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否不能依靠電腦?

2006-12-29 2:47 am
是的話,為什麼呢?

回答 (1)

2006-12-29 3:22 am
✔ 最佳答案
國際科學巨匠霍金上周首次香港之行讓社會各界激動不已。隨後的第三次來中國內地講學,同樣受到熱烈追捧,特別是青年學子。霍金研究的領域遙遠而浩瀚,但他積極進取、永不言敗、頑強不屈的科學探求精神,足以讓在學業苦讀、商場、職場打拼的不同行業和年齡的人崇拜和敬仰。

同時科學技術的進步也使他脆弱的生命得以延續,智慧的思維得以繼續閃光。

霍金代表著科學奇跡。

上周,史蒂芬·霍金,這位身患高度殘疾的世界著名天體物理學家,首次訪問了中國香港。他的科學成就與不向厄運屈服的偉大精神,感動了全香港。“霍金熱”席捲香江,“霍金精神”成為媒體新詞。市面上霍金著作熱銷讓書商驚喜不已;學界、政界乃至商界,競相追逐“演講”席位……

史蒂芬·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正值伽俐略逝世300周年;23歲,獲得康橋博士學位;32歲,宣佈發現黑洞輻射;37歲,出任康橋大學盧卡遜數學教授……21歲那年,霍金不幸患上肌肉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從此輪椅相伴、痼疾纏身。數十年來,霍金時常無助地斜躺於輪椅上,憑藉3根能動的手指,對廣袤宇宙展開了探索與研究,每每令世人感受“大爆炸”理論的震撼。

曾有人說,霍金無權無勢,也沒有天王巨星般炫人的光彩。然而,他為什么能在商業發達、經濟挂帥之地,享受超級VIP的禮遇,招來各路人士熱烈追捧,刮起“追星”旋風?

香港“霍金熱”背後意味著什么?

霍金抵港翌日,不顧舟車勞頓,舉行記者見面會。他在回答“科學研究如何帶動經濟發展”時,告誡港人:“對基礎科學的研究是出於科學本身的需求,不是經濟的需要,但基礎科學的進步時常會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霍金的金玉良言,正適合現時的香港:急需加大科研投入,重視基礎研究,在日後漫長的國際競爭中,科學之能量,將會發揮令人意想不到的威力;香港需要徹底改變“重商言利”、“經濟巨人”、“科研侏儒”的不良形象。

在6月15日舉行的公眾演講會上,許多香港人懷揣霍金所著的《時間簡史》、《霍金的遨遊宇宙》等讀物、影像製品。相信有些人只是將它帶回家存放於書架上當做一種時髦裝飾,但更多的人,會把它當做一種勵志自己及家人的“心經”。毋庸置疑,霍金的香港公開演講,已讓港人親身體會到科學之美,激起了無數少年對人生美好的想像的同時,對追求科學、探索宇宙奧秘也更具堅定的信心。演講結束時,全場近2000名聽眾肅立鼓掌近1分鐘,以雷動的掌聲向這位科學巨匠和生命鬥士致敬。

人類已進入21世紀知識型經濟時代,自主創新能力將是推動經濟持續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香港要保持競爭優勢,就要不斷提升生產力和競爭力,科學助推成為必然。霍金的短暫訪港,引發了香港年輕一代對科學的重視,人們期望政府及社會各界,投入更多的資源支援科研工作。(鄧卓明)

透過電腦聲音器讀寫說 科技讓霍金能與世界溝通

史蒂芬·威廉·霍金1962年考進康橋大學準備攻讀碩士時只有20歲,一天下午,他突然沒有辦法係鞋帶,被醫院診斷為“肌肉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很快就導致全身癱瘓,醫生告訴他無法治愈。你只能再活兩年。類似的肌肉萎縮病人沒有一個活過20年,霍金奇跡般地又活了40多年,不能說話的霍金怎么與外界對話,如何演講和接受媒體採訪?“他依靠電腦科技與世界溝通。”霍金的好友、著名數學家丘成桐教授介紹說。霍金講話功能全部喪失後,有一陣子靠的是眼神與人交流他面對著一塊拼寫板,讓人指著英文字母,當指到他所要的字母時,他就揚起眉毛,最後拼出辭彙。但這種交流十分困難,更不用說寫科學論文。加利福尼亞一位名叫瓦特·沃爾托茲的電腦專家幫霍金走出了困境。他寄給霍金一段自己編寫的叫做平等器的電腦程式,從而使霍金可以從螢幕上選擇辭彙,只要他按動手中的開關,單詞就轉入語言合成器發音。後來,康橋調節通訊公司的大衛·梅森把一臺很小的個人電腦及語言合成器進行改良後裝在了霍金的輪椅上,這使霍金“說話”的速度大大加快,每分鐘可造出15個詞,並且既可以說,又可以把文字列印出來。

但自去年起霍金連手指也不能動彈,無法再用手控制計算機,只好依靠高科技與人溝通。霍金的助手介紹,在霍金的眼鏡上,約距右頰一英寸,安裝了負責偵測肌肉活動的紅外線發射器及偵測器,例如他想打招呼,說聲“(你好)”,他先以眼球控制紅外線感應器,選定在熒幕上輪流出現的英文字母,當計算機出現他想要的“H”時,霍金再動眼球,這樣計算機就會不斷顯示以“H”為字頭的英文字,當“HELLO”出現時,他又動一下以選定這個字,當他造句完畢後,再把句子傳至合成器發聲。

