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個人詳細介紹!!!!

2007-01-06 3:32 am
董卓。個人詳細介紹!!!!
唔要三國演義那D!!!
要真實歷史!!!!!
詳細D ar !!!!!!!!!

回答 (5)

2007-01-06 3:35 am
✔ 最佳答案
董卓(?-192),
字仲穎,隴西臨洮(今甘肅臨洮)人。
漢桓帝末年,征討羌、胡有功,
後來又討伐黃巾、韓遂,
官至并州牧。何進被殺後,
董卓率眾入京,掌握了朝政大權,
本性殘忍,濫施刑法,人不自保。
後山東牧守起兵討伐,
董卓遷獻帝於長安,
將洛陽宮室焚為灰燼。在長安時,
法令嚴酷,肆意誅殺,毀壞五銖錢,
重新鑄造小錢,導致物價飛漲,
一斛穀值幾十萬錢。
後來被部下呂布和司徒王允殺死,
屍體被棄於市上。董卓十分肥胖,
守屍的官吏為了在晚間照明,
製了一根大燈心插到董卓的肚臍中,
一直燃燒到天亮,
以後每晚如是,持續了數天。

董卓的一生

【大紀元1月29日訊】

提起董卓,很多人就會想起呂布和貂嬋,想起美人計。在中國人心目中,董卓是禍國殃民的奸臣。但是了解他身前身後事的人也許並不多。中國人都知道,歷史是一面鏡子。講述歷史的目的是為了讓人知禍福,從而約束自己,善待他人。

據《後漢書》記載,西漢靈帝末年,董卓官拜少府,應該回京師上任,但是董卓見天下將要大亂,不肯放棄軍權,找借口說自己手下的人不讓自己離開,不肯進京。漢靈帝臨終前拜董卓為並州牧,要求他將軍隊轉給皇甫嵩。董卓上書說自己手下的軍士同自己感情很好,自己寧願在邊陲為國家效力,依舊不肯上任。於是駐兵河東,以待時變。當時的朝廷危機重重,已經無力顧及討伐董卓了。

漢靈帝死後,小皇帝登基,何太後及其兄何進掌握朝政。何進與太後為是否誅殺干政的宦官產生了分歧,何進暗中召董卓帶兵入朝,想要脅迫太後。此舉正中董卓下懷。董卓立刻上路。沒想到還沒到京城,何進就被宦官殺死了。袁術討伐宦官,有宦官劫持小皇帝和小皇帝的弟弟陳留王連夜出走,正好碰上董卓聞訊趕到。小皇帝和陳留王被帶回了京城。

董卓進入京城後,手握重兵,自以為得志,從此恣意妄為,不顧眾人的反對,脅迫大臣和太後廢黜小皇帝,立陳留王為帝。接著貶黜並殺掉了何太後。爾後董卓被封為相國,國公,家族親友紛紛封爵,貴極一時。 這時的董卓身處高位,被自滿和私慾衝昏了頭腦。

當時的京城各王親貴族的豪宅到處都是,家家都積攢了很多的金銀財寶。董卓放縱士兵隨意闖入家宅,掠奪財寶,甚至搶走了漢靈帝墓葬中陪葬的珍寶。又縱容士兵奸淫婦女,連公主和皇宮中的女子也不放過。他濫殺無辜。就是各王公大臣也無法保全自己的家財和家人,從上到下,人人自危。

雖然很多人畏於他的權勢,不敢說什麼,甚至還要奉迎討好他,但是董卓的所作所為已經使他眾叛親離。很快韓馥和袁紹等十多人就開始聯合起兵討伐董卓。

董卓非常害怕,連忙殺掉被廢黜的小皇帝,遷都西都長安,以躲避兵鋒。他強迫百姓背井離鄉,一路上百姓被士兵欺凌,再加上旅途奔波,強盜和飢餓,無數人死在了路上。董卓離開前,放火焚燒了所有的宮殿和官府民宅,又挖開歷代皇帝的陵墓,以及各王公大臣的家墓,將陪葬的珍寶掠奪殆盡。

