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舉十種修辭法,列例子

2007-01-03 4:06 am
列舉十種修辭法,列例子

回答 (2)

2007-01-03 4:24 am
✔ 最佳答案
比喻 (明喻、隱喻、借喻)
明 喻-----本體、喻詞和喻體同時出現。常用的喻詞有: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彿等。
例子:他動也不動,彷如石像。
隱 喻 ﹝暗 喻﹞-----本體、喻體同時出現,但用「是」、「成」、「成為」、「變為」等繫詞代替「像」一類的喻詞。
例子:母親啊!你 是 荷葉, 我 是 紅蓮。
借 喻-----本體和喻詞都不出現,直接用喻體代替本體。
例子:天上張著灰色的幔。 (「灰色的幔」是喻體。本體是「黑雲」,但不寫出來。)

比擬 (擬人、擬物)
借助豐富的想像,把物當成人來寫,或把人當成物來寫,或把甲物當成乙物來寫,就是比擬。寫作時善用比擬,能啟發讀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動。
擬 人-----把事物當成人來寫,賦予人的思想、感情、活動。
例子: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擬 物-----把人當成事物來寫。/ 把甲事物當成乙事物來寫。
例子(1):人群不顧一切,湧了上來。
例子(2):月光如流水一般, 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

誇 張
誇張是運用豐富的想像力,在客觀現實的基礎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縮小事物的形象特徵,以增強表達效果的修辭手法,也叫誇飾或鋪張。誇張能引起讀者豐富的想像和強烈共鳴。
例子: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例子:他種的瓜很甜,幾十里外就聞到瓜香了。

設 問
為了引起別人注意,故意先提出問題,自問自答,叫做設問。設問除了能引起注意外,還能啟發讀者思考。
例子:甚麼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為。

反 問 (反 詰)
用疑問的形式來表示確定的意思,叫反問。通常是否定句表達肯定意,肯定句表達否定意。反問的作用是加強語氣,把意思表達得更強烈。
例子:孔子能夠成為百代景仰的聖人,難道真是天生成的?

示 現
把見不到、聞不到的事物寫得可見、可聽,並描繪得歷歷在目,就是示現。
例子: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呼 告
寫文章時,對著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喚,並且跟他(它)說起話來,這種修辭手法叫做呼告。運用呼告,能增加抒情效果,加強感染力。
例子: 秋,聽說你已來到。

借 代
不直接說出要說的事物,而借用與它有密切關係的事物來代替,或用事物的局部代替整體,就是借代。 借代可使語言簡潔、生動、形象化,喚起讀者的聯想。
例子: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引 用
寫文章時,有意引用現成語 (成語、詩句、格言、典故等) 以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說明自己對新問題、新道理的見解,這種修辭法叫引用。
引用的作用是使論據確鑿充分,增強說服力,富啟發性,而且語言精煉,含蓄典雅。
明 引
例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暗 引
例子:失敗乃成功之母,你千萬不要氣餒。

拈 連
甲乙兩個事物連在一起敘述時,把本來只適用於甲事物的詞語拈來用到乙事物上,這種修辭手法就叫拈連。
運用拈連,可以使上下文聯繫緊密自然,表達生動深刻。
例子:你別看我耳朵聾,我的心並不聾啊!

雙 關
利用詞的多義及同音 (或音近) 條件,有意使語句有雙重意義,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雙關。雙關可使語言表達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語意,給人以深刻印象。例子: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襯 托
俗語說:「牡丹雖好,也要綠葉扶持。」用甲事物 (賓) 配襯乙事物 (主) ,就是襯托。甲事物由於乙事物的陪襯,就顯得更清楚,更鮮明,更突出。
正 襯-----用類似的事物襯托所描繪的事物,如用「高的」襯托「更高的」,用「好的」襯托「更好的」。
例子(1):桃花潭水深千石,不及汪倫送我情。
反 襯-----用相反或相異的事物襯托所描繪的事物,如用「矮的」襯托「高的」,用「壞的」襯托「好的」。
例子(2):他的年紀小,器量可大。

對 比
對比是把對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較,讓讀者在比較中分清好壞、辨別是非。這種手法可以突出好與壞、善與惡、美與醜的對立,給人極鮮明的形象和極強烈的感受。
例子:有缺點的戰士終究是戰士, 完美的蒼蠅終究不過是蒼蠅。

