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完汽水後

2007-01-01 5:32 pm
why飲完汽水後會「打司egg」

回答 (7)

2007-01-01 8:51 pm
因為汽水內有碳酸 會分解做水同co2
咁在你體內有多出的氣 就要放出 就打司egg啦
2007-01-01 5:44 pm
因為汽水裏有空氣,進入了我們體內,然後把它釋放出來,所以會「打司egg」。
2007-01-01 5:43 pm
因為汽水有空氣
2007-01-01 5:41 pm
個些是碳酸

可樂成份:

完全用人工化學物質弄出來的液體,根本不宜人類飲用,其中的各種成份沒有一種對人體有益,大部分反而有害。

可樂成分為碳酸水、高果糖糖漿、焦糖、磷酸、香料及咖啡因,其中咖啡因會刺激腦皮質、延髓及脊髓,可能的副作用為精神不安、激動、燥動。

經常飲用類似食品,同一時間又攝取鈣質食物,則造成體內形成草酸鈣結石的機率將會提高.
<所以常喝可樂是有可能破壞牙齒的.>
會傷胃~太甜會造成肥胖以及腎臟負擔!!


  糖是引起蛀牙的元兇,人盡皆知。更嚴重的是它也導致心因性血管疾病,包括心臟病、中風、腦充血、糖尿病、癡肥等,這些疾病合起來成為了現代社會的頭號殺手(詳見前文第12、13章)。
  汽水內含的是白糖,白糖對身體害處尤其大,因為它會迅速為身體所吸收,既造成上癮的情況,又令人感到疲倦,造成體質酸化,減低身體對細菌的抵抗力;吃得太多,還可能致癌、導致關節毛病、精神緊張、糖尿病等。
  可樂汽水百分之十是糖份,一罐普通的可樂(330毫升)含有十三粒方糖的份量。利賓納有百分之十五是糖份,一小盆(250毫升)已含有十五粒方糖。其他汽水絕大部分含糖量都大同小異。

糖精(saccharin)
  這種人工化學物質證實令動物生膀胱癌,美國政府規定注明警告會危害健康。據化驗結果顯示:所謂減肥汽水固然含有大量糖精,連其他汽水也有不少。許多兒童因為喝汽水而吸收過量糖精,超出國際安全水平。

咖啡因(caffeine)
  一罐可樂含有40至60微克的咖啡因,與一杯濃茶差不多,而一杯咖啡含有86至99微克。咖啡因是一種刺激性藥物,吸收過量導致失眠、心跳、出汗、作嘔、胃部不適,耳鳴,亦會損害腎臟(詳見前文第12、13章)。
  咖啡因是會上癮的,長期服用對身體的害處,至今仍然未研究清楚。

酒石酸素(tratrazine, E102)
  這種化學物質是由煤焦油,(提煉煤的副產品)變成,作用是把無色的液體變成橙色。它會令兒童過度活躍、哮喘發作、皮膚出疹。

苯甲酸鹽(benzoates)
  這是汽水最常使用的防腐劑,證實可令哮喘發作,皮膚出疹



碳酸飲料是在一定條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氣的製品,是軟飲料(非酒精飲料)的一種。
  
碳酸飲料(汽水)分為:果汁型碳酸飲料、果味型碳酸飲料、可樂型碳酸飲料、低熱量型的碳酸飲料和其他型碳酸飲料。
  
果汁型碳酸飲料是在產品中添加一定量的原果汁(不低於2.5%的比例)的碳酸飲料,如桔汁汽水、橙汁汽水、菠蘿汁汽水或混合果汁汽水等。
這類汽水因為添加了一定量的原果汁,除了具有相應水果所特有的色、香、味之外,還有較高的營養成分。
在當前食品崇尚健康化、功能化、營養化的趨勢下,果汁汽水更是集果汁飲料的營養豐富、滋味純正和碳酸飲料的涼爽宜人、口感獨特為一體,香氣協調柔和,滋味純正,爽口,渾濁適宜,有的產品有少量果肉沉澱。
深受人們特別是青少年朋友的喜愛,產量大為增加。
  
