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姓鄭的歷史名人?

2006-12-31 8:26 pm
有什麼姓鄭的歷史名人?

回答 (8)

2006-12-31 8:29 pm
✔ 最佳答案
開闢荊榛逐荷夷 十年始克復先基」─── 鄭成功詩作『復台』


公元一六六一年四月二十一日,明永曆十五年三月二十二日,兩萬五千鄭家軍在金門島東向的料羅灣,登上了近四百艘戰船。
鹿耳門之戰與鄭荷對決
晌午時分,旌旗飛揚的龐大船隊,乘風破浪駛向台灣的中繼島,澎湖。次日,船隊來到了澎湖,泊峙內灣,鄭成功派出船隻到大員附近海面偵查,並在澎湖整裝,等候順風出發。

四月二十九日夜,為了搶潮水,鄭成功決定冒險啟椗,在強風巨浪中向東南方航進。三十日黎明,數百艘高掛著鄭字旗幟、漆著太陽與月亮並存的日月旗軍船,在濛濛霧中,悄悄來到鹿耳門外港,於北線尾島外的海邊下錨。
中午過後,鄭成功在船頭擺下香案,向天禱祝,祈求一戰成功。不久,鹿耳門水道開始潮漲,順風吹送下,船行如飛,戰船趁勢湧進鹿耳門水道,進入台江內海。此時船隊已分成三批,一批留在北線尾外海原處,另二批陸續魚貫進入鹿耳門海口,散布在台江南北兩面和熱蘭遮城、普羅民遮城之間。
傍晚,鄭軍水師衝過荷軍防線,先在赤嵌樓以北的禾寮港(約在今台南市忠義路靠成功路附近)登陸,接著進占赤崁,直逼普羅民遮城。五月四日,普羅民遮城的荷蘭守將棄城投降,結束了這場「鹿耳門之戰」。短短五天,鄭軍便攻陷了戰力薄弱的普羅民遮城,迫使荷蘭人全數退守在隔著台江水域、位在普羅民遮城對岸的熱蘭遮城,雙方開始了長期的對峙交戰。
隔年二月一日,永歷十五年十二月十三日,熱蘭遮城裏的荷蘭人終於不敵鄭成功軍隊的圍困夾攻,終於與鄭成功簽訂締和條約,歷時九個多月的鄭荷對峙交戰局面,最後在僅僅數天的締和過程中劃下句點。自此,鄭成功正式統治了台灣。
「鄭成功是非常寬厚的。不但讓所有的荷蘭士兵及家眷都離開,每個人可以帶走多少東西,幾乎都按荷蘭自擬條約中的規定。」長年研究南海問題的台綜院所長龍村倪表示,在這場媾和交涉中,鄭成功充分展露了尊重與寬容的泱泱大氣,並締下近代中國在國際上罕有的勝利表率。
三十八年前,公元一六二四年,荷蘭人在福建巡撫的默許下占領了台灣,而這一年正是鄭成功在日本平戶出生的一年;沒想到三十八年後,鄭成功踏上台灣這塊土地,驅逐了荷蘭人,開啟台灣漢人社會的歷史新頁。
(戰爭特寫圖、鄭軍三面圍攻熱蘭遮城路線圖及鹿耳門地形圖、鄭軍、荷軍等資料圖片)
同受官民尊奉的延平郡王
鄭成功,這位西方人眼中的國姓爺,明室賜封的延平郡王,民間信仰廟宇中祭拜的開台聖王,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奇才,更是台灣發展史上不能被遺忘的人物。據統計,台灣共有六十三座開台聖王廟,而台南市的「延平郡王祠」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座。
「前無古人」,延平郡王祠內的一塊橫匾上所寫,這四個字已道盡鄭成功的一生:中國歷史上,沒有第二個鄭成功。赤崁文史工作室的鄭道聰表示,明朝皇帝賜姓、清朝皇帝給他謚號,「能於不同的兩代皆受到當朝肯定的,除了鄭成功外,沒有第二人。」
對於這個現象,鄭道聰老師有一番說明。原來,延平郡王祠昔稱開山王廟,原是地方鄉民集資興建,用來祭祀鄭成功的。但因明鄭滅亡,民眾在清朝的統治下,對鄭成功只能暗中祭祀,因此廟宇改稱為「開山王廟」。一八七四年,欽差大臣沈葆楨因牡丹社事件來台,基於民間對鄭成功的景仰及提倡鼓勵忠君思想,於是力表「鄭氏明之孤臣,非國朝之亂賊」,奏請朝廷改建,以追念這位明朝孤忠。
於是清政府將開山王廟擴建成一棟福州式的建築,改稱為「明延平郡王祠」,追諡「忠節」,並編入祀典,成為台灣唯一紀念民族英雄的專祠。「從民族大義的角度來看,這也是清朝皇帝了不起的地方。」鄭道聰表示,康熙皇帝的懷柔遠見讓人欽佩,雖然清廷為鄭成功建祠堂、封諡號,背後有其政治目的,但這樣的行動,卻更加確立了鄭成功的歷史地位。
我們經由開山路來到延平郡王祠,跨進門內,便見庭院中拱橋流水,涼亭綠蔭,雲牆月門,古木蒼鬱,配合青瓦朱牆,一派園林之美。頭門之前,一座近代所建的牌坊,橫批「忠肝義膽」,與頭門之後「前無古人」匾額相互輝映。
頭門內懸掛了多幅今古對聯,書法與辭藻均為一時之選。其中,由沈葆楨親撰的一幅對聯:「開千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遺民世界;及一生無可如何之遇,缺憾還諸天地,是創格完人。」充分描述了鄭成功一生的境遇與貢獻。
