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燉冬菇』和『炒魷魚』是解僱員被解僱?

2006-12-29 2:22 am
我聽了很多,但就不明解???
更新1:

『燉冬菇』和『炒魷魚』的來意是怎樣的????

回答 (4)

2006-12-29 2:45 am
✔ 最佳答案
燉冬菇的來意

在警務人員中流行的俗語,有一句叫做「燉冬菇」,這句話的意思是降級。例如一位警員原為便衣警探,突然接到上級的命令,要他穿回軍裝,駐守在某一地點,則這位警員,就被稱為「燉冬菇」。

「燉冬菇」一詞,源於警員稱他們所戴的帽子為「冬菇」。本港早期華人警員所穿的制服,和現時的不同,市政局書刊出售處有一套本港早期的明信片,其中有一張是早期華人警員的照片,看過這張明信片,就會明白為甚麼把警員的帽子稱為「冬菇」。

那警帽是沿用中國清朝的軍帽,它的形狀是上窄下闊,有如一枚未開得透的冬菇,帽是用竹片編織而成,俗稱「竹析帽」,由於這帽子形如冬菇,故才有「燉冬菇」一詞。

當一位警員表現良好,工作態度認真時,上級會派他擔任便衣警探。便衣警探是不必穿制服的警員,他可以穿任何服裝去執行職務,既然不穿制服,自然就不必戴上那頂冬菇形的警帽,他的頭上便沒有一隻「冬菇」了。

但是,當這位便衣警探不守紀律,或者犯了規條,上級認為他不適宜擔任便衣警探,命令他穿回制服,於是他的頭上便要戴上一頂冬菇形的警帽,故此這位警員便被稱作「燉冬菇」。

本來「燉冬菇」只表示由民裝警員改為軍裝警員,在薪級上是沒有降低之意,只因穿便裝工作比穿軍裝自由很多,一旦被約束於紀律嚴格的軍裝隊伍中,便有被降級之感。因此,凡被降級的人,都稱為被「燉冬菇」。這話後來擴散到其他行業去,也用「燉冬菇」來形容降級。

炒魷魚的來意

「炒」字來自粵語「炒魷魚」,但是為什麼辭退僱員會與炒魷魚拉上關係呢?

原來在舊社會很多人從鄉下出城打工謀生,老闆除了付工資,還包工人的食宿。那些工人隨身衣物不多,但一定帶備私人的鋪蓋(通常是草蓆一張)。被老闆解僱,自然要收拾衣物離開,草蓆則要捲起以便攜帶。把魷魚切片放進鑊裡炒時,魷魚受熱會捲起,恰好相似捲起草蓆的形狀,所以「炒魷魚」便成「解僱」的代名詞。通常的用法是「某某人被老闆炒魷魚」、「老闆炒某某人魷魚」或乾脆說某某人被「炒」了。

普通話也有用「捲鋪蓋」代表離職,粵語中相應的說法是「執包袱」,把衣物收拾放在布包帶走也。解僱某人可以說成「叫佢執包袱」。[無獨有偶,英語中也有一模一樣的用法。「包袱」英文叫〝sack〞,作為動詞用便是「解僱」的意思。
參考: 雅虎知識及中產部落
2006-12-29 2:43 am
燉冬菇係降人職

而炒魷魚係解僱


兒家人地講既炒人,就係咁解啦
2006-12-29 2:36 am
yes!!
2006-12-29 2:25 am
燉冬菇係降職

炒魷魚係被解僱

炒啊A魷魚就係啊A冇工做
參考: 我


收錄日期: 2021-05-03 22:39:1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28000051KK0170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