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問中國hist上有咩偉大人物?

2006-12-28 1:06 am
請講下佢有咩咁偉大!!

回答 (3)

2006-12-28 1:11 am
✔ 最佳答案
朱元璋生於元朝天順帝天歷元年(1328年)九月十八日未時。父親朱世珍。母親陳氏。朱元璋祖籍為江蘇沛縣,祖、父後在濠州(今安徽鳳陽)定居。因其出生時,身上有蟲子在爬,故原名蟲扒,後至皇覺寺才改重八,不久改為朱興宗。參加元末農民起義後改名為朱元璋,字國瑞。朱元璋幼時曾為地主放牛。至正四年(1344年)淮北大旱,朱元璋的父、母、兄先後去世,不得已入皇覺寺為遊方僧。

至正十二年(1352年)受好友湯和來信勸說,參加紅巾軍,投靠郭子興,由於指揮有方,不久便由一名小軍官逐漸升為元帥,並娶其養女馬氏(後為皇后)。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攻佔集慶,將這裡作為自己的根據地,並改名為應天府。朱元璋採取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採取穩健的進攻措施,擊敗了徐壽輝、陳友諒和張士誠的勢力。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被韓林兒封為吳國公,1364年自封為吳王。同年將小明王沉入長江中。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初四日(1月23日),朱元璋在應天稱帝,建國號大明,年號洪武。以應天為南京,開封為北京。同年閏七月,大將徐達攻克大都,元朝滅亡。洪武十四年(1381年)征服雲南,中國大體上統一。

統一中國後,朱元璋為明朝制訂了包括《大明律》在內的一系列嚴格的典章制度,但由於皇帝本人的性格和經歷等諸多方面的原因,在處罰犯罪時,朱元璋往往並不按照《大明律》的規定來實行刑法,而是大開殺戒。由於其出生貧苦,朱元璋極為痛恨魚肉百姓,徇私枉法的官員,曾規定貪污60兩白銀就要被處死,處死後亦須接受剝皮實草之刑,此指死囚被剝皮後,所剩餘的皮囊將會以稻草充塞,製成人偶(亦有一說法是說將所剩餘的皮囊充氣、定型,製成燈籠),以收殺雞儆猴之效,剝皮實草之刑亦為朱元璋所常用。在其主政期間,處死了大批不法貪官,包括開國將領朱亮祖,女婿駙馬都尉歐陽倫,其中甚至因為郭桓案,空印案殺死數萬名官員。但很多官員都是被冤殺。而空印案本身被認為是無中生有,是由於皇帝自己的猜疑造成的。由於朱元璋的吏治嚴厲,在明初相當長一段時間,官員腐敗的情況得到有效遏制。同時,由於皇太子朱標軟弱,為確保皇權的穩固,朱元璋在政權穩定後開始大規模誅戮功臣,先後炮製了胡惟庸案、藍玉案等大規模的案件,株連人數達到4萬5千餘人。包括宰相李善長,胡惟庸,汪廣洋,將領藍玉,傅友德,馮勝等開國功臣給清掃一空。

朱元璋雖然對官員要求極為嚴厲,但非常注意減輕民間普通百姓的負擔,在主政期間,基本上實現了輕徭薄賦,同時多次救濟災民。社會生產力在其統治期間得到了很大的恢復,人口大量增長。

朱元璋曾多次北伐蒙古,以保障北方邊塞的安寧。期間勝多敗少,曾成功在甘肅擊敗王保保,在東北逼降納哈出,在蒙古高原幾乎活捉元主脫古思帖木兒,但1372年大將徐達在和林為王保保擊敗,迫使朱元璋放棄佔據整個蒙古故地的企圖。其後朱元璋封諸子到各地,尤其是北方邊塞,為王,以加強宗室的力量,但這直接導致了其死後靖難之變。

朱元璋生活儉樸,工作勤奮,在明南京皇宮內,沒有設立御花園,只有御菜園,其中種滿蔬菜,供給皇宮。

李小龍
李小龍(Bruce Lee,本名李振藩,1940年11月27日—1973年7月20日),演員,武術家,創立截拳道。祖籍中國廣東順德均安,出生於美國舊金山,即舊金山。

