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道是日本四大島(本州、九州、四國、北海道)的第二大和最北一個。南以津輕海峽界本州島,北以宗谷海峽界庫頁島。札幌是北海道的行政中心以及最大城市。
歷史
以前『日本書紀』作為渡島登場,與阿倍比羅夫有接觸,奈良時代,平安時代與出羽國進行了交易。當時的居民,與東北地方北部的居民同被叫蝦夷,兩者可能為同一民族,並且可能是現在的愛努族的祖先。
明治元年(1868年),明治新政府決定在蝦夷地設置箱館裁判所,隨即把名稱改為箱館府。1869年蝦夷地改稱北海道,設置11國86郡(地理分區)。同年7月設置北海道開拓使(箱館府因此廢除)之後,北海道的開拓正式進行。1882年廢止開拓使,設置函館,札幌,根室三縣取代開拓使。1886年代替3縣設置北海道廳。由於明治政府的政策許多日本人從內地的各地移住,開拓的熱潮涌入了道內各地。
1869年設置的北海道11國86郡
渡島國:龜田郡、茅部郡、上磯郡、福島郡、津輕郡、檜山郡、爾志郡
後志國:久遠郡、奧尻郡、太櫓郡、瀨棚郡、島牧郡、壽都郡、歌棄郡、磯谷郡、岩內郡、古宇郡、積丹郡、美國郡、古平郡、余市郡、忍路郡、高島郡、小樽郡
膽振國:山越郡、虻田郡、有珠郡、室蘭郡、幌別郡、白老郡、勇拂郡、千歲郡
石狩國:石狩郡、札幌郡、夕張郡、樺戶郡、空知郡、雨龍郡、上川郡、厚田郡、濱益郡
天鹽國:增毛郡、留萌郡、苫前郡、天鹽郡、中川郡、上川郡
北見國:宗谷郡、利尻郡、禮文郡、枝幸郡、紋別郡、常呂郡、網走郡、斜里郡
日高國:沙流郡、新冠郡、靜內郡、三石郡、浦河郡、樣似郡、幌泉郡
十勝國:廣尾郡、當緣郡、上川郡、中川郡、河東郡、河西郡、十勝郡
釧路國:白糠郡、足寄郡、釧路郡、阿寒郡、網尻郡、川上郡、厚岸郡
根室國:花咲郡、根室郡、野付郡、標津郡、目梨郡
千島國:國後郡、擇捉郡、振別郡、紗那郡、蘂取郡、※得撫郡、※新知郡、※占守郡
※得撫郡、新知郡、占守郡為1875年庫頁島千島群島交換條約中取得得撫島以北的千島群島領土後編入。
地理
北海道島是一座島嶼,本島面積77,981.87平方公里,是日本除了本州外面積第2大的島嶼,在世界排名第21位。比起愛爾蘭島稍小些,但又比庫頁島稍大。北海道和南方的本州島以津輕海峽相隔,但有青函隧道的鐵路運輸與海峽渡輪作為接駁。北面隔宗谷海峽與庫頁島相望,東方則為千島群島。西臨日本海,東南方面為太平洋,東北面則是鄂霍次克海。
季風顯著,為溫帶季風氣候。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6/64/Hokkaido_Prefecture_Hall_jn_Snow.jpg/225px-Hokkaido_Prefecture_Hall_jn_Snow.jpg
圖片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位於札幌市的舊北海道廳雖已不實際使用,但仍是北海道的行政中心象徵。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3/34/Japanmap.jpg
[編輯] 人文
北海道許多地名為阿伊努族原住民語轉化而來。但後來又以漢字轉寫原住民語,造成北海道多「難讀地名」(難以漢字判斷發音)。
例「…內」、「…別」的地名即為阿伊努語中,近沼澤、河川之地;首府「札幌」等亦為原住民語轉變而來。
人口發展
1869年,人口約10萬人。
1920年,人口2,359,183人。
2004年,人口5,644,555人。
[編輯] 行政區劃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6/Large_map_of_Hokkaido_within_Japan.png/400px-Large_map_of_Hokkaido_within_Japan.png
圖片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北海道各支廳位置圖
北海道在行政上是「道」,也是目前日本唯一的道,和縣是平等的,下設有14個支廳,為第二級行政區;各支廳下有市、郡、町、村,不包含北方四島,全北海道現有180個市町村(35市130町15村)及64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