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龢道的詳細資料

2007-01-05 9:15 pm
請求旭龢道的詳細資料

回答 (5)

2007-01-06 4:35 am
✔ 最佳答案
旭龢道位於半山區,與羅便臣道相接.路牌上的英文寫作Kotewall Road,很多人以為這位Kotewall先生是西人,其實他是地道的華人,他的名字叫羅旭龢,只因他的英文名字,寫作R.H.Kotewall,故英文路牌,用他的英文名字,而中文路牌,則用中文名字,使人看見英文路牌,以為是位西人而已.
羅旭龢在香港出生,在拔萃書院讀書時已使用Kotewall為英文名,後轉入皇仁書院.畢業後以四等文員被錄用,派往中央警署工作.1913年轉入裁判司署擔任首席譯員,1916年入布政司署工作,為太平紳士.1918年即辭職經商,創立和聲唱片公司,並經營地產.到1922年,他已為六間公司的董事.1923年入立法局為議員.
1925年6月香港發生罷工風潮,這就是著名的「省港大罷工」,當時他以華商代表的身份,與罷工委員會討論解決罷工辦法.另一方面,他向英國請願,要求英國借款三千萬元給香港應付難關.結果英國答應借款,而罷工亦於1926年獲得解決.香港大學於1926年畢業禮上,頒贈名譽法學博士學位給他.自此之後,社會人士稱他為羅旭龢博士.1927年獲CMG勳銜.他連任十二年立法局議員.
旭龢道是他發展地產時所開闢的道路,他在該處買地建築高級住宅樓宇,自己住在該處.這條道路原為私家路,路名由他擬定,是以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後來政府發展半山區道路網,旭龢道已不是私家路,如今有巴士直逹.
參考: 香港街道命名考源
2007-01-05 9:28 pm
在72年6月18日,因為暴雨關係引發山泥傾瀉,幅受強烈風化的火岩山坡,在連綿大雨下滑動,接連推倒旭龢道兩面的建築物,再使鄰近的一些建築物受損,引致67人死亡。後來這裡改建成公園,所以有人叫這裡叫旭和大厦。
秀茂坪雞寮及半山旭龢道



首宗發生於秀茂坪近雞寮處,一幅填土山坡,因填土未有充分壓實,在連綿大雨下,加上排水欠佳,填充物在水分飽和情況下大幅滑動,迅速地覆蓋了坡下的臨時房屋區,活埋了71人。

圖片參考:http://ihouse.hkedcity.net/~hm1203/hazard/rainfall-720618-s.jpg

同日晚上,半山旭龢道近香港大學處亦發生山泥傾瀉,一幅受強烈風化的火岩山坡,在連綿大雨下滑動,接連推倒旭龢道兩面的建築物,再使鄰近的一些建築物受損,引致67人死亡。
 


圖片參考:http://ihouse.hkedcity.net/~hm1203/hazard/kotewall-plan-s.jpg
在旭龢道被推捯的其中一座大廈叫「旭和大厦」亦即現在的「大學閣」,雖然現在重建「大學閣」,但由於此事還是十室九空。
2007-01-05 9:23 pm
旭龢道(英文:Kotewall Road),是香港港島西半山區的一條街道,全長400米,是上下山的雙行車路之一。旭龢道位於西營盤東邊街、般咸道、柏道、及列提頓道以南的山坡上,它的北端與羅便臣道交界,西端與干德道交界。旭龢道的西北方可以望見香港大學本部的校院及宿舍。

旭龢道上有一個小型公園建於山坡腰,是當年1972年六一八雨災山泥傾瀉的發生現場。
2007-01-05 9:18 pm
旭龢道(英文:Kotewall Road),是香港港島西半山區的一條街道,全長400米,是上下山的雙行車路之一。旭龢道位於西營盤東邊街、般咸道、柏道、及列提頓道以南的山坡上,它的北端與羅便臣道交界,西端與干德道交界。旭龢道的西北方可以望見香港大學本部的校院及宿舍。

旭龢道上有一個小型公園建於山坡腰,是當年1972年六一八雨災山泥傾瀉的發生現場。

2007-01-05 13:18:52 補充: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97%AD%E9%BE%A2%E9%81%93&variant=zh-hk
2007-01-05 9:18 pm
旭龢道(英文:Kotewall Road),是香港港島西半山區的一條街道,全長400米,是上下山的雙行車路之一。旭龢道位於西營盤東邊街、般咸道、柏道、及列提頓道以南的山坡上,它的北端與羅便臣道交界,西端與干德道交界。旭龢道的西北方可以望見香港大學本部的校院及宿舍。

旭龢道上有一個小型公園建於山坡腰,是當年1972年六一八雨災山泥傾瀉的發生現場。
參考: wiki


收錄日期: 2021-04-12 21:32:5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105000051KK0114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