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是一個永恆的命題。人類能源消費的劇增、化石燃料的匱乏至枯竭以及生態環境的日趨惡化,人們對資源環境問題的認識程度越來越高,所以推進和普及可再生能源功在當代利于千秋。近几年內蒙古的國民經濟增長是在高消耗的平台上運行,對生態環境破壞較嚴重,而可再生能源太陽能、風能和生物質能在內蒙古蘊藏數量巨大,且目前利用的僅占微乎其微的比例,因而,繼續發展前景樂觀。
一、內蒙古發展可再生能源的優勢
內蒙古的太陽能資源也很丰富,總輻射量在4800~6400兆焦耳/平方米之間。年日照時數為2600~3200小時,其中巴彥淖爾及阿拉善盟系全國高植區,太陽能總輻射量高達6490~6992兆焦耳/平方米,僅次于青藏高原,處我國的第二位。
內蒙古地處西風帶,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受蒙古高壓影響形成強勁的偏西偏北風,夏季受大陸低壓和副熱帶高壓影響為偏南風和偏東風,是我國風能最丰富的省區之一。全區風能資源儲量為10.1億千瓦,其中可開發利用的風能功率為1.01億千瓦,占全國的39%,居全國首位。全區年平均風速為3.7米/秒,年可利用風時在4380小時以上。有的地方年平均風速達6.2米/秒,年可利用風時在7200小時以上。風能丰富和較丰富的盟市占全區總面積的80%。
內蒙古生物質能資源蘊藏丰富,植物資源上千種,還有丰富的農作物秸杆,動物資源中家養禽畜約百余種,牛豬羊雞鴨鵝等存欄頭數可觀,其代謝排泄物、生物遺棄物、污水,以及人類生活垃圾都是頗具開發潛力的生物質能源。
二、內蒙古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情況
內蒙古光電的開發研制起步于上世紀70年代末,包頭市建有內蒙太陽能設備廠,封瓷太陽能電池板有10WP~38WP几種規格。包頭教育學院研制的跟蹤聚光太陽能電源已被列入中國國家火炬計划。內蒙古華德新技朮公司自1988年以來利用自身的技朮優勢和引進國內外先進的技朮裝備,開發研制了適合邊遠地區農牧民使用的戶用系統,形式有10WP、20WP、50WP、100WP等系列產品,以及風光互補系統。同時,還設計安裝了一批光電村落供電系統(2kwp、8kwp)。
為加快風能資源的開發利用,自上世紀80年代末,內蒙古自治區進入了同國際合作的階段,先后從法國、瑞典、加拿大、瑞士、澳大利亞、新西蘭、美國、日本、丹麥引進多種風機及風力發電技朮。中美合作研究課題得到了美國能源部的資金支持﹔中德合作項目自1988年開始,現已進入第三期工作階段,得到了德國政府的大量資助。輝騰希勒大風電場的建設與美國、德國、丹麥等多個國家的多個公司進行了合作。內蒙古由于多年開展了不同層次的技朮培訓,已有56個旗縣建立了技朮服務推廣機構,邊遠農村牧區從旗縣到蘇木、嘎查向形成推廣、維修、技朮骨干隊伍和服務網絡的方向發展。
內蒙古的科研人員經過四十多年研發,經歷了由小型風電、光電戶用獨立系統→小型戶用風光或風柴互補系統→中型風電、光電獨立系統→中型風光、風柴互補系統→大型風力田等發展階段。現已推廣戶用風力發電機11萬台。太陽能電池100kw,以及一批小型戶用及中型風光互補獨立發電系統,使大約30%的牧民50多萬人口用上了“綠色”電。大中型風電裝機總容量約12MW,居全國第二位,太陽能電池占全國的15%。
經過多年的發展,內蒙古可再生能源產業化發展已經具備了一定規模。目前內蒙古共有10多家企業從事可再生能源機械及配套產品的生產。其中小型風力發電機年生產能力為3.5萬台,太陽能電池、風力提水機、太陽能熱水器、控制逆變器、蓄電池、光電板等生產初具規模,已形成“風力發電、風光互補”系列的專業化生產。
三、內蒙古發展可再生能源存在的問題
首先資金短缺是主要原因。由于地理位置和歷史原因,內蒙古自治區的經濟發展一直處于相對落后的狀況。改革開放以來,內蒙古自治區取得了顯著的進步,但與沿海發達省區的差距卻在加大。因此,無力解決邊遠地區的供電問題。另外,由于風力發電、陽光發電系統一次性投資大,使得資金短缺的矛盾更加突出。
其次沒有統一的規划。雖然實踐証明利用風能、太陽能發電盡快解決邊遠地區供電問題是一條切實可行的路子,但是始終處于無統一規划,無固定資金渠道的狀況。
四、內蒙古發展可再生能源前景樂觀
首先利用取之不盡的太陽能資源。專家稱,人類只有進入太陽能時代,才能根本解決能源問題。大力發展太陽能,對于我國調整優化能源結構,解決能源“瓶頸”制約,保証國家能源安全,減少資源和環境壓力,順利推進新型工業化具有十分現實而深遠的戰略意義。為此,內蒙古將加快太陽能資源的開發利用步伐,鼓勵、支持有實力的企業投資建設太陽能發電站。為合理、有序開發利用太陽能資源,內蒙古已開展《內蒙古自治區太陽能資源開發利用規划》的編制工作,結合不同資源條件和地理條件,制定適合內蒙古太陽能產業發展的模式。如果按目前全球經濟發展的速度計算,煤炭、石油等自然資源很難長期滿足人類的需求,因此很有必要普及太陽能,走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由于太陽能發電還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的問題。各國普及太陽能發電也遇到了各種各樣的障礙,不過前景還是美好的,因為節約資源和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太陽能發電將會占據越來越大的市場。
其次是推廣風力發電。近几年,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可持續發展意識逐漸增強,內蒙古的可再生資源風能的利用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特別在草原風能的開發利用上已走在了全國前列,科學的可持續發展的勢頭強勁。由風力轉換為電能的風力發電是一種對環境沒有污染的清潔發電系統。充分利用內蒙古一年四季風大的天然優勢,擴大內蒙古風力發電總設備容量,另一方面鼓勵用電企業開發簡易風力發電系統。
第三,普及生物量發電。生物量發電大致可分兩種:一種是將吃剩的飯菜等廚房垃圾通過焚燒,用其熱量發電﹔另一種是通過將垃圾發酵,將產生的可燃氣體供熱氣渦輪機或燃氣發動機發電。也就是把焚燒垃圾產生的熱轉換成蒸汽,然后提供給蒸汽渦輪機發電。這種發電技朮在發達國家的許多城市得到了利用,我們也正在利用生物質能資源的優勢,建設和開發生物量發電技朮。
總之,要高度重視新能源產業的發展,以科學發展觀做好規划,充分利用內蒙古可再生能源的資源,完善相關政策,采取有力措施做好研究開發工作,推動可再生能源利用及相關產業的發展,力爭使內蒙古可再生能源利用工作走在全國前列。內蒙古在謀划發展中,要立足長遠,抓住機遇,充分利用好內蒙古丰富的風能、太陽能等資源潛力,全力作好新能源的開發利用工作。這是造福子孫后代的事業。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統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