人類可以透過科技彌補許多缺憾這也是霍金帶給人們的另一個啟示。(趙 明)

霍金預測人類未來40年內將在火星建立移民地

  在宇宙中尋找人類新家園

史蒂芬·霍金預測,很快人類將不得不尋找新的生活家園來代替地球。

霍金認為,目前地球面臨著許多意外的危險,其滅亡可能是相當突然的,為了生存人類必須要在宇宙中尋找新的家園。霍金指出,地球目前面臨的危險包括自然災難、全球變暖、核戰爭、遺傳變異病毒等人類目前還不知道的其他危險。

霍金認為,解決上述問題的主要辦法是儘快開發太陽系的其他星球。他指出,人類20年後可能會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同時未來40年內將在火星建立移民地。霍金稱:“假如我們不到其他的星系,我們不會找到類似於地球的星球。如果近100年內人類不會滅亡,他們也應該可以尋找到宇宙移民地。”

俄羅斯與美國很早以前就已經制定了開發和移民月球的計劃,而事實上,上述計劃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能第一個獲得新能源來源的通道,這就是用於熱核能源的氦-3同位素。據悉,月球上擁有大量的上述物質,可以保障地球能源供應1000年以上。

除爭奪能源資源外,俄羅斯與美國還在加緊爭奪開發火星。專家表示,月球上將建立飛往火星的中間站,換句話說,誰第一個控制月球,那么他就將第一個登陸火星。據悉,美國專家計劃在2015年登上月球,而2020年登陸火星。而俄羅斯專家計劃在2012年登上月球,而在2020年前在月球上建立必須的運輸系統,並準備登陸火星。(章田雅 龍)

霍金解說人類謎團

宇宙有無起點?宇宙是否永恒?

我們為何在此?我們從何而來?

本報綜合消息2006年國際弦理論大會於6月19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當世界科學大師霍金教授坐著輪椅出現在人民大會堂萬人大禮堂時,幾十臺攝像機和照相機的鏡頭齊刷刷地對準了他,猶如在記錄重大政治或外交儀式。許多年輕學生歡呼著躍離座位,衝到主席臺前,端著各式相機對準霍金教授一陣猛拍。

“你們聽得見嗎?”霍金教授以他招牌式的問候開始了45分鐘的演講──宇宙的起源和歸宿。

“宇宙有無起點?宇宙是否永恒?”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人類中的智者。20世紀20年代美國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在威爾遜山上用100英寸的望遠鏡觀測天象後,情形發生了根本的改變。哈勃發現,宇宙正在膨脹,星系之間的距離隨時間流逝而增大。

霍金接著說:“愛因斯坦的理論不能預言宇宙如何起始,它只能預言宇宙一旦起始後如何演化。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將時間和空間統一成時空。但是時間仍和空間不同,它像一個通道,要么有開端和終結,要么無限地伸展出去。為了理解宇宙的起源,我們必須把廣義相對論和量子理論相結合。”霍金說。

霍金教授想像中的宇宙起源有點像沸騰水中的“泡泡”。他說:“宇宙的開端,可能出現了許多‘小泡泡’,然後消失。‘泡泡’膨脹的同時,會伴隨著微觀尺度的坍縮。一些坍縮的‘泡泡’由於不能維持足夠長的時間,來不及發展成星系和恒星,更不用說智慧生命了。但一些‘小泡泡’膨脹到一定尺度,就可以安全地逃離坍縮,繼續以不斷增大的速率膨脹,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宇宙。”

他說:“我們已經觀察到,宇宙的膨脹在長期變緩後,再次加速,現有的理論仍不能很好地解釋這個現象。宇宙學是一個非常激動人心的學科。我們正接近回答古老的問題:我們為何在此?我們從何而來?”

對於多數中國學生來說,霍金的名字是個神聖的符號。國際弦理論大會組織者在高校密集的中關村地區免費發放了6000多張霍金教授演講會入場券。前去領取霍金講座門票的青年學生和社會人員絡繹不絕。工作人員表示,科學愛好者及霍金“崇拜者”:“簡直要把辦公室的門檻給踏破了。”

一位領到門票的研究生說,霍金如此大的號召力並不僅僅來自學術上的成就,很多人都想親身感受這位身殘志堅的科學奇才的魅力。

  名詞解釋

弦理論是一門理論物理學上的學說。理論裏的物理模型認為組成所有物質的最基本單位是一小段“能量弦線”,大至星際銀河,小至電子、質子、誇克一類的基本粒子都是由這佔有二度空間的“能量弦線”所組成。

弦理論或者超弦理論是愛因斯坦生前最後30年一直尋找而未竟的一個夢想,是現在最有希望將自然界的基本粒子和四種相互作用力(包括引力)統一起來的理論。它第一次將20世紀的兩大基礎理論──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結合到一個數學上的自治框架裏,有可能解決一些長期困擾物理學家的黑洞本質、宇宙起源等世紀難題。科學家聲稱,弦理論的實驗證實將從根本上改變人們對物質結構、空間和時間的認識。


收錄日期: 2021-04-19 00:59:4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28000051KK0179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