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有冇龍的資料和圖片??

2007-01-06 6:09 pm
請問有冇龍的資料和圖片??

要介紹龍的種類(中西方)、不同種類的龍的圖片。

謝謝!
更新1:

不是恐龍啊! 是虛構的那些

更新2:

可以提供龍的圖片嗎?? 提供有 龍的圖片的網站!

回答 (4)

2007-01-11 8:22 am
✔ 最佳答案
暫時未有圖片 Sorry

【山海經˙大荒北經】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魃不得復上,所居不雨。
http://www.chinesemyth.net/god018.htm
↑這裡有比較詳細的解釋

另外,你所要的龍的資料嘛……
紅龍(The Red Dragon):『新約聖經』<啟示錄>中登場的龍。此龍乃惡魔之首路西法(Lucifer),亦即撒旦。

應龍(YingLong):當年黃帝和蚩尤掀起大戰的時候,蚩尤帶著手下的魑魅魍魎出戰,而黃帝則派了「應龍」出戰。他是一條掌管雨水,長著翅膀的龍纇,本來想要以他的雨水淹沒蚩尤的大軍,沒想到蚩尤那邊的風伯、雨師先出動,打得應龍根本無法發揮他的實力,狼狽而逃,不得已黃帝只好請出他的女兒「旱魃」將風伯、雨師的水全部蒸發掉,最後贏得了勝利。但是在戰爭結束後,魃因為消耗了太多神力而無法回到天上,造成了極大的災害;就這樣,以後每當人們要求雨的時候就會塑造出一個應龍的形象,以祈求他的回應。

法夫尼爾(Fafnir):德國古老Volsungs傳奇(北歐英雄傳奇)中的一隻住在地底下的巨龍,傳說他保護著光的財寶,最後被英雄齊格菲德(Sigurd)殺死,齊格菲德在殺死這隻巨龍時有幾滴龍血濺到他唇上,他馬上獲得了跟鳥類交談的能力;之後齊格菲德吃了他的心,又用龍血洗過身體,成為了刀槍不入的無敵之身。在華格那的歌劇「尼貝輪肯的戒指」中有這條龍的敘述。

八大龍王:八大龍王乃是列於「法華經」法會座上的護法善神,為:
1. 難陀龍王-Nanda
2. 跋難陀龍王-Upananda
3. 娑伽羅龍王-Sagara
4. 和修吉龍王-Vasuki
5. 德叉伽龍王-Taksaka
6. 阿耨達龍王-Anavatapta
7. 摩那斯龍王-Manasvati
優婆羅龍王-Utpalaka

中國傳說中龍的形象呢?據說龍是可以幻化成任何形象的,他可以像一條小蟲一樣,也可以變成天上騰雲駕霧的的神獸,他也可以幻化成人等等的各種生物,不過在傳說中,或是在民間藝術中,龍還是有一個固定的形象的;「三停九似」,就是一隻龍的基本形態描寫,在古籍中看到的記載,說龍的身體可以分成三個部分,而三個部分之間都是長度相同的,「自首至膊,膊至腰,腰至尾,相停也」《淵薦類函》卷四三十八引《會編世傳》。而九似則是宋人羅願在《爾雅翼、釋龍》中所提出來的,「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後來明代李時珍則在本草綱目中用了這種說法,並且將「鱗似魚」換成了「鱗似鯉」,而且增加了「其背有八十一鱗,具九九陽數,」「口旁有鬚冉,頜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鱗。」的說法,也因為九九陽數的這種說法,解釋了為什麼傳說中龍具有降妖伏怪的本領,因為九九乃至陽,至陽之物當然能夠輕易的降服一些屬陰的魑魅魍魎、妖邪之流。而在《夢溪筆談》中也提到,黑水之西有一座夜來山,山上有一座射龍廟,廟裡珍藏著一具龍舌,「其形如劍」。而古代的人在替這種神獸作畫的時候,也有一些繪畫上的忌諱:嘴忌合、眼忌閉、頸忌胖、身忌短、頭忌低。在畫龍的時候最重要的是「畫龍點睛」,「畫龍點睛」這句話到了後來則變成形容人用精闢的詩文或語句來點明一篇文章的主旨的成語,但這句話是怎麼來的呢?
 
