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香港的名字由來

2006-12-31 6:10 am
香港這名是如何得來的?
由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 (6)

2006-12-31 6:15 am
✔ 最佳答案
因 海 盜 香 姑 盤 據 香 港 島 得 名

據 古 老 傳 說 , 清 朝 嘉 慶 年 間 , 有 海 盜 林 某 與 其 妻 香 姑 橫 行 於 伶 仃 洋 一 帶 , 後 為 清 海 軍 將 領 李 長 庚 擊 敗, 林 某 逃 死 並 死 於 台 灣 , 香 姑 則 率 餘 眾 佔 據 港 島 , 後 人 因 而 稱 之 為「香港島」。

但 據 史 籍 記 載 , 清 代 並 沒 有 名 叫 香 姑 的 海 盜 , 本 港 各 區 亦 未 有 發 現 任 何 相 關 的 史 蹟 , 加 上 中 國 人 向 來 痛 恨 盜 賊 , 理 應 不 會 以 盜 名 為 一 島 之 總 名 , 故 此 說 實 不 足 信 。  

   

因 島 上 紅 香 爐 山 得 名

據 古 老 傳 說 , 今 日 銅 鑼 灣 天 后 廟 前 的 紅 香 爐 , 是 從 遠 地 漂 來 而 停 在 廟 前 沙 灘 上 。 時 人 遂 將 它 放 置 在 廟 前 , 並 稱 廟 後 山 峰 為 紅 香 爐山 , 廟 前 之 海 灣 為 紅 香 爐 港 。 其 後 漸 演 變 為 全 島 的 全 名 , 稱 為 香 港 島 。

    但 據 《 新 安 縣 志 》 中 的 地 圖 所 載 , 島 上 既 有 紅 香 爐 山 , 亦 有 香 港 村 , 二 者 既 同 時 存 在 , 地 點 亦 有 別 , 故 「 香 港 」 之 名 實 非 由 紅 香 爐 山 演 變 而 來 。

   

因 驁 洋 甘 瀑 下 江 水 而 得 名

據 傳 說 , 今 日 薄 扶 林 華 富 的 瀑 布 公 園 所 在 地 , 原 有 一 條 由 瀑 布 注 成 的 山 溪 , 稱 為 瀧 水 , 相 傳 此 處 就 是 《 新 安 縣 志 》 中 所 載 「 新 安 八 景 」 之 一 的 「 驁 洋 甘 瀑 」 。 此 處 的 溪 水 味 淡 而 甘 , 行 船 者 多 愛 汲 此 處 的 水 作 食 用 , 因 而 稱 此 水 為 「 香 江 」 , 將 此 瀑 布 入 海 的 海 港 稱 為 「 香 港 」 , 後 來 演 化 為 全 島 的 總 稱 。

    但 今 日 新 界 各 山 溪 皆 沒 有 以 「 江 」 為 名 的 , 香 江 亦 是 香 港 近 百 年 來 繁 榮 後 的 新 興 名 詞 。 且 獨 驁 洋 即 今 日 的 獨 牛 州 , 位 於 塔 門 州 南 面 , 有 學 者 指 出 該 處 才 是「 驁 洋 甘 瀑 」 的 所 在 地 。 故 「 香 港 」 的 得 名 與 「 香 江 」 , 「 驁 洋 甘 瀑 」 應 無 直 接 的 關 係 。

 

因 本 港 盛 產 莞 香 而 得 名

本 港 自 明 代 起 已 是 盛 產 莞 香 的 地 方 。 當 時 , 每 年 由 東 莞 南 部 , 新 安 與 本 港 所 產 製 的 香 品 , 常 在 尖 沙 頭 ( 今 日 的 尖 沙 咀 ) 用 小 艇 運 至 石 排 灣 , 再 改 用 艚 船 轉 運 往 廣 州 。 因 此 時 人 將 運 送 香 品 的 石 排 灣 東 北 岸 ( 今 日 的 香 港仔 海 灣 ) 稱 為 「 香 港 」 , 意 即 運 香 販 香 的 港 口 , 英人 稱 為 "Fragrant Harbour" , 即 芬 芳 的 港 口 。 位 於 港 灣 畔 的 村 落 , 遂 名 香 港 村 。