生平
李小龍的母親何愛榆(英文名 Grace),原籍上海,是文學家、收藏家、富商何甘棠之女。李小龍的父親李海泉是粵劇名丑。只有3個月大的李小龍已經在《金門女》中亮相。自從1946年至1959年,作為電影童星的他在香港出演了18部粵語文藝片,包括《細路祥》、《人之初》、《苦海明燈》、《慈母淚》、《父之過》、《千萬人家》、《危樓春曉》、《愛》續集、《孤星血淚》、《守得雲開見月明》、《孤兒行》、《兒女債》、《詐癲納福》、《早知當初我唔嫁》、《雷雨》、《甜姐兒》、《人海孤鴻》。

李小龍自幼時就開始學習太極拳,鍛煉身體的協調性。1954年,13歲的李小龍拜葉問為師學習詠春拳,師兄為黃淳。1960年,李小龍在美國西雅圖青年會迎接一名日裔空手道選手挑戰,僅用11秒便打敗了這名挑戰者!於是李小龍亦在1962年4月在當地成立「振藩國術館」,兩年後在美國的萬國空手道大賽中展示了中國功夫,大為矚目。

1966年4月30日,李小龍與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正式簽訂了30集電視片集《青蜂俠》演出合約。隨後在1967年至68年間,不斷在美國各地的空手道大賽中做示範表演。1971年李小龍正式回到香港,與鄒文懷等人合作拍攝了五部電影:《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龍爭虎鬥》和《死亡遊戲》。其中在《精武門》一片中,李小龍更首次將雙節棍搬上銀幕,並道出一句經典對白:「我們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自此成為了香港電影的一大經典。

死亡傳聞
1973年7月20日,李小龍計劃與當時的電影製作人鄒文懷與演占士邦聞名的澳洲演員佐治拉辛比吃晚飯,希望說服後者在其新片《死亡遊戲》中演出,當天他並無赴會;當晚被發現於女星丁佩家中暴斃。

死因眾說紛紜,醫院公佈的資料說他是死於「腦水腫」,並指出他對一種含有equigesic的止痛藥過敏,身體無受傷,除大麻外並無發現其體內含有其他毒品。有人認爲李小龍是因爲練功過度,疲勞致死,這種説法並沒有很充足的證據,但是據説李小龍家中有給肌肉通電來刺激肌肉發達的機器,而且他在最後三部電影中的肌肉也特別好看。也有人認爲他是死於藥物過敏,這種説法雖然沒有很充足的證據,但是他死前確實吃過一些藥丸。

另外在2006年2月,美國芝加哥驗屍官James Filkins在西雅圖舉行的美國科學院周年會議上稱,醫院解釋是錯誤的;他說1995年才被醫學界確認的癲癇猝死症,相信才是李小龍的死因。癲癇猝死症會令心臟和肺停止,「李小龍當時身心均感痛苦」。

有人猜想李小龍是被一些中國的武術家毒死的,按照中國的傳統,武術不外傳,李小龍把武術教給洋人違反了這個傳統,因此有中國人使用祖傳秘方把他毒死,以使得屍檢顯示正常死亡,這種説法目前無確切證據。還有些非洲人認爲李小龍沒有死,而是在肯尼亞隱居練功,這種説法不但無確切證據,而且還與李小龍追悼會的錄像矛盾。

影響
李小龍的事業成就對香港影壇以至文化方面都有深遠的影響,首先最明顯的是李小龍以功夫打出名堂,紅遍國際,為香港電影人對荷里活發展開拓了先河。其次李小龍的功夫令世界不少影迷崇拜得如癡如醉,全球人亦爭相學習功夫。而李小龍的功夫電影亦令動作片成為香港電影界的主流電影片種之一,後期的成龍和周星馳的戲路,明顯受到李小龍的影響。

武術
李小龍自稱他的武術要將人的身體變成「像水一樣」,他的功夫像一條鐵鏈而不是一條鋼筋,這樣可以避免很多傷害,並且以柔克剛,藉力用力。他聲稱截拳道更是一種武術的哲學,並不是指打鬥的方式。截拳道的弟子遍佈世界各地。李小龍的妻子也曾是他的學生。美國NBA巨星賈巴爾也是他的學生,還參加了《死亡遊戲》的演出。

