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點!!求«登鸛鵲樓»........等既詩

2007-01-03 2:00 am
請各位不要見到好多就不幫忙
小妹妹我真的需要你地既幫助的
求求你地
幫一幫我牙@.@
求«登鸛鵲樓»,
《相思》,
《雜詩》,
《送靈澈》
,《遊子吟》,
《楓橋夜泊》,
《尋隱者不遇》,
《飲湖上初晴後雨》
既詩,每首都要有原文,譯文,注譯,作者生平,欣賞呢首詩既咩野。

真的thx你地架!~@.@

回答 (5)

2007-01-03 2:16 am
✔ 最佳答案
登鸛鵲樓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語譯】

我登在鸛雀樓上一望,看見白色的太陽,靠著山邊落下去;那黃河裡的水,一直流到海中。我覺得要看完一千里以外的景物,須要再走上一層樓,才可見到哩。

【詩人簡介】
王之渙:(688— 742),字季陵,絳州(今山西新絳)人。曾任冀州衡水主簿,被謗,辭官歸鄉,家居十五年。後為文安尉,卒于任所。早年精于文章,工詩,工多引為歌詞,名動一時,有旗亭畫壁故事。尤善五言詩,以描寫邊塞風光為勝。

【評析】
這是一首登高望遠詩。寥寥數語,把景色寫得浩瀚壯闊,氣魄雄渾,放眼宇宙之無限,寓寄哲理之深沉。詩的兩聯皆用對仗,而且對得順乎自然,氣勢充沛,浩大無邊,渾然天成。“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被作為追求理想境界的座右銘,遺芳千古。
~~~~~~~~~~~~~~~~~~~~~~~~~~~~~~~~~~~~~~~~~~~~~~~~~~~~~~~~~~~~~~~~

遊子吟(五言古詩 樂府詩)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作者: 孟郊,字東野,中唐詩人,與韓愈為忘年之交,五十歲才考
  上進士,終身傾心於詩詞的創作。
翻譯: 慈祥的母親在孩子即將遠行的時候,忍著內心的悲傷,一針
  一線為其縫製衣服,深怕他受涷著涼,一方面又擔心他不知
  何年何月才能回來相聚,母親這份慈愛與關切,真不是我們
  微小的心意所能報答。
賞析: 這首遊子吟是藉著遊子感恩之心,來表達母愛的偉大。上帝
  無法照顧到每一個人,所以才創造出母親。母親關愛子女,
  呵護子女,完全是出自於天性,毫無保留、毫無怨言,就像
  遊子吟裏的慈母,把自己的愛心與期盼,完全溶入一針一線
  裏,讓人讀了好似一股暖流通過心底。我們只要體會出這番
  意境,把感恩的心付諸行動,就不枉費詩人的一番苦心了。
~~~~~~~~~~~~~~~~~~~~~~~~~~~~~~~~~~~~~~~~~~~~~~~~~~~~~~~~~~~~~~~~
相思》
作者: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注解】:
1、紅豆:又名相思子,一種生在嶺南地區的植物,結出的籽象豌豆而稍扁,呈鮮紅
色。
2、采擷:采摘。


【評析】:
這是借詠物而寄相思的詩。一題為《江上贈李龜年》,可見是眷懷友人無疑。起
句因物起興,語雖單純,卻富于想象;接著以設問寄語,意味深長地寄托情思;第三
句暗示珍重友誼,表面似乎囑人相思,背面卻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後一語雙關,既
切中題意,又關合情思,妙筆生花,婉曲動人。全詩情調健美高雅,懷......

文學作家-王維的事跡
王維,原籍太原祁人。他的父親汾州司馬王處廉遷到蒲,遂籍河東。他出生於武后長安元年,卒於肅宗上元二年。他十六、七歲便開始作詩,開元九年,二十一歲時中進士,由於他通曉音樂,又有詩名,被任命為太樂丞,可是不久因故受牽連,被貶謫到山東做濟州司倉參軍。開元二十二年,王維三十四歲,因受到宰相張九齡的賞識,被擢升為右拾遺;後轉監察御史,左補闋,庫部郎中,文部郎中,給事中等職。天寶十五年,王維五十五歲,安祿山起兵反唐,攻陷洛陽時,王維被安祿山俘虜,被迫任給事中偽職。唐軍收復長安,洛陽後,王維以附逆罪論處,因詩名甚大,同時其弟王縉已做了大官,從中進行救助,僅降職為太子中允。一年內又遷太子中庶子,中書舍人,最後復職給事中。到第二年被任為尚書右丞。肅宗上元二年逝世,時年六十一歲。在詩歌領域上,他是一位有多方面創作的詩人,構成了盛唐的邊塞詩的大宗師。王維的田園山水詩,風神瀟洒,寄興高遠,寫景狀物,形神畢肖,可以推許為田園山水詩人中成就最高的一個。他在田園山水詩方面的貢獻,無疑是最為傑出的。另外,他的邊塞詩,亦包含著唐代的大一統局面所帶來愛國主義的感情高漲,成為唐人為國立功的精神象徵。

