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 is杜牧?

2007-01-06 11:00 pm
who is杜牧?

回答 (4)

2007-01-06 11:03 pm
✔ 最佳答案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號樊川,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晚唐著名詩人。唐朝宰相杜佑的孫子,文宗大和時中進士後, 授弘文館校書郎。為人剛直有奇節,好談軍事、曾指時弊,深憂藩鎮、吐番的驕縱,後果言中。其詩風骨遒上,豪邁不羈,文尤縱橫奧衍,多切經世之務,在晚唐成就頗高,時人稱其為「小杜」,以別於杜甫,後來又和李商隱齊名,人稱「小李杜」。

杜牧26歲時在湖州遇一美少女,少女當時只有十二、三歲。於是杜牧便與女孩母親協議,相約在十年後,迎娶少女為妻,並預下聘禮,以表誠意。事隔十四年後,杜牧果真到湖州任刺史一職,但因十年之期已過,少女早於三年前,已嫁他人,育有二子。杜牧寫了一首《歎花》詩:

自恨尋芳到已遲,往年曾見未開時,
如今風擺花狼藉,綠葉成蔭子滿枝。
自是尋春去較遲,不須惆悵怨芳時,
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蔭子滿枝。

作品
〈阿房宮賦〉
〈清明〉,名句「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泊秦淮〉,名句「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寄揚州韓綽判官〉,名句「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將赴吳興登樂游原〉,「清明有味是無能,閒愛孤雲靜愛僧。欲把一麾江海去,樂遊原上望昭陵。」
〈赤壁〉,名句「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過華清宮絕句〉,名句「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杜牧字牧之,京兆(今陝西西安)人,生於德宗貞元十九年(西元八○三年),卒於宣宗大中六年(西元八五二年),年五十歲。杜牧在大中二年中進士,又舉賢良方正科,頗有才華,詩文俱佳。杜牧乃憲宗的宰相杜佑之孫,為人不拘小節,永蕩不羈,風流韻事極多。晚唐大和七年(公元八三三年),因剛直疏野受到排擠的杜牧,應淮南節度使牛僧孺之聘,來到揚州為節度使掌書記.


揚州在唐代是一個極其繁華的城市,它不僅商業繁榮,倡樓酒館之盛也僅次於京城長安.據晚唐人高彥休記載,那些倡樓每當傍晚就在樓上燃起絳紗燈,竟達萬數,像繁星般遍佈城內各處,而在那九里三十步長的主要街道上,則更是"珠翠填咽,邈若仙境".
 
對治亂興亡極其關心的杜牧,此時遠離朝廷,心情之抑鬱可想而知,加上他本就不拘小節,於是到揚州後就經常在夜晚偷偷地出入於秦樓楚館作為消遣.出於對杜牧的愛惜重視,牛僧孺擔心他出事,每當他出外都派遣三十名街卒化了裝在暗中保護,杜牧卻絲毫沒有察覺,還自以為行蹤隱秘,心裡十分得意.

兩年後,杜牧被徵為監察御史,分司東都,牛僧孺在中堂設宴為他餞行.酒宴間,牛僧孺勸告他說 : "以你的氣慨才學,今後必然平步青雲,只是不要過於縱情聲色,把身體弄垮了."杜牧聽了,為自己掩飾道:"我平時很注意約束自己,相公不必多慮."

牛僧孺微微一笑,不置可否,命侍兒取出一隻小箱.打開書箱,裡頭滿滿一箱都是街卒們的密報,上面寫的都是"某天晚上,杜書記去某家倡樓,平安無事"之類的話.杜牧看了,這才知道牛僧孺一直派人暗中護隨,自己的行跡他一清二楚,不由滿面羞慚,向牛僧孺泣拜致謝,終身對他感激不已.

後來他還作了一首"遣懷"詩,回憶自己在揚州所過的放浪形骸的生活 :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相關文章
阿房宮賦--杜牧 (9/7/2001)
杜牧 金谷園(唐詩三百首297) (8/31/2001)
杜牧 贈別(二首之二)(唐詩三百首296) (8/31/2001)
杜牧 贈別(二首之一)(唐詩三百首295) (8/31/2001)
杜牧 秋夕(唐詩三百首294) (8/31/2001)
杜牧 遣懷(唐詩三百首293) (8/31/2001)
杜牧 寄揚州韓綽判官(唐詩三百首292) (8/31/2001)
杜牧 泊秦淮(唐詩三百首291) (8/31/2001)
杜牧 赤壁(唐詩三百首290) (8/31/2001)
杜牧 將赴吳興登樂遊原一絕(唐詩三百首289) (8/31/2001)
杜牧 旅宿(唐詩三百首153) (8/26/2001)
杜牧 清明 (11/10/2000)
杜牧 江南春 (11/10/2000)
杜牧 泊秦淮 (11/10/2000)
杜牧 泊秦淮 (10/31/2000)