※鄧小平(1904-1997)已故中國國家最高領導人,一國兩制計畫的總設計師。
※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1910-1997)已故印度加爾各答仁愛會負責人。
※鄧亞萍(1973-)河南鄭州人,前中國國家隊乒乓球選手、奧運冠軍。
※陳祖澤(1941-)前港府教育統籌司、現任九龍巴士公司董事長、香港公益金執行委員會主席。
※歌麗婭‧馬卡帕高‧阿羅約夫人(Gloria Macapagal-Arroyo,1947-)菲律賓共和國總統。
※吳儀(1938-)中國國務院副總理。
※曾志偉(1953-)知名演員、演藝人協會現任主席、香港電影金像獎男主角得主之一。
※阮小儀(生年不詳)商業電台第二台及無線電視遊戲節目主持人。
※林珊珊(生年不詳)著名經理人,曾任歌手、商業電台節目主持人。

2006-12-27 17:12:05 補充:
拿破崙他的「自由、平等、博愛」口號,使法國大革命不久之後即陷入混亂局勢的法國增添希望,讓渴望改革的人看見願景實現的可能性。他是歷史上最驚人的奇才之一。在近四分之一的世紀裡,他馳聘戰場,親自指揮和參加了六十多次大戰役,其中四十次獲勝。革命的浪潮把他推向權力的最高峰,他給尚未定型的法國一整套行政機構,顯示出他的統治天才。他刻意摧毀歐洲的舊制度,深刻地改變了歐洲的面貌。他像檢察官一樣熟悉法律,其天文知識不下於天文學家;他的談吐妙趣橫生,人們嘆為觀止:他日理萬機,常常每天工作近二十個小時

2006-12-27 17:12:24 補充:
他創造歷史,也譜寫歷史。他的戰報猶如詩篇;他有卓越的想像和構思能力。十五年裡,他平均每天口授十五項命令和諭示,邏輯嚴密,條理分明,很多是言簡意骸的哲理小品,他建立中央集權的軍事官僚國家機構,頒布了《拿破崙法典》,把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用法律形式固定下來。但是,自信和野心終於導致了他的失敗。他曾下令在攻下莫斯科後要鑄造紀念章,上面鎢刻:「天上有上帝, 地下有拿破崙。」這兩行字!
2006-12-28 1:31 am
孫中山,鄧小平,毛澤東?
2006-12-28 1:11 am
歷史以來中國最偉大的人物~~

國父孫中山先生



生平



早年



孫中山的雕像現仍矗立於檀香山華埠的街頭孫中山清同治五年十月初六日(1866年11月12日)出生於中國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農民之家,為家中季子。七歲時入私塾接受傳統教育。1879年,十四歲的孫中山受長兄孫眉接濟,隨母乘輪船赴夏威夷,始見「滄海之闊,輪舟之奇」。孫在當地英國國教會開辦的用英語授課的小學「意奧蘭尼書院」(Iolani School)修讀英語、英國歷史、數學、化學、物理、聖經等科目。1881年畢業,獲夏威夷王親頒英文文法優勝獎。之後進入當地最高學府、美國教會學校「奧阿厚學院」(Oahu College)(相當於中學程度)繼續學業。1883年由於孫中山有信奉基督教的意向,被兄長送回家鄉。同年冬天到香港,與陸皓東一同於公理會受洗入基督教,並就讀於拔萃書屋(今日之拔萃男書院)。次年進入中央書院(今日之皇仁書院)。1887年進入香港西醫書院(香港大學的前身),1892年7月以首屆兩名畢業生中第一名的成績畢業,並獲當時之香港總督威廉·羅便臣親自頒獎。之後他在澳門、廣州等地行醫。



孫中山最初未言革命,嘗於1894年《上李鴻章萬言書》中,提出多項改革建議,惟李鴻章斷拒。失望之餘,孫中山11月24日赴檀香山茂宜島募款組織興中會,提出了「驅逐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的口號,企圖以排滿思想為其革命事業鋪路。1895年孫中山到香港,會見舊友陸皓東、鄭士良、陳少白、楊鶴齡等人,準備籌劃生平第一個革命組織興中會,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為目標。最終同年2月12日,孫中山先生在中環士丹頓街13號正式成立了「香港興中會總會」。其時,楊衢雲、謝纘泰等人已先以「開通民智、改造中國」為宗旨創立「輔仁文社」。孫中山以志業相近,遂與輔仁會社接洽,衢雲等欣然同意舉全社併入興中會;於是租定總會所一處,託名「乾亨行」。2月20日,孫中山先生於香港大學作公開演講,並提到他的革命思想源於香港。





