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留美幼童記(20分!!!!!!!!!!)

2007-01-03 4:00 am
我想問有冇人肯作大清留美幼童記呀...幫幫我啦!!!!!
內容(30%)+感想(70%)=800字
唔好咁深喎!!!!!

回答 (3)

2007-01-03 8:45 pm
✔ 最佳答案
看歷史書其中一項趣味是想像,「假如它變成這樣發生,結果如會如何?」。 讀《大清留美幼童記》,就給我一個很好的想像空間。

我們對晚清的印象是落伍、腐朽、逢戰必敗...... 一大堆負面詞語就像清裝中拖著一條長長的辮子,剪不斷理還亂,糾纏不清。 同需鎖國多年的日本卻維新成功,至今仍是世界強國。 為什麼?大家有相同的文化、經濟背景,為什麼一個就成功了,另一個就在改革的路上跌跌盪盪? 這是一個有關價值觀取態的問題。要選擇「全盤西化」,還是自欺欺人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這是一個重要的取捨。當時中國全方位也面對西學的挑戰,派員出外留學便是其中一條必需走的改革之路,《大清留美幼童記》就是談站在這條起跑線上我們的大清國是如何曾經努力過,及(最重要的)參與留學的主人翁,清國幼童學子,他們在異鄉故事及為實踐中國富強的「中國夢」所付出過的努力。

看這本的最大原因是之前看過歷史博物館的<學海無涯近代中國留學生展>,這書充分補充了展覽中有關清代留學生的部份。書是用半故事半報告文學的手法而寫,文字淺白流暢,加上豐富的圖片和資料,讀者很容易便可以投入每個"幼童"的故事中。試想想在近一百五十年前,一大群七八歲的小鬼,離鄉別井,到一個文化完全陌生的美國生活、學習,人生最重要的青春歲月就脫離了中國當年的昏昏攘攘,在自由的國度中成長。 他們都不負清廷所望,出國的大都成了劍橋、耶魯的畢業生!更厲害的是他們是全全完全的溶入美國社會,和美國的寄養家庭、成居住的城鎮、同窗好友成為畢生的朋友,雖相隔一個太平洋書信問候仍然不絕。

當然這只是他們留學故事中的CHAPTER ONE,也是最甜美的一 PART。隨後留學計劃在中國的守舊派的不停攻擊下停辦,留學美國的被全數召回中國,他們在混濁的中國官場被壓抑,雖身懷救國之學,卻不為重用。 但!在被壓制的環境中,他們仍為中國仍付出最大的努力,不論在國防、外交、教育、政治......

書中有關清廷昏庸的部份當然看得人牙癢癢,但看到幼童每一個自強不息的勵志故事,足以為他們那一代的中國人而感自豪。 對! 是「那一代」。

延伸閱讀: 《明治維新》呂理州、《小說甲午戰爭》陳舜臣、《晚清七十年》唐德剛

From http://hk.geocities.com/rm_501/introduction.htm#topic3

近讀《大清留美幼童記》,有許多前所未有的發現與體會。就在他抵美接近百年之前,就是1872年八月十一日那天,中國有史以來的頭一批官費留學生啟程赴美,經過了三十天的海上旅程,和他的經歷一樣,他們從舊金山登岸。

當年九月的《紐約時報》報導了他們抵美的消息:「昨天到達的三十位中國學生都非常年輕。他們都是優秀有才智的淑女紳士,並且外表比從前到訪美國的同胞更加整潔。三位滿清官吏階層的監護人和他們同行。中國政府撥出一百萬美元作為他們的教育經費。中國政府計畫每年選派三十名學生前往這個國家。」從報導可知,當時這批幼童給美國的民間帶來一個美好的形象,但也產生了錯覺,這批孩子沒有淑女,當時的中國還沒進步到差派女性來留學。

清政府一開始就嚴禁學子兩件事,就是不准剪辮子,不能信耶穌。經過幾年,孩童中已漸漸顯出不服的狀態。這加深了主管此事件官員的懷疑,經過反覆討論,終於確認這個決定。榮閎雖極力挽回,但出乎意外的,李鴻章並沒有據理力爭。總理衙門於是向慈禧上奏:『臣等查該學生以童稚之年,遠適異國,路歧絲染,未免見異思遷,…若如陳蘭彬所稱,是以外洋之長技尚未周知,彼族之澆風早經習染,已大失該局之初心。…相應飭下南北洋大臣,趁各局用人之際,將出洋學生一律調回。』得到的回覆竟然和十年前完全相同:「依議,欽此。」

可以想見這個決定對這批留學生的衝擊劇烈,他們心中的不滿、傷心,從他們日後的書信可見端倪。而這批人中仍有大膽抗旨的學生,一位叫譚耀勳,他暗中逃跑,藉著其他學生財務上的資助,在1883年終能完成耶魯的學業,但不久竟因病客死他鄉,這是最令人惋惜的事。另一位是榮閎的姪子榮揆,他和許多幼童學生一樣學業優異。然而美國的教育已經強烈改變他的思維,於是他以行動表示反抗,最後透過榮閎暗中的資助,他才完成學業。除了抗命之外,他剪了辮子,也信了耶穌,還娶洋人女子為妻。但是日後他仍依照榮閎的意願,在學成之後為中國貢獻所學,1893 年他開始在中國駐美公使館供職,一直到他去世為止。

今天來讀這段歷史可以體會,清廷高層所言並非無理,其擔憂固然可以理解,但其中的倉促、隨意、鬆散的決策,及其保守僵固的思維,令人扼腕。雖然朝廷內不乏開明遠見之士,但整體而言卻是相對落後,無法體察時代的巨變,只能死守舊日的觀念,這件事證明了清廷的眼光短淺,也缺少真正變革的意願,所以洋務運動失敗,甚至將來的傾覆也是可預期的結果。