台灣開發的肇始
然而,在荷蘭人據台統治及明鄭時期之前,台灣原只是一個海上荒島,一個尚無文字記載的原始社會,原住民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而在中國的史料中,也只留下「夷州」、「流求」等無法確定是否就是台灣的記載。即使在明朝大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台灣仍舊在航線之外。直到公元一五四四年,明嘉靖二十三年,葡萄牙水手的一聲驚嘆:「福爾摩沙、美麗之島」,喚來了西方國家對台灣的注意,也把台灣推向各方海上勢力覬覦、駐足的舞臺。
「在航海貿易史上,我們台灣可以說是個非常重要的據點,不但葡萄牙人來、西班牙人來、荷蘭人來,在鄭成功之後還有法國人、英國人及日本人來。」台綜院所長龍村倪分析,因為從台灣往東可達日本,往西通過台灣海峽可抵福建泉州,取得中國內地的絲綢,由泉州橫越南海,則可到西班牙大航海時代的大型貿易站馬尼拉,經過馬尼拉,還可以南行到印尼,或橫向途經舊金山繞到墨西哥。因此自十六世紀開始,台灣就是太平洋貿易區往來的中繼站,所以才會引起國際航海帝國主義的重視與爭奪。
然而,對於當時中國東南沿海的漁民、各路海盜或海上貿易集團而言,台灣僅是個歇腳避風、躲避政府追剿之地,而對明朝當局來說,更是一處瘟疫蔓延、土著凶悍的化外荒島。漢人真正開始移民台灣,遲至明代中葉才開始。
當時因部分倭寇、海盜以台南為基地,為亂附近的海域,使得大陸東南沿海居民與台灣原住民皆深受其擾,明朝廷因此幾次派兵討伐,與原住民有了初次接觸,也開啟漢族移民之始。而閩粵一帶陸續有居民因為逃難、捕魚、經商等目的移居台南,在一鯤身、北線尾沙洲一帶逐漸形成聚落。
早期,台南市西部還是一片汪洋,稱為「台江內海」。內海西緣沙洲環繞,其中位居鯤身嶼之首的「一鯤身」(即今安平一帶),是西拉雅平埔族台灣社的聚居地;台江東岸是平原區,則為平埔族赤崁社所聚集。明代的地圖、文獻上,分別稱呼台江的西岸、東岸為「台員」、「赤崁」,據推論,「台南」地名即由此二處平埔族社名音譯而來。
公元一六二四年,原占領澎湖的荷蘭人被明朝軍隊所逐,轉而進據台灣南部。首先,荷蘭人在台江西岸的一鯤身沙洲興建「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作為在台的統治中心。後來又於公元一六五三年,在赤崁地區另建一座「普羅民遮城」(金台南赤崁樓),與熱蘭遮城對峙。這兩座城堡,在鄭成功統治台灣後,也分別成為他統領台灣的行政中心(普羅民遮城)及鄭氏的宅第(熱蘭遮城)。
(世界航海貿易地圖、台灣古地圖、台南古地圖)
鄭成功的歷史定位
民族英雄、延平郡王、開台始祖……,鄭成功集各種身分於一身。然而對於這位傳奇的歷史人物,中國大陸、日本及台灣本土,皆有其不同的詮釋及看法。
由於鄭成功的母親為日本人,過去,鄭成功一度被日本視為占有台灣的幻想,而他趕走荷蘭人這段歷史,至今仍被視為日本的榮光,在他們的傳統戲劇中,甚至有一齣《國姓爺合戰》,談的就是鄭成功打敗荷蘭人那段歷史。而在中國歷史上,鄭成功是前明的忠臣,是清朝可畏的敵人,而在當代大陸與台灣之間錯綜複雜的政治關係下,鄭成功則被強調為「收復台灣」的民族英雄。
「鄭成功一生的歷史,事實上是被政權掌握者所詮釋利用的。我們看鄭成功,認為他是在十七世紀中期的大航海貿易時代中,一位中國海權的代表性人物。」強調歷史應當有地方文化解釋權及庶民觀點的鄭道聰,進一步分析,鄭成功把荷蘭人趕出台灣,可視為是東方的海權勢力戰勝西方海權勢力的典範。當時西方人的活動因此被限於中國南方海域,如廣東、越南、澳門一帶,而使當時中國東方海域成了福佬海商的天下,也使台灣成為一個純粹的漢人世界。
「無論用任何觀點來解釋鄭成功,他都有足夠的份量蹐身世界偉人之一。」翁佳音稍顯激動地說。而今,三百多年過去了,安平古堡與赤嵌樓之間的台江海域已成陸地,鹿耳門水道也只剩下一段短淺的溪流,在此安身立命的台灣人,從當年的十五萬人增加到今日的二千三百萬人,屬於鄭成功的時代,早已經落幕。
我們無法見到這位威震國際、治國統兵的英雄,當年如何拓展明鄭經略、拓墾台灣,使這塊土地走向郡縣制度,及一個儒家教育生根、文風鼎盛的漢人社會,但那獨屬於英雄的格局視野,披荊斬棘、開疆闢土的雄才大略,卻將永留後世子孫的心中。
2007-01-01 3:30 am
鄭和
鄭成功
鄭芝龍
鄭旦
鄭板橋
鄭克爽
2007-01-01 2:44 am
鄭姓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7位。

