產者再利用。分解者在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因為大約有90% 的陸地初級生產量都必須經過分解者的作用而歸還給大地,再經過傳遞作用輸送給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所以分解者又可稱為還原者。
只要冇左其中一樣. 整個生態環境都會有重大改變

【Food Chain 食物鏈】

捕食者和獵物之間的所有交互作用,包括進出泥土的養分交流。這些交互作用把生態系統中各成員連繫起來,描繪出能量如何自某生物傳輸至另一生物。
I. 食物鏈(food chain)及食物網(food web)

1. 食物鏈 (food chain)
食物鏈顯示生態系中生物互相攝食的關係。

所有食物鏈都是由生產者開始。
i. 生產者:producers
生產者能藉光合作用將簡單的無機物(水及二氧化碳)製方複雜的有機食物,例如綠色植物是生產者。
ii. 消費者:consumers
動物是消費者。消費者不能自製食物。

草食性動物以吃植物為生,稱為初級消費者primary consumers。

肉食性動物以初級消費者為食物,稱為次級消費者secondary consumers。

以次級消費者為食物的稱為三級消費者tertiary consumers。
生產者(植物) → 初級消費者(草食性動物) → 次級消費者 (肉食性動物) → 頂級消費者
a. 樹葉 → 毛蟲 → 小鳥 → 鷹

b. 草 → 羊 → 人

c. 玉蜀黍 → 人
2. 食物網 (food web)
將群落中各食物鏈連起便形成一個食物網。

3. 分解者 decomposers



分解者將有機廢物及動植物屍體分解成簡單的無機物。

它們通常不會在食物網中顯示出來。

分解者包括細菌bacteria及真菌fungi。

分解者的存在有助於生態系中物質的循環,因它們將有機廢物及動植物屍體分解成簡單的無機物,這些無機物再被植物吸收。使物質在生態系中循環。



II. 食性層次 (trophic level)

生物在食物中的位置稱為食性層次。

食物鏈中的生物 類別 食性層次

鷹 三級消費者 第四層

鳥 次級消費者 第三層

草蜢 初級消費者 第二層

草 生產者 第一層
2007-01-07 1:59 am
食物鏈(也叫做食物網),是表示物種之間的食物組成關係,在生態學中能代表物質和能量在物種之間轉移流動的情況。

一種有機體一般要依賴其他有機體作為它的食物和能量的來源,各個物種被分為不同的營養層次,最底層是「生產者」,是以來陽光行光合作用,自行用水和二氧化碳等無機物合成有機物的綠色植物;再上層是各級「消費者」,要依賴生產者供應物質和能量;當消費者死亡以後,「分解者」會以他們的屍體為食物。


[編輯] 食物鏈
食物鏈這個詞是英國動物學家埃爾頓(Charles Sutherland Elton)於1927年首次提出的,據他自己說是受到中國俗語「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啟發。食物鏈包括幾種類型:捕食性、寄生性、腐生性、碎食性等,不同營養層的物種組成一個鏈條。例如:

浮游生物 → 軟體動物 → 魚類 → 烏賊 → 海豹 → 虎鯨
按照這個鏈條的順序,它們以底層生物為食物,物質和能連沿著這個鏈條的順序向頂層流動。


[編輯] 食物網
北極物種之間的食物閘道系但是各種生物未必只依賴一種食物為生,互相之間甚至還有互為食物的關係,例如民間根據觀察曾經有「夏季蛇吃老鼠,冬季老鼠吃蛇」的說法,因為冬季冬眠的蛇無法反抗掘地的老鼠。這些複雜的關係往往不是一根鏈條能說明的,把各種關係聯繫起來就會組成一個「網」。圖中顯示的就是北極生態系統的食物網。
2007-01-07 1:41 am
食物鏈即是我食他,他食你,你食我,世世代代,若有一日,你因某些問題而消失了,咁我就無咗食物而跟住全部餓死,咁他也無、咗食物又餓死埋,咁就冚家瓜哂.可想而知食物鏈幾重要
2007-01-07 1:40 am
食物鏈1蘆葦 à 基圍蝦 à 魚 à 野鴨 à 人類
食物鏈2紅樹 à 招潮蟹 à 池鷺/小白鷺 à 猛禽 à 人類
食物鏈3海藻 à 彈塗魚 à 普通翠鳥 à 猛禽 à 人類
食物鏈4馬纓丹 à 蝴蝶 à 鵲鴝 à 猛禽
食物鏈5人類 à 蚊 à 蟾蜍(兩棲類動物) à 眼鏡蛇(蛇) à 獴
2007-01-07 1:38 am
食物鏈(也叫做食物網),是表示物種之間的食物組成關係,在生態學中能代表物質和能量在物種之間轉移流動的情況。