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這不僅由於他的詩歌具有盛唐詩歌各方面的特色,而且因為他是當時獨步文壇的盟主。他十九歲便進士及第,成名早於李白二十多年。王維在開元,元寶年間被認為一代文宗。當時的豪英貴人,都很歡迎他,宴會的時候,常常讓出尊位來等待他的到來。寧王、薜王等人都把他當作老師般看待。當時有“朝廷左相筆,天下右丞詩”的稱譽。被唐代宗稱為天下文宗。王維是唐王朝長期安定繁榮的局面下養育成長起來的人物,所處的時代是經濟和文化高度繁榮的時代。他在壯年時期,有抱負、宏大的政治理想,具有知識分子的正義感。因此,他早期在詩歌上表現出清新明快、豪邁健康的調子,作品也具有較強烈的現實主義。而後期因為政局黑暗,奸臣專政,王維只好漸退出官場,隱居山林,詩裏隱隱透露出田園的恬靜閒適的樂趣,以及做人處事的禪機,被譽為詩佛。又因為他描寫的田園山水詩,細膩生動,被蘇軾稱他的詩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 雜詩》
作者: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注解】:
1、來日:指動身前來的那天。
2、綺窗:雕飾精美的窗子。
3、著花:開花。


【評析】:
這是一首抒寫懷鄉之情的詩。原詩有三首,這是第二首。詩以白描記言的手法,
簡潔而形象地刻劃了主人公思鄉的情感。對于離鄉游子而言,故鄉可懷念的東西很
多。然而詩不寫眷懷山川景物,風土人情,卻寫眷念窗前“寒梅著花未?”真是“于
細微處見精神”,寓巧于樸,韻味濃郁,栩栩如生。
~~~~~~~~~~~~~~~~~~~~~~~~~~~~~~~~~~~~~~~~~~~~~~~~~~~~~~~~~~~~~~~~
送靈澈》
作者: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注解】:
1、杳杳:深遠貌。
2、荷:負。


【評析】:
這首小詩,是寫詩人送名詩僧靈澈返回竹林寺的情景。詩的意境清晰,畫面秀
美,人物動人。詩人即景生情,構思精湛。先寫寺院傳來暮鐘聲聲,勾起人的思緒,
再寫靈澈歸去,詩人目送。表達了詩人對靈澈的真摯情誼。詩一反送別感傷之態,而
富于清淡雅氣,成為中唐山水詩的名篇之一。


劉長卿(?~786至791),唐代詩人。字文房。宣城(今屬安徽)人,一作河間(今屬河北)人。年輕時在嵩山讀書,玄宗天寶中登進士第。肅宗至德年間任監察御史,後為長洲縣尉,因事得罪,貶為嶺南的南巴尉。經過江西時,與詩人李白、李嘉□等有詩往還。上元二年(761)南巴返回,旅居江浙。這時江南剛經歷過劉展之亂,本來繁華富庶的吴郡一带變得破敗蕭條。劉長卿有詩紀其事:“空庭客至逢摇落,舊邑人稀經亂離。”(《自江西歸至舊任官舍》)代宗大歷五年(770)以後,歷任轉遠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遠留后。因為性格剛,得罪了鄂岳觀察使吴仲孺,被诬为贪赃,再次貶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馬。在睦州時期,與當時居處浙江的詩人有廣泛的接觸,如李嘉□、皇甫冉、秦系、嚴維、章八元等都有詩酬答。德宗建中二年(781),又受任隨州(今湖北隨縣)刺史。世稱“劉隨州”。興元元年(784)和貞元元年(785)間,淮西<br>節度使李希烈割據稱王,與唐王朝軍隊在湖北一带激戰,劉長卿即在此時離開隨州

~~~~~~~~~~~~~~~~~~~~~~~~~~~~~~~~~~~~~~~~~~~~~~~~~~~~~~~~~~~~~~~~
尋隱者不遇》
作者: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衹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注解】:
1、雲深:指山深雲霧濃。


