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純學術討論的話,我們很難說一件事發生的機率"等於零"。世界一直在變化,很難斷論說以今日發生不了的事,在將來也不會發生。所以我覺得將題目理解成"接近零",即"基本上不可能",會比較容易討論。
如果說"「大同世界」的理論是否不設實際,實現的可能性又是否接近0呢?"的話,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不過癥結不在於人自不自私。
所謂大同世界基本上是孔子的完美理想,簡單來說,即人人的生活都得到滿足,人人都獲得公平的待遇。
經濟學是從進化論裡得到靈感的,這暗示著人在競爭資源的同時,並定會淘汰沒有競爭力的人或事。因此如果人是自私的假設是對的話,大同世界就是一個邏輯上的矛盾。因此"基本上"不可能發生。
反觀就算人自私的假設是錯誤的。事實上,人類的確可以透過教育減少自私的行為。例如,在香港,你不會見到有人把公園的椅子搬回家自己用。但在大陸這種事卻常常發生,主要原因就是教育的關係。不過就算人真的能不自私,大同世界還是不大可能發生。
主要原因是因為人的"差異性"。人可能可以不自私,卻不可能沒個人看法,也不可能每個人的能力都一樣。每個人對滿足,公平等觀念都有不同的詮釋。怎樣才算"安享天年"?怎樣才算"健康成長"?怎樣才算"公平"?這些字眼表面看上去都很完美,也不會有人反對,但一進入細節,就很難取得一個全世界認同的共識。
舉例來說,假設30%的老人認為三餐一宿就是安享晚年,40%的老人認為還要兒孫同堂才算安享晚年,另外有30%的老人卻認為總要有張搖搖椅,才能叫安享晚年。
在這個例子裡,我們應該回應哪一些老人的要求,才算讓他們安享晚年呢?
回應第一組老人的要求的話,很明顯第二、三組老人就不算"安享晚年"了。而從現在社會角度看,想要兒孫同住,也不算是一個過份的欲望。
如果回應第二組的話,那第一組的老人可能會嫌吵,第三組老人的願望卻依然滿足不到。
如果回應第三組,我們就要面對資源分配的問題。就算不從經濟學去看,資源有限這件事也是事實。要每一個老人都能分配到一張搖搖椅,地球上很多樹,就不能運用到更有用的用途,如做成學校的書桌。而數也有砍完的一天,某一代的老人,就沒有搖搖椅了,也就不能滿足他們對"安享晚年"的願望。
或許有人會說,那就根據個人所需分佩,給一些老人三餐一宿,給一些老人搖搖椅。但這又會回到問題的基本,造成資源分配不平均,因為可能有老人想要每年外遊幾趟,比起想要三餐一宿的老人,他們就佔去了更多的資源,也就落回本來貧懸殊的局面。
就算能達到平均分配的共識,依然是個不公平的局面。人的資質是有差異的,有人能力高,有人能力低一點。跟據能力分配個人財富,才是合理的。假設你是博士畢業,精通十六國語言,天文地理無所不識,你月賺十萬是合理的,賺三千是不合理的,是對你曾在學業上下過的苦功的否定。平均分配是違反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觀念。
總括來說,由於個人的差異性,我們無法達到共識,沒有共識就不會有人人都接受的解決方案。就共識存在,能力的差異也會造成實際上的資源分配不公平。就算人人都不自私,不公平的世界仍不能稱為大同世界,完全公平的世界,即按個人能力分配資源的世界,也不是孔子所想的大同世界。與其說大同世界不可能發生,不如說大同世界本身就是一個充滿矛盾,不可行的世界。
順便糾正一下,
第一,大同世界並不是共產主義,大同世界是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只是社會主義的一個進程,過了階級鬥爭,才能進入社會主義。
第二,經濟學上的人類自私,是一個假設。雖然普遍人認同人是自私的,但從學術上來講,只要有百分之一的人例證,人不是自私的,"人是自私的"這件事就不能成立為事實。而歷史上孫中山,南丁格爾等人的存在,也令這件事很難成為"事實"。但為甚麼這個假設依然存在呢?中學時老師曾經有個例子,如果一個白痴,撿到一筆錢,糊里糊塗拿去開油站,卻開在一個好位置,賺個盆滿缽滿。這似乎就證明人不需要自私,也能獲得最大效益。老師的回答不是說:"好運不算"。他的說法是,在好位置賺得盆滿缽滿並沒有違反供求定律,只要人類自私這個假設,對印證供求定律有幫助,這個假設便是一個好的假設。這是一種邏輯遊戲,很難解釋清楚,不過只要供求定律沒被推翻,或沒有第二個假設能印證供求定律,經濟學就會繼續延用這個假設,就算它事實上可能是錯的也好。希望學經濟的人別因此有持無恐,以經濟學作為不道德行為的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