咩係光學迷彩

2006-12-31 10:53 pm
聽講F-16有用到

可唔可以解釋下咩係光學迷彩?

回答 (2)

2007-01-02 5:22 pm
✔ 最佳答案
其實任何嘅迷彩,都係有利用光學嘅原理,喺目視情况下將主體嘅輪廓溶入背境環境中。
最早嘅迷彩使用,係英國人在南非跟「波爾人」作戰時,由荷蘭人嘅移民;即波爾人使用。最新嘅當然係「數碼迷彩」同「Muticam」啦!
F-16 一般使用嘅,係叫做「空優迷彩」。呢種迷彩在八十年代已經有,現在被廣泛使用在美係戰機,包括 F-22 及 F-35。 除咗目視時似藍灰色嘅污雲外,雷達波、紅外線等嘅反射率,亦被大大壓抑或以偏轉反射角度而達到減低或延遲被發現。
雖然美國有意大力發展毫米波技術企圖達至「目視隱身」,但似仍未能在戰機上使用,况且,目視只在近戰時有用,積極針對在中、遠距嘅隱身能力,對戰機更形重要。

2007-01-02 22:28:11 補充:
更正:一:打錯字,應該係 Multicam。二:唔單係用毫米波技術,同時亦有應用納米技術。附帶一提,日本東京大學已成功開發納米技術布料,可以折射不同頻普嘅所有入射光線。外表睇落真係好似透明。個人認為此布料是絕佳嘅覆蓋物料,特別係狙擊手用!但就唔係適合應用在飛機嘅塗料。
2007-01-01 2:09 am
希望能幫到您
圖片參考:http://hk.yimg.com/i/icon/16/40.gif
(請看紅色部分)
由於台灣地震所以以經盡力回答

隐形飞机的隐身原理


隐身——我们似乎并不陌生,在很多神话和传说中,人类都流露了自己隐身的梦想。很早以前人们一直在想这个办法,所谓明眼人打瞎子,一直都在想把自己隐藏起来,让敌人暴露在自己的目光下。

最早的隐身——迷彩是一种光学隐身。在视觉上我们很难分清原来的形状,如飞机背上涂迷彩的草绿色,很容易跟草地的颜色混淆;而机腹涂成天蓝色,跟天空的颜色一致,这样无论它在地上还是天上,都很难看清楚。

迷彩的确可以迷惑敌人的眼睛,但是雷达一出现,它就失去了作用。雷达发射的电磁波像水纹一样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反射回来的电磁波会在接收仪器上显示为一 个光点,称为雷达反射截面,战场上可以根据雷达反射截面的大小来发现并推测目标大小。B2隐形轰炸机就是通过缩小自己的雷达反射截面来实现隐身的。它的雷 达反射截面是目前世界上各种飞机里最小的,大概只有0.01,相当于一只水鸟的雷达反射截面,这是很惊人的。就是说,当B2从头顶飞过,监视雷达的人,在 雷达的接收仪器上看到了光点,会认为是一只鸟。而且远距离时可能什么都没看见。要缩小雷达反射截面,就要设计多棱折面的外形。如第一代隐形飞机F117就 是最好的例子。它有一个奇怪的外形——多棱折面。当雷达波到达折面后,会向其他方向反射。

利用折面的设计,实现对雷达波的反射,达到隐形的目的,这种技术反映了较早的隐形思想。但是对于飞机来说,平面的设计会使飞机的阻力增大,升力减少,机动性变差。

第二代隐形飞机,比如B2,它就不采用这种方式,整个机体是由曲面组成的,为了减少雷达波的反射,B2上面涂了一种能够产生等离子体的涂料,在飞行中,该 涂料把周围的空气电离,形成一层带电薄膜(物理上把这层膜叫等离子体鞘)蒙在飞机的周围。使射来的雷达波或者被散射或者被吸收。但由于此涂料是靠它的辐射 来产生电离,因而对人体有害,一般用在无人机上。这是一种利用或者是人为地制造等离子体的隐身技术。有人驾驶的B2上的人造等离子体是用高压、高温产生 的。它的机翼前缘加有高电压,尾喷流里面加有负离子,因而它的机翼前缘到机翼后缘之间能产生几十万伏甚至是上千万伏的电位差,使它机翼的表面气流电离,产 生等离子体 。

此时飞机已经不在空气里飞行,而是在等离子体里飞行,等离子体的密度和空气的密度是不一样的,它的升力、阻力都会发生很大变化,如果设计得好,它的机动性能可以有较大幅度的改善。

雷达技术的应用,使人类视觉大大延伸,为了与之抗衡,隐形技术也逐步发展,隐形的手段五花八门,但是原理基本上是相同的,就是尽量用各种方法避开敌人的视线。

收錄日期: 2021-04-12 19:34:1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31000051KK0224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