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手足口病??

2006-12-30 4:48 am
我想問什麼是手足口病,點形成?

回答 (3)

2006-12-30 4:51 am
✔ 最佳答案
手足口病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手足口病是由一種過濾性病毒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現在手、腳和面部的皮疹。

徵狀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在人體內潛伏大約一星期左右,然後便開始產生類似感冒的症狀,如輕微發燒、胃口下降、燥動不安等。幾天之後,皮疹便開始出現在手腳四肢上,有時會出現水泡;口腔黏膜上可出現疼痛的潰瘍。這些皮疹和潰瘍在一星期左右便會慢慢退去,病也就跟著痊癒。


成因
致病的病毒有柯薩奇病毒和EV71型腸病毒。這些病毒可由病者排泄到大便裡,也能經由咳嗽或打噴嚏的飛沫感染他人。其他的途徑包括直接的身體接觸,或間接地接觸到受污染的物件而發病。 受感染的多是五歲以下的小童,由於這些小童的身體抗感染力通常較低,而且這種病毒的傳染性又高,所以特別容易致病。

自行處理
發燒期間可給予適當的退燒藥,保持足量的水分和飲食。


治療

可吃退熱藥物。但注意不可給孩子吃阿斯匹靈,因為可能對生命造成危險。
如患者持續發熱不退,皮疹出現發炎現象,便須要去看醫生。

預防
注意小兒的個人衛生,不要讓小兒接觸不乾淨的玩具,避免病兒和其他小兒一起玩;大小便後要洗手,教導小兒不要對著他人咳嗽或打噴嚏,及掩蓋住口鼻。

http://www.health4ev er.com/dis_cure/dis/ epide/epide_dis_09.h tm



手足口病


病原體

手足口病是一種病毒性感染。最常見的病原體是甲類柯薩奇病毒,屬於腸病毒的一種。手足口病多數會在夏天及初秋出現。

病徵
發病初期會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發燒情況可能持續4至5日。手掌、腳掌,有時臀部,亦會出現無痛的皮疹或水。口腔內會有疼痛的潰瘍,導致吞嚥困難,因而食慾減退。這些水及皮疹通常會在7至10日內消退。併發症並不常見。在罕見的情況下,此病才會引發病毒性腦膜炎。

傳播途徑
手足口病主要透過受患者的糞便污染的食物而傳播。直接接觸患者穿破的水亦會傳播病毒。患者 在患病第1周最易把此病傳染他人,而患者的糞便在數周內仍具傳染性。

潛伏期
潛伏期為3至7日。

治理方法
在大多數情況下,發燒、紅疹及潰瘍會在1周內自動消退,患者通常可完全康復。現時並無有效治療此病的方法,但可採用症狀療法,使患者的熱度、以及潰瘍引致的痛楚得以紓緩。處理鼻喉排出的分泌物、糞便及弄污的物品後,須立即洗手。如兒童發高燒,活力減退或病情惡化,家長應及早攜同子女就醫。

預防方法
預防手足口病最重要是注重個人生。
1. 保持空氣流通。
2. 飯前、如後,以及處理尿片或其他被糞便沾污的物品後應洗淨雙手。
3. 保持雙手清潔,並用正確方法洗手。
4. 雙手被呼吸系統分泌物弄污後(如打噴嚏後)應立即洗手。
5. 打噴嚏或咳嗽時要掩口鼻,並妥為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
6. 兒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應常常徹底清洗。
7. 病童應留在家中,直至熱度及紅疹消退,以及所有水結痂後才回校上課。
8. 減少到人多擠迫的地方。



http://www.info.gov. hk/dh/diseases/CD/HF MDc.htm


【手足口病的治療】


壹、手足口病的新治療原則

腸病毒到台灣一遊,短短一個月奪去五十餘條人命,造成數千個病童病重臥床,
數萬人遭受感染,除了防疫工作的缺失之外,相信有更多民眾發現,近代西方醫
學在面對許多病毒性疾病時,原來是無法處理的,沒有疫苗,沒有可用的藥物,
除了『多洗手、少外出』等消極的預防措施之外,一旦發生感染,病人只能自求
多福,乖乖靜待免疫力上升,後來即使分離出致命病毒株,也只是找出殺人兇手
,依舊只能眼睜睜看著這隻病毒逍遙法外,就是沒法處理。

