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同古龍,邊個文筆好?

2007-01-03 5:48 am

若只是小說而言,
那一位作者的文筆好?

回答 (6)

2007-01-03 6:26 am
✔ 最佳答案
雖然說, 文無第一, 武無第二, 各花入各眼, 但......
當然是金庸好,請參考以下資料,自能作出客觀評價
1.金庸是新武俠小說的代表作家之一,被普遍譽為武俠小說作家的「武林泰斗」,更有「金迷」們尊稱其為「金大俠」或「查大俠」。
2.他也曾以林歡作筆名,為長城電影公司編寫劇本,更曾合作導演過兩部電影,也曾以姚馥蘭為筆名撰寫電影評論。
3.他是香港《明報》、《明報月刊》及新加坡《新明日報》的創辦人,被譽為文人致富的例子。
古龍,(1936年出生於香港,一說1937年出生於中國大陸—1985年9月21日病逝於臺灣),本名熊耀華,筆名「古龍」,現代新派武俠小說家。祖籍江西。
4.在《明報月刊》40周年的撰文
5.三劍樓隨筆:與梁羽生、百劍堂主在大公報的專欄。 袁崇煥評傳:文化普及性作品,非學術性著作;收錄在《碧血劍》中。 金庸散文集:《明報月刊》「明月四十年精品文叢」,金庸首本散文集。2006年10月初版,作家出版社。
6.金庸曾把所創作的小說名稱的首字聯成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見《鹿鼎記·後記》)現在已經廣爲流傳並多次被香港和中國內地拍成電視劇與電影,也是「金迷」的必讀書目。
7.金庸一生獲頒榮銜甚多,其中包括:英國政府OBE勛銜、法國政府榮譽軍團騎士勛銜、法國文化部法國藝術及文學司令勛銜;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新加坡東亞研究所榮譽院士;香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公開大學、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BC)名譽博士;日本創價大學、香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浙江大學、廣州中山大學、四川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杭州大學、蘇州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等校名譽教授;浙江大學人文學院院長(非名譽或榮譽職位,見CCTV央視專訪);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終身制,非名譽或榮譽職位)、博士生導師;1998年,獲香港市政局頒授「文學創作終身成就獎」;獲香港政府頒贈最高榮譽大紫荊勳章。國際天文學會將一顆由北京天文臺發現的編號10930的小行星命名為「金庸」。位於澳門新馬路的文化會館開設金庸圖書館,金庸親臨開幕並任榮譽顧問,館藏中、英、日、泰、印尼版金庸小說。劍橋大學授予金庸榮譽文學博士名銜,金庸隨即以81歲高齡赴劍橋大學攻讀歷史學博士。
8.若干作品已被翻譯成英文、泰文、越南文、法文、馬來文、日本語、韓文等在海外流傳。
9.金庸作品衍生的電腦遊戲金庸群俠傳、武林群俠傳、金庸群俠傳 、金庸群俠傳