到了長安,董卓愈加肆無忌憚。各大臣只要言語不慎,說殺就殺。他在長安城東建起了“眉塢”,外牆的高度和厚度都是七丈,裡面儲藏了三十年的糧食。他自以為這樣就安全了,聲稱自己如果成功,就可以稱霸天下;如果不能成功,就守著“眉塢”也可以終老了。

王允同其他一些人決計要除掉董卓。呂布當時是董卓的義子,董卓自知做惡太多,走到哪裡都帶著呂布保護自己。

《三國演義》中講述的呂布為貂嬋殺掉董卓的故事就發生在這時。王允正發愁如何除掉董卓的時候,美麗的家婢貂嬋願意為王允分憂。於是王允對董卓許諾將貂嬋送給董卓,後來又對呂布許諾將貂嬋送給呂布。然後王允將貂嬋送進了董卓的府中。爾後王允使呂布相信董卓竟然將送給呂布的貂嬋據為己有了。呂布大怒。後來貂嬋碰上呂布,又向呂布表達自己被霸佔的痛苦和無奈。董卓發現了呂布同貂嬋會面,大怒之下向呂布投擲手戟。呂布同董卓產生了矛盾。王允於是借機說服呂布除掉了董卓。貂嬋在正史中沒有記載,但是正史中確實記載了呂布同董卓的家婢有私,也記載了董卓曾經拔手戟擲向呂布。

《後漢書》中記載了董卓被誅殺的經過。

當時曾經有人在布上寫“呂”字,扛著布在街市上行走,還唱歌說“布啊”。董卓聽說了之後並沒有在意。皇帝生病剛剛好,大會群臣。董卓乘車離開家,拉車的馬無緣無故被驚嚇,董卓的衣服被弄髒了,只好回家換衣服,他的小妾認為不吉利,勸他不要去了,他不肯聽。王允同其他人在宮中布置好了等董卓。董卓進宮前,他的馬又無緣無故被驚嚇不肯前行。董卓覺得很怪異,決定打道回府,可是呂布力勸他進了宮門。安排好的人乘機用戟刺董卓,但是董卓身穿兵甲,所以僅僅傷到了手臂,摔下車來。董卓大聲喊呂布來保護自己,呂布大聲說:“皇上有詔書征討賊臣。”董卓又驚又怕,大罵說:“庸狗竟然敢這樣。”呂布持矛刺董卓於地,並指揮軍士殺死了董卓。

董卓被殺死後,呂布手持皇帝的赦書,號令宮內宮外的所有人。士卒聽說了之後,高呼萬歲。

長安城中的百姓載歌載舞慶祝董卓的死亡,無數的人賣掉服飾珠寶換來酒肉相慶。皇甫嵩帶兵攻入眉塢,董卓一家全部被殺。

董卓的屍體被放在街上示眾。他的屍體後來被燃成灰燼,揚撒在路上。

後來董卓的部下因為擔心被株連,起兵進入長安,並試圖搜集董卓的屍灰棺葬他。下葬當天,狂風暴雨大作,雷電擊中董卓的墓穴,雨水流入墓穴,甚至使他的棺木都漂浮了起來。

董卓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呢?人為善,自然會得到眾人的關心和愛護;人為惡,縱有千軍萬馬保護,這千軍萬馬也會成為自己的敵人,甚至連累家人。真正安全的不在堅固的城堡,也不在權勢熏天,而在於無私真誠寬容地待人。