其實,由傳統醫學的角度來看,腸病毒,並不是什麼難治的病。

手足口病(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並不是一種新的疾病,西醫早有
關於此症的描述,自1957年以來,先後在加拿大、英國、美國、澳洲、日本、大
陸、台灣等地都發生過流行,多半發生在夏秋兩季,臨床症狀有以下特性:

一、多發生於學齡前兒童,尤以 1-2歲嬰幼兒最多,偶發於成人。
二、糞口或飛沫型傳染。
三、常在夏秋季節流行,潛伏期 4-7日。
四、發疹前可有低熱、頭痛、食欲不振等症狀。
五、口腔的硬顎、頰部、齒齦及舌出現疼痛性小水皰,迅即破潰形成淺而白的潰
瘍,四周繞以紅暈。
六、手足發生米粒至豌豆大小的水皰,呈半球狀或橢圓形,皰壁薄,皰液澄清,
多發在指甲周圍及足跟邊緣,數目不多,但亦可在50個以上,偶爾在膝前、
臀部,甚至全身泛發。
七、一般病程7-10天,很偶爾發生致命性的中樞神經併發症(也就是無菌性腦膜
炎)或急性心肌炎。

腸病毒是一種病毒通稱,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只要分離,隨時找得到,雖然醫
界早已經分離出造成手足口病的元兇科沙其病毒Coxakievirus(手足口病以A16
、A4、A7相關性最大;無菌性腦膜炎、急性心肌炎則是B5為主;本次的則是
type 71)及Echovirus等RNA病毒,而西醫的Nelson小兒科學、Harrson 內科學
等典籍,也對此病的症狀及及致病病毒描述甚詳,但是依舊沒有特殊治療方法,
一般只能採用支持療法,或是用抗生素預防繼發的細菌感染,對於無菌性腦膜炎
、心肌炎,也沒有更好的方法控制病情。

其實,複雜如人類,簡單如病原體,都會或多或少改變外在環境以利於生存繁衍
,由此一論點出發,想要抑止細菌或是病毒複製繁殖,除了採用針對病原體的毒
殺(如抗生素),或是阻礙其複製等等這些直接攻擊方法之外,還有另一種治療
原則,就是改變人體的內在環境,使病原體無法在此一環境中生存,如此同樣可
以達到治療的效果,卻可以大大減少直接毒殺病原體時對人體正常組織帶來的副
作用,而且這種方法不需要精確知道引發疾病的病原體是何方神聖,只要知道哪
一種人體內環境不利於病原體生存就行了。

中國的歷代醫家在觀察無數病患的症狀,試驗過無數種方式後,已歸納出極佳的
(症候──治療原則)相應系統,透過這一系統,可以輕易將這一系列低熱、水
皰、食慾不振、口瘡……相關症狀歸屬於溫病的溼熱病候,並確立清熱祛濕,疏
風解毒是治療此一症候的最佳原則。

