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長城為什麼值得我們遊覽?

2007-01-02 3:01 am
萬里長城為什麼值得我們遊覽?

回答 (4)

2007-01-02 3:11 am
✔ 最佳答案
1.中國的長城便已被稱為中古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2.萬里長城是我國古代一項偉大的防御工程。它凝聚著我國古代人民的堅強毅力和高度智慧,體現了我國古代工程技朮的非凡成就,也顯示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

3.這一前后修建了近兩千年的古代工程,雖然早已失去了它原來的功用,但它作為我國悠久歷史的見証和古代世界的偉大工程之一,仍然巍然屹立在我們祖國的大地上,使我們祖國的壯麗山河更為生色。

4.據曾踏上過月球的美國宇航
員說,從月球上看中國的萬里長城是地球上能用肉眼看得見的兩項特大工程之一

5.英國一項名為「終極之選」的全球最佳旅遊地點調查顯示,英國的「倫敦眼」( London Eye)把迪士尼樂園或澳洲大堡礁全都比下去,獲選為世界最佳旅遊點。中國的萬里長城則獲選為中古世界奇觀。

6. 萬里長城是世界上最宏偉、最壯觀的古代建築之一。

7.萬里長城成為世界上最令人神往,且具有經久不衰魅力的旅遊熱點。
2007-01-02 3:51 am
因為長城係係好耐好耐[秦朝,即係公元前] ,想下當時咩機械都冇,只靠人力就起到座咁大咁長既長城,真係一件好難好偉大既工程,所以被稱為中古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就好似埃及既金字塔咁。

仲有,因為長城歷史悠久,為中國人多次抵擋外敵,同好多次戰爭有關,所以好值得去紀念中國咁多年來的一切,尤其係山海關,吳三桂引清兵入關,係中國最近同長城有關的事。
2007-01-02 3:07 am
俗語有云 : 不到長城非好漢
2007-01-02 3:05 am
萬 里 長 城 (Great Wall)


------中國渤海之山海關到甘肅省之嘉峪關

中國的萬里長城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建築工程,好多年前,中國的長城便已被稱為中古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它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秦朝統一中國之後建成萬里長城。後經歷代王朝陸續修築,漢、明兩代修築的規模更大得驚人,現存的長城為明朝所修築由渤海之山海關伸展到甘肅省之嘉峪關,長城平均高度為7.8米,平均底部闊6.5米,而頂部為5.8米。它每隔100米便設一座長方形石台作為瞭望之用。

萬里長城的作用: 由於北方遊牧民族擅長於騎射,於馬上作戰能收於自如,在開闊的地方上縱橫馳騁,勢不可擋,但攻堅步兵非其所長,故以堅固高聳城牆阻擋,能迫之捨長就短。當我國受外敵入侵,兵士便燃狼煙報警,數小時內便可將朋襲消息傳到千里之外,使防區和中央朝廷能掌握軍情,進行進一步行動。

萬里長城的材質: 建造長城的材質主要為土、木、石、瓦件等,而歷代皇帝都以”因地形,用險制塞”作築城原則,利用地勢,如在兩山之間的狹口、河谷會合轉折處、平川往來必經之處等,這麼一來就能控制險要,又能節省人力材料。

萬里長城的歷史:

秦朝

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建立了一個統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的國家,後來為防御北方的匈奴侵擾,便派蒙恬領三十萬大軍收回黃河河套地區,繼而開始大規模的修建長城工程,把原來秦、燕、趙三個諸侯國的長城加以連貫修茸,連成西起甘肅,東至臨洮,約五千餘里的長城。而秦以後的一 些朝代對長城也曾加以修建。

漢朝

到後來漢朝,武帝因見匈奴強盛起來,便多次派青、霍去病遣大軍北伐,將之趕到大漠以北,又對黃河流域的秦長城修葺,向西延長數千里,直達西疆境內。

魏晉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時期,南北分裂,北方混亂之極,而北胡於中原建立政權後,為防其他外族,也會修築長城,如北魏為防柔然、契丹等族,曾新增兩道長城,而北周宇文鮮卑統一北方後,也曾修補長城。

隋朝

隋文帝時為防禦北方的東突厥,曾修築靈武至朔方的長城。隋煬帝時亦曾發丁百餘萬修築自榆林至紫河的長城。

唐朝

唐朝因其時局勢穩定,盛世大平,所以沒怎麼修長城。

宋朝

宋朝因重文輕武,最後都被外族進入中原,政權則到南方,據長江天險,長城失去防衛意義。

金朝
到了金朝,因蒙古在大漠的掘起,便開始大力修築長城,這樣對長城大規模的修築才重新展開。

明朝
當時,退到漠北草原的蒙古又再次南下侵擾,明室多次派兵征討,迫他們退回大漠,並接受明朝的冊封,萁後,明朝立刻大規模建築長城,增建煙墎、城堡,並將部分土垣改為堅固的石牆,修築重點主要在北京西北至山西大同的外邊城牆和山海關至居庸關的邊隘。後來土木之變後,匈奴諸部又興兵再犯,明朝便再一次修築長城。明長城是中國費時最久(約200年)、工程最大、防禦系統最完整和結構最完善的長城,它橫跨八省,綿延一萬二千餘里,至今仍有很多保存下來。
參考資料:
http://home.kimo.com.tw/lucky12336/new_page_7.htm


收錄日期: 2021-04-13 14:53:2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101000051KK0412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