革命期間

1895年2月21日(正月二十七日),興中會總會在香港成立,與會者皆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為誓,興中會選出楊衢雲為會辦(當時稱為伯理璽德天,即 President),孫為秘書。3月16日(二月二十日)首次幹部會議決定先攻取廣州為根據地,並採用陸皓東所設計之青天白日旗為起義軍旗,即分工展開各種活動,先生主持前方發難任務,衢雲主持後方支援工作。孫中山進入廣州,創農學會為機關,並廣徵同志,定重陽節(10月26日)為起義之日。可是因為事先洩密,這次起義失敗作收,以陸皓東為首的多數成員被捕處刑,孫中山則被清廷通緝,遭香港當局驅逐出境,流亡海外。孫於11月避往日本,並於此時起剪掉辮子,改穿西服。1896年初與其妻兒抵達夏威夷,再轉往美國[2],希望在旅美華僑中發展興中會及籌款。同年秋天,孫中山轉往英國倫敦,在當地被清廷特務緝捕入中國使館,成為國際事件。事件後來被稱為「倫敦蒙難記」(Kidnapped in London),孫並被邀出書描述其遭遇,亦因此事而名聲大噪。1897年,孫經加拿大,轉往日本。先結識宮崎寅藏、平山周,二人後來成為孫中山的長期支持者;透過宮崎及平山,孫再結識日本軍政、幫會中人,包括犬養毅、大隈重信、山田良政等人;並一度接觸梁啟超等保皇派。1900年庚子拳亂引來八國聯軍,孫中山藉機聯繫時任兩廣總督的李鴻章,希望能籌劃南方諸省獨立,成立類似美國的合眾國政府,李也答應與其會見。但在日本友人協助下卻發覺不過是個清廷陷阱。而後李赴北京協調條約之事,此會面也無疾而終。同年9月,孫中山與日本友人及原興中會骨幹人物先赴香港,被禁入境後轉往台灣,得當地日本官員答允支持在廣東發動起義(稱惠州三州田起義)。後因日本官員臨時改變態度而失敗,孫亦返回日本。





革命期間的孫中山1903年夏在日本青山開辦革命軍事學校起,改革命誓詞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同年9月,孫中山離日再赴檀香山,希望再次在華僑中發展革命。1904年初,孫中山在檀香山加入洪門,成為致公堂洪棍。同年赴美國,一度被美國移民局扣留在三藩市。後得三藩市致公堂保釋及代聘律師方纔免被遣送回中國。孫中山之後到東岸尋求華僑支持革命,並於紐約首度發表對外宣言,希望博得外國人是對革命的支持與好感,但並未取得甚大成果。年底收到中國旅歐學生資助,轉往歐洲活動,在倫敦、巴黎、布魯塞爾等地中國留學生中活動宣傳革命,並從留學生中籌得款項,於1905年中再赴遠東,7月抵達日本橫濱。在宮崎寅藏介紹下與黃興見面,並開始籌劃聯合各革命組織。



1905年8月,在日本人內田良平的牽線下,結合孫中山的興中會、黃興與宋教仁等人的華興會、蔡元培與吳敬恆等人的愛國學社、張繼的青年會等組織,中國同盟會在日本東京成立。孫中山被推為同盟會總理,確定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的革命政綱,並以華興會機關刊物《二十世紀之支那》改組成為《民報》,在發刊詞首次提出「三民主義」學說,與梁啟超、康有為等改良派激烈論戰。繼編定「同盟會革命方略」,正式宣示所進行者為國民革命,將創立者為中華民國;並舉所誓之四綱,定「軍法之治,約法之治、憲法之治」三程式以達成之。