果味型碳酸飲料是以食用香精為主要賦香劑,原果汁含量低於2.5%的碳酸飲料,如桔子汽水、檸檬汽水等。
這類汽水色澤鮮艷,價格便宜,具有清涼感,其品種繁多,產量最大,人們可以用不同的香精和著色劑,模仿水果的色澤和香型,生產多種果味汽水。
  
可樂型碳酸飲料特指含有焦糖色、可樂香精或類似可樂果和水果香型的辛香、果香混合劑的碳酸飲料。
香氣協調柔和,味感純正、爽口,有清涼、剎口感,由於味道獨特,含有咖啡因的產品同時具有提神作用,人們對這類產品往往有自己的偏愛,尤其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非常可樂等知名品牌產品引導了消費方向。
  
低熱量型的碳酸飲料是以甜味劑全部或部分代替糖類的各型碳酸飲料和蘇打水,其熱量不高於75KJ/100mL。
具有與品名相符的色澤,香氣較協調柔和,味感純正、爽口、有清涼感。

還有一些碳酸飲料含有植物油提取物或以非果香型的食用香精為賦香劑,以補充人體運動後失去的電解質、能量等的碳酸飲料,如薑汁汽水、運動汽水等。
其中運動飲料是指營養素的成分和含量能適應運動員或參加體育鍛煉、體力勞動人群的生理特點、特殊營養需要的飲料。
  
近年來我國飲料行業高速發展,但碳酸飲料始終佔據著市場中的較大份額。
碳酸飲料的發泡和刺激味道來自二氧化碳,飲料內的二氧化碳使用量取決於特定的口味和品牌,加工中使用低溫液體和增大壓力使更多的二氧化碳溶解,來加速碳酸化作用。
飲用時,由於溫度增高使二氧化碳氣化,產生刺激並帶走人體熱量,所以給飲用者以清涼感。
  
二氧化碳改善了風味,參與提供了酸性環境,產生了刺激性的口感,並賦予了碳酸飲料特有的泡沫奔湧的外觀。
首先是調節風味,在飲料中碳酸起到調節溶液pH值的作用,使飲料中各種原料風味更協調,其次起防腐的作用,碳酸可使pH值下降,耐酸菌除外,其他的微生物均難以繁殖和生存,二氧化碳的存在使容器內缺氧,許多嗜氧菌也無法生存,二氧化碳使容器內有一定的壓力,壓力也能使微生物生長條件破壞甚至死亡。
這些特性可以使汽水、汽酒類飲料具有較好的防腐能力,從而延長了保質期。
所以碳酸飲料的二氧化碳含量是一個重要的特徵性質量指標。
  
二氧化碳易隨溫度升高而逸出,這樣在不同產品的包裝中就容易產生二氧化碳氣含量不符合標準要求的現象,原因可能是產品在生產中因溫度偏高、壓力偏低、機械不穩定等因素造成。
也可能是由於包裝材料的保氣性能不好,使產品在保質期的中後期氣含量低於標準要求,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貨物運輸庫存期間溫度偏高,瓶蓋振松。
  
