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禮賓府:
History
香港禮賓府始建於1851年10月,即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八年之後。施工圖由第二任測量總署署長卡拉弗利 (Charles St George Cleverly)負責,預算需費14,940英鎊。然而工程進展緩慢,歷時四年才告竣工。1855年10月,官邸落成,第四任港督寶寧爵士(1854-1859年)成為首位主人。
• 英國殖民地年代曾以禮賓府為官邸的25位港督
香港禮賓府是法定古蹟,受《古物及古蹟條例》保護。它的建築外型典雅,既富新古典建築風格的華麗氣派,又略帶熱帶格調。歷任28位香港總督中,25位曾以禮賓府(過去稱為總督府,1999年易名)為官邸和辦公室。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曾蔭權入住後,成為首位在這知名府第居住和辦公的特區政府首長,為這座經歷了150年歷史的建築物,展開新的一頁。
細數香江歲月,禮賓府的故事,有無可取代的獨特魅力。在殖民地的年代,禮賓府不但是香港總督及其家人的官邸,也是訪港皇室成員及其他貴賓的居所。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此宏偉府第成為特區行政長官及政府接待各界要人的最重要官方場所。香港禮賓府位於中環上亞厘畢道,佔地廣闊。正面朝南,仰望太平山;北面斜坡則俯瞰政府總部所在的中區政府合署。
大宅座落於24 000平方米的青庭園中,四周遊目,大都會各式摩天高廈林立眼前。1919年,禮賓府開始栽種杜鵑花,為大宅增添繽紛色彩。每到春天,杜鵑盛放,女宅紫嫣紅,與四周青草綠樹互相映襯。當中一棵源自南美的繡球樹(學名Brownea grandiceps),乃稀有品種,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古樹名木冊》上有它的紀錄。繡球樹樹高七米,樹冠寬九米,經專人悉心護養,至今生長茂盛,欣欣向榮。
園內不少大樹樹齡匪淺,見證了大宅歷年人事更替。麥理浩爵士(1971-1982年)任港督時期興建的管家宿舍旁有一棵鐵刀木(學名 Cassia siamea)。興建宿舍時,為原地保留這棵樹,宿舍設計特意作出遷就。
宴會廳和飯廳氣派雍容典雅,可舉行大小宴會,是特區政府設宴款待到訪國家元首或政府首長的理想地點。宴會廳面積300平方米,可以舉行150人的宴會或300人的酒會。客廳則常用於迎接政要貴賓或舉行會議。
禮賓府主樓於一八五五年興建,屬新古典建築風格,有濃厚殖民地色彩。歷任港督以至特區行政長官都在府第續有修繕,以切合個人風格和需要。 其中以1889-1891年和日治時期(1942-1945年)兩次修建的規模最大。1889年,港督德輔爵士 (1887-1891年)在任期間,東面加建新翼,用作社交活動場地。新翼面積與主建築相若,由有蓋樓梯相連,上層為宴會廳,下層為飯廳。加建工程全速進行,於1891年完成。
1941年聖誕日,第21任港督楊慕琦爵士(1941-1947年)向日軍投降。其時,總督府已建成86年,不少部分亟待徹底修葺,日軍遂大舉重建擴充。1942年,26歲工程師藤村正一奉命擬備圖則,準備加建中央塔樓和修改石柱牆飾,以切合東洋風格。上層增建向海的傳統和室,包括日式榻榻米平台及障子趟門(米紙製),另闢設小型茶室。工程1944年完竣。時至今日,訪客來到這座宏偉的歷史建築物前,塔樓仍然是人們目光的焦點。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駐港日軍1945年9月16日在總督府簽署投降書。簽署儀式所用的長桌,現於香港歷史博物館展出。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歷任港督以至特區行政長官都在府第續有修繕,以切合個人風格和需要。
楊慕琦爵士 (1941-1947年) 1946年遷回官邸,把日式裝置拆除,改建成四間睡房和浴室。
葛量洪爵士(1947-1957年) 在房間牆壁上鑲嵌飾板,加裝假天花和壁爐,增建露台,在睡房、客廳和飯廳安裝獨立空調、裝上水晶燈飾,並在主樓門廊入口處加置兩隻石獅子。石獅子至今仍守衛着禮賓府。
戴麟趾爵士 (1964-1971年) 重新裝修,大門地上鋪砌黑白方格的膠地板,天花和牆壁加添華麗的石膏浮雕。
麥理浩爵士 (1971-1982年) 大規模翻新,更換屋頂,宴會廳首次安裝中央空調,花園闢建腰形泳池;並拆除天花吊扇,換上夫人在印度購置的意大利製古董水晶燈;擴充員工宿舍,加建風格與主樓相配的管家宿舍。
http://www.ceo.gov.hk/gh/images/pix11.jpg
尤德爵士 (1982-1986年) 在北外廊主樓石梯之外加設噴水池。置於花崗石級中央的扶手欄以同樣花崗石物料砌造,設有一引水道,池水沿引水道淙淙流下花崗石級至斜坡平台。
衛奕信爵士 (1987-1992年) 改建花園,方形水池改為圓形,在斜坡平台加建小涼亭,主花園樓梯水景改為大型花槽種植時花。
最後一任港督彭定康 (1992-1997年) 以「東西交匯」為基調,在內部大事重修,以反映香港中西薈萃、朝氣勃勃的特質。新的室內陳設既切合港督官邸尊貴地位,也展現東方世界的文化承傳。地毯、家具、陶瓷、畫作、雕塑完全更換,展現出新的風貌。
香港特別行政區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 (1997-2005年) 出任行政長官後,決定留居於其半山寓所,但每逢舉辦官式活動或接待貴賓,仍以禮賓府為首選場地。在他任內,禮賓府增添了許多雅緻的盆景,也作了一系列改建,包括改建廚房,以配合中式烹調,另外把宴會廳開放予非政府組織申請使用。
曾蔭權 (自2005年) 是首位入住禮賓府並在內辦公的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禮賓府的 電訊、通風和電力系統已經按照現今標準更新,並在後花園增建一個戶外魚池。香港禮賓府幾歷變遷,糅合了不同的建築風格,成為今天別具特色的文物建築。它是香港歷史演變的見證,抹上了悠悠歲月留下的幾許神秘與尊貴色彩。百多年來,不同的主人、嘉賓和員工,各以其不同的身分和方式,為它添上了深淺各異的歷史筆觸。
香港禮賓府自1968年起首次開放以來,每次都吸引很多市民和遊客前來參觀。每逢杜鵑花盛開時舉行的開放日更是盛事,參觀者除可飽覽滿園春色,還可欣賞糅合了東西方文化精粹的建築設計。
Photo:
http://www.ceo.gov.hk/gh/chi/gallery.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