1907年,日本政府受清廷壓力,以一萬五千元請孫中山離開日本。孫中山收款後於3月離開日本。由於此事未經同盟會內部商議,於是引起會內分裂。孫中山赴南洋後,在胡漢民、汪精衛等支持下,在南洋另成立同盟會總部。1907年5月命余丑起義於潮州黃岡,歷六日而敗,是第三次起義。1907年6月孫中山命鄧子瑜起義於惠州七女湖,歷十餘日而敗,是第四次起義。7月6日徐錫麟起義於安慶,失敗殉難。同年7月,孫經越南赴廣西主持鎮南關起義,再告失敗。孫中山被法國當局拒絕入境,一直至辛亥革命成功以後才再踏足中國國土。1908年3月27日黃興由安南率革命軍進攻欽州,是第七次起義。4月,黃明堂起義於雲南河口,是第八次起義。1910年2月倪映典發動新軍起義於廣州,是第九次起義。1909年至1911年期間,孫中山大部份時間在旅途之上,曾環繞地球多次,在各國華僑、留學生中籌劃革命經費及外國政府支持,然而所得極為有限。





矗立於北京中山公園內孫中山塑像另一方面,同盟會及其週邊組織快速擴張規模,並於1910年一月成立同盟會美洲地區總會,期望能吸收更多海外華僑參與革命。此外又先後發動包括1911年4月27日(農曆三月二十九日)黃興領導的黃花崗起義在內的多次起義,直至1911年10月10日(農曆八月十九日)的武昌起義在危難中奮擊成功,武漢當日光復,各省同志,咸起響應。



次數 時間 革命經過

第一次廣州起義 1895年 孫中山率領鄭士良、陸皓東等人,準備襲取廣州。但是事機洩漏,清政府展開搜捕,陸皓東被捕犧牲。

惠州起義 1907年 10月8日,孫中山命鄭士良等人於惠州三洲田發動起義。

潮州黃岡起義 1907年 五月命余丑起義於潮州黃岡,歷六日而敗。

七女湖起義 1907年 六月命鄧子瑜起義於惠州七女湖。

安慶起義 1907年 七月六日,光復會的徐錫麟在安徽安慶起義。

防城起義 1907年 九月命王和順起義於欽州王光山。

鎮南關起義 1907年 十二月命黃明堂起義鎮南關,並親臨指揮。

欽州、廉州起義 1908年 三月二十七日黃興由安南率革命軍進攻欽州。

河口起義 1908年 四月命黃明堂起義於雲南河口。

廣州新軍起義 1910年 二月倪映典發動新軍起義於廣州。

黃花崗起義 1911年 四月趙聲、黃興等人在廣州領導起義。後收殮到72具烈士遺骸,合葬於黃花崗。



中華民國成立





受到清朝政府全力追緝的影響,自1907年起孫中山便長期居留歐美各國。武昌起義時,孫中山人在美國丹佛而不在中國。初聞革命成功時,孫中山還有些訝異,但隨即在海外華人與美國的同情者間籌集資金。12月20日孫中山趕赴上海,並於28日被推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於1912年1月1日(辛亥十一月十三日)在南京宣誓就任,並循革命軍與袁世凱的秘密協議,特申「顛覆滿洲專制政府,鞏固中華民國,圖謀民生幸福……至專制政府既倒,民國卓立於世界,即當解臨時大總統之職」。月底組成臨時參議院。民國元年2月12日,清帝溥儀發佈《退位詔書》,先生即於13日向參議院請辭並舉薦袁世凱以自代。

當時孫中山領導的臨時政府實力有限;雖然大部分的省份已脫離清政府的控制,可主要的軍事憑藉卻是各地的團練與新軍,或是混入部分華僑以及洪門與旗下哥老會的成員,無論在裝備與士兵素質上,皆無法與清朝主力北洋軍抗衡。此外由於孫並未實際投入革命戰事,故各省的革命勢力紛紛推出自己的領導,使革命勢力呈現多頭馬車的情形。革命軍被北洋軍接連擊敗後,孫中山決定與北洋軍的統帥袁世凱和談,希望通過給予袁臨時大總統的職位,讓袁成為清朝垮臺的最後關鍵。最後孫與袁達成協議:孫中山的臨時大總統由袁接任,袁則以實際行動迫使清朝皇帝退位。



收錄日期: 2021-04-19 16:13:2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27000051KK0143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