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戀來由

2006-12-26 2:40 pm
如何肯定?

回答 (4)

2006-12-26 3:47 pm
✔ 最佳答案
同性戀爲什麼存在?,來由
在關於什麼因素決定一個人的性傾向問題上存有很多爭議(特別是關於環境和基因方面的爭議):究竟性傾向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的,是不可變的還是可選擇的。一些人認爲同性戀是一個學習行爲。但也有人認爲,如果同性戀是一種學習行爲的話,應該可以通過讓同性戀者學習異性戀者的性覺醒、性刺激和性行爲來改變同性戀取向,但是這事實上是很困難的。他們聲稱一定有一種先天的因素使得大部分人們對異性產生性欲。這些因素也在同性戀者身上體現,只是同性戀是其中非典型的例子。
一些科學研究顯示,通過對同性戀者的大腦解剖,發現同性戀男性的大腦與異性戀女性的大腦有相似的地方,而與異性戀男性的大腦有區別。其他的發現包括同性戀男性的手指印與異性戀女性的相類似。如果一個胎兒的手指印在16周形成,這表示同性戀可能是由基因決定的。對同卵雙胞胎的研究表示,如果其中一個雙胞胎是同性戀者,則另一個是同性戀者的比率增加50%。科學對同性戀的研究還很初步,而每一個新的發現都改變著科學觀察同性戀的方式。
一些宗教組織相信同性戀是一種選擇,並為同性戀者提供轉化療法(conversion therapies)來改變他們的性傾向,但是這些療法受到醫學界和科學界的批評,因爲它們帶來的壓抑感有時會導致治療者自殺,或自卑感。美國精神學學會已經於1997年通過決議,表示從事這種療法的醫生將被認爲是缺乏職業道德的。
「同性戀」一詞是現代概念。據目前所知,這個單詞最早出現在匈牙利作家Karl Maria Kertbeny的一篇文章中。19世紀末,德意志帝國頒佈新憲法,規定從事男性同性性行爲的行爲者判處一年到四年的監禁。Karl Maria Kertbeny撰文抨擊並抵制該法令,並首次創出單詞「homosexuality」,已用來替代當時廣泛使用的帶有貶義色彩的「雞姦者(pederast)」一詞。Kertbeny認為許多同性戀比普通的男人更有男子氣概,並且他們比那些由於性欲過剩而犯下諸如強姦、傷害罪行的異性戀更優秀。Kertbeny希望他的新詞和對這個詞的解釋能對廢除德意志帝國新憲法第175條有所幫助。但該法條仍於1871年通過並施行,60年後,成為納粹政府屠殺同性戀的法源。
不過,德國精神病學家,《性精神病態》(Psychopathia Sexualis)一書的作者,理察·克拉夫特·埃賓(Richard von Krafft-Ebing)和其他的醫生接受了這個詞,將它作為使用在病理學診斷方法中。
單詞「homosexual」直接翻譯指「同性的」,來源於希臘語前綴「homo-」(表示「相同的」)和拉丁詞根「sex」(表示「性」)。而其他的意指同性戀的詞彙,例如homophilia和inversion現在已經基本不再使用。
隨著心理科學的產生和發展,homosexual開始成爲對醫學臨床研究中被用來指代一種精神疾病的稱呼。在美國精神病學協會於1974年將homosexual從精神疾病列表裡刪除之前,homosexual一詞一直被同性戀者認為是一個帶有污衊性質的辭彙。因此,西方同性戀者很少使用homosexual這個詞來稱呼自己以及同性間的性行為。
所謂的恐同症(Homophobia)也就是對同性戀抱持偏見,厭惡同性戀的的一種心理。1972年George Weinberg於《Society and the Healthy Homosexual》一書中定義恐同症為「畏懼跟同性戀沾上關係」。恐同症並不是僅發生於異性戀身上,也會出現在同性戀者,如美國的政治人物麥卡錫及胡佛,為掩飾自己的性傾向,反而對同性戀進行大規模肅清。1990年5月17日, 世界衞生組織(WHO)將同性戀從精神病名冊中除名,法國學者Louis-Georges Tin遂發起每年5月17日為國際反恐同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簡稱IDAHO)。
後來,gay這個隱諱語開始流行起來,並受到同性戀者的認同,成爲稱呼同性戀的一個更得體的一個稱呼。英文單字gay,本意指「感覺快樂的」,「使人高興的」。19世紀,妓女開始被戲稱為gay women, 與此同時人們把那些游手好閒的花花公子稱為gay。20世紀初,美國的部分同性戀開始使用gay這個詞作為自己自身的標籤,以區別於在病理和臨床上被廣泛使用的辭彙homosexual。到了20世紀60、70年代,美國同性戀群體強烈要求各個媒體在報導和播放涉及同性戀消息時用gay取代homosexual,作為回應,gay這個辭彙開始逐漸被媒體接受和使用。但實際上,這也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如直到1989年,美國主流媒體之一的《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才最終接受gay這個詞用以指稱同性戀。
現在,通常使用gay來指稱男性的同性戀者,而使用lesbian來稱呼女性的同性戀者。後者來源於古希臘的一個小島的名稱Lesbos(萊斯博斯島)。這個小島位於愛琴海中、土耳其西北部沿岸附近,多石山,是伊奧利亞人的一個重要居住地。公元前7世紀時,萊斯博斯島以其抒情詩人而聞名,在這些詩人中,最著名的是女同性戀詩人薩福(Sappho)。Lesbian 本意指居住在該島上的人,但自薩福以後,Lesbian這個辭彙開始有了新的注解。19世紀末,醫學界開始使用lesbian來指稱與薩福有同樣性傾向的女性。從那時起,lesbian開始包含女性同性戀的含義,並被廣泛使用起來。
其他一些稱呼同性戀的詞語,例如fag、faggot、homo和dyke等,都是具有貶損意義的稱呼同性戀者的代稱。現在所興起的稱呼性少數社區的單詞queer本來也是具有貶損意味的詞語,但是隨著性少數社區內部的使用,這個單詞開始受到性少數社區的認同,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接受這個稱呼。

