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歷史簡介
澳門以前是個小漁村,她的本名為濠鏡或濠鏡澳,因為當時泊口可稱為"澳"。澳門及其附近盛產蠔(即牡蠣),蠔殼內壁光亮如鏡,澳門因此被稱為蠔鏡。後人把這個名稱改為較文雅的"濠鏡"。清乾隆年間出版的《澳門紀略》中說:"濠鏡之名,著於《明史》。東西五六里、南北半之,有南北二灣,可以泊船。或曰南北二灣,規圓如鏡,故曰濠鏡。"從這個名稱中,又引申出濠江、海鏡、鏡海等一連串澳門的別名。
澳門的名字源於漁民非常敬仰的一位中國女神──天后,她又名娘媽。 據說,一艘漁船在天氣晴朗、風平浪靜的日子裡航行,突遇狂風雷暴,漁民處於危難。危急關頭,一位少女站了出來,下令風暴停止。風竟然止住了,大海也恢復了平靜,漁船平安地到達了海鏡港。上岸後,少女朝媽閣山走去,忽然一輪光環照耀,少女化做一縷青煙。後來,人們在她登岸的地方,建了一座廟宇供奉這位娘媽。
十六世紀中葉,第一批葡萄牙人抵澳時,詢問居民當地的名稱,居民誤以為指廟宇,答稱“媽閣”。葡萄牙人以其音而譯成"MACAU",成為澳門葡文名稱的由來。
在後來的四百多年時間裡,東西文化一直在此地相互交融,留下了許多歷史文化遺產,使澳門成為一個獨特的城市。
自1999年12月20日起,澳門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在“一國兩制”政策的指引下,澳門實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而澳門的社會和經濟方面的特色會予以保留並得以延續。
澳門的面積很小,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方之一,也是亞洲人均收入比較高的地區。
澳門是一個國際化的都市,幾百年來,一直是中西文化融和共存的地方。
地理位置及面積
澳門特別行政區是中國領土的一部份,位於中國廣東省東南沿海的珠江三角洲,毗鄰廣東省,與香港相距60公里,距離廣州145公里。
澳門特別行政區由澳門半島、氹仔和路環兩個離島組成。總面積共28.2平方公里,其中澳門半島8.9平方公里、氹仔6.5平方公里、路環7.6平方公里、路氹填海區5.2平方公里。澳門半島與氹仔之間由三條澳氹大橋連接,包括:嘉樂庇總督大橋(2.5公里),友誼大橋(4.5公里),以及西灣大橋(2.2公里),當中最長的友誼大橋可直接通往位於氹仔的澳門國際機場。本澳首條斜拉橋 — 西灣大橋,已於二零零五年一月九日正式投入使用。雙層大橋上層有六條行車線,而下層則有四條行車線。 下層將於颱風期間開放供使用。氹仔和路環之間也有一條約2.2公里的路氹連貫公路相連。
推介:
大三巴牌坊和白鴿巢公園(60-75分鐘)
文物古蹟薈萃
從議事亭前地可以看到矗立在聖母玫瑰堂後上方的大炮台城牆(如果還沒有參觀過該教堂以及聖物寶庫,那一定要去參觀一下)……教堂右邊是板樟堂街……左轉進入賣草地街……沿大三巴街(街兩旁有一些賣古式家具、瓷器和紀念品的店舖)……向前走到莊觀的石台階,石台階上就是大三巴牌坊(原為聖保祿教堂,由耶穌會會士於1602年興建。1835年的一場大火幾乎燒燬了整個教堂,只剩下一面石墻,即現在的大三巴牌坊。牌坊上的雕塑訴說著有關天主教在亞洲傳教的故事)……在欣賞完牌坊上的雕塑後,可進到牌坊後參觀已修復好的地下墓穴,墓穴裡安放著殉教徒的遺骨,還可以參觀天主教藝術博物館……穿過馬路是大炮台,澳門博物館就建在這裡(館內陳列的展品介紹了在數個世紀中,東、西文化在澳門交匯並和諧共存的多種面貌等……每天上午十時至下午六時對外開放,星期二休館)……從大三巴的石台階下,轉右沿花王堂街前行,這條街主要賣古董和古董複製品,這裡有龍袍、清朝家具、瓷器、古錢幣、漆器、畫卷,應有盡有……花王堂街的盡頭是聖安多尼堂和白鴿巢前地……穿過舊基督教墳場(在此長眠的有商人、傳教士、水手和一些於十九世紀在澳門生活的居民,如著名畫家錢納利)……舊基督教墳場旁邊是東方基金會的會址(曾是英屬東印度公司總裁的官邸,內有一個小的博物館和畫廊)……緊接著是白鴿巢公園(也稱賈梅士公園,因葡萄牙最偉大的詩人賈梅士曾在此居住過一段時間),公園內的一個巖洞中安放著這位詩人的半身塑像。園內古木參天,遍植花草,有涼亭、刻著棋盤的石桌椅等,市民常在這裡下棋和進行社交活動……遊覽路線到此結束,可在這兒乘坐的士或巴士回議事亭前地,或者從這兒去果欄街……離開白鴿巢前地,沿花王堂巷左轉進入快艇頭街,走一會兒就到果欄街。果欄街的起始處有一小三角地,路面鋪著葡式碎石仔,這附近有很多商店出售古董、中式手工藝品、有關毛澤東的紀念品、鴉片煙槍等……果欄街到此分為兩條街,在這兩條街上可以看到手工藝人在敞開的店舖裡製作中式家具、玉石飾物、祭祀用品、木桶、鳥籠(鳥籠中擺放著一個小的瓷器,給鳥飲水用)、風箏等用品……這附近還有很多小街道可以逛一逛,然後可去營地大街,從營地大街可到新馬路(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
唔夠的上~
http://www.macautourism.gov.mo/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