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膠袋日 20點!!!

2006-12-30 11:13 pm
無膠袋日的來源、影響和功用. (請詳述)

回答 (4)

2006-12-30 11:27 pm
無膠袋日,是香港綠色學生聯會主辦的,努力了整整7年,才夢想成真。他們成功游說兩大超級市場在內的共14家零售商1200間商鋪參與,不主動派發膠袋。這7年路程的甘甘苦苦,外人難以明白。

這一活動的主要發起人是何漢威,1998年1月,他就呼籲“ 報紙不要袋”。不少報販卻對他嘆苦經孟“不送膠袋,誰還會來我這裡買報紙。”他向政府和立法會提出開徵膠袋稅,官方反應冷淡。

他寫信給百佳和惠康兩大超市,希望減少派發膠袋,信石沉大海。他上街抗爭,安排小學生用膠袋堆積成膠袋山,又用20米絲帶將擁有最大超市的富商辦公樓圍起來……然而,香港人依然故我,天天無膠袋不歡。

垃圾袋子
香港人丟棄膠袋數量每年都在上漲

今天的香港,每天消耗的膠袋多達3300萬個,足以覆蓋26個香港維多利亞公園,比2004年的2400萬個,增加了37.5 %。看看來自香港環保署及地球之友的數字孟

香港人丟棄膠袋數量,2001年28萬公噸,2002年38萬公噸,2003年37萬公噸,2004年39萬公噸。

無膠袋日這一天,香港膠袋使用量減少了八成,62%的市民贊成“無膠袋日”。有人打趣說,香港應該有九成的市民支持,為什麼是九成,不是百分之一百?因為這剩下的10里,3是膠袋生產商,而7是香港眾多的嫖客和性工作者。

這“無袋運動”總不能推廣到性場所。“今天不能戴套哦。”“為什麼?”“今天不是無膠袋日嗎?”“噢,那就不乾了,改下次吧。”交易吹了。

別以為香港人真是那麼環保。“無膠袋日”那天一過,“不可濫用膠袋”的理念卻拋諸腦後,故態復萌,翌日使用膠袋的數量激增三成。


佢地有個好好的新聞稿可以做d positive argument
http://www.gsc.org.hk/gsc/public/plasticbags/2006_npbd2/20061109_PC/20061109_PR.pdf

綠色學生聯會
http://www.gsc.org.hk/modules/AMS/article.php?storyid=92

根據環保署公佈的數字,全港每日製造超過一萬七千公噸固體垃圾,其中包括三千三百萬個膠袋,亦即平均每人每日棄置五個膠袋;這些不能分解的膠袋最終被送到堆填區,大幅縮短堆填區的壽命。

故此,政府打算於明年首季公佈就徵收膠袋費的詳細報告,期望以「污染者自付」形式,向膠袋使用者徵費,達至減少膠袋使用量。

對於政府這個計劃,膠袋生產商、各類零售商及普羅市民有何反應?究竟現時香港市民使用膠袋的情況及心態是怎樣的?

鏗 鏘 集 節目重溫 http://www.rthk.org.hk/rthk/tv/hkcc/20061127.html
2006-12-30 11:20 pm
減用膠袋,在現時多種環保項目,被視為重點處理的首要目標,全城熱烘烘,大家希望政府可以起一個帶頭作用,帶領全港市民,上下一心,減用膠袋,但環保署官員,不論在膠袋製造過程,能否分解及循環再造等的認識,均遭業界人士「考起」,令我們相當詫異。

事實上,減用膠袋,政府大聲疾呼已經多年,但一直未見有任何政策出現,直至最近幾個月,才由民間環保團體,主動發起無膠袋日。呼籲經廣泛宣傳後,反應相當良好,不論商界及市民,很大程度予以支持,非必要的情況之下,不會多用膠袋。現時在各大超級市場,已經可以見到很多主婦購物者,自備環保袋,而這個無膠袋日,由偶發性改為每月的第一個星期二均會作出相同行動。至於其他行業,亦關心自己業內用膠袋情況,設法減少。報販聯會呼籲會員,在每日早上十時過後,報章不裝入膠袋出售,會員大力支持。

少用膠袋,在短短幾個月已見成效,環保意識深入市民,少用一個膠袋,大家出一分力,我們樂見這個現象,亦讚賞環保團體的努力。在全城市民齊心少用膠袋之後,政府才作出反應,製作短片在電視宣傳少用膠袋,配合環保團體的呼籲,在時間上比環保團體遲來一步。

 除了電視宣傳片之外,推動少用膠袋,政府協助商界或市民的措施,可謂絕無僅有,全靠市民主動配合,業界自發性參與,要進一步提升效果,似乎缺少一個龍頭帶動,政府在這方面的角色,責無旁貸。只可惜,到目前為止,我們見到政府所做的,只是集中精神去研究膠袋稅,希望用稅收去減少市民用膠袋。

徵稅在某程度上可以令市民減少用膠袋,但這只不過是一個消極方法,既然政府高呼少用膠袋,就必須要有積極的態度,不能講一套做一套,將責任交到民間。減少膠袋其實尚有很多方法,除了少用之外,尚可以回收。市民去一次超級市場,帶回三數個膠袋,循環再用亦有剩,到最後唯有掉進垃圾桶,其實很多市民不想浪費這些膠袋,但不知道哪個機構、哪個地點可以回收,如果有途徑,以現時市民少用膠袋的意識,情況一定相當樂觀,問題是政府是否有政策配合方便他們,例如資助商場、超級市場、大廈管理處等設置回收箱。

減少用膠袋,政府應踏出積極一步。

Is it ok?

