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沒有﹐而且更可憐的是他只識紙上談兵
<紙上談兵>這個成語故事發生在戰國時代。
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在年輕的時候,就讀過不少兵書,常常在人們面前談論作戰用兵的事情,即使父親趙奢也難不倒他。很多人認為他很有才能,但是他父親卻認為他誇誇其談,不能承擔重任。
一次,秦國進攻趙國。趙國大將廉頗採用了「修築壁壘堅守」的方法。後來,趙王聽信了秦國散佈的流言,以為廉頗年老懦弱,不能低檔敵軍,就改派趙括代替廉頗。
趙括到了前線,死搬兵書上的教條,完全改變了廉頗持久抗戰的計劃。秦將 白起聽到這個消息,非常高興,便用計先截斷了趙軍的運糧後路,然後把趙軍團團包圍。
趙軍糧絕,趙括企圖突圍,被秦軍一箭射死,四十多萬趙軍盡被活埋。
寓意
根據兵書談論軍事﹔比喻空發議論,不解決實際問題,不會隨機應變。
例﹕這種事情﹐紙上談兵好像很容易﹐可是實際情況卻非常複雜﹐沒有豐富的經驗根本不行。
如果梁生做了特首﹐到時四十萬被活埋的就是港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