  而在古代的中國到底存在過哪些龍類呢?我們就從黃帝的時代開始講起吧!當年黃帝和蚩尤在涿鹿掀起大戰的時候,蚩尤帶著手下的魑魅魍魎出戰,而黃帝則帶著他所訓練的一些猛獸以及神兵出動,雙方各出奇兵,黃帝派出了手下的「應龍」,他是一條掌管雨水,長著翅膀的龍類,本來想要以他的大水來淹沒蚩尤的大軍,沒想到蚩尤那邊的風伯、雨師率先出動,打得「應龍」根本無法發揮他的實力,最後狼狽而逃(據說後來又投奔到大禹的旗下幫他治水和規劃水道的工作),迫不得已黃帝只好請出他的女兒「旱魃」將風伯、雨師的水全部給蒸發掉。
    龍的身份、種類複雜自不在話下,但是連他們的龍子龍孫都是複雜的緊,「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而且這民間傳說中的九子還都不大爭氣,沒有一個有龍的神威的;他們是:一曰霸下,形似龜,好負重。宮殿、祠堂、陵墓的石碑多豎在龜背上,而這些被重物壓得不亦樂乎的傢伙就是龍子中的老大,二曰螭吻,形似把尾巴去掉的四腳蛇,好東張西望,宮殿階柱及殿頂,以及在民間房屋上雕的獸頭是其遺像。三曰蒱牢,有點像龍,但是非常喜歡大吼大叫,雖然生活在海邊,但是卻沒有辦法像他的父祖輩一樣呼風喚雨,相反的還十分害怕鯨魚,所以古代人掌握了他這個弱點,在寺廟、祠堂上的鐵鑄鐘鈕就是照著他的形象來做的,而撞鐘的木柱都是雕成鯨魚狀,這樣據說撞擊起來會特別大聲,這個傢伙可真是把他老爸的臉都丟光了!四曰狴犴,形似虎,有怪力,又好訟,古代監獄門上刻的虎頭是他的樣子,五曰饕饜,形似狼,好飲食,鼎蓋上雕的獸頭就是這位龍子。六曰狻猊,形似師,好煙火,又好坐,廟中菩薩坐騎和香爐上雕的獸頭是其遺像。七曰囚牛,形似有鱗角的黃色小龍,平生好音樂,胡琴上刻的獸頭就是這一位龍子。八曰睚疵,形似豺,性好殺,通常在一些武器的柄上,或是尾端的環上上面可以見其雕像,以加強殺氣,九曰椒圖,形似螺蚌,性好閉,所以大多將其雕像雕在門上,取其好閉之意,
西洋的龍
  在談了這麼多的中國龍之後,不妨再讓我們來看看西方的龍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族群......,首先讓我們從「 dragon 」這個字來看看吧!
dragon:
1. 傳說中有翼、有爪、有鱗片會噴火的怪物。{天} the Dragon 天龍座(星座名)
2. (監管少女)的嚴厲的女監護人(傳說中龍為寶物的守護者,故轉為此意,cf.chaperon );凶惡的人。
3. the Old Dragon 魔王,或撒旦。這種說法應該和舊約中稱撒旦為古龍的說法有淵源。
4. 龍騎槍、卡賓槍,昔日巨身短口的騎兵槍。
dragoon:{史}龍騎兵,英國曾有七個連隊的近衛龍騎兵聯隊。
  而在角色扮演遊戲中,玩者如果歷盡艱辛打敗了一條巨龍之後,可以期待的是滿屋子的寶藏和強力的魔法物品,但是這個龍會收藏寶物的傳說是怎麼來的呢?在義大利人的傳說中,賽努諾私 (cernunus) 是一個有角的神祉,他的職務是掌控所有的財富以及商業,同時他也是地底之王,賽諾努私常常和他身邊的一隻長有角的龍一起出現,而這隻龍則被認為也和財富有關,尤其是地底的寶物。所以在後代的著名著作和傳說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許多英雄在打敗了巨龍之後,同時也得到了無法計數的寶藏,所以後世的冒險者在分享龍的寶藏的同時,也不要忘了要感謝那些將寶藏集中在一起的龍類喔!
  下面則是在西方神話或是傳說中,有時候會被歸類於龍類的一些生物,不過他們並不是真正的龍類,卻往往在形體上或是身體上具備了某些龍的特質。
  雙頭蛇(Amphisbaena):一隻在身體的兩邊都具有頭的怪物,他可以同時向兩個方向行動,同時也可以捕食兩個方向的小動物,這兩個頭在合作無間的時候是很可怕的獵人,但是往往意見相左之後就會為他們自己帶來極大的厄運。
  石化蜥(Basilisk):一種長相類似蜥蜴的怪物,他可以藉著可怕的目光讓敵人痲痹甚或成為石像。
  奎玆特克,光明之神(Quetzelcoatl):他具有翅膀, 而且有蛇的身體,並且會飛,有點類似應龍, 不過後面筆者會專門針對他做一個討論的。
  獅鷲獸(Griffin):在前面的「龍槍戰役」中有出現過,是一種飛行速度非常快的生物,他有老鷹的頭、翅膀、以及老鷹的前爪,同時也具有獅子的身體、後腿和尾巴,據說是一種非常痛恨邪惡的生物。
  九頭龍海德拉(Hydra):一隻具有九個頭的怪蛇,他是希臘神話中最強悍的怪物之父百首巨龍颱風 (typhon) 和女首蛇身怪愛克特娜 (echidina) 交配所生下來的,又有一種說法是帕拉思 phallas 和冥河 (river stynx) 結合而生的,他生活在阿苟思海灣的羅娜地方的沼澤中,被稱為羅那九頭蛇,他吞食田地,蹂躪人畜,無惡不作,他所吐出來的毒氣還使得當地成為所謂的瘟疫沼澤,但是宙思所生的赫克力士 (hercules) 剛好因為天后希拉的陷害而喪失神智,殺了自己的妻兒,為了要贖罪,他接受神籲,前往服侍他的表親邁西尼國王尤理士修士,尤理士並不笨,他為了取悅希拉,於是決定盡一切可能害死赫克力士,於是他交給了他十二個難如登天的任務,第一個是殺掉刀槍不入的奈米亞之獅,後來赫克力士將牠的皮當做護甲去進行第二個任務,這第二個任務就是宰殺九頭蛇海德拉,這個九頭蛇厲害的地方除了牠的毒氣之外,牠的毒液也是世間奇毒,不過由於赫克力是身上的獅皮刀槍不入,所以牠的毒牙也沒有辦法進去,不過牠有九個頭,砍掉每一個頭都會再生,而且中間的那一個頭還是永生不死的,讓赫克力士大傷腦筋,還好後來他的姪子交給他一個火把,讓他每砍掉一個頭就用火把燒傷口,讓他再也長不出頭來。而最後一個頭在砍下之後,赫克力士就把牠的頭用大石頭壓著,讓牠再也不能作怪,最後還把身上所有的箭都沾上了海德拉的毒血,成為赫克力士後來最致命的武器,也是他最後喪命的原因。
  小龍(Wyvern):非常類似龍的一種生物,只不過牠只有四條腿, 兩條前腿、兩個翅膀,其他的地方幾乎跟龍完全一模一樣,只不過通常是不會吐火的,大多使用他們的毒液和爪子傷人,而且智慧相當的低。
2007-01-13 12:10 am
無意中找到的 睇吓得唔得 (寄唔到比你, 所以擺係到)
http://www.colorbird.com/forum/attach/2002/08/31/233683-5-embed.jpg
2007-01-06 6:34 pm
恐龍的分類 :
1872年H.W.西利根據恐龍『腰帶結構』的差異,將恐龍分為兩個目:「蜥臀目」和「鳥臀目」,前者具類似蜥蜴的三角狀腰帶,後者有與鳥差不多的四射狀腰帶。