Good luck~~
參考: Me~
2006-12-30 11:18 pm
15─ 香港首個無膠袋日

為響應政府開徵膠袋稅之建議,綠學聯將於4月15日舉行「415無膠袋日」,為香港首個自發無膠袋日,香港亦是繼印度後全球第二個地方舉辦同類運動。綠學聯已成功邀請百佳、惠康、華潤萬家、屈臣氏、萬寧等商戶,攜手於當日全面停止主動免費派發膠袋。如顧客需要膠袋,則商戶會鼓勵每使用一個膠袋捐出港幣五毫,扣除所需支出,將會撥捐樂施會作慈善用途。除了到以上商戶,綠學聯亦鼓勵市民當日購物時盡量不用膠袋,購買濕貨或需要使用膠袋直接盛載食物(如麵包)時,亦自備購物盒或減少膠袋數量,共同參與「無膠袋日」。

為了讓大眾於「415無膠袋日」作好準備,綠學聯將於本月起舉行一連串的宣傳活動,首個活動便是「326誓師大會」,義工和主禮嘉賓將會帶領市民及學生代表,於銅鑼灣行人專用區一同立誓,決心減用膠袋。當日,聯會更邀請到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立法會議員蔡素玉為主禮嘉賓。

而台北市政府亦越洋支持「415無膠袋日」,雖然其代表環保義工大隊大隊長黃呂錦茹女士未能如期抵港,但對方亦越洋發表講詞,與大家分享台北市在減用膠袋運動上的成功經驗,並認為香港今次經驗是台北推行「零掩埋目標」的借鏡;台北2002年成功推行禁止免費派發膠袋的政策後,大幅減少了8成的膠袋使用量。

惠康、百佳、華潤萬家、萬寧和屈臣氏的代表出席典禮,亦充分表現企業負上了社會責任。在誓師儀式上,眾嘉賓一同變走遺禍環境的「膠袋人」,象徵齊心戒掉濫用膠袋的惡習,迎接自備購物袋的新潮流。

落實污者自付原則,發揮企業社會責任

綠色學生聯會主席何漢威表示:「這是香港人及環保史上重要的一天,香港人第一次能夠親身實踐污染者自付原則,放棄大家已習慣依賴的膠袋,而自備購物袋,具十分重要的意義,在環保發展路上踏出重要的一步。」他續表示:「今次的無膠袋日是一個重要的試驗,深入了解如何在港實施膠袋收費,希望各商戶能減少5成的膠袋量;同時我們更要從愛爾蘭及台灣兩個已實施的國家取得經驗,希望同時做好立法、執法及教育的工作,多管齊下,才是最佳減少膠袋污染的措施。」

效發台北大型宣傳,呼籲全港商舖參與

另外,為了呼籲全港市民參與「415無膠袋日」,除各超市/連鎖店會進行宣傳計劃外,綠學聯更將於本年四月有舉辦一連串活動。包括在4月4日由兩位歌星擔任無膠袋大使向市民宣傳,又於4月5日連同眾義工及單車愛好者於九龍市區進行單車車隊宣傳活動;更會在4月9日聯同過百名小學生於灣仔及銅鑼灣沿途向各店舖及市民宣傳無膠袋日的訊息。

綠學聯認為,政府已正式表態推行膠袋收費,在這重要時刻,商戶、市民應同心響應,為環保出一分力。「415無膠袋日」將會是全港市民實踐「無膠袋購物」的重要里程碑。

聯會向全港的商店及市民呼籲,參加「415無膠袋日」,各商戶可到聯會網址 (www.gsc.org.hk) 下載宣傳海報及索取座枱卡,聯會將於網頁刊登所有參與「415無膠袋日之商戶」,呼籲市民予以支持。

是次湩動由環境保護運動委員會及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贊助
2006-12-30 11:17 pm
香港今年4月15舉辦的首個「無膠袋日」,成功減少近八成的膠袋使用量。綠色學生聯會決定下月起,每月第一個星期二都會舉辦「無膠袋日」,參與機構更由14個增至25個,即有近2000間廣 告

店舖參加,包括全港690間7-11便利店。

為何「無膠袋日」要在周二舉行﹖「有超級市場指周六太忙,反正周二是真正上班的日子,相信更能讓市民把棄用膠袋概念融入生活。」綠色學生聯會主席何漢威說,每個月都舉行「無膠袋日」,是希望協助市民培養減用膠袋的習慣,新一個「無膠袋日」將為6月6日(下周二)。

聯會於今年4月15日舉行香港首個「無膠袋日」,當時參與的機構只有14間,一共1200間店舖﹔經聯會多番游說,下月將有25個機構、共2000間店舖參加計劃,包括超群及英王餅店、全港有690間分店的7-11便利店,及官燕棧、Dymocks書店等(見表)。何漢威解釋,如市民當日到上述商店購物時要求索取膠袋,他們每索取一個膠袋,就要向樂施會捐贈5毫﹔購買麵包的首個膠袋則是免費。

為加強宣傳,部分商店亦各出其謀,官燕棧和Dymocks書店會在當日向顧客送出環保(相關新聞 - 網站)袋1個,而樂健坊亦就某些貨品為顧客提供75折優惠。

何漢威表示,新加坡環保局早前透過電郵,要求綠色學生聯會分享落實「無膠袋日」的經驗和困難,因該局亦希望在新加坡推行「無膠袋日」。新加坡環保局指出,現時新加坡有420萬人,每人平均每日棄置1.6個膠袋,較香港人每日棄置5個膠袋少。


收錄日期: 2021-04-12 21:32:5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30000051KK0209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