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歐洲經濟共同體

2007-01-03 12:21 am
解釋英國為何及如何在1960-70年代
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


要求一些詳細的答案
拜托大家了.......

回答 (3)

2007-01-03 12:24 am
✔ 最佳答案
歐洲共同體是經濟統合。
-在成立初期,歐洲煤鋼共同體已顯示其重大成效,促進了成員國的經濟發展。
-歐洲煤鋼共同體由一個獨立的委員會管理,成員國需要接受委員會作出的經濟決定,這是首次有歐洲國家願意把部份國家主權交給一個獨立國際組織,因此,歐洲煤鋼共同體實在是歐洲統合過程中的里程碑。
-部份歐洲國家並不支持成立歐洲煤鋼共同體,它們對其目標和職能持有懷疑的態度,更害怕國家的主權和經濟利益會受到威脅,英國便是其中一個沒有加入的國家。
-歐洲煤鋼共同體的成立,為歐洲的經濟統合踏出了重要的一步,但要在整體和個別的利益上取得平衡並不容易。


-歐洲經濟共同體推出多項經濟政策,以促進成員國的經濟發展,縮小各國在經濟上的差異和推動成員國的經濟統合。
-1958年,歐洲經濟共同體於盧森堡成立「歐洲發展銀行」,它透過來自成員國和國際金融市場的資金,向成員國,特別是經濟發展較慢的國家提供貸款,協助它們發展工業、基礎建設和能源等行業。
-1960-61年,共同體區內的貿易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九,成員國的生產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亦大大提高,顯示了經濟統合帶來的好處。

-1955年,歐洲煤鋼共同體的成員國在意大利召開會議,同意就加強經濟合作展開研究。
-1956年,蘇彝士運河危機爆發後,英、法兩國被逼放棄在該地區的利益。法國明白到歐洲只有透過各國的合作,才可維持在世界事務上的影響力,於是鼓吹立刻成立「歐洲經濟共同體」。
-1957年,歐洲煤礦共同體的六個成員國簽署兩條《羅馬條約》。根據條約,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聯營將於1958年成立,以加強成員國在經濟和原子能使用上的合作,並將成員國發展成一個共同市場,以促進成員國在政治上的統合,作為歐洲政治聯盟的初步。
歐洲聯盟 (European Union)

簡稱歐盟(EU),位於歐亞大陸西部,面積333.7萬平方公里,人口3.76億,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13人。總部設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盟歌是貝多芬第九交響曲中《歡樂頌》的序曲,盟旗圖案為藍底上12顆金色五星構成圓環。

歐盟目前共有15個成員國,法國、德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為創始成員國,丹麥、愛爾蘭和英國於1973年,希臘於1981年,西班牙和葡萄牙於1986年,奧地利、芬蘭、瑞典於1995年先後加入。

歐盟共有11種官方語言,分別為:英語、法語、德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荷蘭語、丹麥語、瑞典語、芬蘭語和希臘語。按照規定,歐盟所有官方檔必須以上述11種文字印刷。

歐盟的前身是“歐洲共同體”(European Communities),簡稱歐共體(EC)。歐共體包括“歐洲煤鋼共同體”、“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和“歐洲經濟共同體”,其中以“歐洲經濟共同體”最為重要。

1951年4月18日,法國、聯邦德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在巴黎簽訂了《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又稱《巴黎條約》。1952年7月25日《巴黎條約》正式生效,“歐洲煤鋼共同體”正式成立。

1957年3月25日,上述6國又在羅馬簽訂了《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條約》,統稱《羅馬條約》。1958年1月1日《羅馬條約》正式生效,“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正式成立。1965年4月8日,上述6國簽署了《布魯塞爾條約》,決定將三個共同體的機構合併,統稱“歐洲共同體”,但三個組織仍各自存在,以獨立的名義活動。《布魯塞爾條約》於1967年7月1日正式生效。1991年12月11日,歐共體在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召開首腦會議,通過了以建立歐洲經濟貨幣聯盟和歐洲政治聯盟為目標的《歐洲聯盟條約》,通稱《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簡稱《馬約》)。

