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1.什麼是類風濕性關節炎?
A:它是一種慢性的、全身性的疾病,全身的結締組織均會發生發炎的變化,
關節和關節四周的構造,逐漸被慢性增生性發炎所破壞,而以肉芽組織更
替被涉及到的構造組織,好發於四肢關節。
2.類風濕性關節炎最常發生在那種年齡?
A: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最兇猛的關節炎,女性罹患率比男性多2到3倍,
雖然類風濕性關節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但最容易發生的年齡是在35到45歲之間。
3.造成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原因?
A:類風濕關節炎的真正原因仍不清楚其發生原因目前較合理的解釋:
a.免疫機轉:大部份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血清和關節液內含IgG專一性抗體稱為類風濕性因子。
b.細菌病毒及其他微生物。
c.遺傳因素:在遺傳基因中,此類患者含有HLA-DRh4。
4.患類風濕性關節炎會有那些病理變化?
A:關節受到損傷-關節腔滑膜發生病變,滑膜炎→細胞破壞→抗原形成→抗體
形成→抗原抗體形成補體、免疫形成物→多核性白血球滲出及吞噬作用→
溶脢體酵素溢出→軟骨及骨質受損。
5.如何確定自己患了類風濕性關節炎呢?
A:根據美國風濕學會1987年所訂的診斷法:
a.關節及關節周圍發生晨間僵硬,持續一小時以上。
b.三個或以上關節周圍軟組織腫脹。
c.關節腫脹發生於近端指端關節,掌骨指間關節或腕關節。
d.出現類風濕性結節。
e.對稱性關節腫脹。
f.類風濕因子呈陽性。
g.X光上關節的變化在手指或腕關節出現關節骨侵蝕或關節周圍骨質減少。
準則1~4需出現至少六週。
四個以上的準則就可以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
6.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者該注意些什麼?
A:a.急性期臥床休息:使用堅實的床墊、床板、足板、夾板等物品,維持正常
適當的身體排列,固定關節、減輕疼痛。
b.教導早晨起床時,先活動關節再下床活動,可減輕疼痛。
c.等長等張運動,可用來強化軟弱的肌肉。
d.使病人瞭解關節持續地固定不動,會增加疼痛;而運動可以真正地減輕疼痛。
e.實際依病人的能力給予每日運動計劃。
f.小心地評估病人運動的忍受力,做完運動一小時,仍覺得疲倦應減少活動量。
g.糾正病人不良的活動姿勢。
h.每日至少俯臥2~3次,每次半小時以預防髖部屈曲鸞縮。
i.評估情況,連絡大夫調整安眠藥、止痛藥之時間,使病人能按個別差異,獲得適當之睡眠和從事活動。
j.日常生活活動的協助,原則上仍鼓勵病人獨立。
k.可以利用各種不同的自我照顧器具、裝置,協助病人維持最大的限度的獨立性,如有特殊把手飲食器皿、長柄梳子、
加高的椅子和馬桶座等改善自我照顧功能。
l.給予安全之預防措施:浴室應有扶手;拐杖、手杖等助行器之使用;合腳之鞋子勿穿軟式拖鞋
m.心理支持。
n.觀察藥物之副作用,提供大夫作為治療的參考。
o.飲食治療:通常予一般平衡飲食,適當的控制體重,可減輕關節負擔。
p.知識衛教:使了解此為慢性病,需依大夫之治療方針,方能對疾病有效地控制
7.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患的居家照護該注意些什麼?
A: a.常規運動:散步、游泳、跑步、騎單車等,不可舉重、打橄欖球等激烈運動。
b.維持適當身體排列。
c.避免過度疲勞:白天應有2~4小時之午睡,每晚保持8~10小時睡眠。
d.利用輔助裝置:如加粗之筆、長柄梳子、加高的椅子與馬桶座等。
e.疼痛之處理方式。
f.保持正常體重。
g.遵照醫師指示服藥,不可因自己覺得病情減輕而停止或減低劑量。
h.教導藥物的作用、副作用、用法、用量和名稱。
i.避免服用未經醫師指示之藥物。
j加強病人與家屬對疾病預後之認知,避免急亂投醫之情況發生。
k.按時繼續門診追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