董卓在世時做惡太多,連老天都不能寬恕他。做後人的難道不應該因此而引以為戒嗎?
2007-01-06 3:54 am
呂布“驍武”,這個自不待言,恐怕是人皆盡知的事情,第二個卻是被人忽略以及小說家們故意抹殺了的,就是“以布為主簿”一節,主簿,是掌管軍中所有錢糧政務、公文書信來往等一應事體的官吏,是個純粹的文職,而且所掌事務很瑣碎,而呂布在任主簿後丁原便“大見親待”,那應該說呂布在這個職位上是做得很不錯的,由此可見呂布絕對不是個卑魯少文之人,按現在的說法,怎麼也算得上是個知識份子,而不是像演義中所描寫的那樣,是個只知道仗蠻勇的莽夫。
靈帝崩後,大將軍何進與司隸校尉袁紹謀誅宦官,何進乃召卓使將兵赴京師,而丁原和呂布也“將兵詣洛陽。與何進謀誅諸黃門拜執金吾”,執金吾相當於現在的衛戍司令一職,結果事不成何進身死,洛陽大亂,,董卓開始掌權。卓以布見信于原,誘布令殺原。布斬原首詣卓,卓以布為騎都尉”,演義上說到這一段的時候,說呂布是丁原的義子,然後又因為貪圖金珠寶馬殺丁原而投董卓,其實歷史上根本沒有呂布和丁原為父子的說法,寫二人關係只有“大見親待”一句,也沒有說董卓用金珠寶馬去收買呂布,而且當時董卓官拜前將軍,封斄鄉侯兼并州牧,要論官位,董卓的前將軍遠在丁原的執金吾之上,對呂布以上令下,呂布當沒有迴旋的餘地,而且呂布並不是丁原的私人武裝——部曲將領,而是漢官吏,非唯呂布一人,又加董卓有救架大功,皇帝在他手上,生死予奪,只是一句話的事情,由不得你不從,所以這一段,又是小說家的曲筆
另外,董卓進京的初期,其名聲相當不錯,陳蕃、竇武乃天下名士,靈帝時為宦官所枉殺,當時天下士人百姓皆冤之,而今一朝得雪;大儒蔡邕,先也因為得罪宦官董卓進京後又辟之,正因為這樣,蔡邕才有在董卓死時,于王允席上感董卓知遇之恩的一歎,以至身死。這個時候,董卓儼然是個賢臣,天下棟樑的模樣,誰知道他後來會怎麼樣,正可說“設使當初身先死,千古忠奸有誰知”。是以是時亦不得罪呂布以助紂為虐之名。
待後來王允與僕射士孫瑞密謀誅董卓的時候,因為(6),因此便以呂布為內應來刺殺董卓,呂布與董卓,倒有“卓……甚愛信之,誓為父子”一句,又有王允說呂布時,“布曰:“奈如父子何!”允曰:“君自姓呂,本非骨肉。今憂死不暇,何謂父子?”布遂許之”一段,這個時候說呂布倒是有得一說的,只是董卓此刻已經兇相畢露,是個亂天下的國賊,關東諸侯已然起兵討伐,可說人人得而誅之,所以最多只好說呂布是假公濟私而已。