在這個治則指導下,只要能運用中藥適度解熱,調整患者的水液代謝,或是通便
以減少病毒複製速率,輔以一些對患部症狀有針對性的藥物,並適時注意患者體
能狀態,就能夠修正人體的內在環境,製造出一個病毒及細菌都不易生存的乾冷
內環境,不必費心去分離出病毒株,卻可以得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2006-12-30 4:58 am
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及輕微的傳染病。可由多種的腸病毒引致,例如柯薩奇病毒和EV71型腸病毒。常見於夏天及初秋時分,潛伏期約三至七天。
傳播途徑:
手足口病主要是透過患者的排泄物及呼吸道的飛沬或玩具等直接接觸傳染;而接觸患者穿破了的水泡亦能感染此病。
誰容易受到感染?
手足口病主要發生在五歲以下的幼童身上,由於傳染性頗高,所以很容易在幼稚園及幼兒中心做成爆發性傳染。
病徵:
病發初期有點像感冒,病者可能會連續發燒幾天,手、腳會出現水泡或無痛的紅疹,口腔內及舌旁會有疼痛的潰瘍,因而影響食慾。這些水泡及紅疹通常會在7-10天內消退。嚴重的腦部和心臟併發症並不普遍。
如何照顧染上手足口病的兒童?
一般來說,病者會在一星期左右,隨著水泡、紅疹、潰瘍消失及退熱而自動痊癒。現在雖然還沒有任何有效的治療方法或預防疫苗抑制手足口病,但為了防範併發症,假若病者情況惡化、活力不佳或發高燒,家長應攜同子女儘速就醫。同時在接觸患有手足口病的病人後,要清洗雙手。
預防方法:
1. 保持空氣流通。
2. 飯前、如廁後及處理完嬰孩的尿片或其他穢物後應徹底洗手。
3.咳嗽或打嘖嚏時應掩蓋鼻口。
4. 小朋友的玩具或用具應清洗乾淨。
5.由於手足口病的傳染性頗高、病童應留在家中,直至退熱,口、手腳的潰瘍及水泡結痂後才回校上課。
6.減少到人多擠迫的地方。沾污的玩具,用品應清洗乾淨飯前、如廁後,及處理完嬰兒尿片等穢物後應洗手,留在家中直至徵狀消退,咳嗽或打噴嚏時應掩蓋鼻口

預防手足口病

最重要是注意個人衛生
參考: 衛生署中央健康教育組
2006-12-30 4:51 am
甚麼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及輕微的傳染病。可由多種的腸病毒引致,例如柯薩奇病毒和EV71型腸病毒。常見於夏天及初秋時分,潛伏期約三至七天。




EV 71病毒



柯薩奇病毒







傳播途徑



手足口病主要是透過患者的排泄物及呼吸道的飛沬或玩具等直接接觸傳染;而接觸患者穿破了的水泡亦能感染此病。


誰容易受到感染?



手足口病主要發生在五歲以下的幼童身上,由於傳染性頗高,所以很容易在幼稚園及幼兒中心做成爆發性傳染。







病徵



病發初期有點像感冒,病者可能會連續發燒幾天,手、腳會出現水泡或無痛的紅疹,口腔內及舌旁會有疼痛的潰瘍,因而影響食慾。這些水泡及紅疹通常會在7-10天內消退。嚴重的腦部和心臟併發症並不普遍。











如何照顧染上手足口病的兒童?



一般來說,病者會在一星期左右,隨著水泡、紅疹、潰瘍消失及退熱而自動痊癒。現在雖然還沒有任何有效的治療方法或預防疫苗抑制手足口病,但為了防範併發症,假若病者情況惡化、活力不佳或發高燒,家長應攜同子女儘速就醫。同時在接觸患有手足口病的病人後,要清洗雙手。







預防方法



1. 保持空氣流通。



2. 飯前、如廁後及處理完嬰孩的尿

片或其他穢物後應徹底洗手。



3. 咳嗽或打嘖嚏時應掩蓋鼻口。



4. 小朋友的玩具或用具應清洗乾

淨。



5. 由於手足口病的傳染性頗高、病

童應留在家中,直至退熱,口、手腳的潰瘍及水泡結痂後才回校上課。



6. 減少到人多擠迫的地方。




沾污的玩具,用品應清洗乾淨





飯前、如廁後,及處理完嬰兒尿片等穢物後應洗手





留在家中直至徵狀消退





咳嗽或打噴嚏時應掩蓋鼻口




預防手足口病

最重要是注意個人衛生

收錄日期: 2021-04-16 16:23:3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29000051KK0311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