【評析】:
這是一首問答詩,但詩人采用了寓問于答的手法,把尋訪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
得淋漓盡致。其言繁,其筆簡,情深意切,白描無華。以白雲比隱者的高潔,以蒼松
喻隱者的風骨。寫尋訪不遇,愈襯出欽慕高仰。這首詩有人認為是孫革所作,題為
《訪夏尊師》。

賈島,唐代中期(西元779至843年)詩人,祖籍范陽。30歲前曾經連續參加考試而沒有考上。因為生活困苦,所以出家做了和尚,取名「無本」。賈島寫詩用字很花功夫,精通寫律詩。雖然他後來還俗並考上了功名,但是他一生貧困。臨死時,連家裏的錢也用光了,只留下一頭病了的驢子、一張破琴,還有一床舊書。
2007-01-03 2:14 am
登鸛鵲樓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語譯】

我登在鸛雀樓上一望,看見白色的太陽,靠著山邊落下去;那黃河裡的水,一直流到海中。我覺得要看完一千里以外的景物,須要再走上一層樓,才可見到哩。

【詩人簡介】
王之渙:(688— 742),字季陵,絳州(今山西新絳)人。曾任冀州衡水主簿,被謗,辭官歸鄉,家居十五年。後為文安尉,卒于任所。早年精于文章,工詩,工多引為歌詞,名動一時,有旗亭畫壁故事。尤善五言詩,以描寫邊塞風光為勝。

【評析】
這是一首登高望遠詩。寥寥數語,把景色寫得浩瀚壯闊,氣魄雄渾,放眼宇宙之無限,寓寄哲理之深沉。詩的兩聯皆用對仗,而且對得順乎自然,氣勢充沛,浩大無邊,渾然天成。“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被作為追求理想境界的座右銘,遺芳千古。
~~~~~~~~~~~~~~~~~~~~~~~~~~~~~~~
《飲湖上初晴後雨》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兩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意思是:
一片遼闊的湖面上泛起陣陣的漣漪,早晨的太陽閃爍著亮晃晃的光芒,在晴朗的日子裏,西湖景色是如此美麗。

環繞的群山在黃昏細雨中迷離若隱若現,這真是一幅令人為之神魂顛倒的迷人景色。晴天的西湖景色宜人,然而雨天的西湖則增添了一份出奇的美麗氣象。

&quot;西子&quot;就是指越王句踐獻給吳王夫差的絕世美女西施。若是把西施比喻為西湖,不論淡粧或濃抹各有其不同的風情,蘇軾以巧妙的比喻來形容西湖的美。
~~~~~~~~~~~~~~~~~~~~~~~~~~~~~
,《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作者: 孟郊,字東野,中唐詩人,與韓愈為忘年之交,五十歲才考
  上進士,終身傾心於詩詞的創作。
翻譯: 慈祥的母親在孩子即將遠行的時候,忍著內心的悲傷,一針
  一線為其縫製衣服,深怕他受涷著涼,一方面又擔心他不知
  何年何月才能回來相聚,母親這份慈愛與關切,真不是我們
  微小的心意所能報答。
賞析: 這首遊子吟是藉著遊子感恩之心,來表達母愛的偉大。上帝
  無法照顧到每一個人,所以才創造出母親。母親關愛子女,
  呵護子女,完全是出自於天性,毫無保留、毫無怨言,就像
  遊子吟裏的慈母,把自己的愛心與期盼,完全溶入一針一線
  裏,讓人讀了好似一股暖流通過心底。我們只要體會出這番
  意境,把感恩的心付諸行動,就不枉費詩人的一番苦心了。

~~~~~~~~~~~~~~~~~~~~~~
劉長卿:送靈澈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註釋】:

(1)靈澈:僧名。
(2)竹林寺:隋蜀部灌口山有竹林寺。
(3)杳杳:遠貌。
(4)笠:箬帽


【語譯】:

身茫茫的竹林寺裡,發出隱約的鐘聲,這時天近傍晚了。你肩上背著的箬帽上,映著斜陽的光輝,這使是你從青山那邊獨自遠遠歸去的情景了。

~~~~~~~~~~~~~~~~~~~~~~~~~
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注解:

楓橋:橋名。本來叫「封橋」,因為張繼的這首詩,而改做「楓橋」。

泊:停船就叫停泊。夜泊是夜晚停船。

漁火:漁舟上的燈火。

姑蘇:就是江蘇省吳縣。

寒山寺:寺名。在今江蘇省吳縣閶門西十里,是當地的名勝之一。

【語譯】:
月亮已經西落了,烏鴉不停地啼叫,天空佈滿了寒霜,
江邊的楓樹,漁舟上的燈火,正對著因愁思而不能入眠的我。
姑蘇城外的寒山寺,在夜半裏發出的鐘聲,
一聲聲地傳到我的客居的船上來。




【賞析】:
一千二百多年前,張繼參加考試落榜了。在那個秋夜的空船上,他愁思滿懷,那場不朽的失眠,使他創作了一首好詩,  更使他揚名中外。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這是記敘夜泊楓橋的景象和感受的詩。首句寫所見(月落),所聞(烏啼),所感(霜滿天);第二句描繪楓橋附近的景色和愁寂的心情;三、四句寫客船臥聽古剎鐘聲。平凡的橋,平凡的樹,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鐘,經過詩人藝術的再創造,就構成了一幅情味雋永幽靜誘人的江南水鄉的夜景圖,成為流傳古今的名作、名勝。
此詩自從歐陽修說了「三更不是打鐘時」之後,議論頗多。其實寒山寺夜半鳴鐘卻是事實,直到宋化仍然。宋人孫覿的《過楓橋寺》詩:「白首重來一夢中,青山不改舊時容。烏啼月落橋邊寺,倚枕猶聞半夜鐘。」即可為證。張繼大概也以夜半鳴鐘為異,故有「夜半鐘聲」一句。今人或以為「烏啼」乃寒山寺以西有「烏啼山」,非指「烏鴉啼叫。」「愁眠」乃寒山寺以南的「愁眠山」,非指「憂愁難眠」。殊不知「烏啼山」與「愁眠山」,卻是因張繼詩而得名。孫覿的「烏啼月落橋邊寺」句中的「烏啼」,即是明顯指「烏啼山」。
參考: 其他~靠你了
2007-01-03 2:11 am
原文,譯文,注譯,作者生平,就冇啦....詩就有...

《相思》
扁舟御往洛陽都

繾綣雲飄岱嶽嵎

兩地相思遙萬里

魚雁盡訴解煩紆

《雜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注釋:
雜詩:寫隨時產生的零星感想和瑣事,不定題目的詩。
來日:來的那一天。
綺窗:雕刻花紋的窗子。綺,有花紋的絲織品。
寒梅:冬天開的梅花。
著花:著,開放;著花,開花。

賞析:

詩歌一開頭,詩人以近似講話一樣的語氣,不加修飾地表現了一個久住他鄉異地的人,一旦見到自己家裏的親友,欲知家鄉情事分外熱烈、急切的心情。那麼,身在異地的異客,最想知道什麼樣的事呢?最令詩中主人公親切懷想的卻是花窗前那枝梅花開了沒有。用梅花作為繁多家事的借代,不但更加生活化,而且也詩化了最普通的家務事,同時又體現了詩人獨鐘梅花那種清高超脫的品性。全詩質樸平淡而詩味濃郁。

詩中的抒情主人公(“我”,不一定是作者),是一個久在異鄉的人,忽然遇上來自故鄉的舊友,首先激起的自然是強烈的鄉思,是急欲瞭解故鄉風物、人事的心情。開頭兩句,正是以一種不加修飾、接近于生活的自然狀態的形式,傳神地表達了“我”的這種感情。“故鄉”一詞迭見,正表現出鄉思之殷;“應知”云云,跡近嚕,卻表現出瞭解鄉事之情的急切,透露出一種兒童式的天真與親切。純用白描記言,卻簡潔地將“我”在特定情形下的感情、心理、神態、口吻等表現得栩栩如生,這其實是很省儉的筆墨。

關於“故鄉事”,那是可以開一張長長的問題清單的。初唐的王績寫過一篇《在京思故園見鄉人問》,從朋舊童孩、宗族弟侄、舊園新樹、茅齋寬窄、柳行疏密一直問到院果林花,仍然意猶未盡,“羈心只欲問”;而這首詩中的“我”卻撇開這些,獨問對方: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仿佛故鄉之值得懷念,就在窗前那株寒梅。這就很有些出乎常情。但又絕非故作姿態。