2007-01-06 17:02:15 補充:
http://www.literature.idv.tw/bbs/Topic.asp?TOPIC_ID=683&FORUM_ID=80&CAT_ID=13
2007-01-06 11:08 pm
杜牧,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省西安市)人,生於唐德宗貞元十九年(西元八O三年),卒於唐宣宗大中七年(西元八五三年),年五十一歲。他出生所謂「城南韋、杜」的世家望族。先祖杜預,是晉朝赫赫有名的鎮南大將軍,封侯。祖父杜佑,歷任唐德宗、順宗、憲宗三朝宰相,封歧國公。唐兄杜悰,後來在武宗、懿宗也官至宰相。真是「一門朱紫,世代公卿」。杜氏家族不但門第顯赫,而且還有優良的學術傳統。杜預被稱為「杜武庫」,是個文武雙全的人物。現在流行的《左傳集解》,就是他編纂的。杜佑寫有著名的《通典》,考明歷代典章制度,至今仍不失為一部重要的著作。這些,都必然對杜牧產生深刻的影響。



二.家世顯赫的杜氏一族



杜氏出自祁姓,是帝堯裔孫劉累的後代。周朝之時,為唐杜氏,成王滅了唐之後,便將這地方封給他的弟弟叔虞,而改封唐氏子孫於杜城--即是後來京兆杜陵縣。杜氏一族自周朝以至唐朝,期間頗多知名之士,有的能建功立業,高居官職。有的能著書立說,文名鼎盛。即以杜牧的直系祖來說,也有許多顯達之士。從他們的生平作一個審察,可歸結出幾點約略相同的特性出來:



1.尚德行:除杜周以執法嚴酷、從諛人主之外,其餘諸人在德性上都能大致無缺。像杜延年、杜畿都是以為政寬惠、善和上下著稱。杜恕雖位僅刺史,但為人質實,亢直敢言,施政能惠愛百姓,所以《晉書》詳為立傳,頗加揄揚。杜預,史書稱他敏事慎言,待人謙恭,正是儒士風範。杜希望有氣節、能不阿諛小人。杜佑,《舊唐書》稱他外示寬和,而持身有術,也是謹於言行的人。所以杜牧這些祖先,大抵都能尚德行,以良吏著稱。



2.通律法:杜周、杜延年都因為通律法而為御史大夫。杜預也與賈充等制定律令,並詳為註解。而杜佑著《通典》,備述歷朝典章制度,八門之中,便有兵刑一門,對於歷代刑法的沿革論述詳備。



3.精吏職:自杜延年到杜佑,都善於吏職。杜延年輔助霍光,杜畿治河東,杜恕治幽州,杜預為尚書,杜希望節度河西隴右,杜佑佐治三朝大政,都是政績卓著,備受當世稱道。



4.知兵事:杜畿守河東,計擒衛固、范先。杜預拜鎮南大將軍,滅吳,位列將帥,杜希望守邊防,征討吐蕃,屢有斬獲,都是深知用兵之法。



5.擅文學:杜預、杜佑都喜好讀書,博學多識。杜預的《左傳集解》、杜佑的《通典》,都是中國極為重要的典籍。杜希望雖不以文學著名,但《新唐書》稱他能愛重文學,也值得讓人稱道。



三.刻苦勤奮的少年時代



杜預死後,自元和八年(西元八一二年)到唐文宗大和二年(西元八二八年),這十多年之間,從杜牧自身而言,屢遭喪親之痛,過了好幾年窮苦無告的生活,使他深深體會到人生的艱苦,更因而激發了他奮發讀書,求取功名的決心。所以在大和元年,他能一舉及第,使生活踏入另一個境地。另一方面,他又眼見戰亂的頻仍,藩鎮的驕恣,百姓備受戰爭的摧殘。因此,漸漸促成他許多邊防、軍事、政治上的卓越見解。這十多年,在杜牧一生中,可以說是很具決定性的一個階段,因為他的思想在這階段大致形成。



四.詩酒歌舞的浪漫生活



假如說杜牧真還有一段快意的日子,那該是唐文宗大和二年,到唐文宗開成元年(西元八三六年)。這九年的時間,於杜牧個人而言,正是體力強健,意氣昂揚的時候。初進仕途,才華展露,又得長輩的愛重,前途充滿璀璨的展望。而國家衰亂如昔,憂患未除。設若當時,能讓他有一展才識的機會,或許可以立下一番功業來。大抵而言,這段時間,在感性生活的表現上,是他人生歷程中,浪漫色彩最濃厚的時候。但在理性的心志表現上,他對國家大事所持的的見解與懷抱,卻也是不容忽視的。這種感性與理性雙重而極端的表出,幾乎是杜牧人生的主調。