1992年2月7日,《馬約》由各成員國外長正式簽署,並經各成員國政府批准後於1993年11月1日正式生效,歐洲聯盟正式成立。根據《馬約》規定,歐洲共同體作為歐盟的主要支柱仍然存在,《馬約》生效後歐共體也未就其稱謂的變更問題作出決定,但歐共體內部和國際上越來越廣泛地使用“歐洲聯盟”這個稱謂,並簡稱“歐盟”。目前“歐共體”和“歐盟”兩種稱謂均可使用。

歐盟組織結構

歐盟是一個超國家的組織,既有國際組織的屬性,又有聯邦的特徵。歐盟成員國自願將部分國家主權轉交歐盟,歐盟在機構的組成和權利的分配上,強調每個成員國的參與,其組織體制以“共用”、“法制”、“分權和制衡”為原則。

【歐洲理事會】

歐洲理事會(European Council)是歐盟的最高決策機構,由各成員國元首或政府首腦及歐委會主席組成,每年至少舉行兩次會議。理事會主席由各成員國輪流擔任,任期半年。

【歐洲聯盟理事會】

歐洲聯盟理事會(Council of European Union)是由歐盟各成員國部長組成的,所以又稱“部長理事會”,一般簡稱“理事會”(the Council),是歐盟的重要決策機構。根據議題不同,參加會議的分別為外交部長、農業部長、工業部長、運輸部長等。

部長理事會根據歐委會的建議就歐盟各項政策進行決策,並負責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司法、內政等方面的政府間合作事宜,任命歐盟主要機構的負責人並對其進行監督。歐盟理事會與歐洲議會分享立法權和預算批准權,並負責批准由歐委會預先談判並簽訂的國際條約。歐盟理事會根據議題的重要程度以簡單多數(15票當中的8票)、有效多數(87票中的62票)和一致同意三種表決機制進行決策。

歐盟理事會主席國的任期及輪任順序與歐洲理事會的相同。歐盟理事會總秘書處設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現任秘書長索拉納(JAVIER SOLANA),西班牙人,1999年10月上任,任期5年。索拉納還兼任歐盟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

【歐盟委員會】
2007-01-03 12:29 am
1945年後,由於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嚴重破壞和創傷,世界各國都意識到國際合作的重要,所以進行各種形式的、或是地域上的合作,來消除戰爭的危險,和共同努力建設繁榮穩定的社會,使民生得到重大改善。



戰後最重要的國際合作便是「聯合國」的創立了。其實人類早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1920年,已成立了一個以維持世界和平為目的的國際組織 - 「國際聯盟」,但因為缺乏經驗,加上「凡爾賽條約」的問題,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國際聯盟」隨之結朿。到了1941年二戰期間,列強如美國、英國、蘇聯、中國等都意識到維持和平的重要,所以便籌劃於戰後成立新的國際組織來維持世界和平。結果,「聯合國」於1945年成立,最初有51個成員國,隨後陸續有其他國家加入,到了21世紀,聯合國已有接近200個會員國。



這個全球性組織對維持世界和平和促進各國合作作出巨大貢獻。它有完善的組織架構來使它達成使命。首先,全球的大國(包括中國、美國、英國、蘇聯和法國)和其他10個國家組成「安全理事會」,專責就影響世界和平的事件進行磋商,並商討和決定解決方案。此外,亦有由全體成員國組成的「會員大會」,使各成員國進行對話和溝通,加深了解,締造和諧的國際關係。另有各種「特別機構」來促進各國在交化、科技、社會、經濟和醫學上的交流和合作,為人類籌謀建設美好的世界。所以「聯合國」是促進全球發展的基石。



此外,國家之間亦願意在個別議題上加強合作,待建立合作的基礎後,各國便加強在多領域上的合作,甚至作出整合,最終成立地區組織。「歐盟」和「東盟」便是著名的例子。



歐洲的合作始於二戰之後。由於戰後歐洲極為殘破,人民生活極為痛苦。歐洲便於1949年成立「歐洲理事會」,後大部份歐洲國家都有加入,各成員國派遺代表出席理事會,主要討論社會及文化事務。但進行實質合作則始於經濟方面,由於受到蘇聯及共產集團的威脅,美國便承擔援助西歐復興的責任,1940年代末,透過「馬歇爾計劃」和「歐洲經濟合作組織」,美國提供大量資金給西歐國家,並鼓勵她們進行經濟及貿易合作,協助她們經濟復甦。到了1961年更成立「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這便是美國和歐洲國家間的合作。



