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顏色不同 ── 點解?

2007-01-03 12:56 am
點解海水有時綠色、有時藍色?

回答 (4)

2007-01-03 1:01 am
✔ 最佳答案
海水為什麼是藍的?

事實上,海洋水和普通水並沒兩樣,都是無色透明。爲什麽看見的海水呈藍色呢?原來五顏六色的海水形成的原因是海水對光線的吸收、反射和散射的緣故。人眼能看見的七種可見光,其波長是不同的,它們被海水吸收、反射和散射程度也不相同。其中波長較長的紅光、橙光、黃光,穿透能力較強,最容易被水分子吸引,射入海水後,隨海洋深度的增加逐漸被吸收了。一般來說,當水深超過100米,這三種波長的光,基本被海水吸收,還能提高海水的溫度。而波長較短的藍光、紫光和部分綠光穿透能力弱,遇到海水容易發生反射和散射,少量的藍綠光就會使海水中呈現湛藍或碧綠的顏色。

這是因為海水對不同波長的光有不同的散射與吸收效果。當陽光照到海面時,海水會吸收紅光至黃光,散射藍光,因此海洋呈現藍色。光波中,波長越短越容易散射,且散射程度也越大,因此,短波長的藍光比長波長的紅光更容易散射。同理,當陽光照射深厚的海水時,散射出來的光就以短波的藍光為多了。

若仔細地觀察海水的顏色,可以發現海水也不全是同樣的藍色。在沿岸的海水可能呈微棕色、微綠色或微紅色,這是因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懸浮性生物或塵沙,而引響了海水的散射效果。如紅潮,就是海水中含了大量的紅色腰鞭毛藻所造成的。

海水中的懸浮物質不但會改變海水的顏色,也會影響海水的透明度(doegree of clearness)。一般而言,沿岸海水的透明度較外海低。而混濁海水在深十公尺處的透明度,約與清澈海水深一百公尺處相若。測量水的透明度,乃是使用一個直徑三十公分的白色圓盤,稱為賽希氏板(Secchis disk)。測量時,將賽希氏板水平地沉入海中,當看不見此圓盤時的深度,就是被測海水的透明度。黑潮透明度是三十至四十公尺,親潮則只有十至十五公尺。

2007-01-02 17:01:42 補充:
波長較短的藍光、紫光和部分綠光穿透能力弱,遇到海水容易發生反射和散射,少量的藍綠光就會使海水中呈現湛藍或碧綠的顏色。
2007-01-03 1:20 am
被物質污染了
2007-01-03 1:11 am
陽光是由不同波長的電磁波所組成,其中眼睛可以看見的叫做『可見光』,包括了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光。這七種光中,紅光的波長最長、紫光的波長最短。

波長越長的可見光,越容易被大氣和水吸收,波長越短的,則越容易碰撞到大氣和水中的分子而散射開來。因此,當陽光照射到海洋的時候,剛開始,所有光都穿透過去,因此淺海是透明的;漸漸地,紅、橙、黃光依序被吸收了,因此,海水漸漸變成藍綠色;再往下,只有藍色系的光可以穿透進去,因此海水變得湛藍;到了100公尺以下,連藍色系的光都無法進入,海水就變得黑漆漆一片了!

若仔細地觀察海水的顏色,可以發現海水也不全是同樣的藍色。在沿岸的海水可能呈微棕色、微綠色或微紅色,這是因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懸浮性生物或塵沙,而引響了海水的散射效果。如紅潮,就是海水中含了大量的紅色腰鞭毛藻所造成的。

海水中的懸浮物質不但會改變海水的顏色,也會影響海水的透明度(doegree of clearness)。一般而言,沿岸海水的透明度較外海低。而混濁海水在深十公尺處的透明度,約與清澈海水深一百公尺處相若。測量水的透明度,乃是使用一個直徑三十公分的白色圓盤,稱為賽希氏板(Secchis disk)。測量時,將賽希氏板水平地沉入海中,當看不見此圓盤時的深度,就是被測海水的透明度。黑潮透明度是三十至四十公尺,親潮則只有十至十五公尺。

  其實海水的顏色都是無色透明的。那麼,為什麼我們看見的海水顏色有桃紅、金黃、灰白、淡青、碧綠、墨黑等許多種顏色呢?主要是太陽光照射的結果,如果我拿一個三稜鏡對著太陽光,牆上就會呈現出七種顏色,這說明太陽光是由紅、黃、橙、綠、藍、靛、紫七種光線組成的。各種光線的波長不一樣,當陽光照射在海面時,一部分被吸收了,另一部分被海水反射出水面,海水對各種光線的吸收量不同,它喜歡光波較紅和黃,很少喜歡綠和藍,沒有吸收地就被反射過來,使海水的顏色成為綠和藍了。

