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偶像--華陀[今日要!!10點!]

2007-01-01 8:05 pm
<作文>唔該你地....今日要.....
400字到,,
10點``

回答 (3)

2007-01-01 8:13 pm
✔ 最佳答案
華佗,字元化,是東漢時沛國譙縣人,大約生活在公元二世紀中葉到公元三世紀初。華佗不僅行醫,還是位學者,年輕時為了學習儒家經典曾到過今天山東一帶遊學,熟讀了多種儒學的經書。
  東漢中期以後,政治敗壞。面對黑暗的現實,華佗放棄了從政的抱負,把他的聰明智慧和畢生精力投到醫學的研究中。他精心閱讀和研究了前代人留下的大量醫學書籍,同時認真學習,廣泛蒐集民間藥方,在治病救人的過程中加以檢驗和總結提高,經過長期的努力,華佗終於成為一名精通內外婦兒諸科,醫術全面的名醫。
  <三國誌>中的“精文藥,其療疾,合湯不計數種,心解分劑,不複稱量,煮熟便飲,語其節度,捨去輒癒。若當灸,不過一兩處,每處不過七八壯,病亦應除。若當針,亦不過一兩處,下針言〝當引某許,語人〞。病者言,〝已到〞,應便拔針,病亦行差。”
  這段記載是說華佗熟知中藥材的藥性,治病的湯劑只用很少幾味藥,他不用秤就能準確把握藥量,開的湯劑有藥到病除的功效。如果用艾柱灸,也不過灸一兩處穴位,每處只用七八柱就能治癒病症。針刺亦不過兩處穴位,文針時對病人說“某處如果有針感了就說話”,病人說“有了”,就拔針,病情就會轉好。
  正確診斷病情是保證療效的關鍵,華佗善於辨別表面上看來症狀相同的不同病因,針對具體病情下藥處方。一次,住在一起的府吏倪尋和李延都頭痛發燒,臥床不起,症狀相同。華佗給倪尋開的是瀉下藥,給李延開的是發汗藥。有人問其中的理由,華佗說:“他們雖然症狀相同,但一個是外實,一個是內實,所以治療方法不同”。二人吃了華佗開的藥,第二天早上就能起床了。
  華佗不僅善於醫治急症,還能準確預測同類疾病復發的時期,提醒患者早作準備,提前治療。此外,他亦善於觀察病人的面容、神態,能據此判斷病情的輕重和預後吉凶。他除了善用湯藥,還擅長針灸,並有創新。
  華佗不僅注重前代醫學成果,在長期行醫、為老百姓治病的過程中,尤其注重學習總結新民間流傳的治病用藥經驗,蒐集民間單方驗方治療常常見病,“神醫”的稱號實在是名副其實。
我真希望我長大也會好像華佗一樣,有傑出的成就!

希望我的意見可以幫到你~!^^
2007-01-01 11:22 pm
華佗

  據<三國誌>記載:華佗,字元化,是東漢時沛國譙縣人,大約生活在公元二世紀中葉到公元三世紀初。華佗不僅行醫,還是位學者,年輕時為了學習儒家經典曾到過今天山東一帶遊學,熟讀了多種儒學的經書。
  東漢中期以後,政治敗壞。面對黑暗的現實,華佗放棄了從政的抱負,把他的聰明智慧和畢生精力投到醫學的研究中。他精心閱讀和研究了前代人留下的大量醫學書籍,同時認真學習,廣泛蒐集民間藥方,在治病救人的過程中加以檢驗和總結提高,經過長期的努力,華佗終於成為一名精通內外婦兒諸科,醫術全面的名醫。
  <三國誌>中的“精文藥,其療疾,合湯不計數種,心解分劑,不複稱量,煮熟便飲,語其節度,捨去輒癒。若當灸,不過一兩處,每處不過七八壯,病亦應除。若當針,亦不過一兩處,下針言〝當引某許,語人〞。病者言,〝已到〞,應便拔針,病亦行差。”
  這段記載是說華佗熟知中藥材的藥性,治病的湯劑只用很少幾味藥,他不用秤就能準確把握藥量,開的湯劑有藥到病除的功效。如果用艾柱灸,也不過灸一兩處穴位,每處只用七八柱就能治癒病症。針刺亦不過兩處穴位,文針時對病人說“某處如果有針感了就說話”,病人說“有了”,就拔針,病情就會轉好。
  正確診斷病情是保證療效的關鍵,華佗善於辨別表面上看來症狀相同的不同病因,針對具體病情下藥處方。一次,住在一起的府吏倪尋和李延都頭痛發燒,臥床不起,症狀相同。華佗給倪尋開的是瀉下藥,給李延開的是發汗藥。有人問其中的理由,華佗說:“他們雖然症狀相同,但一個是外實,一個是內實,所以治療方法不同”。二人吃了華佗開的藥,第二天早上就能起床了。
  華佗不僅善於醫治急症,還能準確預測同類疾病復發的時期,提醒患者早作準備,提前治療。此外,他亦善於觀察病人的面容、神態,能據此判斷病情的輕重和預後吉凶。他除了善用湯藥,還擅長針灸,並有創新。
  華佗不僅注重前代醫學成果,在長期行醫、為老百姓治病的過程中,尤其注重學習總結新民間流傳的治病用藥經驗,蒐集民間單方驗方治療常常見病,“神醫”的稱號實在是名副其實。
他除了為人民群眾治病外,還有兩大發明:一是創立“麻沸散”,在全身麻醉下,為病人進行手術﹔二是創立“五禽戲”,教人鍛煉身體。這是最早的有關醫療體育的記載。