五.輾轉各州之間的刺史生活



自唐武宗會昌二年(西元八四二年),杜牧出守黃州,到唐宣宗大中六年(西元八五二年),杜牧拜中書舍人而卒。這十一年的時間,除了中間當了一年多的司勳員外郎,幾個月的吏部員外郎,及最後當了約一年的考功郎中與中書舍人之外。其餘將近八年的時間,都轉徙在外過著刺史的生活,前後共守了黃、池、睦、湖四州。一個才華卓越,有見識、有眼光的大詩人,在宦途浮沉二十多年,始終無法一展抱負,並且反被現實生活折磨得意氣消沉。眼看漸有大用,卻不幸一病而逝,竟其一生,雖也曾有過幾年痛快浪漫的歡樂生活。但大部分的時間,卻總在命運之神的鞭策上,無可如何地去為現實生活而掙扎。始終懷滿崇高的理想,一抱卓越的才識,在遭時不遇的情況下,被生生扼殺掉。


(還有下文, 請看參考)

參考資料:
http://www.literature.idv.tw/bbs/Topic.asp?TOPIC_ID=683&FORUM_ID=80&CAT_ID=13
2007-01-06 11:05 pm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號樊川,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晚唐著名詩人。唐朝宰相杜佑的孫子,文宗大和時中進士後, 授弘文館校書郎。為人剛直有奇節,好談軍事、曾指時弊,深憂藩鎮、吐番的驕縱,後果言中。其詩風骨遒上,豪邁不羈,文尤縱橫奧衍,多切經世之務,在晚唐成就頗高,時人稱其為「小杜」,以別於杜甫,後來又和李商隱齊名,人稱「小李杜」。

杜牧26歲時在湖州遇一美少女,少女當時只有十二、三歲。於是杜牧便與女孩母親協議,相約在十年後,迎娶少女為妻,並預下聘禮,以表誠意。事隔十四年後,杜牧果真到湖州任刺史一職,但因十年之期已過,少女早於三年前,已嫁他人,育有二子。杜牧寫了一首《歎花》詩:

自恨尋芳到已遲,往年曾見未開時,
如今風擺花狼藉,綠葉成蔭子滿枝。
自是尋春去較遲,不須惆悵怨芳時,
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蔭子滿枝。
2007-01-06 11:04 pm
杜牧字牧之,京兆(今陝西西安)人,生於德宗貞元十九年
(西元八○三年),卒於宣宗大中六年(西元八五二年),年五十歲。
杜牧在大中二年中進士,又舉賢良方正科,頗有才華,詩文俱佳。杜牧
乃憲宗的宰相杜佑之孫,為人不拘小節,永蕩不羈,風流韻事極多。
據說他曾在淮南節度使府任掌書記,淮南節度使治揚州,當時
揚州十分繁華,杜牧終日流連於妓館之中,妓女以杜牧體貌俊美,又
有才華,又懂風流,所以爭相與杜牧親近,他的名句「十年一覺揚州
夢,嬴得青樓薄倖名。」便是他自己在揚州的風流生活的寫照。

杜牧字牧之,京兆(今陝西西安)人,生於德宗貞元十九年(西元八○三年),卒於宣宗大中六年(西元八五二年),年五十歲。杜牧在大中二年中進士,又舉賢良方正科,頗有才華,詩文俱佳。杜牧乃憲宗的宰相杜佑之孫,為人不拘小節,永蕩不羈,風流韻事極多。晚唐大和七年(公元八三三年),因剛直疏野受到排擠的杜牧,應淮南節度使牛僧孺之聘,來到揚州為節度使掌書記.


㊣揚州在唐代是一個極其繁華的城市,它不僅商業繁榮,倡樓酒館之盛也僅次於京城長安.據晚唐人高彥休記載,那些倡樓每當傍晚就在樓上燃起絳紗燈,竟達萬數,像繁星般遍佈城內各處,而在那九里三十步長的主要街道上,則更是"珠翠填咽,邈若仙境".
 
對治亂興亡極其關心的杜牧,此時遠離朝廷,心情之抑鬱可想而知,加上他本就不拘小節,於是到揚州後就經常在夜晚偷偷地出入於秦樓楚館作為消遣.出於對杜牧的愛惜重視,牛僧孺擔心他出事,每當他出外都派遣三十名街卒化了裝在暗中保護,杜牧卻絲毫沒有察覺,還自以為行蹤隱秘,心裡十分得意.

兩年後,杜牧被徵為監察御史,分司東都,牛僧孺在中堂設宴為他餞行.酒宴間,牛僧孺勸告他說 : "以你的氣慨才學,今後必然平步青雲,只是不要過於縱情聲色,把身體弄垮了."杜牧聽了,為自己掩飾道:"我平時很注意約束自己,相公不必多慮."

牛僧孺微微一笑,不置可否,命侍兒取出一隻小箱.打開書箱,裡頭滿滿一箱都是街卒們的密報,上面寫的都是"某天晚上,杜書記去某家倡樓,平安無事"之類的話.杜牧看了,這才知道牛僧孺一直派人暗中護隨,自己的行跡他一清二楚,不由滿面羞慚,向牛僧孺泣拜致謝,終身對他感激不已.

後來他還作了一首"遣懷"詩,回憶自己在揚州所過的放浪形骸的生活 :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收錄日期: 2021-04-12 21:18:4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106000051KK0236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