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貞內禪,甘露之變,為什麼都會失敗?

2006-12-27 7:15 pm
永貞內禪,甘露之變,為什麼都會失敗?
何以兩次都會被宦官發現?!
難道他們不懂得吸引前人的教訓?!

回答 (2)

2006-12-31 9:07 pm
✔ 最佳答案
先論永貞革新。順宗在位時王叔文王伾與宦官間的鬥爭主要有下:
韓愈《順宗實錄》:「(王叔文)日引其黨,屏人切切細語,謀奪宦者兵以制四海之命。既令范希朝、韓泰總統京西諸城鎮行營兵馬,中人(指宦官)尚未悟,會邊上諸將各以狀辭中尉,且言『方屬希朝』,中人始悟兵柄為叔文所奪。乃大怒曰:『從其謀,吾屬必死其手。』密令其使歸告諸將曰:『無以兵屬人!』希朝至奉天,諸將無至者。韓泰馳歸白之,叔文計無所出,唯曰:『奈何,奈何!』」
王叔文欲奪宦官兵權,乃令親信韓泰統禁軍。但宦官執兵柄已久,在軍中的勢力根深柢固,將領均不聽命於韓泰,使王叔文之謀不成。
《舊唐書.俱文珍傳》:「(文珍)與中官劉光琦、薛文珍、尚衍、解玉等謀,奏請立廣陵王為皇太子,勾當軍國大事。順宗可之。……及太子受內禪,盡逐叔文之黨,政事悉委舊臣。」
《順宗實錄》:「上疾久不瘳,內外皆欲上早定太子位(憲宗),叔文默不發議。已立太子,天下喜,而叔文獨有憂色。」
順宗久病,不能視事,宦官乘機勸立太子。憲宗即位,王叔文一派支持既失,盡數被逐出朝。
可以看出王叔文之不敵宦官原因有二:兵權為宦官所控及得不到皇帝支持。
至甘露之變,李訓鄭注鑑前之失,對這二點均有注意到。
《新唐書.李訓傳》:「然方事(除宦官之事)未集,乃出注(鄭注)使鎮鳳翔,外為助援。……擢所厚善分總兵柄,於是王璠為太原節度使,郭行余為邠寧節度使,羅立言權京兆尹,韓約金吾將軍,李孝本權御史中丞。」
宮廷禁軍之控制權不易奪得,李訓唯有利用鄰近京城的軍隊作為對抗宦官的力量。
同傳在宦官發現兵變後提到:「訓急連呼金吾兵曰:『衛乘輿者,人賜錢百千!』於是有隨訓入者。宦人曰:『急矣,上當還內!』即扶輦決罘罳下殿趨,訓攀輦曰:『陛下不可去!』……訓持輦愈急,至宣政門,宦人郗志榮揕訓,僕之,輦入東上閣,即閉,宮中呼萬歲。」
事急之時,李訓仍然保持頭腦清醒,希望以皇帝作為號召,對抗宦官。可以看出李訓鄭注是有吸取到前人教訓的。
最後甘露之變仍是失敗收場,很大原因是用人不當。上面所提到李訓倚重的王璠郭行余韓約,都不足當大任。臨事之際,郭行余不能指揮邠寧軍,王璠懼不敢前,韓約害怕得流汗不能舉首,使宦官發覺其謀以致事敗。
2007-01-01 8:18 pm
分析有理,論據充實,不俗!


收錄日期: 2021-04-12 22:34:2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27000051KK0088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