康 熙 初 年 時 曾 因 海 盜 猖 獗 而 行 遷 界 令 將 村 民 盡 徙 內 地 , 康 熙 八 年 復 界 後 , 居 民 遷 回 重 建 香 港 村 , 建 圍 牆 以 自 保 , 因 此 又 名 香 港 圍 , 今 稱 黃 竹 坑 舊 圍 。

 

因 「 阿 群 帶 路 」 而 得 名
2007-01-15 2:15 am
香港得名的由來

香港本是新安縣的一個小海島,這座小島一向都沒有一個固定的名稱。因此在鴉片戰爭前的中國沿海地圖上,都沒有香港這個地方標記,只有在海中畫一座孤立的小山,代表赤柱,紅香爐峰一類的地名,這就是最初香港的情況,而當時香港這個小島的總稱,都是由當地的居民,依自己所住的地方回答編修方誌的人。因此鴉片戰爭前的輿圖與方誌,都是由當地居民的口述,而演變成當地的地方名稱。

以下是一些學者對「香港島」這個名稱由來的一些研究

因海盜香姑盤據香港島得名

據古老傳說,清朝嘉慶年間,有海盜林某與其妻香姑橫行於伶仃洋一帶,後為清海軍將領李長庚擊敗,林某逃死並死於台灣,香姑則率餘眾佔據港島,後人因而稱之為「香港島」。

但據史籍記載,清代並沒有名叫香姑的海盜,本港各區亦未有發現任何相關的史蹟,加上中國人向來痛恨盜賊,理應不會以盜名為一島之總名,故此說實不足信。

因島上紅香爐山得名

據古老傳說,今日銅鑼灣天后廟前的紅香爐,是從遠地漂來而停在廟前沙灘上。時人遂將它放置在廟前,並稱廟後山峰為紅香爐山,廟前之海灣為紅香爐港。其後漸演變為全島的全名,稱為香港島。

但據《新安縣志》中的地圖所載,島上既有紅香爐山,亦有香港村,二者既同時存在,地點亦有別,故「香港」之名實非由紅香爐山演變而來。

因驁洋甘瀑下江水而得名

據傳說,今日薄扶林華富的瀑布公園所在地,原有一條由瀑布注成的山溪,稱為瀧水,相傳此處就是《新安縣志》中所載「新安八景」之一的「驁洋甘瀑」。此處的溪水味淡而甘,行船者多愛汲此處的水作食用,因而稱此水為「香江」,將此瀑布入海的海港稱為「香港」,後來演化為全島的總稱。

但 今 日 新 界 各 山 溪 皆 沒 有 以 「 江 」 為 名 的 , 香 江 亦 是 香 港 近 百 年 來 繁 榮 後 的 新 興 名 詞 。 且 獨 驁 洋 即 今 日 的 獨 牛 州 , 位 於 塔 門 州 南 面 , 有 學 者 指 出 該 處 才 是「 驁 洋 甘 瀑 」 的 所 在 地 。 故 「 香 港 」 的 得 名 與 「 香 江 」 , 「 驁 洋 甘 瀑 」 應 無 直 接 的 關 係 。

因 本 港 盛 產 莞 香 而 得 名

本 港 自 明 代 起 已 是 盛 產 莞 香 的 地 方 。 當 時 , 每 年 由 東 莞 南 部 , 新 安 與 本 港 所 產 製 的 香 品 , 常 在 尖 沙 頭 ( 今 日 的 尖 沙 咀 ) 用 小 艇 運 至 石 排 灣 , 再 改 用 艚 船 轉 運 往 廣 州 。 因 此 時 人 將 運 送 香 品 的 石 排 灣 東 北 岸 ( 今 日 的 香 港仔 海 灣 ) 稱 為 「 香 港 」 , 意 即 運 香 販 香 的 港 口 , 英人 稱 為 "Fragrant Harbour" , 即 芬 芳 的 港 口 。 位 於 港 灣 畔 的 村 落 , 遂 名 香 港 村 。

