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窰問題????

2007-01-02 2:33 am
請介紹碗窰的地理位置,歷史背景和特色。。。

回答 (3)

2007-01-02 2:38 am
✔ 最佳答案
碗窰
有「海濱瓷都」之稱,遠在明朝,碗窰已是香港重要的陶瓷生產基地。1650年間,馬姓族人遷到這裡定居,並將鄉村優良的陶瓷工藝帶來,生產大量外銷瓷,當年的窰址及工作坊等遺址待闢建為博物館。1709年間建立的樊仙宮重修後現闢為小型的展覽室。
步行約20分鐘

大埔碗窰窰址,是目前香港境內發現唯一的一處燒製青花瓷器的古代窰場。窰址位於大埔墟西南面的碗窰鄉一帶,覆蓋範圍達數萬平方米,在上碗窰村、下碗窰村和張屋地村內,均發現大量的瓷器廢品和殘破窰具和匣鉢、墊餅等。故老相傳,碗窰鄉的製陶業開始於明代,至民國 初年才停產,延續了四百多年,是香港早期的工業重鎮。
陶瓷業之所以能夠在大埔碗窰鄉發展起來,主要是由於碗窰鄉後的山崗蘊藏豐富的瓷土礦,而且品質優良,是燒製青花瓷器的上佳材料;附近山崗樹木茂盛,水源豐富,為陶瓷生產提供足夠的用水和燃料;碗窰鄉前河流直入大埔海,瓷器產品可通過水路運銷鄰近地區。

現居於碗窰村的主要為馬氏族人,據馬氏族譜記載,窰場始建於明代,初由來自江西的文、謝二姓族人經營,至康 熙十三年〈1674年〉,才轉為馬氏族人經營。這一轉變,估計與清初的遷海令有極 大關連。清朝初年,朝延鑑於沿海居民接濟退守台灣的明朝遺臣鄭成功,遂於康熙 元年〈1662年〉下令遷海,沿海居民全部內遷五十里,香港本區影響嚴重,全部居 民被迫遷回內陸,家園盡失。直至康熙八年〈1669年〉朝廷才允許展界,居民陸續 遷回。推測在遷海期間,文氏和謝氏族人被迫遷離,碗窰鄉的陶瓷生產驟然停頓,至復界之後,雖有文氏族人逐漸遷回大埔,但並未恢復在碗生產陶器;到康熙十 三年,廣東長樂縣南遷至大埔的客籍馬氏族人,向文氏出資購買窰場,恢復生產。由於陶瓷業的不斷發展,至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出版的《新安縣志》,己有 「碗寮」的村名出現;至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出版的《新安縣志》則改為「碗窰」村了。到民國初年,可能由於碗窰鄉後山的優質瓷土礦已漸開採殆盡,加上中國沿海各窰場的廉價產品競爭,大埔碗窰的陶瓷業日漸式微,至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終告停止生產。

由於文獻記載資料缺乏,為深入了解大埔碗窰陶瓷業的發展歷史,前區域市政局曾委託考古學家區家發先生,先後於1995和1999年對碗窰遺址進行了兩次考古調查。結果令人鼓舞,除發現生產青花瓷器各項工序的完整遺窰外,更根據遺物的形制和地層關係,把在碗窰開始燒造瓷器的年代推定為明朝初年。

調查資料顯示,上碗窰村後山崗蘊藏大量的高嶺土和高嶺岩,由於埋藏不深,開採容易,經歷年開採,山上滿佈礦 坑和礦洞遺迹。在張屋地村後山坡,離礦坑不遠處,發現了十六所水碓作坊遺迹,作坊依山而建,每所面積約三十平方米,內有水碓石臼三至六個,作坊旁有人工開鑿的引水道,推測是利用水力推動水碓,把鄰近開採的瓷土礦石舂成粉末。

