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背影>> 朱自 清
背影的寫作背景
全文只有一千五百多字的「背影」,是朱自清散文的扛鼎之作。於民國十六年十月間寫成,是描述親情的經典之作。
文中所寫,是朱自清二十歲,民國六年冬天的事。父親一生中最好的差事(徐州榷運局長)丟了,祖母去世,朱自清從北平到徐州,和父親一起回楊州奔喪。父親點當家具,變賣田地,還了虧空,辦完喪事,去南京謀事;朱自清則回北京大學哲學系唸書。父子從揚州同行至蒲口車站分別的情形。
結構與內容
全文分七段,脈絡清楚:
第一段(現在)
開門見山指出最不能忘的是父親的背影,提供全文線索。
第二段(過去)
回憶那年冬天,於徐州見著失業的父親,同行奔喪。
第三段(過去)
喪事辦完,父子同去南京。
第四段(過去)
記父親的不放心,與親自送過江。
第五段(過去)
記父親的仔細叮嚀。
第六段(過去)
記父親過月台買橘子,父親的背影鏡頭出現。
第七段(現在)
寫接到父親來信,勾起十年前在蒲口車站,看見父親背影的回憶。
全文重心在第六段,其餘各段皆是輔助。文中共提四次(背影),第一次在首段:「我與父親不相見已兩年於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第二次在第六段,是父親費力去買橘子的背影;第三次仍在第六段,是父親安頓好兒子後,離去時的背影;第四次在末段:「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
背影出現以第六段最頻繁,是全文最精彩處。朱自清把鏡頭對準父親買橘子那部分,不厭其煩地刻畫,細微動作的描繪,讓人感受到偉大的父愛。
「背影」,的成功是在他短小的篇幅中,以真實的筆觸寫出了複雜的心理。用字技巧雖略有瑕疵,(全文共用了二十八個『了』字,詞尾多選得鬆散)但「背影」是「白話文學」萌芽期的作品,今天,有多少文章能如此感人呢?
<<燕詩>> 白居易
內容討論
1 《燕詩》中的燕子怎樣養育小燕子?怎樣教導小燕子?
(1) 燕子用盡心力去養育小燕子,找尋足夠的食物給小燕子吃,每聽到牠們的索食聲,便飛出去找食物了,即使自己的嘴和爪為了捉蟲子而快要破損,仍然不辭勞苦地繼續工作,不停地來來往往,恐怕巢中的小燕子還未吃飽。
(2) 到小燕子稍為長大,便教牠們說話,為牠們整理身上的羽毛,和教牠們飛行。
2 燕子教養小燕子和人類教養兒女,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燕子教養小燕子時勞心勞力的情形,和人類教養兒女,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人類也會像燕子一樣,盡量滿足兒女在物質上的需求,又同時為教育子女操心,包括供書教學,指導衣著打扮和行為等等。
3 小燕子長成後,怎樣對待父母?雙燕的心情怎樣?
(1) 小燕子長成後,便遠走高飛,不再理會父母,即使父母聲嘶力竭地呼喚牠們,牠們也不顧而去。
(2) 雙燕非常悲傷,回到空蕩蕩的巢中,終夜悲鳴不已。
4 作者要燕子反省甚麼?人類有類似的行為嗎?
(1) 作者要燕子反省牠們當日還是小燕子時,也曾離棄父母。作者說當日父母悲哀和掛念子女的情形,也和牠們現在的情形一樣。
(2) 人類也有類似的行為。對父母不孝的人,日後他們也可能有不孝的子女。
在《燕詩》中作者細緻地描寫燕子撫育雛燕的情形,這對表現主題有甚麼幫助?
在《燕詩》中,作者細緻地描寫燕子撫育雛燕的情形,對表現主題幫助很大,因為這段細緻的描寫,可以使讀者感受到父母養育子女,付出了很多辛勞,作為子女的,不應忘記父母養育之恩,棄父母而去。
<<風箏>> 魯迅
風箏 -- 魯 迅
內容討論
1 作者眼前的景物和回憶中故鄉的景物有甚麼不同?
(1) 眼前的景物:這時是北京的冬季,地上還有積雪,灰黑色的禿樹枝椏刺向晴朗的天空中,天上有一二風箏浮動。
(2) 回憶中故鄉的景物:那時是春季二月時分,地上的楊柳已經發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天上有各式各樣的風箏。
2 作者在北京的冬季裏看見天空中有風箏浮動,為甚麼感到驚異和悲哀?
因為當時是冬季,地上還有積雪,但卻有人放風箏,所以作者感到驚異;又因為看見北京的風箏,於是想起年少在故鄉時所做的一件與風箏有關而令他抱憾的往事,所以作者感到悲哀。
3 作者為甚麼不讓小弟弟放風箏?何以見得小弟弟很喜歡風箏?
(1) 因為作者自己不愛放風箏,又認為放風箏是沒出息孩子的玩意,所以便不讓小弟弟放風箏。
(2) 小弟弟時常看別人放風箏看得出神,能看上小半日,為空中的風箏落下來而驚呼,為兩個風箏的纏繞解開而跳躍,可見他的確很喜歡風箏。
4 小弟弟的祕密被哥哥發現後,他為甚麼驚惶失色?眼見自己造的風箏被哥哥毀壞,他有甚麼反應?