壹.蜥臀目:
蜥臀目的原始類型為後足行走,而進步代表又有四足行走者。根據「肢骨結構」,結合「生活方式」,蜥臀目又分為兩個亞目:獸腳亞目和蜥腳形亞目。

1.獸腳亞目:分為三個次目。

(1)虛骨龍次目:
具輕盈靈活的軀體,早期虛骨龍很可能是食肉類型, 後期代表成雜食性,有的則是以蛋為其主食(像無牙的似鳥龍)虛骨龍次目包括了三疊紀中晚期的「包斗龍」、侏羅紀的「西格龍」、晚三疊紀至白堊紀的「虛骨龍」和白堊紀的「似鳥龍」等科。

(2)肉食龍次目:
幾乎全是龐大的雙足行走食肉型的動物。頭骨高大而適應捕食,因多肌肉固著,固其表面粗糙不平。肉食龍次目包含了「玻玻龍」、「巨齒龍」、「棘龍」和「霸王龍」等科。

(3)恐爪龍次目:
小到中等的獸腳類恐龍,頭部不大,牙齒強烈後彎,軀體結構輕巧。本次目僅一科:「馳龍」科,生存時代是白堊紀。除亞洲外,北美也有發現。

2.蜥腳形亞目:
恐龍中最大、最長的類型全在此亞目中,四足行走和植物食性是本亞目屬種的特點,當然較原始代表也有雙足行走和雜食性者。本亞目又分為兩個超科。

(1)古腳龍超科:
雙足行走,雜食性。該超科為演化不成功的一支恐龍,一直保存一些原始祖先類型特點,故很快在早侏羅紀末就絕滅了。中國的『祿豐龍』就是本超科典型代表。共有兩科:「槽齒龍」科和「板龍」科。

