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分裂, 邊緣人格, 憂鬱症等定義 (10分)

2007-01-03 3:23 am
我想知道
有關以下的定義(同有咩方法就醫)呀!
1/ 人格分裂
2/ 精神分裂
3/ 邊緣人格
4/ 自閉症
5/ 憂鬱症
6/ 狂躁症
7/ 強迫症

我覺得以上1-3, 4-7 都好似呀 好易confuse
而且我覺得身為城市人, 好容易大壓力, 好易有精神病
點先算要去求醫的程度?

一個人成日沈默唔多出聲, 點解d人就話佢自閉?
矛盾本身係咪都係精神病一種ga?
仲有一個問題: 如果人正義感/價值觀同社會上所謂正常人唔同, 佢覺得唔fit in, 無法融入社會, 可以點? (例如接受唔到講大話/ 吹水的人, 包括自已)

thanks a lot!

回答 (1)

2007-01-05 8:13 am
✔ 最佳答案
先回答你最後所述的問題:

1. 何時需要求醫
正如你所說,很多城市人都有壓力和受精神困擾的問題,能接受精神病是尋常的都市病,就不難踏出第一步求醫。壓力和受精神困擾的程度達至影響日常生活,例如長期失眠﹑不能集中精神﹑有傷害自己或別人的傾向,就應該求醫。如出現一些明顯的精神病病病徵如幻覺﹑幻聽等,更應立刻尋求醫生協助。心理醫生都是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士,能有效評估患者的病情,比起我們或由朋友自己判斷病情更準確,可能有時是我們過份憂慮而高估自己的病情,什至成為另一種壓力,加深受精神困擾的程度。

2. 沈默等於自閉? 矛盾是否精神病?
一個人常常沈默唔多出聲,不代表他真的是患自閉症。自閉的人是常期活在自己的世界,不願和自己的世界以外的人和事接觸。由於每個人性格和成長背景都不同,有些人傾向沈默也是很正常。除此之外,有時我們心情差,太疲累也會沈默少出聲,這不是自閉。人們稱這種人自閉,只是形容那人的行為和自閉的人相似,多是沒有惡意。同樣,矛盾不等到精神病,除非這種矛盾的情況嚴重影響你的日常生活。

3. 每個人的性格和成長背景都不同,故每個人的價值觀都不同,沒有對或錯。要在社會上立足,尊重別人的價值觀是很基本的事。當然,要和自己價值觀截然不同的人相處,也是不容易的事。認同感是每個人都必需的,如果發現身邊的人和你的價值觀出入很大,他們沒法接受你的價值觀的話,好可能表示你身邊的人根本不適合交往的人選或和成為要好的朋友。提議你多參加社交活動,認識一些和你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信你會過得更快樂。

P.S. 1 和 6的疾病暫時找不到合用的網上資源, 我有相關的書,不過要慢慢打出來,相信要點時間,我會後補,請見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疾病簡介

2 疾病名稱(中): 精神分裂症
疾病名稱(英): Schizophrenia

簡介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常見的嚴重精神病,患者的思想和現實脫節,思想紊亂,思想和情緒的表達出現不協調的現象,例如在想起哀傷的事的時候,卻表現出快樂的情緒。通常在青少年或成年初期(約15-20歲)發病,而發病過程和病情進展的快慢程度都因人而異。

病徵
典型徵狀包括思想紊亂、出現妄想與幻覺、情緒困擾失常。

成因
可能跟遺傳與生理因素有關,另外如果患者受到重大打擊或壓力,都有可能令患者長期活在自己幻想中的理想世界,久而久之演變成精神分裂症。

治療方法
患者在治療期間需住院,其間要服用抗精神病藥物,以消除幻覺、妄想等徵狀,待這些情況改善後,再進行心理及復康性治療,以幫助患者減低焦慮及重新適應社會。

3. 疾病名稱(中): 邊緣人格障礙
疾病名稱(英):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簡介
邊緣人格障礙屬於人格障礙的一種,女性患者較男性為多。患者在工作、學業、人際關係的發展出現障礙。