古龍本名熊耀華,筆名「古龍」,現代新派武俠小說家。
古龍生長於破碎的家庭,1952年父母離異,古龍獨自住在臺北縣瑞芳鎮,造成他的浪子個性。少年時期嗜讀古今武俠小說及西洋文學作品,古龍師大附中初中部、成功中學畢業,淡江英專。
畢業後開始從事小說創作,1949年發表第一篇短篇小說,1960年始嘗試寫武俠小說《蒼穹神劍》。1964年出版《浣花洗劍錄》,是古龍武俠小說的一個里程碑,代表著他武俠創作的成熟期。1967年所寫的《鐵血傳奇》閱讀起來有如「福爾摩斯探案」。一生創作大量武俠小說,其中《浣花洗劍錄》、《楚留香傳奇》、《多情劍客無情劍》、《絕代雙驕》、《蕭十一郎》、《七種武器》、《陸小鳳傳奇》、《三少爺的劍》、《歡樂英雄》、《琥珀青龍》等作品,廣受讀者歡迎。到了創作後期,他依然不斷求變,多次說「武俠小說到了要變的時候」;曾在小說滲入散文的句法,寫出《天涯.明月.刀》等小說。然而,這類作品並不為讀者評家欣賞。
古龍嗜酒牛飲,1977年染上肝病,1980年在北投吟松閣飲宴時遭人砍傷。1985撒手人寰,享年48歲。古龍生前情歸多處,學生時代即與舞女鄭莉莉同居,後來又迷上舞女葉雪,不久又跟高中生梅寶珠結婚,最後以離婚收場,第二位夫人是于秀玲,長伴至古龍病逝。古龍去世後小說的版權糾紛開始由法院審理。古龍的大弟子丁情說:「因為古大俠寂寞,所以他便追求新奇,所以他的婚姻不能長久。古大俠生性是浪子。」
古龍多部小說極受導演青睞,不斷改編成電視、電影,當中包括《楚留香》、《多情劍客無情劍》、《絕代雙驕》、《陸小鳳》等。在邵氏年代,楚原拍攝的古龍作品最多。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F%A4%E9%BE%99&variant=zh-hk"
2007-01-04 1:07 am
我就覺得金庸文筆好的啦~
金庸係人物性格, 肖像, 心理等刀描寫得好好, 好細膩。
佢好少直接形容人物性格...
但係好多事情入面, 讀者刀可以清楚咁知道該人物既性格。
肖像描寫方面, 佢就直接描寫同烘托描寫都有用過...

希望你明我UP乜, 我都唔係好明自己講緊的咩- -'

2007-01-03 17:11:27 補充:
至於古龍文筆唔係話吾好既...係佢作品入面, 我覺得劍客行文筆幾好。佢係呢本書, 對人物既肖像描寫好好。尤其係對果的女角色既容貌描寫得十分好...
2007-01-03 6:04 am
冇話好5好ga喔
my fd feel古龍最好
但我個人認為是金庸
因佢作的野,我差5多睇完
so i feel金庸so good
參考: me
2007-01-03 5:58 am
你話金庸同古龍邊個文筆好,其實都好難講嫁,我就話佢哋一樣咁好,因為佢哋各有各ge作風同特色.如果你話要比較,咁就見人見智啦!!
2007-01-03 5:57 am
本人認為金庸的文筆較好
2007-01-03 5:52 am
金庸的文筆非常細膩,將人物描寫得有血有肉,加上故事情節和人物思想的配合,更加突出到人物本身的性格。

舉例:射鵰裡黃藥師出場,描寫他一身青衫、帶著面具、於樹上吹奏玉蕭…幾瀟灑呀,加上桃花島上的桃花陣和由佢教出來的女兒黃蓉足智多謀,她跟南帝徒弟的對聯:「乞丐何曾有二妻,鄰家焉得許多雞。當時尚有周天子,何事紛紛說魏齊?」來諷刺孟子…幾有文學修養。仲有佢造定架紙船,打算抱著夫人的屍首一些自沉海中…幾浪漫又深情。

我每次睇完本書都成睇希望呢個世界有個咁嘅男人,文武雙全、又浪漫、又情深。就係因為咁,所以我到而家都未嫁得出。

2007-01-03 17:28:27 補充:
古龍更被譽為繼金庸之後,武俠界不世出之奇才。其「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和「無劍勝有劍」之說皆傳誦一時。古龍筆下刻劃人物極為生動,多視富貴為糞土,恪守有所為有所不為之原則其文筆情節離奇,構思巧妙,將傳統公案、現代推理與新派武俠等諸多特色融為一體,而藉電影手法,以簡潔洗練的語言敘述曲折詭譎、饒富哲理的武俠故事。整體風格灑脫不羈、蘊藉優美,教人耳目一新,愛不釋手