目錄 [隐藏]
1 姓氏起源
2 歷史
3 名人
3.1 台灣人
3.2 香港人



[編輯] 姓氏起源
鄭姓源於姬姓,其血緣的始祖可追溯到后稷。后稷是傳說中的農業神,其母有邰氏是炎帝的後裔。根據《史記‧五帝本記》紀戴,炎黃兩帝的血緣匯合成了鄭姓。而后稷下傳25代是姬友,姬友生活在周宣王時,是鄭國的始祖,就是鄭桓公。


[編輯] 歷史
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周厲王少子於鄭,建立了西周的最後一個諸侯國。公元前375年被韓國消滅,其子孫搬遷到今天的河南淮陽和商丘之間,以原來國名為姓,這便是鄭姓的來源。據有關史書記載,在秦末到晉代期間,鄭姓漸漸分佈到今天的浙江,陝西,山東,湖南,湖北,四川,江蘇,安徽,河北,山西等一些地方。唐代初期,河南一部分鄭氏移居到福建省,唐代末期,河南固始又有部分鄭氏進入福建,明清時著名的民族英雄鄭成功的祖先便是那次到福建的。鄭氏移居臺灣,最早是因為鄭成功,搬遷到海外,最早是從清代開始。


名人
鄭國
鄭躬
鄭興
鄭眾
鄭玄
鄭谷
鄭虔
鄭樵
鄭思肖
鄭光祖
鄭廷玉
鄭和(明成祖賜姓鄭)
鄭板橋
鄭成功
鄭芝龍
鄭經
鄭克爽
鄭珍
鄭復光
鄭觀應
鄭文焯
鄭振鐸
鄭淵潔
鄭亞旗


鄭和(明洪武四年1371年—宣德八年1433年)