康 熙 初 年 時 曾 因 海 盜 猖 獗 而 行 遷 界 令 將 村 民 盡 徙 內 地 , 康 熙 八 年 復 界 後 , 居 民 遷 回 重 建 香 港 村 , 建 圍 牆 以 自 保 , 因 此 又 名 香 港 圍 , 今 稱 黃 竹 坑 舊 圍 。

因 「 阿 群 帶 路 」 而 得 名

據 說 英 軍 初 抵 香 港 島 時 , 在 赤 柱 一 帶 登 陸 , 由 一 名 為 陳 群 的 蜑 民 引 路 , 經 香 港 村 , 薄 扶 林 等 地, 到 港 島 北 部 一 帶 。 經 香 港 村 時 , 英 軍 詢 問 該 處 地 名 , 陳 群 以 蜑 音 回 答 「 香 港 」 , 英 人 即 以 蜑 音 "HONG KONG" 為 記 , 因 而 成 為 全 島 的 總 稱
2006-12-31 6:45 pm
因「香姑」而得名
2006-12-31 6:19 am
香港得名的由來

香港本是新安縣的一個小海島, 這座小島一向都沒有一個固定的名稱. 因此在鴉片戰爭前的中國沿海地圖上, 都沒有香港這個地方標記, 只有在海中畫一座孤立的小山, 代表赤柱, 紅香爐峰一類的地名, 這就是最初香港的情況. 而當時香港這個小島的總稱, 都是由當地的居民, 依自己所住的地方回答編修方誌的人. 因此鴉片戰爭前的輿圖與方誌, 都是由當地居民的口述, 而演變成當地的地方名稱.

1. 因海盜香姑盤據香港島得名
據古老傳說, 清朝嘉慶年間, 有海盜林某與其妻香姑橫行於伶仃洋一帶, 後為清海軍將領李長庚擊敗, 林某逃死並死於台灣; 香姑則率餘眾佔據港島; 後人因而稱之為「香港島」.
但據史籍記載, 清代並沒有名叫香姑的海盜, 本港各區亦未有發現任何相關的史蹟; 加上中國人向來痛恨盜賊, 理應不會以盜名為一島之總名, 故此說實不足信.

2. 因島上紅香爐山得名
據古老傳說, 今日銅鑼灣天后廟前的紅香爐, 是從遠地漂來而停在廟前沙灘上. 時人遂將它放置在廟前, 並稱廟後山峰為紅香爐山, 廟前之海灣為紅香爐港. 其後漸演變為全島的全名, 稱為香港島.
但據《新安縣志》中的地圖所載, 島上既有紅香爐山, 亦有香港村, 二者既同時存在, 地點亦有別, 故「香港」之名實非由紅香爐山演變而來.

3. 因驁洋甘瀑下江水而得名
據傳說, 今日薄扶林華富的瀑布公園所在地, 原有一條由瀑布注成的山溪, 稱為瀧水, 相傳此處就是《新安縣志》中所載「新安八景」之一的「驁洋甘瀑」. 此處的溪水味淡而甘, 行船者多愛汲此處的水作食用, 因而稱此水為「香江」, 將此瀑布入海的海港稱為「香港」, 後來演化為全島的總稱.
但今日新界各山溪皆沒有以「江」為名的, 香江亦是香港近百年來繁榮後的新興名詞. 且獨驁洋即今日的獨牛州, 位於塔門州南面, 有學者指出該處才是「驁洋甘瀑」的所在地. 故「香港」的得名與「香江」, 「驁洋甘瀑」應無直接的關係.