2007-01-03 17:30:21 補充:
其實﹐一般而言﹐武俠小說之所以受中國讀者大眾的愛戴﹐不外憑底下幾種原因:第一﹐武俠小說是真正的群眾小說﹐不但可以為工農兵服務(左派文藝觀)﹐也可以達到文藝大眾化﹐普及化的要求﹐(右派文藝觀)。第二﹐武俠小說是中國形式的東西﹐中國人自然愛看中國形式的東西。第三﹐武俠小說的主題是鬥爭與愛情﹐而這兩個主題﹐均易於令讀者為之動心、興奮。當然金庸小說藝術的成就﹐基本上還是基於一些藝術上的特質(這一點待我稍後詳論)。不過他的重要性乃是有目共睹的事實。依專家學者的研究﹐連我們現今的 蔣總統﹐嚴前副總統﹐甚至於中共的頭子鄧小平都是「金庸迷」。

2007-01-03 17:31:26 補充:
事實上﹐武俠小說裡的俠﹐是根據中國傳統的俠義精神而來﹐而傳統的俠義精神則充滿了浪漫的激情﹐輕生命﹐重然諾﹐除強、扶弱。這種充滿俠義精神的小說﹐可說源自於唐朝的傳奇小說像蝤髯客傳﹐黃山客等。這種俠義傳奇和現代的武俠小說很接近。近代的武俠小說便是由這條線一直發展而成的。至於在這條武俠文學的線上直接影響到金庸的﹐到底是哪幾部作品呢?金庸自己曾經坦承﹐明朝四大奇書之一的「水滸傳」﹐清朝的俠義小說像「七俠五義」「小王義」﹐晚近的武俠作家像白羽、還珠樓主等對他有直接影響。

2007-01-03 17:32:10 補充:
庸本身在創作上的信念。一、以人物為主:一般而言﹐西方小說家依其寫作的重點可分成三類︰(一)重心在描寫背景(二)以情節為主﹐(三)以人物。中國古典傳統小說大致是以人物為主的。例如「紅樓夢」、「西遊記」、「水滸傳」﹐讀者看完這些小說許久之後﹐什麼場景﹐什麼情節大概不太記得﹐不過腦海裡對其中的主要人物﹐像林黛玉、孫悟空、魯智深這些人一定會有很深刻的印象。至於金庸自己的寫作﹐則符合中國古典傳說的精神﹐也是以「塑造人物」為主。

2007-01-03 17:32:37 補充:
為藝術而藝術:我們知道無論是中西兩方的作家﹐在創作的信念上﹐基本上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為人生而藝術」﹐如托爾斯泰是典型的代表。另一種是為「藝術而藝術」。如英國的唯美大師王爾德﹐美國的愛倫坡。前者倡言「文以載道」﹐文學應有助益於世道人心。後者則強調﹐文學不服膺於任何道德、政治、社會的目的﹐旨在追求美﹐表現美感而已。金庸對於文學藝術的信念﹐顯然屬於後者。他就曾經這麼說過:「我個人不想把文學當成是一種影響社會的工具。我覺得這些都是副作用﹐藝術本身還是藝術﹐他並不是追求什麼目的﹐只是追求美感。」(諸子百家看金庸﹐頁十四)

2007-01-03 17:33:17 補充:
描寫堅毅卓絕的人性:美國大文豪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在他的「諾貝爾文學獎致答詞」中曾說:「詩人和作家的責任﹐便是要寫出能同情﹐犧牲與忍耐的人的靈魂。」這種強調堅毅卓絕人性描寫的作家之寫作責任﹐可以說在金庸的小說中找到了很好的印證。

2007-01-03 17:33:34 補充:
金庸武俠藝術的成功所在。一、典型清純的中國文字:金庸本人原來雖然學的是「外文」﹐可視他並沒有像一般學外文者的通病﹐寫出不中不西﹐不淪不類的歐化文字。反之﹐他的文字自然清新﹐沒有文藝腔﹐讀起來令人覺得心花怒放。他曾信手將自己所寫過的小說編成一副對聯﹐內容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是見他在文字運用上「出神入化」的功力。