其實呂布的為人,想來必定是很有他的可取之處,所以還是頗得人心的。他戰敗後,手下大將高順等不降,陳宮慨然求死,都說明他的得人心處;而戰敗之際“布與麾下登白門樓。兵圍之急,布令左右取其首詣操,左右不忍,乃下降”(14),“左右不忍”一句,也證明了呂布應該是頗得人心才對,不然何來不忍一說。從“布令左右取其首詣操”一句,又可以看見與演義上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呂布其實並不怕死,不然就先投降了再說,何必要左右取自己的首級去見曹操,他的“乃下降”,應該是還想有“明公將步,令布將騎,則天下不足定也”的一日才做如此舉動的,其實這個也說明呂布對自己能力的自信,他相信曹操會需要他這樣的豪傑來平定天下,所以在言辭間還是自有其豪氣在的。但是在演義中直把呂布寫成個貪生怕死的人,還特意杜撰安排了張遼罵呂布怕死一節,實在又是小說家們一個大大的曲筆。
再由這個說開去,呂布雖然想“天下不足定也”,可是他最多也只僅僅滿足於一個“明公將步,令布將騎”的衝鋒陷陣的大將和“共秉朝政”重臣角色,可以說自始至終,並沒有割地稱王的野心,比之後來動輒稱帝稱王的那幾位要好上許多,而且在徐州時還一直在謀求回朝從政。
先時,“天子在河東,有手筆版書召布來迎”,因為“(呂)布軍無畜積,不能自致”,所以呂布“遣使上書,朝廷以布為平東將軍,封平陶侯”,那知道“使人于山陽界亡失文字(即封官的詔書和印綬)”,於是這個時候已經是司空的曹操“又手書厚加慰勞布,說起迎天子,當平定天下意,並詔書購捕公孫瓚、袁術、韓暹、楊奉等”,呂布知道後大喜,於是“復遣使上書于天子曰:“臣本當迎大駕,知曹操忠孝,奉迎都許。臣前與操交兵,今操保傅陛下,臣為外將,欲以兵自隨,恐有嫌疑,是以待罪徐州,進退未敢自寧。”答太祖曰:“布獲罪之人,分為誅首,手命慰勞,厚見褒獎。重見購捕袁術等詔書,布當以命為效。”太祖更遣奉車都尉王則為使者,齎詔書,又封平東將軍印綬來拜布。太祖又手書與布曰:“山陽屯送將軍所失大封,國家無好金,孤自取家好金更相為作印,國家無紫綬,自取所帶紫綬以籍心。將軍所使不良。袁術稱天子,將軍止之,而使不通章。朝廷信將軍,使復重上,以相明忠誠。”布乃遣登奉章謝恩,並以一好綬答太祖”,這一段時期呂布和曹操的關係相當微妙,其中厲害暫且不說,至少可以說明呂布很想堂堂正正地回朝做個天子腳下的階下臣的,後來東海蕭建為琅邪相,治莒城,“保城自守,不與布通。布與建書曰:天下舉兵,本以誅董卓耳。布殺卓,來詣關東,欲求兵西迎大駕,光復洛京,諸將自還相攻,莫肯念國。布,五原人也,去徐州五千餘裏,乃在天西北角,今不來共爭天東南之地。莒與下邳相去不遠,宜當共通。君如自遂以為郡郡作帝,縣縣自王也!昔樂毅攻齊,呼吸下齊七十餘城,唯莒、即墨二城不下,所以然者,中有田單故也。布雖非樂毅,君亦非田單,可取布書與智者詳共議之。……”(15),尤其是後面給蕭建書中“君如自遂以為郡郡作帝,縣縣自王也!昔樂毅攻齊……布雖非樂毅,君亦非田單,”幾句,和曹操的《讓縣明本志書》中的“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一句幾有異曲同工之意;而“天下舉兵,本以誅董卓耳。布殺卓,來詣關東,欲求兵西迎大駕,光復洛京,諸將自還相攻,莫肯念國”之說,誠為當時實情,前面的“天子在河東,有手筆版書召布來迎,布軍無畜積,不能自致”,和他與曹操的戰役中因為沒有糧草而退兵兩事,又互相印證了呂布的確是想西迎漢帝而力不能,這也都可以說明他的理想是做個漢朝的臣子,並無不臣之心。也許他對王允對他說:“努力謝關東諸公,勤以國家為念!”的囑咐還沒有忘懷。因此我說他比“郡郡作帝,縣縣自王”、“自還相攻,莫肯念國”之流的諸侯們好多了,從這個意義上說,至少呂布可算得是個大漢朝的“忠臣”。

惜乎,縱觀呂布,當是能文善武,頗得人心,亦有容人之雅量及見地,又無割地稱王的野心之人,而最後的覆滅的悲劇,實在是源自於他性格弱點的一個性格悲劇,頗可為之一歎。
2007-01-06 3:43 am
董卓(?-192),
字仲穎,隴西臨洮(今甘肅臨洮)人。
漢桓帝末年,征討羌、胡有功,
後來又討伐黃巾、韓遂,
官至并州牧。何進被殺後,
董卓率眾入京,掌握了朝政大權,
本性殘忍,濫施刑法,人不自保。
後山東牧守起兵討伐,
董卓遷獻帝於長安,
將洛陽宮室焚為灰燼。在長安時,
法令嚴酷,肆意誅殺,毀壞五銖錢,
重新鑄造小錢,導致物價飛漲,
一斛穀值幾十萬錢。
後來被部下呂布和司徒王允殺死,
屍體被棄於市上。董卓十分肥胖,
守屍的官吏為了在晚間照明,
製了一根大燈心插到董卓的肚臍中,
一直燃燒到天亮,
以後每晚如是,持續了數天。
2007-01-06 3:35 am
歷史D乜我都吾知道牙!!
Sorry~~
2007-01-06 3:35 am
董卓(?-192年),字仲穎,隴西臨洮人。《三國誌》記載他「少好俠,嘗游羌中,盡與諸豪帥相結。」因軍功官居并州刺史,封侯,是雄據西北的一方勢力。