(2)蜥腳龍超科:
龐大的四足行走的恐龍。頭極小,頸尾皆長,四肢粗壯。根據『牙齒構造』,分為兩個科群:牙齒棒狀,前部尾椎為前凹形者稱「棒齒蜥龍科群」;牙齒勺狀,前部尾椎為雙平形者稱「勺狀蜥龍科群」。

貳.鳥臀目:
腰帶為四射型結構,與鳥類者相似。植物食性或少量雜食性,除鳥腳亞目外,其餘是四足行走動物。鳥臀目共有五個亞目:鳥腳亞目、劍龍亞目、甲龍亞目、角龍亞目和腫頭龍亞目。

(1)鳥腳亞目:
全是雙足行走的恐龍。鳥腳類從中三疊紀至晚白堊紀皆有代表屬種。最早的代表是中晚三疊紀的「畸齒龍」科,皮薩龍科的屬種。侏羅紀、白堊紀有「稜尺龍」科「禽龍」科和「鸚鵡嘴龍」科,最進步的為晚白堊紀的「鴨嘴龍」科。 
(2)劍龍亞目:
有各式甲板的恐龍,植物食性,前肢短於後肢的4足行走動物。劍龍類最早期屬種生存在晚三疊紀或早侏羅紀,至早白堊紀絕滅,其化石分布於亞洲、歐洲、北美及東非等地。該亞目共包含兩個科:「劍龍」科和「腿龍」科。
(3)甲龍亞目:
全是4足行走,植物食性恐龍,軀體扁平,幾乎全被骨甲所覆蓋。甲龍從中侏羅紀開始出現,白堊紀時大發展,特別在晚白堊紀時,甲龍類屬種幾乎遍布北美,歐亞等世界各地,甲龍亞目共有三科:「結節龍」科;「棘鎧龍」科;「塵龍」科。        
(4)角龍亞目:
全是植物食性的四足行走的恐龍,其特點是頭上不同部位發育大小差異的角。角龍出現較晚,由鳥腳類演化而出,其原始類型為在亞洲發現的『原角龍』,進步屬種在北美發現最多,是晚白堊紀的標準化石。本亞目共有兩科:「原角龍」科、「角龍」科。
(5)腫頭龍亞目:
皆為植物食性、兩足行走的小型恐龍,形態特化,突出特徵是頭頂腫厚成盔狀。本亞目只含「腫頭龍」科一科,在亞洲發現最多,其生存時代為晚白堊紀。

最早的恐龍化石:
是誰最先發現恐龍化石,關於這一點一直都沒有一個定論。根據正式記載,最早發現的恐龍化石是在西元一八二二年,一個叫做蒙泰爾的英國醫生的妻子發現的禽龍牙齒化石。在一八七七到一八七八年間,美國兩位學者馬修和科普在恐龍化石方面又有了重大發現,對恐龍的研究幫助很大。一八七八年在比利時的煤坑中,也發現禽龍完整的骨骼化石。這些成就使科學家對恐龍化石的尋找和研究更加熱衷。經過一百年的努力,人類才大致瞭解形形色色的恐龍世界。

滅亡的因素 :
恐龍是出現於二億四千五百萬年前,並繁榮於六千五百萬年前結束之中生代的爬蟲類。恐龍在某一時期突然消失,成為地球生物進化史上的一個謎,這個迷至今仍無人能解。
地球過去的生物,均被記錄在化石之中。中生代的地層中,即曾發現許多恐龍的化石。其中可以見到大量或呈現各式各樣形狀的骨骼。但是,在緊接著的新生代地層中,卻完全看不到恐龍的化石。由此推知恐龍在中生代時一起滅絕了。
2007-01-06 6:16 pm
恐龍的分類 :
1872年H.W.西利根據恐龍『腰帶結構』的差異,將恐龍分為兩個目:「蜥臀目」和「鳥臀目」,前者具類似蜥蜴的三角狀腰帶,後者有與鳥差不多的四射狀腰帶。


壹.蜥臀目:
蜥臀目的原始類型為後足行走,而進步代表又有四足行走者。根據「肢骨結構」,結合「生活方式」,蜥臀目又分為兩個亞目:獸腳亞目和蜥腳形亞目。

1.獸腳亞目:分為三個次目。

(1)虛骨龍次目:
具輕盈靈活的軀體,早期虛骨龍很可能是食肉類型, 後期代表成雜食性,有的則是以蛋為其主食(像無牙的似鳥龍)虛骨龍次目包括了三疊紀中晚期的「包斗龍」、侏羅紀的「西格龍」、晚三疊紀至白堊紀的「虛骨龍」和白堊紀的「似鳥龍」等科。

