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錢並不是特定的人發明的。「錢」換成另外一種說法就是「貨幣」,它是一種用來表示價值的東西。在最古老(或現代,在極少數的原始部落)的時代裡,人們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換物資。例如我用我的驢頭,跟你換你的豬頭;只要雙方都同意,交易就可以完成。
但是到後來,隨著交易越來越複雜,大家開始覺得以物易物太不方便;因為身上不可能總是帶著豬頭或驢頭,所以想出用某種東西可以輕巧攜帶的東西,那就是最早的「貨幣」(錢)。一開始大家可能使用貝殼或礦石之類的東西當貨幣,可是那些東西太普遍了,跑到海邊或山上就可以撿到一堆,於是人們又發明了用金屬鑄造貨幣。鑄造貨幣的權力在政府手上,而且有特定的圖案可供辨識,可以防止偽造。
可是政府不能無止境地鑄錢下去,因為如果在市面上流通的「錢」過多,只會讓它失去價值。所以後來又發展出「準備金」的制度,也就是說,當這個國家有多少黃金,它才能發行多少貨幣(這稱為「金本位制」),這樣貨幣的價值就可以穩定下來。
在新石器時代,社會結構漸趨復雜,由於農耕及手工業漸漸分家,先民多拿剩餘產品,去交換缺乏的物品,實行以物易物、以貨易貨,形成人類早期的商業活動,到了商代青銅器的製造技術己達到很高水平,由於貨物的種類繁多,先民在交換貨物時,需求不同,不容易直接換得所需物品,因此必須有一種等物作為交換的媒介,因此便有實物的貨幣,起初人們流行的貨幣為海貝和珠玉,發展至秦始皇時,由於六國貸幣不一和混亂,因此秦朝,規定黃金為上幣,銅幣為下幣,制定統一使用的貨幣-----圓環錢,錢上鑄上「半兩」,奠定日後歷代錢幣模式。漢武帝時廢除了秦的「半兩」錢,改鑄「五銖」錢,由於輕重大小都較為適中,以後各朝代的錢幣都依照這方式,通行了七百多年,王莽篡漢後的新朝,便廢用了「五銖」錢,曾經把貨幣分為金、銀、龜、貝、泉、布六類,共有二十八種,由於泥古混亂而失敗,「五銖」錢再度使用,在魏晉南北朝是中國貨幣大動亂的時代,有些地區使用銅錢,由於有不少銅錢銷毀用來鑄造佛像和法器,由此以雜鐵、金、銀作為交易媒介,而且當貨幣供應不足時,出現了貨幣史上逆轉的情形,人民多用穀、布帛進行交易,它們在成為實物貨弊。公元621年唐高祖李淵廢止了過去所沿用的五銖錢,改用「開元通寶」錢,自此以後,各代不再使用重量命各的錢幣,並以錢取代銖,定下了「十錢為一兩」的十進法,唐代以後宋代的錢幣更訂立了年號錢的制度,另外宋代的錢幣亦稱作對錢和三體錢,在重量及形制上都完全相同,但錢文上的書法字體亦有不同,兩個一組為對,三個一組為三體錢,錢文的字體有楷體、行體、篆體、草體、在中國錢幣歷史上的新貌,此外銅錢和鐵錢並行錢,而銀也正式成了法定的貨幣,這些都是金屬貨幣史上的重要變革。此後各朝大體皆依照其體制。
自滿清入關後,清初的一百普遍使用白銀為上幣,稱重計用,而清庭在幣制上基本沿用明朝制度,銅錢型式與明代不同之處在於錢幣底面有鑄刻上滿文,正反兩面滿漢對照,在銅錢面上,是皇帝的年號加上通寶二字,非常簡明清晰。鴉片戰爭後,白銀大量流失,造成中國國內的嚴重銀荒,直接動搖了白銀的貨幣地位,直至1888年(清光緒十四年),廣東省鑄幣廠按照「墨銀」的重量,成色(九成)創鑄銀元,文曰「光緒元寶」,背面以蟠龍為圖案,又稱作「龍洋」,同時銅錢亦轉為以蟠龍為圖案,並加上英文幣值,一洗千年以來的傳統面貌,亦可見引證自1861至1894年間洋務運動給中國的改變。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初年,還採用舊制錢的幣值,如十文、十當、一兩等,其後數年間的錢幣用值亦不斷西化,如一仙、一毫、一圓等,亦可看到時代的轉變與革新。或許我們今天日常看到的貨幣,若干年後再作重溫時,就好像我們回看古代先民們的一樣,因為他們曾經鮮活過,但消逝在歷史的長河之上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