市場上碳酸飲料包裝多種多樣,有塑料瓶、金屬罐、玻璃瓶等,體積也大小不一。
消費者選購商品時首先看清標籤標注,生產日期、保質期、廠名、廠址等是否齊全,配料表中配料成分是否符合標準要求,產品類別是否是自己喜愛的品牌和品種,因果汁型碳酸飲料有一定的營養成分,特別適合青少年和兒童飲用,低熱量型飲料因熱量值低,很適合糖尿病患者等對糖和熱量攝入有特殊要求的人群,運動飲料適合從事體育鍛煉和體力勞動等生理和特殊營養需求的人群。
選擇近期生產的產品,尤其是在夏秋季節,購買時盡量選擇罐體堅硬不易變形的產品。
依據需要選擇不同包裝的產品,因為飲用不完的飲料,其中二氧化碳在存放的過程逸出,再次飲用影響口感。
特別提醒消費者注意的是,為了自身的健康,購買碳酸飲料最好到正規銷售渠道購買知名品牌的產品。
2007-01-01 5:39 pm
汽水 ...從前稱之為荷蘭水或梳打水,主耍是將碳酸氣溶於水中,再加入糖漿、果汁或食用色素製成的飲品。清末期間由歐洲傳入中國,而荷蘭又是當時的主要通商國,故被稱為荷蘭水。 汽水其實早在一百多年前已在香港出現,當時來說,是一種十分奢侈的物品,可以說是有錢人的玩意,因為價錢昂貴,所以並不普及,據資料所知,早期在港的汽水品牌不多,如較出名的有屈臣氏大藥房(A.S.Watson's),粵東先施公司(Sincerely)與及威健公司(Watkin's Ltd.)等…且當時只有藥房才可售賣。也因汽水屬於高級商品、所以用來盛載汽水的玻璃樽也十分講究,從美學及功能上也不簡單; 1890年至1910年,當時流行俗稱炮彈樽(Torpedo Bottle),因樽身成欖型及尖底而得其名。此外,樽面還刻有公司資料、牌子及一些商標圖案、全透明凸字,樽咀型也頗特別和厚,俗稱豬咀(Blob Top),而這種樽咀係配用特別的水松木塞封蓋。有些樽也會有自己的商標招紙貼在樽身,但因當時普遍汽水在出售前都會放在水櫃或水桶冷藏,引致招紙容易損壞,所以,能好好保存至今,已十分罕有。隨後,樽型亦有作出改變。 1911年至1930年,由豬咀炮彈樽變為豬咀半炮彈樽,即由尖底改為平底,而樽身圖案亦由橫排轉為直排,這樣設計,可易於存放及陳列。後因應當時的技術進步,由厚身豬咀佩水松塞改為較薄身的樽咀配金屬蓋(與現在使用方法相似,而蓋內則採用薄身的水松蓋掩。 1931年至1940年,由半炮彈樽改為直身樽,這時的做玻璃樽技術而十分成熟,而樽面圖案亦更清晰細緻,及大量使用印刷招紙貼於樽面,金屬蓋亦加上相應的印刷。 1941年至1960年,即二次世界大戰的交界,汽水樽的設計,亦作出了重大的改變;這段時間,戰後歌舞昇平,百花齊放。由原來的直身突字樽,改為不同牌孑不同形狀的樽,簡直各家爭研鬥麗,而且戰後太平盛世,人民生活安定,開始追求物質享受,而各商品也相繼面世,不同的汽水牌子也陸續出現,除了本地牌子外,也有從美國或加拿大流入,與此同時,印刷技術的進步,亦大大影響了汽水樽的發展;絲網印刷的玻璃樽,也在此期間出現。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戰可以作為突字樽及絲印樽的分水嶺 1961年至1970年,所有凸字樽幾乎被成本較低的絲印樽取締。 1971年至1980年,香港的塑膠業發展迅速,汽水樽亦只有樽蓋蓋掩由原本的水松改為橡膠,效果及成本更加理想。除此之外,為了方便儲存、銷售、運輸及攜帶,鐵罐裝飲料亦在這時出現,例;可口可樂,七喜及生力啤…(六十年代,在外國的罐裝飲品係不設拉環的,飲用時要用刀開個小孔才能飲用,不太方便。)這時本地的汽水罐,大部份都係外國製和入口,且亦發展至採用拉環設計,罐身由頂直落至底(我喜愛用直身罐稱之)。 1981年至1990年,玻璃樽雖然流行,但膠樽裝、鋁罐裝和紙包的飲品亦陸續上場,汽水罐亦由原來的鐵質改為更輕更易於循環再做的鋁材製造。玻璃樽的飲品亦開始減少,在這十年間,紙包飲品亦由最初的250亳升,發展多一系列;就是更大包裝的375亳升(俗稱375)。 1991年至2000年,幾乎大部份的飲品都放棄使用玻璃樽盛載,而膠樽裝飲品幾乎取代了玻璃樽的地位,汽水罐方面,亦作出了較明顯的改變,由原來全直身的鋁罐改為近罐頂位斜向中心,這款罐形就是現在隨處可見的那種。 二千年,汽水其實已在香港存在了過百年歷史,最令人意外及最令我安慰的,就是玻璃汽水樽還沒有被淘汰,因為好多喜歡飲汽水的人也始終認為玻璃樽裝汽水係較為好味及夠汽!而我…作為一個汽水收藏家,點都一定支持到底,因為沒有汽水樽就沒有一班汽水樽的收藏者,也不會有這個網的出現。 汽水是國化學家及牧師卜利士力(joseph Priestly, 1733-1804)發明的,他比較為人所知的是發現氧氣(另外有一個說法是一個叫馬和的中國人發現的)。 汽水其實只是一瓶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另外有糖和香料),把大約2~3大氣壓的二氧化碳密封在糖水裡,就會有部份的二氧化碳氣體溶解在水中,二氧化碳在水中就 形成碳酸,汽水給人的那種刺激味道就是因為碳酸的緣故。