(2)肉食龍次目:
幾乎全是龐大的雙足行走食肉型的動物。頭骨高大而適應捕食,因多肌肉固著,固其表面粗糙不平。肉食龍次目包含了「玻玻龍」、「巨齒龍」、「棘龍」和「霸王龍」等科。

(3)恐爪龍次目:
小到中等的獸腳類恐龍,頭部不大,牙齒強烈後彎,軀體結構輕巧。本次目僅一科:「馳龍」科,生存時代是白堊紀。除亞洲外,北美也有發現。

2.蜥腳形亞目:
恐龍中最大、最長的類型全在此亞目中,四足行走和植物食性是本亞目屬種的特點,當然較原始代表也有雙足行走和雜食性者。本亞目又分為兩個超科。

(1)古腳龍超科:
雙足行走,雜食性。該超科為演化不成功的一支恐龍,一直保存一些原始祖先類型特點,故很快在早侏羅紀末就絕滅了。中國的『祿豐龍』就是本超科典型代表。共有兩科:「槽齒龍」科和「板龍」科。

(2)蜥腳龍超科:
龐大的四足行走的恐龍。頭極小,頸尾皆長,四肢粗壯。根據『牙齒構造』,分為兩個科群:牙齒棒狀,前部尾椎為前凹形者稱「棒齒蜥龍科群」;牙齒勺狀,前部尾椎為雙平形者稱「勺狀蜥龍科群」。

貳.鳥臀目:
腰帶為四射型結構,與鳥類者相似。植物食性或少量雜食性,除鳥腳亞目外,其餘是四足行走動物。鳥臀目共有五個亞目:鳥腳亞目、劍龍亞目、甲龍亞目、角龍亞目和腫頭龍亞目。

(1)鳥腳亞目:
全是雙足行走的恐龍。鳥腳類從中三疊紀至晚白堊紀皆有代表屬種。最早的代表是中晚三疊紀的「畸齒龍」科,皮薩龍科的屬種。侏羅紀、白堊紀有「稜尺龍」科「禽龍」科和「鸚鵡嘴龍」科,最進步的為晚白堊紀的「鴨嘴龍」科。 
(2)劍龍亞目:
有各式甲板的恐龍,植物食性,前肢短於後肢的4足行走動物。劍龍類最早期屬種生存在晚三疊紀或早侏羅紀,至早白堊紀絕滅,其化石分布於亞洲、歐洲、北美及東非等地。該亞目共包含兩個科:「劍龍」科和「腿龍」科。
(3)甲龍亞目:
全是4足行走,植物食性恐龍,軀體扁平,幾乎全被骨甲所覆蓋。甲龍從中侏羅紀開始出現,白堊紀時大發展,特別在晚白堊紀時,甲龍類屬種幾乎遍布北美,歐亞等世界各地,甲龍亞目共有三科:「結節龍」科;「棘鎧龍」科;「塵龍」科。        
(4)角龍亞目:
全是植物食性的四足行走的恐龍,其特點是頭上不同部位發育大小差異的角。角龍出現較晚,由鳥腳類演化而出,其原始類型為在亞洲發現的『原角龍』,進步屬種在北美發現最多,是晚白堊紀的標準化石。本亞目共有兩科:「原角龍」科、「角龍」科。
(5)腫頭龍亞目:
皆為植物食性、兩足行走的小型恐龍,形態特化,突出特徵是頭頂腫厚成盔狀。本亞目只含「腫頭龍」科一科,在亞洲發現最多,其生存時代為晚白堊紀。

最早的恐龍化石:
是誰最先發現恐龍化石,關於這一點一直都沒有一個定論。根據正式記載,最早發現的恐龍化石是在西元一八二二年,一個叫做蒙泰爾的英國醫生的妻子發現的禽龍牙齒化石。在一八七七到一八七八年間,美國兩位學者馬修和科普在恐龍化石方面又有了重大發現,對恐龍的研究幫助很大。一八七八年在比利時的煤坑中,也發現禽龍完整的骨骼化石。這些成就使科學家對恐龍化石的尋找和研究更加熱衷。經過一百年的努力,人類才大致瞭解形形色色的恐龍世界。


收錄日期: 2021-04-23 16:32:2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106000051KK0083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