1.關于“五禽戲”:這是從祖國預防醫學的觀念出發,將體育用于醫療和保健事業的最早嘗試,他提出“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戶樞,終不朽也。”提倡經常體育鍛煉,以預防疾病的發生。這種重視鍛煉身體和預防疾病的態度,在當時條件下,是非常可貴的。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他設計了“五禽戲”。
補充時間:2006-08-24 11:46


“五禽戲”是華佗根據“戶樞不蠹,流水不腐”的思想創造的一種體育療法,即摹仿五種禽獸的姿勢,用以活動人體筋骨血脈,幫助消化、吸收,達到增強體質、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的。其設計是比較科學的。“虎戲”是摹仿“虎的前肢扑動”,借以鍛煉前肢(上肢)的運動。“鹿戲”是摹仿“鹿的伸轉頭頸”,借以鍛煉頭頸部的肌群、椎關節和改善大腦的血循狀況的頭頸運動。“熊戲”是摹仿熊的臥側身子,借以鍛煉軀干部分的側屈運動。“猿戲”是摹仿猿的腳尖縱跳,以鍛煉下肢的運動。“鳥戲”是摹仿鳥的張翅飛翔,以鍛煉上肢關節和胸部肌肉,幫助呼吸的運動。這些動作聯貫起來,就可以鍛煉全身,“動諸關節”,“除疾兼利蹄足”的目的。
補充時間:2006-08-24 11:46


2.關于“麻沸散”及外科手術:麻沸散是華佗發明的一種用于全身麻醉的中藥麻醉劑,運用這種方法,可作很多較大手術,是全世界最早使用麻醉法的醫學家,比歐洲、美洲使用的麻醉法還早一千六百多年。據後漢書所載,華佗在全麻下施術的過程是: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無所覺。因刮破腹背,抽割積聚﹔若在腸胃,則斷截湔洗,除去疾穢,既而縫合,敷以神膏。四、五日創愈,一月之間皆平復。這與現代醫學的外科手術程序非常相近。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華佗就能作這樣高難度的手術,實在是祖國醫學和我國古代文化的驕傲。“麻沸散”的原配方已經失傳,僅從宋代人著的《扁鵲心書》的有關配方,可以看出麻沸散中,含有曼陀蘿花和大麻等藥物。
補充時間:2006-08-24 11:46
參考: me
2007-01-01 8:15 pm
華佗(145年 - 208年),字元化,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市)人,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師。與董奉、張仲景史稱為「建安三神醫」。
早年遊學徐土,兼通數部經書。沛相陳珪曾經舉他為孝廉,太尉黃琬也曾辟舉他,但華佗都不為所動。在鄉村行醫,因醫術精湛,名氣漸大,因而有很多人到來求醫。

曹操知道華佗醫術了得,而自己又頭風病嚴重,特意召其為待醫。但華佗離家太久,思念家人,便說要回家取藥方,向曹操請假。回家後,又不想回到曹操身邊,便稱妻子患病,過期不返,曹操多次書信召回,又要求郡縣遣回華佗,但華佗厭惡曹操行事,所以都不肯回去。

208年,曹操大怒,派人前去考察,發現華佗之妻原來是詐病,便將華佗收獄。荀彧向曹操求情,但曹操不從。華佗臨死前,給了獄吏一卷醫書, 但獄吏怕犯罪不願接受,華佗也不強求,將它燒了。後被殺,死時六十三歲。有兩名徒弟吳普與樊阿
參考: 維基百科


收錄日期: 2021-04-24 08:30:0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101000051KK0123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