4. 因本港盛產莞香而得名
本港自明代起已是盛產莞香的地方. 當時, 每年由東莞南部, 新安與本港所產製的香品, 常在尖沙頭(今日的尖沙咀)用小艇運至石排灣, 再改用艚船轉運往廣州. 因此時人將運送香品的石排灣東北岸(今日的香港仔海灣)稱為「香港」, 意即運香販香的港口, 英人稱為"Fragrant Harbour", 即芬芳的港口. 位於港灣畔的村落, 遂名香港村.
康熙初年時曾因海盜猖獗而行遷界令將村民盡徙內地, 康熙八年復界後, 居民遷回重建香港村, 建圍牆以自保, 因此又名香港圍, 今稱黃竹坑舊圍.

5. 因「阿群帶路」而得名
據說英軍初抵香港島時, 在赤柱一帶登陸, 由一名為陳群的蜑民引路, 經香港村, 薄扶林等地, 到港島北部一帶. 經香港村時, 英軍詢問該處地名, 陳群以蜑音回答「香港」, 英人即以蜑音"HONG KONG"為記, 因而成為全島的總稱.

一直到英國人向清朝官廳要求租借海中小島一座, 作修船曬貨之用, 並指名最好將「香港」島借給他們, 這才在中國的輿圖上出現了「香港」這個名稱.
2006-12-31 6:18 am
據說「香港」這名字,本來是自明代至清初一個小港灣的
名稱,這個港灣就是現今位於香港仔海灣內的「石排灣」。石
排灣有香港村,村內有大約建於清朝初年的「香港圍」,
1977年因建香港仔至跑馬地隧道,此圍於是被拆去。
  至於記載香港這一地名的歷史文獻中,時間最早的是明朝
萬曆年間(1573-1619年)郭棐所著《粵大記》一書。
該書所載<廣東沿海圖>中,標有香港以及赤柱、黃泥涌、尖
沙咀等地名。

  事實上,香港地名的由來歷來眾說紛紜,至今未有定論。
關於香港得名的由來傳說,主要有下列的說法:

(一) 因「香姑」而得名

  據傳,香姑是清朝嘉慶年間出沒於伶仃洋海面的
海盜林某的妻子。但許多學者皆認為此說並不可靠。因為用海
盜的名字作地名,在中國歷史上不常見;同時,香港島上至今
也未找到與香姑有關的任何遺蹟。

(二) 因販運香木而得名

  此說始於永言的<香港地名考>一文,發表在1948年出版
的《香港百年史》上。他認為:名曰「香港」之小海港,以運
香木出口而著名。他還具體寫出了運送香木的路線:「自來東
莞南部及今新界所產之香,恒在尖沙頭(今尖沙嘴)之香
頭(當今運香木出口之舊式碼頭),用小舟載至石排灣(今香
港仔)附近之小港,名香港者,然後改用艚船(俗稱「大眼雞
船」)轉廣州城,遵陸而北,逾南雄嶺直達江蘇省蘇松一帶。」

(三) 因泉水甘甜而得名

  在有關香港得名的各種說法中,這種說法提出的時間最早。
英文雜誌《中國叢報》(Chinese Repository)1843年
8月號寫道:「香港--Fragrant Streams,本是該島南部一條小
溪的名字,外國人將其作為整個海島的名稱。」 1853年8月出
版的中文雜誌《遐邇貫珍》寫道:「溪澗紛紛噴流山泉,
極其甘冽,香港必由此得名。」旅居香港的著名學者王韜(
1828-1897)也採用此說。他主編的《循環日報》1874年6月24日
這樣寫道:「香港以泉水得名,因其山中所出之泉色清而味甘,
以鼻觀參之,微覺香冽。」
2006-12-31 6:16 am
關於香港的名字由來 ,,,,
有一個說法是香港在初期只是一個專賣香料的島的名字,,,,
有一天,,,,
有一些英國人來到那島問,,,,
"where is there?''
有人說,,,,
"香港"
英國人以為是整個地方是叫"香港",,,,
還和他的朋友,家人說,,,,,,
所以只此便整個地方叫了香港,,,,,,,,


收錄日期: 2021-04-23 19:43:0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30000051KK0465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