反 語
反語也叫倒反,就是說反話,使用同本語相反的詞語以表達本意。反語的作用是產生幽默感與諷刺性,有時比正說更有力量。
例子:差不多先生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

互 文
在古文中,把屬於一個句子(或短語)的意思,分寫到兩個句子(或短語)裡,解釋時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補足,就是互文。
例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層 遞
層遞法是把要表達的意思按照大小、多少、高低、輕重、遠近等不同程度逐層排列的寫法。由於作者層層遞接,讀者層層跟隨,因而引人入勝。如是敘事,條理清楚;如是說理,說服力強;如是抒情,易生感染效果。
例子: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議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2007-01-03 4:24 am
1.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根據事物之間的相似點,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變得具體,把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
用比喻法描寫事物,可使事物形象鮮明生動,加深讀者的印象;用來說明道理,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使人易於理解。

比喻的基本結構分為三部分:本體 (被比喻的事物)、喻詞 (表示比喻關係的詞語) 和喻體 (打比方的事物)。

比喻一般分為明喻、隱喻(暗喻) 及借喻三類。

明 喻


本體、喻詞和喻體同時出現。

常用的喻詞有: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彿等。

例子:他 動也不動,彷如 石像。


隱 喻 ﹝暗 喻﹞


本體、喻體同時出現,但用「是」、「成」、「成為」、「變為」等繫詞代替「像」一類的喻詞。

例子:母親啊!你 是 荷葉, 我 是 紅蓮。

2.借 喻


本體和喻詞都不出現,直接用喻體代替本體。

例子:天上張著黑雲。


3.借 代

不直接說出要說的事物,而借用與它有密切關係的事物來代替,或用事物的局部代替整體,就是借代。
借代可使語言簡潔、生動、形象化,喚起讀者的聯想。


例子(1):
巾幗不讓鬚眉。
(以「巾幗」借代女人、「鬚眉」借代男人。)

4.襯 托


 俗語說:「牡丹雖好,也要綠葉扶持。」用甲事物 (賓) 配襯乙事物 (主) ,就是襯托。
甲事物由於乙事物的陪襯,就顯得更清楚,更鮮明,更突出。

襯托可分為正襯與反襯。


正 襯


用類似的事物襯托所描繪的事物,如用「高的」襯托「更高的」,用「好的」襯托「更好的」。

例子(1):桃花潭水深千石,不及汪倫送我情。 《贈汪倫》李白

      (以桃花潭的水深襯托出跟汪倫的友情更深。)

5.示 現

把見不到、聞不到的事物寫得可見、可聽,並描繪得歷歷在目,就是示現。

例子(1):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將進酒》李白

例子(2):風動荷花水殿香,姑蘇台上見吳王,

西施醉舞嬌無力,笑倚東窗白玉床。  《口號吳王美人半醉》李白

6.對 比

對比是把對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較,讓讀者在比較中分清好壞、辨別是非。
這種手法可以突出好與壞、善與惡、美與醜的對立,給人極鮮明的形象和極強烈的感受。

例子(1):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

《管子.牧民篇》

例子(2):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出師表》諸葛亮

例子(3):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7.互 文

在古文中,把屬於一個句子(或短語)的意思,分寫到兩個句子(或短語)裡,解釋時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補足,就是互文。

 

例子(1):
朝暉夕陰。 《岳陽樓記》范仲淹

( 意思是「朝暉夕陰」和「朝陰夕暉」。

「朝」和「夕」、「暉」和「陰」是互文。)

8.設 問

為了引起別人注意,故意先提出問題,自問自答,叫做設問。
設問除了能引起注意外,還能啟發讀者思考。

例子(1):甚麼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為。

例子(2):這人是誰?不是別人,原來是大明。

例子(3):數學真的很難嗎?我看不是。

9.反 語

反語也叫倒反,就是說反話,使用同本語相反的詞語以表達本意。
反語的作用是產生幽默感與諷刺性,有時比正說更有力量。

 
例子(1): 當三個女子從容地輾轉於文明人所發明的槍彈的攢射中的時候,
這是怎樣的一個驚心動魄的偉大啊!


10.擬 聲

以文字描寫人或事物的聲音,叫做擬聲。
擬聲的好處是使事物更具體化,而且具音樂感。


例子(1):簾外雨潺潺。 (「潺潺」是水的聲音。)

例子(2):蜜蜂嗡嗡地鬧著。


收錄日期: 2021-04-24 09:48:4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102000051KK0458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