看見的白霧:當你打開一罐汽水時,一系列的事情接著發生。首先是汽水上方的壓力在很短時間內由原來的2~3大氣壓降為正常的一大氣壓。在這快速膨脹過程中產生一個巨 大的冷卻作用(因為氣體的膨脹是做功),這效應稱為焦耳-湯姆生效應(Joule- Thomson effect)。這個冷卻作用使瓶口的瞬間溫度達到 -30℃,因此使得附近的水蒸汽凝結。這就是瓶口所看到的細白霧的原因。

有趣的實驗:自己在家裡可以做一個有趣的實驗;倒一杯汽水,在放幾顆葡萄乾到汽水裡,就會看到葡萄乾在汽水中浮浮沈沈。這是因為葡萄乾的表面提供了許多成核位置,因此會有二氧化碳在表面形成。當足夠的二氧化碳形成時,它的浮力就會使葡萄乾浮起,但一旦到表面二氧化碳離開葡萄乾後,它就會沈下去了,如此浮浮沈沈,完全是藉二氧化碳的力量。

汽水是化學家及牧師卜利士力(joseph Priestly, 1733-1804)發明的,CO2比較為人所知的是發現氧氣(另外有一個說法是一個叫馬和的中國人發現的)。汽水其實只是一瓶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另外有糖和香料),把大約2~3大氣壓的二氧化碳密封在糖水裡,就會有部份的二氧化碳氣體溶解在水中,二氧化碳在水中就形成碳酸,汽水給人的那種刺激味道就是因為碳酸的緣故。

CO2 (g) + H2O (l) → H2CO3 (aq)

氣態及溶在水中的二氧化碳可以用下列平衡式來表示: CO2 (g) ←→ CO2 (aq)

氣體在液體中的溶解度是正比於液體上面的壓力,稱為亨利定律。所以這個平衡式的平衡常數,也就是CO2 (aq)與CO2 (g)的比值,取決於汽水瓶內的氣體壓力。

除了產生白霧之外,由於瓶口壓力降為一大氣壓,而二氧化碳的分壓也回到正常的0.03大氣壓,使得原來的式子向左邊移動,因此原來溶解在水中的CO2 (aq)便開始以氣泡形式離開水中。這些二氧化碳先是在成核位置(nucleation sites)形成微泡(microbubbles)
,然後離開成核位置並上升,在上升時會與其他微泡結合逐漸變大。成核位置可能是一個表面上的刮痕或是懸浮的粒子。

汽水泡的形成可藉一些方法來加速,例如加入鹽巴,它迅速提供了許多的懸浮粒子,因此加速氣泡的形成。當你把鹽巴加入沙士時會看到大量氣泡生成,即是這個道理。

我們來回顧汽水與氣體定律:
1. 亨利定律:為了溶解更多的二氧化碳在汽水中,需 要灌入高壓的二氧化碳 。可是當我們打開汽水罐以後,由於汽水上方的二氧化碳壓力 減少,它溶解在汽水的濃度也跟著減少。因此如果汽水不蓋起來,不久之後就只剩下糖水了。
2. 氣體溶解定律:為了溶解更多的二氧化碳在汽水中,汽水要冰起來。
3. 波義耳定律:當我們打開汽水時,壓力馬上降為一大氣壓因此在液體上方的 氣體體積馬上膨脹並且溢散,這就是我們聽到開汽水的聲音。
4. 道耳頓定律:由於汽水上方壓力降為一大氣壓,根據道耳頓分壓定律,它所含的二氧化碳也跟著少。
參考資料:
2007-01-01 5:36 pm
汽水有空氣
2007-01-01 5:34 pm
因為汽水有空氣


收錄日期: 2021-04-18 20:34:3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101000051KK0076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