但是歐洲國家亦意識到不能長期依賴外援,發展自身的合作,才能達到經濟的健康成長,於是在1947年,三個北歐國家比利時、盧森堡及荷蘭組成「比荷盧經濟聯盟」的關稅同盟,並組成一經濟實體,共同發展經濟。效果十分理想,使其他國家領會到區域合作的效用。1952年,其他三個大國 - 西德、法國、意大利相繼加入,並組成「歐洲煤鋼共同體」,同意共同享有、管理和開採煤鋼資源。它的發展非常理想,各國深受鼓舞,便於1957年成立了「歐洲原子能聯營」和「歐洲經濟共同體」,在多方面進行合作和統合。



這六國之外的其他西歐國家亦有進行合作,7個由英國領導的國家在1960年組成「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建立自由貿易區和消除成員國間的貿易障礙。但它在人口、資源、土地、地理位置等方面皆不及「歐洲經濟共同體」,所以到了1970年代,這些國家亦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使其更壯大和成功。



1967年,「歐洲經濟共同體」重新命名為「歐洲共同體」,加上越來越多歐洲國家加入(70及80年代多為西歐國家,到了90年代則多為東歐國家),這組織使各成員國在多方面進行合作,並為建立「統一的歐洲」而努力,先後引進匯率機制、共同農業政策、單一歐洲法案和單一貨幣政策等。1992年,「歐洲共同體」易名為「歐洲聯盟」,使21世紀的歐洲統合加速進程。



東歐國家也有合作,二戰後隨著兩個敵對陣營的出現,東西歐國家也加強自身集團內的合作,來與對方抗衡。戰後蘇聯佔領了東歐地區,並操控成立了7個共產國家。為了加強控制和復興經濟,增加實力。蘇聯便透過「莫洛托夫計劃」和「經濟互助委員會」,對其衛星國家提供援助。雖然其規模比美國對西歐提供的援助少得多,但東歐集團仍能達到一些經濟成就,如生產和能源都有穩定的增長。



歐洲國家除了在經濟和政治的合作外,還進行軍事合作。隨著冷戰的出現,美國和西歐國家及蘇聯和東歐國家組成軍事陣營,互相對峙。前者組成「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後者組成「華沙公約組織」,兩者皆加強在軍事上的合作、研製新武器、制訂作戰策略、進行聯合軍事演習、交換軍事情報等。所以在戰後,世界處於核戰的陰影之下,直至1991年蘇聯解體這情況才終止。



歐洲以外的亞洲也在地區性的合作組織,便是1967年成立的「東南亞國家聯盟」,二戰之後,東南亞地區的人民進行非殖民地化運動,力圖擺脫歐美的殖民控制,謀求獨立。雖然他們終能陸續成立國家,但其後卻受到內亂和國家間的領土爭議等問題的困擾,政治狀況一直不穩定,直至1960年代,一些島嶼國家(如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的政治開始穩定,而她們也意識到合作對地區發展是極為有利,所以便解決爭議,於60年代5個東南亞國家成立「東南亞國家聯盟」,加強彼此的經濟,文化、社會、科學的合作,務求促進東南亞國家的發展,改善人民的生活,並以這一實體與區外國家如中國、印度、日本、韓國、俄國等發展對話和合作關係。到了90年代,印支局勢也穩定下來,所以再有5個大陸的東南亞國家加入「東盟」,使其成員國的數量增至10個,在區內的經濟發展中發揮更大的力量。



除了國際和地區的合作,各大國間也發致力改善彼此的關係:如美蘇之間雖處於冷戰,但仍在60和70年代進行限核的磋商,謀求解除核戰的威脅,而中美也在意識形態的分歧中,努力謀求共識,雙方於70年代初開始友好接觸,並於1979年正式建交,從此中美關係展開新的一頁。



總之,1945年後,東西方冷戰成了世界局勢的主要特色,意識形態決定了國家之間的關係,但同時各國亦汲取了二戰巨大創傷的教訓,致力發展合作的關係和改善民生,並與敵對國家展開對話,力圖避免大戰的爆發,所以20世紀的下半業,人類的文明仍得到蓬勃的發展。


收錄日期: 2021-04-19 21:40:4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102000051KK0275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