一個人對故鄉的懷念,總是和那些與自己過去生活有密切關係的人、事、物聯結在一起。所謂“鄉思”,完全是一種“形象思維”,浮現在思鄉者腦海中的,都是一個個具體的形象或畫面。故鄉的親朋故舊、山川景物、風土人情,都值得懷念。但引起親切懷想的,有時往往是一些看來很平常、很細小的情事,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它可能蘊含著當年家居生活親切有趣的情事。因此,這株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鄉的一種象徵。它已經被詩化、典型化了。因此這株寒梅也自然成了“我”的思鄉之情的集中寄託。從這個意義上去理解,獨問“寒梅著花未”是完全符合生活邏輯的。

古代詩歌中常有這種質樸平淡而詩味濃郁的作品。它質樸到似乎不用任何技巧,實際上卻包含著最高級的技巧。象這首詩中的獨問寒梅,就不妨看成一種通過特殊體現一般的典型化技巧,而這種技巧卻是用一種平淡質樸得如敍家常的形式來體現的。這正是所謂寓巧于樸。王績的那首《在京思故園見鄉人問》,樸質的程度也許超過這首詩,但它那一連串的發問,其藝術力量卻遠遠抵不上王維的這一問。其中消息,不是正可深長思之的嗎?

↑我係係yahoo到搵ga= =

我只係搵到咁多咋!!!
2007-01-03 2:07 am
«登鸛鵲樓»,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語譯】

我登在鸛雀樓上一望,看見白色的太陽,靠著山邊落下去;那黃河裡的水,一直流到海中。我覺得要看完一千里以外的景物,須要再走上一層樓,才可見到哩。

【詩人簡介】
王之渙:(688— 742),字季陵,絳州(今山西新絳)人。曾任冀州衡水主簿,被謗,辭官歸鄉,家居十五年。後為文安尉,卒于任所。早年精于文章,工詩,工多引為歌詞,名動一時,有旗亭畫壁故事。尤善五言詩,以描寫邊塞風光為勝。

【評析】
這是一首登高望遠詩。寥寥數語,把景色寫得浩瀚壯闊,氣魄雄渾,放眼宇宙之無限,寓寄哲理之深沉。詩的兩聯皆用對仗,而且對得順乎自然,氣勢充沛,浩大無邊,渾然天成。“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被作為追求理想境界的座右銘,遺芳千古。


《飲湖上初晴後雨》 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兩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語譯】

一片遼闊的湖面上泛起陣陣的漣漪,早晨的太陽閃爍著亮晃晃的光芒,在晴朗的日子裏,西湖景色是如此美麗。

環繞的群山在黃昏細雨中迷離若隱若現,這真是一幅令人為之神魂顛倒的迷人景色。晴天的西湖景色宜人,然而雨天的西湖則增添了一份出奇的美麗氣象。

&quot;西子&quot;就是指越王句踐獻給吳王夫差的絕世美女西施。若是把西施比喻為西湖,不論淡粧或濃抹各有其不同的風情,蘇軾以巧妙的比喻來形容西湖的美。


【詩人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膽,號東坡居士,生於四川眉山。北宋大文學家﹑書畫家。世稱蘇東坡。卒后追謚文忠,后人也稱為蘇文忠公。唐宋八大家之一。

【評析】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好詩,是東坡第一次到杭州任通判時作的。東坡與西湖有緣,一生中曾兩度居此。第二度來杭州作太守的時候,曾美化西湖,將淤泥清除,在西湖當中築了一道長堤,堤上遍植桃花、楊柳。這道「蘇堤」不但解決了西湖淤泥之患,也增添了西湖的美感,真是這位大詩人神來之筆!單憑「若把西湖比西子,淡粧濃抹總相宜」的名句,東坡已夠資格作西湖的知音,何況他還是西湖的大功臣呢!題目是「初晴後雨」,著重的自然在前兩句,作者對於氣氛的轉變與控制把握得很好,尤其是虛字的運用,乃是七絕精髓所在。

這裏用「晴方好」和「雨亦奇」----- 一個「方」字,一個「亦」字前後呼應,造成一種氣氛,正是「初晴後雨」的醞釀。本來水光瀲灩的時候覺得西湖的晴光正美,驚然山色空濛、寒煙籠罩,又覺得這番景色更是奇絕美絕,就如一個天生絕色的女子,濃粧淡抹,各有千秋。

2007-01-02 18:08:45 補充:
我只找到這麼少Sorry!
2007-01-03 2:05 am
太難!我不懂呀!
參考: Me


收錄日期: 2021-04-12 19:06:4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102000051KK0353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