中國明代航海家、外交家。
家族背景:原本姓馬名和,雲南昆陽(今晉寧)寶山鄉知代村回族人。六世先祖賽典赤·贍思丁(Sayyid Ajjal Shams al-Din Omar)是元初來自中亞的色目貴族,是布哈剌國王穆罕默德的後裔,曾任雲南行省平章,追封為咸陽王;曾祖父伯顏(Bayan)在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任中書平章,曾祖母馬氏,祖父米的納哈只,祖母溫氏。
父馬哈只(原名米里金)封滇陽候,母溫氏。族人自稱咸陽世家。
米里金生馬三寶,襲封滇陽候1。馬姓是漢化的阿拉伯語「Mahmud」。馬三寶33歲時,因戰功御賜鄭姓,改名為和。


鄭和,回族,祖先來自西域,雲南昆陽人。出生於明洪武四年(1371年)。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軍隊進攻雲南。馬三寶10歲,被擄入明營,被閹割成太監,之後進入朱棣的燕王府。在靖難之變中,馬三寶在河北鄭州(在今河北任丘北,非河南鄭州)2為燕王朱棣立下戰功。永樂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書「鄭」字賜馬三寶鄭姓,改名為和,任為內官監太監,官至四品,地位僅次於司禮監。宣德六年(1431年)欽封鄭和為三寶太監。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鄭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賜葬南京牛首山。

鄭和以長兄馬文銘之長子為嫡,名鄭文銘,字恩來,世襲錦衣千戶候3,居南京三山街(今馬府街)馬府。鄭和後裔至今已傳21代。

鄭燮(1693年—1765年),字克柔,號板橋、板橋道人。江蘇興化人。生於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父親鄭立庵是縣私孰教師,教授幾百名學生。鄭燮自幼隨父親讀書,愛讀歷史書和詩文詞集,博學強記,所讀的書都能背誦。少年時在真州毛家灣讀書。康熙秀才、雍正壬子年(1732年)到南京鄉試中舉人。乾隆元年丙辰(1736年)赴北京禮部試,中進士。乾隆七年(1742年)出任山東范縣令。乾隆十一年(1746年)調任濰縣縣令。鄭燮為官,愛民如子,任濰縣縣令時,正逢荒年,不顧他人阻擾,開倉貸糧,令老百姓寫借條,救活一萬多人;還大興土木,修建水池,招收饑民工作就食。當年入秋又歉收,鄭燮把老百姓的借條,一把火燒掉;濰縣老百姓感戴他的恩德,為他建立生祠堂。鄭燮對於民事處理公正,十二年沒有一件冤案。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游山東,封鄭燮為書畫史,鄭燮自刻印章一枚:《乾隆東封書畫史》。

鄭燮為官清廉,後來因老病罷官客居揚州,身無長物,只有廖廖幾卷圖書,便以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被世人稱為「三絕」。其詩宗陶淵明、陸放翁,畫竹似蘇東坡。鄭燮的書法揉合行書、草書,自成一體,自號「六分半書」,後人稱為「板橋」體。

著作有《板橋詩鈔》、《板橋詞鈔》、《板橋家書》、《板橋題畫》、《板橋先生印冊》等自刻本行世。

鄭成功(1624年—1662年),祖籍福建省南安人。但出生於日本九州平戶藩,父為鄭芝龍,母為日本田川氏,原名鄭森,字明儼,號大木小名福松。後由南明唐王隆武帝賜國姓朱,名成功,故又稱國姓爺。鄭成功為明朝最後一個強調反清復明的官員,並透過實質的武力攻擊讓當時佔領台灣的荷蘭東印度公司之人員撤退,並流傳下了眾多極富傳說色彩的活動遺跡和傳奇故事。死後葬於台灣臺南鹿耳門港附近。「Koxinga」一詞是外國人對他的習稱,即源自閩語的「國姓爺(Kok-Seng-Ya)」。

鄭成功的父親為鄭芝龍,受明朝朝廷招安前為一武裝海商集團首領。母親是日本女子田川松,明天啟四年(1624年,日本寬永元年)農曆七月十四日(8月27日),在日本平戶島海濱產下鄭成功,因此鄭成功是中日混血兒。七歲之前跟隨母親住在平戶,之後在福建省晉江縣安平鎮(現安海鎮)住了十餘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思宗自縊,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在這樣的亂世裡鄭成功入南京國子監太學讀書,拜當時南京禮部尚書錢謙益為師。