在上碗窰村內,樊仙宮後約三十米的緩坡上,發現一處完整的碾磨作坊遺迹,碾盤呈圓形,直徑3.93米,用十四塊 鑿有溝糟的花崗岩拼合而成,中間豎立方形石柱一條,另發現圓形石磙一個,直徑 85厘米;推測是利用畜力推動碾磨,把瓷土碾成粉末的一種工具。

上碗窰村村前的小山丘,是製瓷工序遺迹最集中的地方。山丘北面有小溪,溪旁發現一組淘洗池遺迹,包括一個方形大池和六至十個圓形小池,用磚砌築,估計是用來淘洗瓷土,經沉澱後選取幼滑 的瓷土搓鍊成瓷泥。山丘西面發現一處製坯工場遺迹,僅存三條方形石柱,柱頭有半圓形凹口,估計是用來承托橫樑,可能與利坯和曬坯工序有關連。在山丘的南坡和北坡各發現一座龍窰遺迹,北坡龍窰殘長11.5米,前面火膛部份已毀,窰身傾斜約35度,內有梯級以便放置匣鉢;南坡龍窰殘長30米,寬5.2米沿坡傾斜20度,窰內分為若干室,並有梯級和排列整齊的墊餅以利裝燒。

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和清代唐英《陶冶圖說》二書,詳細介紹中國古代製瓷的二十多道工序流程,包括採石製泥、淘練泥土......拉坯、曬坯......成坯入窰等,這生產工序全部過程的遺迹,竟然可在大埔碗窰窰址中全部保存下來,在中國陶瓷考古史上是十分罕見的,對研究香港早期的工業發展,以及中國的陶瓷發展史,提供了寶貴的資料。今後需要對碗窰遺址加強保護和研究,以發揮遺址的教育和旅遊價值。


參考資料:
http://hk.geocities.com/wunyiuhk/02.htm,http://www.kcrc.com/html/tch/services/attractions_along_KCR/east_rail/tai_po_market/wun_yiu.asp
2015-12-24 2:35 am
【TaoBook淘書不可】網路書店-提供書籍文具、BD藍光影片、數位配件、居家百貨..等超低價禮品的書店
http://taobooks.net
以下是經營的各大平台賣場
奇摩拍賣賣場:https://tw.bid.yahoo.com/tw/booth/Y8184317851
露天拍賣賣場:http://class.ruten.com.tw/user/index00.php?s=conanafren
mymy商店街賣場:ttp://taobooks.mymy.tw
FACEBOOK商店:https://www.facebook.com/taobooks/app_418633194824345
LINE MART買賣市集:https://mart.line.me/su/taobook
蝦皮拍賣賣場:http://mall.shopee.tw/u/conanafren
2007-01-02 2:38 am
大埔碗窰窰址,是目前香港境內發現唯一的一處燒製青花瓷器的古代窰場。窰址位於大埔墟西南面的碗窰鄉一帶,覆蓋範圍達數萬平方米,在上碗窰村、下碗窰村和張屋地村內,均發現大量的瓷器廢品和殘破窰具和匣鉢、墊餅等。故老相傳,碗窰鄉的製陶業開始於明代,至民國 初年才停產,延續了四百多年,是香港早期的工業重鎮。
陶瓷業之所以能夠在大埔碗窰鄉發展起來,主要是由於碗窰鄉後的山崗蘊藏豐富的瓷土礦,而且品質優良,是燒製青花瓷器的上佳材料;附近山崗樹木茂盛,水源豐富,為陶瓷生產提供足夠的用水和燃料;碗窰鄉前河流直入大埔海,瓷器產品可通過水路運銷鄰近地區。