作者引述了1881年七月間《紐約時報》對清廷決定的評論與報導,有些地方十分中肯,但這些諍言,對一個腦袋僵化固執的老人而言,似乎沒啥用處。從報導中我們也可以肯定,美國的政界、學界的高層,以及民間,對這些孩子們的印象與評價都非常好。甚至當時的美國總統都發函告知李鴻章,挽留他們,企盼這批留學生能完成學業,但是這些聲音並無效力。

社論上說:『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政府認為這些學生,他們花的是政府的錢,就應該只學習工程、數學和其他自然科學,對周圍的政治和社會影響他們要無動於衷。這種想法是非常荒唐可笑的。….中國不可能只從我們這裡引進知識、科學和工業資源模式,而不引進那些帶有病毒性質的政治上的改革。否則她將什麼也得不到。』洋務運動的初衷本來就是學習西洋的硬體,船堅炮利,機械兵器等等,而非典章制度。因為保守勢力根本就不認為西方那一套思維與制度,比得上中國悠久的道統。要到甲午戰敗,清廷對洋務運動的本質才有更深的體會。

百年來東方世界深受西方衝擊,無論是正面的影響,或負面的欺凌,這段歷史都是羞辱與思變的陣痛混和期。從那時開始,留學生輸出百年來絡繹不絕。雖然今天留學的動機五花八門,花樣千奇百怪,但十九世紀所派出的這一批小留學生,在世界的歷史上都是個創舉,這是一個背負強兵富國使命的留學計畫,清廷投資之巨,今天看來,也是相當不可思議。清廷的投資是有價值的,也許當日孩童們對自己的使命仍舊懵懂,但他們日後的表現果然不負眾望。

這些幼童當中,兩岸三地可能都認識的就是詹天佑,小時候教科書上清楚記載了他的成就,他完成了中國人第一條自力建造的鐵路,當時工程之艱鉅,用現代詞彙來說就是‘Mission Impossible”。能有此成就,的確來之不易,但當日他父親簽下的切結書,讀起來有點像生離死別的味道:「茲有子天佑,情願送赴憲局帶往花旗國肄業學習技藝,回來之日聽從差遣,不得在國外逗留生理。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此結是實。」詹天佑只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書中對史料巧妙的整理與呈現,將那些埋沒的名字,日後的貢獻與結局逐一展露,是閱讀之間最能引發思索的段落。

本書的第四章使用相當的篇幅,比較了中日兩國學習、推廣洋務的經歷。這個部分可能也是華語讀者深感嘆息的段落,甲午之戰恰好是兩國留學經驗的對決和總體檢驗。派遣留學不只是兩國對富國強兵的投資,也是兩國因應西方強權衝擊的策略,所以書中將此戰爭稱為留學生大戰,倒是耐人尋味。因為這場戰爭的主要靈魂,都是兩國留學歐美的學生,有些還是前後期的同學,這個事實在唐德剛的《晚清七十年》叢書裡,也有不少披露。而這場戰爭的結果,不只是毀損幾條戰艦,割地賠款,喪權辱國,也是這群接受新式教育的人才重大的折損。或許我們可以說,甲午之戰是清廷洋務運動、留學政策的重大失敗。


閱讀歷史中人類或政體所犯的錯誤、愚行、罪惡,難免讓人義憤填膺,難以釋懷。大清國洋務運動失敗,固然可惜,但日本雖然策略正確,實行貫徹,卻發動侵略戰爭,使中國人遭受損失屠戮。也許,人類善忘的速度驚人,我們還是能從歷史學得一點苦痛的教訓。今日我們閱讀前人的事蹟,引發諸多感懷,甚至挑起我們尋根的興趣。如今這些留學生都已作古,他們的功業貢獻也都埋藏在史冊之中,但他們走過的足跡,作為留學先驅的意義,他們在兩種文化之間的來回、探索、擺蕩,如何在新舊世代交替的焦慮、挫折,仍是一個充滿興味的主題,這也是我推薦本書給行將留洋的學習者(無論你是哪個年紀)主要的原因。

From http://blog.sina.com.tw/6130/article.php?pbgid=6130&entryid=3593
參考: Various Web Blog
2007-01-21 12:42 am
THX哂!!!!
2007-01-03 4:03 am
書籍名稱:《大清留美幼童記》

作 者:錢鋼、胡勁草

出 版 社:中華書局

索 書 號:529.252/8387

書籍來源:本校圖書館



描寫清末派遣幼童留學美國的書籍並不多見。這本書是唐山大地震的作者聯同中央電視台編導胡勁草編寫的。他們花了許多時間搜集留美幼童的資料,追踪當年留美幼童所走過的路線,到過的城鎮,探訪曾經協助或收留他們的美國家庭的後人,就讀過的學校,甚至找尋他們的後人。文中發掘出許多當年留美幼童的有趣故事,描述他們學習的情況,可惜的是,清政府後來因為聽信讒言,召回所有留美幼童,其間,發生了許多動人的故事,而一個有助中國强大的計劃,就這樣功虧一簣。書的後半部集中描述這羣幼童長大後為國家交力的事蹟。他們有些在甲午戰爭中為國捐軀;有些後來成為朝庭大臣;有些偷偷走回美國,繼續學業,甚至落地生根;有些參加了革命,為後來成立的民國出了一分力。他們的故事既有趣、又悲壯。最後,值得一提的,是一些留美幼童後原是香港人,有些後來定居香港,他們對香港的建設亦曾出過一分力,與我們亦算有淵源。


收錄日期: 2021-04-12 20:15:0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102000051KK0454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