鄭成功有四弟。唯一同母的是終身未曾離開日本的田川七左衛門,目前還有後人在日本。


[編輯] 反清
鄭成功受南明隆武帝攏絡,賜姓為明朝的國姓朱,並封忠孝伯,這也就是他俗稱國姓爺的由來。22歲任南明隆武帝御營中軍都督。清順治三年(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清軍攻克福建,唐王隆武皇帝遇害,在清大學士洪承疇的招撫下,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認為明朝氣數已盡、鄭家自身家業一官黨恐也無法跟清廷相抗,不顧鄭成功的反對,把軍隊交給鄭成功和鄭鴻逵(鄭芝龍弟)後,隻身北上向清朝朝廷談判投降事宜。不料此時鄭家內鬨,清軍趁虛而入並奪下了鄭家根據地泉州城,鄭成功的母親田川氏為免受辱於清兵,自盡身亡。因此鄭芝龍也失去了談判的籌碼,之後在清廷的處境漸壞。

「國仇家恨」之下,隆武二年十二月(1647年1月)鄭成功在烈嶼(今金門縣烈嶼鄉)起兵,旗幟上的稱號是「忠孝伯招討大將軍罪臣朱成功」,其後漸漸整合鄭家所有的勢力,以及在父親留下來的軍隊與海商貿易事業上作更進一步的發展。永歷三年(1649年)改奉南明永歷年號,永歷帝封他為延平郡王,故亦有稱其為鄭延平者。1651年到1652年在閩南小盈嶺、海澄(今龍海)等地取得3次重大勝利,殲滅駐閩清軍主力。後揮師北取浙江舟山,南破廣東揭陽。順治十二年(1655年),清定遠大將軍濟度率兵約3萬入閩,會同駐閩清軍,進攻鄭軍。鄭成功利用清軍不善水戰的弱點,誘其出海作戰,次年四月將其水師殲滅於廈門圍頭海域。在起義後的16年間,鄭成功據地在現今小金門和廈門(當時為一小島,並沒有和大陸連在一起)一帶的小島,完全控制了海權,鄭成功一方面深入內陸廣設商業據點〈山五商〉,開闢貨源以和外國人貿易來累積資金;一方面以此募兵(包含日本、白人、黑人等外籍傭兵)及進口盔甲、銃砲、刀劍等武器來籌備軍力、軍備;又以內陸的商業據點為基,發展情報組織(相傳即為天地會、洪門)。曾經幾次起兵,也和清朝廷議和以爭取時間恢復兵力。期間,降清的鄭芝龍在清廷的要求下多次寫信給鄭成功招降,清帝亦曾下詔冊封鄭成功為靖海將軍海澄公,鄭成功堅辭不受;順治十四年(1657年),鄭芝龍與鄭成功私信被清廷截獲,以通敵罪流徙鄭芝龍於寧古塔。

順治十五年(1658年),鄭成功統率水陸軍17萬北伐,次年入長江,克鎮江,圍南京,後因中清軍緩兵之計,損兵折將,敗退廈門。十七年,在福建海門港(今龍海東)殲滅清將達素所率水師4萬餘人,軍威復振。
2007-01-01 12:44 am
鄭克爽
鄭經
鄭和
2006-12-31 11:51 pm
鄭和

鄭成功

你是姓鄭嗎?
2006-12-31 9:48 pm
鄭和

鄭成功
參考: 中史書
2006-12-31 8:29 pm
有,鄭板橋,鄭和,鄭孟松等
參考: myself
2006-12-31 8:29 pm
鄭和





鄭和 ( 西元1371─1435 ),十五世紀中國航海家、外交家。本姓馬,小字三保,回族,雲南昆陽 (今併入晉寧縣) 人,祖、父均曾到伊斯蘭聖地麥加朝聖,故幼時瞭解外洋情況。1381年明軍入雲南時被俘入燕王府為宦官,後成為燕王朱棣親信,1399年燕王「靖難」,監軍有功,賜姓鄭,升內官監太監。1405年奉命通使「西洋」率大小艦船百餘艘27,800人出長江口南下,兩年而返,前後七次奉使,歷時廿八年,先後到達東南亞、印度半島、波斯灣、阿拉伯半島、非洲東岸和紅海口,訪問三十餘國,迎送各國使節,促進了中國與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
  在世界航海史上,鄭和的遠航比哥倫布(1492年)早87年,比達伽馬 (1498年) 早93年,比麥哲倫 (1521年) 早116年。


收錄日期: 2021-04-12 22:36:0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31000051KK0144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