現居於碗窰村的主要為馬氏族人,據馬氏族譜記載,窰場始建於明代,初由來自江西的文、謝二姓族人經營,至康 熙十三年〈1674年〉,才轉為馬氏族人經營。這一轉變,估計與清初的遷海令有極 大關連。清朝初年,朝延鑑於沿海居民接濟退守台灣的明朝遺臣鄭成功,遂於康熙 元年〈1662年〉下令遷海,沿海居民全部內遷五十里,香港本區影響嚴重,全部居 民被迫遷回內陸,家園盡失。直至康熙八年〈1669年〉朝廷才允許展界,居民陸續 遷回。推測在遷海期間,文氏和謝氏族人被迫遷離,碗窰鄉的陶瓷生產驟然停頓,至復界之後,雖有文氏族人逐漸遷回大埔,但並未恢復在碗生產陶器;到康熙十 三年,廣東長樂縣南遷至大埔的客籍馬氏族人,向文氏出資購買窰場,恢復生產。由於陶瓷業的不斷發展,至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出版的《新安縣志》,己有 「碗寮」的村名出現;至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出版的《新安縣志》則改為「碗窰」村了。到民國初年,可能由於碗窰鄉後山的優質瓷土礦已漸開採殆盡,加上中國沿海各窰場的廉價產品競爭,大埔碗窰的陶瓷業日漸式微,至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終告停止生產。

由於文獻記載資料缺乏,為深入了解大埔碗窰陶瓷業的發展歷史,前區域市政局曾委託考古學家區家發先生,先後於1995和1999年對碗窰遺址進行了兩次考古調查。結果令人鼓舞,除發現生產青花瓷器各項工序的完整遺窰外,更根據遺物的形制和地層關係,把在碗窰開始燒造瓷器的年代推定為明朝初年。

調查資料顯示,上碗窰村後山崗蘊藏大量的高嶺土和高嶺岩,由於埋藏不深,開採容易,經歷年開採,山上滿佈礦 坑和礦洞遺迹。在張屋地村後山坡,離礦坑不遠處,發現了十六所水碓作坊遺迹,作坊依山而建,每所面積約三十平方米,內有水碓石臼三至六個,作坊旁有人工開鑿的引水道,推測是利用水力推動水碓,把鄰近開採的瓷土礦石舂成粉末。

在上碗窰村內,樊仙宮後約三十米的緩坡上,發現一處完整的碾磨作坊遺迹,碾盤呈圓形,直徑3.93米,用十四塊 鑿有溝糟的花崗岩拼合而成,中間豎立方形石柱一條,另發現圓形石磙一個,直徑 85厘米;推測是利用畜力推動碾磨,把瓷土碾成粉末的一種工具。

上碗窰村村前的小山丘,是製瓷工序遺迹最集中的地方。山丘北面有小溪,溪旁發現一組淘洗池遺迹,包括一個方形大池和六至十個圓形小池,用磚砌築,估計是用來淘洗瓷土,經沉澱後選取幼滑 的瓷土搓鍊成瓷泥。山丘西面發現一處製坯工場遺迹,僅存三條方形石柱,柱頭有半圓形凹口,估計是用來承托橫樑,可能與利坯和曬坯工序有關連。在山丘的南坡和北坡各發現一座龍窰遺迹,北坡龍窰殘長11.5米,前面火膛部份已毀,窰身傾斜約35度,內有梯級以便放置匣鉢;南坡龍窰殘長30米,寬5.2米沿坡傾斜20度,窰內分為若干室,並有梯級和排列整齊的墊餅以利裝燒。

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和清代唐英《陶冶圖說》二書,詳細介紹中國古代製瓷的二十多道工序流程,包括採石製泥、淘練泥土......拉坯、曬坯......成坯入窰等,這生產工序全部過程的遺迹,竟然可在大埔碗窰窰址中全部保存下來,在中國陶瓷考古史上是十分罕見的,對研究香港早期的工業發展,以及中國的陶瓷發展史,提供了寶貴的資料。今後需要對碗窰遺址加強保護和研究,以發揮遺址的教育和旅遊價值。


收錄日期: 2021-04-12 20:14:2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101000051KK0392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