董卓生性驕傲,公元184年,漢靈帝封董卓為中郎將,命他討伐黃巾軍,卻失敗,然後被免職,後來韓遂、邊章起兵涼州,董卓再度被任為中郎將,因討伐有功而被任命為前將軍,封為斄鄉侯並出任并州牧。

公元189年,何進請董卓入宮除宦官,結果何進先被宦官殺掉。隨後董卓廢掉少帝,立劉協即位,就是漢獻帝。

董卓的舉動惹怒了諸侯們,終於在190年爆發了十三路諸侯共討董卓(《三國演義》中記述"十八路諸侯共討董卓",實則只有十三路)。董卓抵擋不住,燒掉洛陽,帶着獻帝遷都長安。後來諸侯相互攻打,這件事就先告一段落。

司徒王允設反間計,挑撥董卓大將呂布殺死董卓(貂蟬其實是《三國演義》所虛構,而呂布早已受王允離間),結果成功,但董卓余黨李傕和郭汜帶兵進城,殺死王允,亂殺百姓,京城頓時雞飛狗跳。李傕挾持天子,郭汜挾持百官,互相攻打。

董卓的一生

【大紀元1月29日訊】

提起董卓,很多人就會想起呂布和貂嬋,想起美人計。在中國人心目中,董卓是禍國殃民的奸臣。但是了解他身前身後事的人也許並不多。中國人都知道,歷史是一面鏡子。講述歷史的目的是為了讓人知禍福,從而約束自己,善待他人。

據《後漢書》記載,西漢靈帝末年,董卓官拜少府,應該回京師上任,但是董卓見天下將要大亂,不肯放棄軍權,找借口說自己手下的人不讓自己離開,不肯進京。漢靈帝臨終前拜董卓為並州牧,要求他將軍隊轉給皇甫嵩。董卓上書說自己手下的軍士同自己感情很好,自己寧願在邊陲為國家效力,依舊不肯上任。於是駐兵河東,以待時變。當時的朝廷危機重重,已經無力顧及討伐董卓了。

漢靈帝死後,小皇帝登基,何太後及其兄何進掌握朝政。何進與太後為是否誅殺干政的宦官產生了分歧,何進暗中召董卓帶兵入朝,想要脅迫太後。此舉正中董卓下懷。董卓立刻上路。沒想到還沒到京城,何進就被宦官殺死了。袁術討伐宦官,有宦官劫持小皇帝和小皇帝的弟弟陳留王連夜出走,正好碰上董卓聞訊趕到。小皇帝和陳留王被帶回了京城。

董卓進入京城後,手握重兵,自以為得志,從此恣意妄為,不顧眾人的反對,脅迫大臣和太後廢黜小皇帝,立陳留王為帝。接著貶黜並殺掉了何太後。爾後董卓被封為相國,國公,家族親友紛紛封爵,貴極一時。 這時的董卓身處高位,被自滿和私慾衝昏了頭腦。

當時的京城各王親貴族的豪宅到處都是,家家都積攢了很多的金銀財寶。董卓放縱士兵隨意闖入家宅,掠奪財寶,甚至搶走了漢靈帝墓葬中陪葬的珍寶。又縱容士兵奸淫婦女,連公主和皇宮中的女子也不放過。他濫殺無辜。就是各王公大臣也無法保全自己的家財和家人,從上到下,人人自危。