(1) 因為小弟弟恐怕哥哥會折毀他造的風箏和懲罰他。
(2) 眼見自己造的風箏被哥哥折毀,小弟弟只是絕望地站在小屋裏,不敢反抗,因為論長幼,論氣力,他都敵不過哥哥。
5 作者在甚麼時候和甚麼情況下發覺自己禁止小弟弟放風箏是錯的?
事發後二十年,當時作者已是中年了,他偶然讀了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才知道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這時作者才知道自己禁止小弟弟放風箏是做錯了。
6 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玩具起了甚麼作用?作者禁止小弟弟放風箏,犯了甚麼錯誤?
(1) 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恩物,有助兒童的體能及智能發展,對兒童身心的健康很重要。
(2) 作者禁止小弟弟放風箏,扼殺了小弟弟遊戲的本能,使小弟弟在精神上受到傷害。
7 怎樣才算對兒童精神虐殺?試就你所知,舉出一個例子,並簡略說明。
成年人不了解兒童的需要,禁止兒童進行一些其實有助身心健康發展的活動,這就是對兒童的精神虐殺。例如一些父母會以易生危險為理由,禁止子女游泳和騎腳踏車等。
8 作者曾想過用甚麼方法彌補自己的過失?他最後選擇了甚麼方法?結果怎樣?
(1) 作者想到的補過方法是送風箏給弟弟,贊成他放,勸他放,自己和他一同放,一同享受放風箏的樂趣;或是向弟弟提起舊事,望他寬恕。
(2) 他最後向弟弟提起舊事,承認自己年少糊塗,希望得到弟弟的寬恕。可是,弟弟已把事情忘得一乾二淨,無從寬恕他,所以他的心情仍然沈重。
9 作者為甚麼要「躲到肅殺的嚴冬中」?他想逃避甚麼?他逃得掉嗎?何以見得?
(1) 作者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後,深切自責,卻又無可挽救,所以消極地表示「倒不如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吧」,希望逃避不愉快的回憶和自責。
(2) 作者始終逃不過內疚和自責,本文最後說「四面又明明是嚴冬,正給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氣」,暗示作者心情沈重,感到有如處身於肅殺的嚴冬中。
作法討論
10 作者描寫北京的風箏與描寫故鄉的風箏,在詳略方面有甚麼不同?為甚麼要這樣寫?
(1) 作者描寫北京的風箏,只是輕描淡寫地說有一二風箏在空中浮動;但寫故鄉的風箏,卻詳細描述風箏的顏色和種類。
(2) 作者描寫北京的風箏,篇幅較少,因為寫北京的風箏,目的只在引起回憶;而文章的重點是憶述他在故鄉所做的一件與風箏有關的往事,所以寫故鄉的風箏便較詳細。
11 作者在第一段寫灰黑色的禿樹枝椏,又在第二段和最後一段提到冬天的肅殺。描寫這陰沈的背景有甚麼作用?「寒冬」象徵甚麼?
(1) 灰黑色的禿樹枝椏看來冷酷和鋒利,冬天的肅殺令人感到蕭條冷寂,為文章營造出一種肅殺的氣氛,烘托出作者沈重的心情。
(2) 「寒冬」所象徵的意義,可以有下列說法:
- 悲哀、落寞的心境。
- 阻礙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傳統思想。
12 作者為甚麼要極力寫小弟弟的弱小可憐和「我」的強橫無理?這與表達全文的主旨有甚麼關係?
(1) 作者極力寫小弟弟的弱小可憐和「我」的強橫無理,目的是製造強烈的對比,加強感染力。
(2) 這樣令人同情小弟弟而憎惡「我」,從而憎惡「我」所代表的傳統思想,突出文章的主旨。
13 本文用的是哪一種敘述方法?試簡略說明。文中哪些段落寫「現在」,哪些段落寫「過去」?
(1) 這篇文章是用倒敘法來寫的。作者先寫眼前所見北京冬季的景象,由天空中浮動的風箏而回憶起故鄉的風箏時節,並追述年少時一段與風箏有關的憾事;最後,又從回憶中回到現實去。
(2) 本文的第一、二段和最後一段是寫「現在」的,而其餘各段則是寫「過去」的。
14 文中運用了對比的寫作手法,試就下列各項簡略說明,並指出這些對比的作用。
(1) 兩地所見的風箏:在北京,肅殺的冬日裏有一二風箏在空中浮動;在故鄉,暖和的春日裏有各式各樣的風箏在空中出現。孤寂與熱鬧的景象構成強烈對比,惹人感觸。
(2) 兩人對風箏的看法:作者不愛放風箏,嫌惡它,認為是沒出息孩子的玩藝;弟弟最愛風箏,常看著空中的風箏出神。好惡的對比顯出二人的矛盾。
(3) 兩人在事發時的感受:作者發現弟弟偷造風箏後,十分憤怒,立刻把風箏折毀,並覺得自己完全勝利;弟弟則驚惶失色,絕望地站在一旁。對比之下,可見作者的強橫無理,弟弟的弱小可憐。
(4) 兩人談起舊事時的心情:弟弟笑說甚麼也不記得,顯得很輕鬆;作者卻耿耿於懷,心情沈重。對比之下,更加顯出作者的失望悔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