2007-01-03 17:34:01 補充:
風格獨創:金庸之所以能在當今武俠小說界中﹐脫穎而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於今庸在題材的選擇上﹐經常有大膽創新的嘗試﹐並且成功的克服一切創新途中所需遭遇的困難。比如在「神雕俠侶」中﹐金庸便打破了武俠小說讀者心理上對於男女主角的期待。他大膽的描寫的是一對「天殘地缺」的男女。男的斷臂殘廢﹐女的遭惡人奪去寶貴的貞操。而在這種不討好讀者的困境前提下﹐金庸卻能以一枝生花妙筆﹐扭轉乾坤的將這一對充滿悲劇性的﹐苦情男女的愛情故事﹐幻化為叫人心醉魂牽的理想情愛的「意境」(借用王國維「人間詞語」語)。

2007-01-03 17:34:16 補充:
悲憫的語氣(Tone):一個作家的胸襟懷抱﹐往往可以從他寫作的語氣裡﹐看出端倪(當然也有例外的情形)。比如張愛玲來說﹐由於她出生於沒落的大家庭中﹐身遭婚姻的挫敗﹐再加上她聰明過人﹐讀她的作品﹐往往給人「美而冷」的感覺﹐有時甚至還令人感到「殘酷」(讀她的「半生緣」時尤然)。這便和讀金庸的感覺不同﹐金庸的作品給人的是「溫馨」的感覺。

2007-01-03 17:34:33 補充:
人物刻畫成功:英國文壇巨擘佛斯特(E.M.Forster〔印度之旅〕作者)﹐寫過一部專論小說的巨著叫「小說面面觀」(Aspects of Novels)。在這本書裡﹐佛氏將小說人物分成兩類:一為「扁型」人物(Flat character)﹐一為「圓形」人物(rond character)。這前者指的是僅具單方面人性刻畫﹐或僅為了傳達某一信念或作用而存在的人物。後者指的則是面面俱到﹐具備完滿人性的人物。

2007-01-03 17:34:46 補充:
善於利用象徵:金庸是非常善於利用象徵藝術的作家。以「神雕」為例。在這部小說中﹐金庸便應用了兩個非常有趣的動物的象徵。一是「瘦黃馬」﹐一是「神雕」。寫了「五看金庸」的倪匡﹐最喜愛前者﹐因為他認為這隻「瘦黃馬」最具性格﹐最得人喜愛。

2007-01-03 17:35:00 補充:
深刻的哲學內涵:顏元叔教授曾經說過:「文學是哲學的戲劇化。」所以偉大的文學﹐顯然必定具備深刻的哲學內涵。就這點而言﹐金庸的武俠小說﹐可以說正符合了種特質。以「從電影看人生」一書而名噪文壇的曾昭旭教授在其「金庸筆下的性情世界」一文中﹐便以哲學的理念﹐精彩而有條理的將「神雕」中的幾個人物﹐抽離分組出來討論。於是在他的歸列下﹐郭靖代表了「純樸的先天理性」﹐黃容代表「清暢自然生命」﹐而楊過與小龍女分別代表「剛猛橫軼的生命」與「清虛及靜的玄境」。他更析論郭黃此種「感情正格」結合之未盡之處。也倡言了楊、龍兩人結合在本質上的缺憾。

2007-01-03 17:35:14 補充:
最後﹐我想討論的是金庸的武俠小說在文學上應有的地位。正如人們易於「以貌取人」﹐讀者易於為金庸武俠文學的外表形式(武俠小說的文類)所侷限﹐無法將金庸的作品純文學看待﹐也無法給予金庸應有的文學地位。

2007-01-03 17:36:27 補充: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105052200363(上面的補充)

2007-01-03 17:37:28 補充:
所以金庸是比較好的我個人也喜歡看金庸的書


收錄日期: 2021-04-12 21:33:5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102000051KK0531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