病徵
自我認同、自體形象持續明顯不穩定;自我傷害的衝動行為;不穩定且緊張的人際關係;情緒表現不穩定,難以控制情緒;長期感到空虛等,極度害怕被遺棄的感覺,而這些特質對患者不易與他人建立穩定的關係。

成因
成長過程中形成性格障礙,童年曾受虐待及創傷。

治療方法
長期的心理輔導及跟進治療,亦可服用藥物穩定情緒。

4. 疾病名稱(中): 自閉症
疾病名稱(英): Autism

簡介
自閉症是一種會令兒童發展異常的神經系統疾病,估計全球每一千人中就有二至六人患有自閉症,男女比例為四比一。

病徵
自閉症屬於成長障礙的一種,其特徵主要包括:
1 人際溝通障礙:對外界事物不感興趣,不大察覺別人的存在;一般不會主動與人交往、分享或參與活動,並缺乏合作性。

2 語言溝通障礙:語言發展大多出現顯著遲緩和障礙,說話內容、速度及音調異常;對語言理解及非語言溝通會有不同程度困難。

3 行為障礙:會堅持某些行事方式和程序,拒絕改變習慣和常規,並且不斷重覆一些動作。

成因
自閉症的成因不明,一本地研究發現,自閉症患者的腦部結構與一般人不同,除負責社交功能的腦灰質細胞減少,社交功能區域的結構連接也較弱,因而影響溝通技巧、社交技巧和臉孔辨識的正常發展。

治療方法
目前雖未有治癒自閉症的方法,但臨床經驗和研究數據均肯定介入療法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社交技巧,幫助兒童學習說話、玩耍和自我照顧,切勿諱疾忌醫。
腦部掃描技術有望可改善診斷和了解個別患者的情況,或評估自閉症新療法或介入療法的成效。

5. 疾病名稱(中): 抑鬱症
疾病名稱(英): Depression

簡介
抑鬱症過去泛稱神經衰弱,是情緒病其中一種,屬輕度精神病,本港有超過三十萬人患上。世界衛生組織估計至2020年時,抑鬱症會發展成全球疾病排行榜的第二位,僅次於心臟病。

病徵
情緒低落,對大部份事情失去興趣、失眠或臨天光前二、三小時扎醒而心情轉差,胃口差、思想及反應遲緩、感到疲倦乏力,自卑自責,甚至有傷害自己的念頭。

成因
患「抑鬱症」者以女性居多。成因包括生理,心理,遺傳及環境;患者思想傾向負面,遇上工作、學業、人際關係、長期病患等問題,誘發抑鬱症。

預防方法
要預防抑鬱,最重要是懂得處理壓力,均衝飲食,適量運動,避免負面思想。若出現抑鬱病徵,應立即找家庭醫生求助並依時覆診,服藥。切勿因情緒差服用酒精及安眠藥,這做法只會加重病情。

治療方法
由於患病成因不同,病人接受精神科治療時,需進行一項綜合評估,再視乎是心理、生理或是環境因素引起,對症下藥。一般需靠服藥治療;配合心理治療效果更佳;幫助病人增強自信心、改善與人溝通技巧及處理壓力的能力。


7. 疾病名稱(中): 強迫症
疾病名稱(英): Ob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簡介
病者不由自主地重覆思想或行為,次數多得嚴重影響正常生活。強迫症是焦慮症的其中一種,患者透過重覆思想或行為,焦慮意識就會減低。當焦慮感加強,重覆行為又會再次出現。患者通常都知道自己備受重覆行為所困擾,但沒法子停下來。強迫症可以嚴重擾亂患者和其家人的生活。

病徵
重覆行為,如洗手、檢查物件、潔癖、固執等。

成因
不明,但相信跟生理及心理因素有關。

治療方法
服用藥物或透過心理治療。
參考: 壹蘋果健康網-疾病資料庫-精神科


收錄日期: 2021-04-12 23:50:2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102000051KK0428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