一種有機體一般要依賴其他有機體作為它的食物和能量的來源,各個物種被分為不同的營養層次,最底層是「生產者」,是以來陽光行光合作用,自行用水和二氧化碳等無機物合成有機物的綠色植物;再上層是各級「消費者」,要依賴生產者供應物質和能量;當消費者死亡以後,「分解者」會以他們的屍體為食物。

食物鏈

食物鏈這個詞是英國動物學家埃爾頓(Charles Sutherland Elton)於1927年首次提出的,據他自己說是受到中國俗語「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啟發。食物鏈包括幾種類型:捕食性、寄生性、腐生性、碎食性等,不同營養層的物種組成一個鏈條。例如:

浮游生物 → 軟體動物 → 魚類 → 烏賊 → 海豹 → 虎鯨
按照這個鏈條的順序,它們以底層生物為食物,物質和能連沿著這個鏈條的順序向頂層流動。

食物網



北極物種之間的食物閘道系
但是各種生物未必只依賴一種食物為生,互相之間甚至還有互為食物的關係,例如民間根據觀察曾經有「夏季蛇吃老鼠,冬季老鼠吃蛇」的說法,因為冬季冬眠的蛇無法反抗掘地的老鼠。這些複雜的關係往往不是一根鏈條能說明的,把各種關係聯繫起來就會組成一個「網」。圖中顯示的就是北極生態系統的食物網。

美 國 稱 瘋 牛 症 病 牛 肉 並 無 流 入 食 物 鏈


美 國 農 業 部 透 露 , 當 地 第 二 宗 瘋 牛 症 的 病 牛 在 德 州 出 生 。
這 頭 十 二 歲 的 病 牛 去 年 十 一 月 被 屠 宰 , 原 本 用 作 製 造 寵 物 食 物 。

官 員 強 調 , 病 牛 的 肉 並 無 流 入 食 物 鏈 。

當 局 透 過 基 因 檢 驗 , 追 查 到 病 牛 的 來 源 地 。 但 暫 時 未 能 確 定 病 牛 何 時 受 感 染 ; 初 步 相 信 , 是 禁 止 以 牛 類 製 物 餵 飼 牛 隻 的 法 例 在 97 年 生 效 之 前 。
食物鏈是一種食物路徑,它聯繫著群落中的不同物種。食物鏈中的 能量和營養素在不同生

物間傳遞著。食物鏈很少包括六個以上的物種, 因為傳遞的能量每經過一階段或食性層次

就會減少一些。



生態系統中的生物雖然種類繁多,但根據它們在能量和物質運動中所起的作用,可以歸納為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 三類。

生產者主要是綠色植物,能用簡單的物質製造食物的自養生物,這種功能就是光合作用,

也包括一些化學合成細菌,它們也能夠以無機物合成有機物,生產者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

是進行初級生產或稱為第一性生產,因此它們就是初級生產者或第一性生產者,其產生的

生物量稱為初級生產量或第一性生產量。生產者的活動是從環境中得到二氧化碳和水,在

太陽光能或化學的作用下合成碳水化合物。因此太陽輻射能只有通過生產者,才能不斷的

輸入到生態系統中轉化為化學能力即生物能,成為消費者和分解者生命活動中唯一的能源。


消費者屬於異養生物,指那些以其他生物或有機物為食的動物,它們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為食。根據食性不同,可以區分為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兩大類。