人類對海水顏色之印象係由於日光經過懸浮物質之散射、吸收與反射後所生之結果。如懸浮粒子甚小,因短波光線最易散射,故最易顯現光譜中短波部份(藍光)。如懸浮粒子體積加大,則散射光會聚集,加成為白光,而使海水之基本色(藍色)變淺而呈綠色。大形質點甚多之海洋,質點表面易發生反射與吸收上層之穿透光,故多呈質點本身之顏色,如黃海之黃色(泥沙),波斯灣之綠色以及紅海之紅色則是由於浮游生物(大型粒子)密集之故。

海的顏色會依據深度,污染程度,光線而不同低
很深低海底海面都比較深!!!
污染程度就像陰陽海了!!!
光線就像夕陽低海面了

海的顏色會依陽光照射的關係而不同
海的深度較深的:為深藍色
較淺的:為淺藍色的
如果遭受到污染再海平面會有懸浮物
參考: yahoo
2007-01-03 1:04 am
一束白色的太陽光是由七種顏色一紅、橙、黃、綠、青、藍、紫的單色光組成的。當這七種光在一起肩並肩兒走的時候,誰也看不出它們的真面目,只有當它從一種物質跑到另一種物質中去,或者遇到了非常細小的障礙物時,有些波長較短的光,例如:青光、藍光,它們便不能適應另一種物質中的新環境,或者遇到阻礙就沒有勇氣再前進,而紛紛中途開了小差-散射到周圍去,或者被折射回來。海水正是這種情形,它的顏色不但隨著深度而變化,同時,海水要經常改變它的成分,每一個水的分子,每一顆微細的泥沙,就好像衛士一樣,把守若海水的大門,不讓光線深入這海的王國。

波長越長的可見光,越容易被大氣和水吸收,波長越短的,則越容易碰撞到大氣和水中的分子而散射開來。因此,當陽光照射到海洋的時候,剛開始,所有光都穿透過去,因此淺海是透明的;漸漸地,紅、橙、黃光依序被吸收了,因此,海水漸漸變成藍綠色;再往下,只有藍色系的光可以穿透進去,因此海水變得湛藍;到了100公尺以下,連藍色系的光都無法進入,海水就變得黑漆漆一片了!

若仔細地觀察海水的顏色,可以發現海水也不全是同樣的藍色。在沿岸的海水可能呈微棕色、微綠色或微紅色,這是因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懸浮性生物或塵沙,而引響了海水的散射效果。如紅潮,就是海水中含了大量的紅色腰鞭毛藻所造成的。

海水中的懸浮物質不但會改變海水的顏色,也會影響海水的透明度(doegree of clearness)。一般而言,沿岸海水的透明度較外海低。而混濁海水在深十公尺處的透明度,約與清澈海水深一百公尺處相若。測量水的透明度,乃是使用一個直徑三十公分的白色圓盤,稱為賽希氏板(Secchis disk)。測量時,將賽希氏板水平地沉入海中,當看不見此圓盤時的深度,就是被測海水的透明度。黑潮透明度是三十至四十公尺,親潮則只有十至十五公尺。


實海水的顏色都是無色透明的。那麼,為什麼我們看見的海水顏色有桃紅、金黃、灰白、淡青、碧綠、墨黑等許多種顏色呢?主要是太陽光照射的結果,如果我拿一個三稜鏡對著太陽光,牆上就會呈現出七種顏色,這說明太陽光是由紅、黃、橙、綠、藍、靛、紫七種光線組成的。各種光線的波長不一樣,當陽光照射在海面時,一部分被吸收了,另一部分被海水反射出水面,海水對各種光線的吸收量不同,它喜歡光波較紅和黃,很少喜歡綠和藍,沒有吸收地就被反射過來,使海水的顏色成為綠和藍了。

人類對海水顏色之印象係由於日光經過懸浮物質之散射、吸收與反射後所生之結果。如懸浮粒子甚小,因短波光線最易散射,故最易顯現光譜中短波部份(藍光)。如懸浮粒子體積加大,則散射光會聚集,加成為白光,而使海水之基本色(藍色)變淺而呈綠色。大形質點甚多之海洋,質點表面易發生反射與吸收上層之穿透光,故多呈質點本身之顏色,如黃海之黃色(泥沙),波斯灣之綠色以及紅海之紅色則是由於浮游生物(大型粒子)密集之故。


收錄日期: 2021-04-12 01:28:3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102000051KK0300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