其他資料
同性戀是一種性傾向或性指向,具有同性戀性傾向的成員只對或基本上只對社會中與自己性別認同相同的人產生性欲或愛慕。具有這種性傾向的人稱謂同性戀者。同性戀有時候也可以用來描述同性性行爲,即同性成員間發生的性行爲,而不管參與者的性傾向如何。
還有一種觀點認爲,同性戀作爲一種現代概念,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含義,是無法直接一一對應為現代的「同性戀」的。例如古羅馬的「愛者」與「被愛者」的關係與現代的「同性戀」可能有區別。

中文
古希臘人表達男性間的愛。同性間的愛情在古希臘受到廣泛地接受在中國古代,並沒有「同性戀」這個稱呼,而是使用更爲隱諱的表達,如下:
「斷袖」:語出《漢書·佞幸傳》。漢哀帝與董賢共寢,董賢壓住了皇帝的袖子,皇帝不忍驚醒他,斷袖而起。
「龍陽」:《戰國策·魏策》中記載龍陽君為魏王拂枕席。
「餘桃」:彌子瑕與衛靈公分桃而食。
其他尚有「男風」(亦可寫做「南風」)、「走旱路」等詞婉指同性戀現象。
另因李安之電影《斷背山》奪得奧斯卡後,「斷背」一詞亦成為同性戀之別稱。
在現代中文口語中,常常使用「同志」來稱呼同性戀者(但是在正式場合下,這個詞語的原意不變)。此外還有粵語吸收的英文單詞gay後的稱謂「基」,用來指代同性戀。但是這個詞語通常具有貶損意味。這種帶有貶損意義的單詞還有例如「玻璃」等。在某些地區的方言中,還把男同性戀者稱做「飄飄」。
隨著網絡和同性戀酒吧的出現,更多的中文詞彙在同性戀社區內部出現。這些詞彙通常是非同性戀社區的人所不熟知的。例如在台灣,Motss(Member Of The Same Sex)通常使用於BBS這種網絡系統上。
女同志族群中,「T」指特質傾向於陽剛,或外貌喜歡作男性化/中性化裝扮者(「T」可能來自英文的Tomboy);「婆」指裝扮、行為、氣質陰柔的女同志(又稱為P)。台灣女同志文化中的T/婆之分,相當於西方的Butch/Femme。「婆」這個詞在最早是相對於T而來,指「T的老婆」。但近年來,婆的主體性已經逐漸浮現,用以泛指氣質較陰柔者。Uncle指年長的T;這個詞起源於60年代,是女同志用來對長輩的尊稱。在中文裡則稱「哥」,例如「張哥」、「金哥」。至於「拉子」、「拉拉」或「蕾絲邊」指女同性戀者(由Lesbian諧音而來),最早出現在台灣作家邱妙津的女同志小說《鱷魚手記》裡,於1990年代開始流行於台灣。
男同志亦有其一套使用的名詞與用語,例如台灣同志文化術語裡較普遍的用語是「C貨」,係由英語「Sissy」及「Nancy」所衍生而來,指氣質陰柔的男同志。Macho Queen(金剛芭比)指外貌非常陽剛,身型健壯,但隱約有陰柔特質或動作及想法的男同志。另外如同於女同性戀者的「T」與「P」,台灣男同戀者一般也分為「哥」(普通亦可稱『葛格』)、「弟」(亦可稱『底迪』)兩種角色。但兩者主要的差別並不是女性化或男性化的程度,而是保護及依賴兩種概念。但一般而言,其區分是不明顯且無確實定義的,主要是排陰柔氣質的男性,最主要是台灣還是保守的社會,故男同志依舊受到父權主義的影響。哥跟弟的名詞充滿陽具閹割情節,安慰大於實際,主要是對異性戀的哥們或拜把兄弟情節氛圍的一種膜拜與憧憬。
2013-08-31 11:17 am
推薦你一個不錯的G片網站!!
(我自己本身有買過,客服也不錯~不像一堆網站問了也不理)
超多精採和養眼ㄉ影視~有和日本同步喔!!

http://TT.Gboy1069.com

我身邊也是有很多異性戀朋友,我也會介紹她們欣賞!!
看日本的帥哥男優如何打扮、如何有型!
甚至去看一些GV片(男同志影片)增加自己的性愛技巧。

還行喔。
2007-01-08 5:50 am
資料搜集內容豐富。
2006-12-26 5:17 pm
從詩人屈原果個朝代就已經有同性戀啦


收錄日期: 2021-04-20 14:02:3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26000051KK0053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