食草動物稱為第一級消費者,它們吞食植物而得到自己需要的食物和能量,這一類動物如一些昆蟲、鼠類、野豬一直到象。食草動物又可被食肉動物所捕食,這些食肉動物稱為第二級消費者,如瓢蟲以蚜蟲為食,黃鼠狼吃鼠類等,這樣,瓢蟲和黃鼠狼等又可稱為第一級食肉者。又有一些捕食小型食肉動物的大型食肉動物如狐狸、狼、蛇等,稱為第三級消費者或第二級食肉者。又有以第二級食肉動物為食物的如獅、虎、豹、鷹、鷲等猛獸猛禽,就是第四級消費者或第三級食肉者。



此外,寄生物是特殊的消費者,根據食性可看作是草食動物或食肉動物。但某些寄生植物如桑寄生、槲寄生等,由於能自己製造食物,所以屬於生產者。而雜食類消費者是介於食草性動物和食肉性動物之間的類型,既吃植物,又吃動物,如鯉魚、熊等。人的食物也屬於雜食性。這些不同等級的消費者從不同的生物中得到食物,就形成了〝營養級〞。由於很多動物不只是從一個營養級的生物中得到食物,如第三級食肉者不僅捕食第二級食肉者,同樣也捕食第一級食肉者和食草者,所以它屬於幾個營養級。而最後達到人類是最高級的消費者,他不僅是各級的食肉者,而且又以植物作為食物。所以各個營養級之間的界限是不明顯的。



分解者也是異養生物,主要是各種細菌和真菌,也包括某些原生動物及腐食性動物如食枯木的甲蟲、白蟻,以及蚯蚓和一些軟體動物等。它們把複雜的動植物殘體分解為簡單的化合物,最後分解成無機物歸還到環境中去,被生產者再利用。分解者在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因為大約有90% 的陸地初級生產量都必須經過分解者的作用而歸還給大地,再經過傳遞作用輸送給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所以分解者又可稱為還原者。

只要冇左其中一樣. 整個生態環境都會有重大改變
2007-01-07 1:38 am
食物鏈=各動物(1)食植物(1),又被動物(2)食,動物(2)死後又成為植物(2)肥料,又被動物(3)食......
參考: me
2007-01-07 1:35 am
食物鏈(也叫做食物網),是表示物種之間的食物組成關係,在生態學中能代表物質和能量在物種之間轉移流動的情況。

一種有機體一般要依賴其他有機體作為它的食物和能量的來源,各個物種被分為不同的營養層次,最底層是「生產者」,是以來陽光行光合作用,自行用水和二氧化碳等無機物合成有機物的綠色植物;再上層是各級「消費者」,要依賴生產者供應物質和能量;當消費者死亡以後,「分解者」會以他們的屍體為食物。


[編輯] 食物鏈
食物鏈這個詞是英國動物學家埃爾頓(Charles Sutherland Elton)於1927年首次提出的,據他自己說是受到中國俗語「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啟發。食物鏈包括幾種類型:捕食性、寄生性、腐生性、碎食性等,不同營養層的物種組成一個鏈條。例如:

浮游生物 → 軟體動物 → 魚類 → 烏賊 → 海豹 → 虎鯨
按照這個鏈條的順序,它們以底層生物為食物,物質和能連沿著這個鏈條的順序向頂層流動。


[編輯] 食物網
北極物種之間的食物閘道系但是各種生物未必只依賴一種食物為生,互相之間甚至還有互為食物的關係,例如民間根據觀察曾經有「夏季蛇吃老鼠,冬季老鼠吃蛇」的說法,因為冬季冬眠的蛇無法反抗掘地的老鼠。這些複雜的關係往往不是一根鏈條能說明的,把各種關係聯繫起來就會組成一個「網」。圖中顯示的就是北極生態系統的食物網。
2007-01-07 1:34 am
每樣生物互相影響既野=.=


收錄日期: 2021-04-12 18:29:3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106000051KK0328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