雖然很多人畏於他的權勢,不敢說什麼,甚至還要奉迎討好他,但是董卓的所作所為已經使他眾叛親離。很快韓馥和袁紹等十多人就開始聯合起兵討伐董卓。

董卓非常害怕,連忙殺掉被廢黜的小皇帝,遷都西都長安,以躲避兵鋒。他強迫百姓背井離鄉,一路上百姓被士兵欺凌,再加上旅途奔波,強盜和飢餓,無數人死在了路上。董卓離開前,放火焚燒了所有的宮殿和官府民宅,又挖開歷代皇帝的陵墓,以及各王公大臣的家墓,將陪葬的珍寶掠奪殆盡。

到了長安,董卓愈加肆無忌憚。各大臣只要言語不慎,說殺就殺。他在長安城東建起了“眉塢”,外牆的高度和厚度都是七丈,裡面儲藏了三十年的糧食。他自以為這樣就安全了,聲稱自己如果成功,就可以稱霸天下;如果不能成功,就守著“眉塢”也可以終老了。

王允同其他一些人決計要除掉董卓。呂布當時是董卓的義子,董卓自知做惡太多,走到哪裡都帶著呂布保護自己。

《三國演義》中講述的呂布為貂嬋殺掉董卓的故事就發生在這時。王允正發愁如何除掉董卓的時候,美麗的家婢貂嬋願意為王允分憂。於是王允對董卓許諾將貂嬋送給董卓,後來又對呂布許諾將貂嬋送給呂布。然後王允將貂嬋送進了董卓的府中。爾後王允使呂布相信董卓竟然將送給呂布的貂嬋據為己有了。呂布大怒。後來貂嬋碰上呂布,又向呂布表達自己被霸佔的痛苦和無奈。董卓發現了呂布同貂嬋會面,大怒之下向呂布投擲手戟。呂布同董卓產生了矛盾。王允於是借機說服呂布除掉了董卓。貂嬋在正史中沒有記載,但是正史中確實記載了呂布同董卓的家婢有私,也記載了董卓曾經拔手戟擲向呂布。

《後漢書》中記載了董卓被誅殺的經過。

當時曾經有人在布上寫“呂”字,扛著布在街市上行走,還唱歌說“布啊”。董卓聽說了之後並沒有在意。皇帝生病剛剛好,大會群臣。董卓乘車離開家,拉車的馬無緣無故被驚嚇,董卓的衣服被弄髒了,只好回家換衣服,他的小妾認為不吉利,勸他不要去了,他不肯聽。王允同其他人在宮中布置好了等董卓。董卓進宮前,他的馬又無緣無故被驚嚇不肯前行。董卓覺得很怪異,決定打道回府,可是呂布力勸他進了宮門。安排好的人乘機用戟刺董卓,但是董卓身穿兵甲,所以僅僅傷到了手臂,摔下車來。董卓大聲喊呂布來保護自己,呂布大聲說:“皇上有詔書征討賊臣。”董卓又驚又怕,大罵說:“庸狗竟然敢這樣。”呂布持矛刺董卓於地,並指揮軍士殺死了董卓。

董卓被殺死後,呂布手持皇帝的赦書,號令宮內宮外的所有人。士卒聽說了之後,高呼萬歲。

長安城中的百姓載歌載舞慶祝董卓的死亡,無數的人賣掉服飾珠寶換來酒肉相慶。皇甫嵩帶兵攻入眉塢,董卓一家全部被殺。

董卓的屍體被放在街上示眾。他的屍體後來被燃成灰燼,揚撒在路上。

後來董卓的部下因為擔心被株連,起兵進入長安,並試圖搜集董卓的屍灰棺葬他。下葬當天,狂風暴雨大作,雷電擊中董卓的墓穴,雨水流入墓穴,甚至使他的棺木都漂浮了起來。

董卓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呢?人為善,自然會得到眾人的關心和愛護;人為惡,縱有千軍萬馬保護,這千軍萬馬也會成為自己的敵人,甚至連累家人。真正安全的不在堅固的城堡,也不在權勢熏天,而在於無私真誠寬容地待人。


收錄日期: 2021-04-12 20:53:0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105000051KK0309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