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共和國(法語:République française),簡稱法國(法語:La France),位於歐洲西部,與比利時、盧森堡、德國、瑞士、義大利、摩納哥、安道爾和西班牙接壤,隔英吉利海峽與英國隔海相望。
法國是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戰勝國,故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對議案擁有否決權;法國也是歐盟和北約創始會員國之一,亦是《申根公約》的成員國。
歷史
主條目:法國歷史、法蘭西曆史、法蘭克及法蘭西殖民地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e/Prise_de_la_Bastille.jpg/200px-Prise_de_la_Bastille.jpg
圖片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1789年7月14日,法國民眾和軍隊攻陷巴士底監獄,使這天成為法國國慶日。
法國最早的根源大約在10世紀,查理曼帝國分裂;根據843年《凡爾登條約》,東部的部分形成現下的德意志,中部是在後來逐漸消亡的勃艮第,而西部則逐漸成為現在的法蘭西。經歷過與英國交戰足足113年的百年戰爭後,在15世紀末,法國逐漸地形成了一個中央集權制和君主專制政體的國家,直到1789年爆發的法國大革命才推翻了封建制度及君主制,並開始逐步建立起共和制、推向民主制;法蘭西國家格言「自由、平等、博愛」(法語:Liberté, Égalité, Fraternité)這三個詞就是從法國大革命中來的。而且在1792年建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直到1804年拿破崙成為法國皇帝,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或稱拿破崙帝國),結束了短暫的共和國歲月。
其後,法國於1848年因在國民議會的另一次革命和推翻帝制的背景底下,成立了法蘭西第二共和國,並由路易·拿破崙·波拿巴擔任總統,直至1852年的帝制恢復。
1870年普法戰爭結束後,法國再次恢復共和制度(創立第三共和),並一度於1871年3月18日至5月28日間建立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的專政政權:巴黎公社,但隨即被推翻。然後法國民眾在普魯士軍隊撤走後,又再次恢復了第三共和。經歷了一戰和二戰,第三共和終於到1940年被納粹德國(德意志第三帝國)所滅。在二戰中,戴高樂將軍在英國建立流亡政府,稱為「自由法國」,與「納粹德國」的附庸「維希政權」抗衡;抗戰其間,再改名為「戰鬥法國」。
戰後,法蘭西第四共和國由戴高樂將軍開始。雖然法蘭西是兩次世界大戰的主要戰勝國,但是法蘭西在這兩次戰爭中的財富、人力等等均損失慘重。第四共和一直維持到1958年阿爾及利亞戰爭爆發,戴高樂將軍宣佈結束舊憲法,推行新憲法,並建立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即現在的法蘭西共和國。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五共和建立時,汲取了前幾次議會民主制度失敗的教訓,因此開始創立並執行半總統半議會民主制,維持到現時法國的政體,並未改變。而最近幾年法國和德國的密切合作成為歐洲經濟一體化不可或缺的主要動力,例如在1999年歐元的流通就是一例。今天,法國站在歐洲國家尋求在更多領域進行更密切合作的最前端。
法蘭西共和國
法語:République française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3/Flag_of_France.svg/125px-Flag_of_France.svg.png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b/b8/France_coa.png/110px-France_coa.png
國旗
國徽
國家格言:Liberté, Égalité, Fraternité
(法語:自由、平等、博愛)
國歌名稱
法國國歌(馬賽曲)
自然地理
(實際管轄區)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4/47/LocationFrance.png
首都
巴黎
最大城市
巴黎
國慶日
7月14日(自1879年)
來源——法國大革命:攻陷巴士底監獄
參見——巴士底日
面積
國土面積:675 417 (包括海外屬地)/543 965 (不包括海外屬地)平方公里
水域率:0.26%
時區
UTC +1
夏時制:UTC +2
人民生活
官方語言
法語
人口
總人口:64 804 551
人口密度:112/km2
政治文化
政治體制
共和制——
半總統半議會民主制
國家領導人
國家元首:總統:雅克·席哈克
政府首腦:總理:多米尼克·德維爾潘
經濟實力
貨幣單位
歐元
貨幣符號
€
中央銀行
法蘭西銀行(Banque de France)
國家資料
國際域名縮寫
.fr
國際電話區號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