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

2006-12-31 10:58 pm
《三國演義》ge感想,(about 50-100字)

回答 (5)

2007-01-01 10:29 pm
✔ 最佳答案
看完三國演義,才感覺到中國文學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作者的寫作能力,羅貫中把所有人物都描述的栩栩如生,如:關羽的義、張飛的直、諸葛亮的忠及曹操的奸等……,讓讀者都與故事的劇情融合為一體, 隨著故事劇情的高潮而起伏。

「三國演義」因為屬於章回小說,故事具有連續性,讓人有一直想看下去的心理,而且不會覺得枯燥乏味,故事編排得宜,緊張刺激,使人有一種深陷其中,好像自己也處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的亂世之中,「三國演義」不僅是在當時有一種象徵的功用,也是令一種體制的創新,更是研究明清小說的典範之一,所以,「三國演義」真是一本值得在再看的好書,每閱讀一次,就感覺多了一次不同的體驗,文學素養也提升了許多
2007-01-02 11:54 pm
能凊楚歷史跟文學的分別
不錯不錯
2007-01-01 2:46 am
中國自古流傳有一句話:「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指年輕人不該讀《水滸傳》,否則容易會整天想打架,思想上變壞;而老年人不應該讀三國,因為其中人物善於用計使詐,處心積慮、勾心鬥角,作為應該「知天命」的老人應該安度晚年,不能整天想著算計別人,對自己身心無益。

夏志清教授在〈人的文學〉一文引用《三國演義》第十九回劉安殺妻餵肉的故事,同情舊時婦女的悲慘命運:
當下劉安聞豫州牧至,欲尋野味供食,一時不能得,乃殺其妻以食之。玄德曰:「此何肉也?」安曰:「乃狼肉也。」玄德不疑,乃飽食了一頓,天晚就宿。至曉將去,往後院取馬,忽見婦人殺於廚下,臂上肉都割去。玄德驚問,方知昨夜食者,乃其妻之肉也。

《三國演義》也留下了不少成語,如桃園結義、青梅煮酒論英雄、三顧茅廬、草船借箭、樂不思蜀、賠了夫人又折兵、蜀中無大將、三分天下……等等。

《三國演義》也留下了一些俚語,如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說曹操,曹操到……等等。

另外,書中蜀國丞相諸葛亮所作的《出師表》和《後出師表》也被傳為千古佳話。
2006-12-31 11:23 pm
感想:

三國演義是中國第一部章回小說,內容是說東漢末年,中國天下大亂,地方軍隊互相攻打,爭奪天下。本書是共分十冊的套裝書,我介紹的是其中第7冊「赤壁大戰」是講述這場戰事後,中國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以淺白易懂的文字、精美的圖畫描繪三國歷史,讀來生動活潑。大家一定可以從中獲得不少人生智慧,本書收藏於圖書館,有興趣的同學,可人借來閱讀,讀後一定對中國歷史有進一步的認識。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6120404698
2006-12-31 11:22 pm
作為您的參考:

《三國演義》和三國時期故事傳說對東亞文化形成了深遠的影響。中國古代有關三國的詩詞歌賦就不勝枚舉,以三國故事為內容的評書、戲劇和其他口頭文學作品曾出不窮。而且這些作品和《三國演義》的相互借鑒,傳承形成了獨特的類文化群。直到今日的各類三國故事劇集,漫畫,書籍還是經久不衰。《三國演義》及三國故事對於中國文化的影響至今仍隨處可見,在人們處於競爭環境或奮鬥階段,可能會以三國的場景,人物關係作為考量。其間的褒貶爭論也一直沒有停止過,但無論褒貶的結論如何,人們對三國中人文精神的認可已經根深蒂固,難說會有較大改觀。

個別的講,在有些與《三國演義》故事相關的地區或族群中,三國文化的烙印更是明顯,如諸葛姓氏,川陝地區等。

中國自古流傳有一句話:「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指年輕人不該讀《水滸傳》,否則容易會整天想打架,思想上變壞;而老年人不應該讀三國,因為其中人物善於用計使詐,處心積慮、勾心鬥角,作為應該「知天命」的老人應該安度晚年,不能整天想著算計別人,對自己身心無益。

夏志清教授在〈人的文學〉一文引用《三國演義》第十九回劉安殺妻餵肉的故事,同情舊時婦女的悲慘命運:
當下劉安聞豫州牧至,欲尋野味供食,一時不能得,乃殺其妻以食之。玄德曰:「此何肉也?」安曰:「乃狼肉也。」玄德不疑,乃飽食了一頓,天晚就宿。至曉將去,往後院取馬,忽見婦人殺於廚下,臂上肉都割去。玄德驚問,方知昨夜食者,乃其妻之肉也。

《三國演義》也留下了不少成語,如桃園結義、青梅煮酒論英雄、三顧茅廬、草船借箭、樂不思蜀、賠了夫人又折兵、蜀中無大將、三分天下……等等。

《三國演義》也留下了一些俚語,如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說曹操,曹操到……等等。

另外,書中蜀國丞相諸葛亮所作的《出師表》和《後出師表》也被傳為千古佳話。
參考: wikipedia


收錄日期: 2021-05-01 20:13:2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31000051KK0228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