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問福音派和靈恩派的教會的分別在哪裡?

2006-12-25 9:19 pm
想問福音派和靈恩派的的教會分別在哪裡?何謂福音派?何謂靈恩派?

回答 (4)

2006-12-25 9:24 pm
✔ 最佳答案
靈恩派與天主教和基督教並立,被視為基督教的第三股力量,其發展迅速,已有信徒超過一億,分佈於最少十五個支會和獨立信眾當中。他們強調從聖靈受洗後說方言、神蹟治病以及早期教會的聖靈恩賜。五旬節運動源於十九、二十世紀美國的神聖運動,二十世紀靈恩運動的增長在近代基督教裡非常顯著。靈恩派遍佈世界各地,尤其在南非、美國、非洲等,就算在歐洲,亦逐漸抬頭,與重視形式的一些主流教會比較、靈恩派的自然隨意顯得份外吸引,他們追求早期教會的簡單,但他們的崇事,例如見證、說方言及神蹟治病等,卻逐漸變得不受控制。
福音派,是基督新教的一派別。福音派(Evangelical)字詞,源自希臘文ευαγγελιον,原文意思就是好消息,原無派別之意。

整體來說,福音派是恪守傳統教義、重視《聖經》權威和學術研究,而不予人視為固執無知。福音派喜歡定位為「強調教義的宗派」,比基要派更願聽取不同方面的觀點。例如,福音派會與不同的教會合作,但也認為應該限制教會對政治決策和社會、科學發展的影響,甚至容納不強調《聖經》是完美的觀點。另外,福音派的內部對普世教會合一運動的意見依然存在分歧,但福音派教會仍有相當的參與。


敬拜會,應屬「靈恩派」,
2017-01-02 4:02 pm
我從福音派變成靈恩派,争辨及討論沒有任何益處,也不能改變任何事實。就如同和非基督徒爭辯及討論 上帝是否存在,改變不了 上帝存在的事實。即使非基督徒爭辯及討論贏過基督徒,仍然改變不了 上帝存在的事實,因為事實勝於雄辯。同樣的,討論福音派及靈恩派的不同,改變不了任何事實,真理還是真理, 上帝還是上帝。我只能告訴你,我從福音派成為忠實的靈恩派,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2006-12-27 5:21 pm
福音派,是基督新教的一派別。福音派(Evangelical)字詞,源自希臘文ευαγγελιον,原文意思就是好消息,原無派別之意。

整體來說,福音派是恪守傳統教義、重視《聖經》權威和學術研究,而不予人視為固執無知。

浸信會著名神學家巴刻(James Innell Packer)曾指出基本信念:

聖經的至高地位
耶穌基督的榮美
聖靈的主權
得救的必要性
佈道的優先
團契的重要


靈恩派,是基督教的一派別。美國的靈恩運動令其增長顯著。

他們一些核心信條和行為包括:

認為被聖靈充滿,就會說方言。沒有說方言便是沒有受聖靈的洗禮。
相信基督會在大災難之前先提升教會,未蒙救贖的人,會留在地上忍受這些災難。
相信不朽的靈魂,於人死後升天或下地獄。
視星期日為聖日,因為耶穌在星期日復活,所有基督徒應在此日崇拜。
2006-12-25 9:28 pm
靈恩派與天主教和基督教並立,被視為基督教的第三股力量,其發展迅速,已有信徒超過一億,分佈於最少十五個支會和獨立信眾當中。他們強調從聖靈受洗後說方言、神蹟治病以及早期教會的聖靈恩賜。五旬節運動源於十九、二十世紀美國的神聖運動,二十世紀靈恩運動的增長在近代基督教裡非常顯著。靈恩派遍佈世界各地,尤其在南非、美國、非洲等,就算在歐洲,亦逐漸抬頭,與重視形式的一些主流教會比較、靈恩派的自然隨意顯得份外吸引,他們追求早期教會的簡單,但他們的崇事,例如見證、說方言及神蹟治病等,卻逐漸變得不受控制。

甚麼是福音派


  在教會中,時常會聽到有人自己標榜是“福音派”,或說某人是“福音派”;在召請同工的時候,要求“福音派信仰”。不過,如果你問起“福音派”的定義,很少人能夠說得出。
  “福音派”到底是甚麼呢?
  最簡單的解釋,“福音派”是接受福音,蒙福音的主保守,並傳揚福音的人。
  說到“福音”,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前書第十五章1至4節,這樣解釋:

  弟兄們,我們如今把先前所傳給你們的福音,告訴你們知道
  這福音你們也領受了,又靠著站立得住;並且你們若不是徒
  然相信,就必因這福音得救。我當日所領受又傳給你們的:
  第一, 就是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
  又照聖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

  這是福音派信徒所共信的。換個說法:

    福音派信甚麼?
  福音派信全部的福音。福音(Euangelion)前面的Eu在拉丁系統語文中,是“好”的意思;直到現在從優生,褒揚美行,以至安樂死,都用這個字頭。當然,angelion我們容易認識,就是信息或信使。合起來就是說:“好消息”,或“佳音”。
  人很容易誤會,以為好消息是基督死了,又復活了。不過,如果只是如此,那不是好消息,而是新奇的消息,引起雅典人興趣的“新聞”。那完全是另一回事。
  基督“為我們的罪死”,才是好消息:因為我們都犯了罪,而“罪的工價乃是死;惟有神的恩賜,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裏,乃是永生。”(羅六:23)基督為我們死,使我們因信祂在十字架的代死贖罪,免於永死,而得稱義(羅四:25)。從永死而得救,出死入生,這才是好消息。這是不得自私,卻不得不個人化的事;如果與“我”無關,哪還說得上好?
  有甚麼根據?“照聖經所說”:是出於神的預定計畫,耶穌的死,不是偶然事件,不是殉道,犧牲;而是出於神的定旨先見。只有耶穌的死而復活,是先知早就預言,記載在聖經裏面。所以聖經又說:

  這福音是神從前藉眾先知,在聖經上所應許的,論到祂兒子
  我主耶穌基督,按肉體說,是從大衛後裔生的;按聖善的靈
  說,因從死裏復活,以大能顯明是神的兒子。(羅一:2-4)

  這是說,基督雖曾道成肉身,降世為人,祂卻原是神的兒子;祂原是無罪的,所以能夠代替人的罪;祂是神子,所以從童貞女而生,能在世行神蹟,並從死人中復活。而且這就必須相信聖經是神啟示的話,是不可能錯誤的。

     福音派為甚麼?
  福音派所以堅持相信,不是為了學說,不是意氣之爭,宗派之辯,而是關乎生命的事:惟有相信而持守,才可以得救;在基督以外,只有滅亡。

     福音派作甚麼?
  正像使徒保羅和眾使徒,他們如此相信,如此傳遞;歷代的聖徒,也是如此相信,傳遞。他們甚至不惜犧牲生命,作主復活的見證人,傳揚這唯一能夠救人的福音,“因為知道…勞苦在主裏面不是徒然的。“(林前一五:58)

     歷史的福音派
  在中古時期,“福音派”的用法,約略與正統派同義。到了宗教改革時期,這個字表明是改革派,或復原宗。美國兩次“大覺醒”復興運動的領導人,如愛德華滋(Jonathan Edwards),和德韋特(Timothy Dwight);如復興佈道家芬尼(Charles Finney),和慕迪(D.L.Moody)等人,都是福音派。
  至十八世紀,啟明運動和理性主義興起,提倡自然主義,不信一切超自然的事物。於是在改革宗教會中,有一批人起來,批判聖經,不信神蹟,就是所謂自由主義,或稱為新派,又叫現代派(Modernism)。到十九世紀,融合著達爾文的進化論,否認聖經創世的紀錄。自由派的火焰隨風傳播,佔據了大學學府,以至神學院也相繼失陷。
  約在1909年,陶雷(R.A. Torrey)等人,用兩位由平信徒的大筆奉獻款項,出版了一系列十二冊的書,並開始使用“基要主義”(Fundamentalism)的名詞。約在同時,興起了“聖經學院”(Bible Institute),反對神學院的注重學術,而以專注聖經和靈命為號召,以與自由派抗衡。所以基要派是從福音派出來的。
  1910年,北美長老會提出五項基本教義:1)聖經無謬;2)基督由童貞女生;3)基督在十字架的代死贖罪;4)基督的肉身復活;5)神蹟的歷史性。此五項基要信仰,為保守信仰的教會確認。
  1920年,美國教會中開始用基要派(Fundamentalists)一詞,稱基要信仰的人,新派人士則含有輕視的意思,幾乎與“膚淺”和“愚昧”同義。純正信仰的聖經學者中,也有人不贊成,因為似是另一宗教。
  1948年,普世基督教協進會(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簡稱W.C.C.,在荷蘭阿姆斯特丹成立,雖然並不盡是自由派,但成員混雜,只要“接受基督為主為救主”之團體,即可加入團契。
  同年,麥堅泰(Carl McIntire)等人,也成立了國際基督教聯合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Christian Churches),以與對抗,簡稱I.C.C.C.,反對普世基督教協進會。但由於其獨裁跋扈的作風,不斷的爭執和分離,埋下了自我毀滅的種子,其“見人咬”的作風,“恨人主義”的教條,以至人數越來越少;他自己領導數千人的教會,後來剩下了四十人,他以九五高齡凔然離世。還有許多其他基要派教會,如浸信會;神學院如威斯敏斯德神學院,達拉斯神學院;教會領袖如法威勒(Jerry Falwell)等,雖然遭受麥堅泰的反對破壞,卻從未參與I.C.C.C,則繼續發展,也有不少基要派人士,與福音派認同。
  1951年,世界福音團契(World Evangelical Fellowship)也成立於荷蘭,為保守之福音組織。
  二十世紀是一個組織高度發展的時代。這三個鼎足而立的國際性組織,都是由美國教會人士主導。

   現代福音派的興起
  世界福音團契的前身,是世界福音聯盟(World Evangelical Aliance),於1846年成立於英國,為一保守派傳福音的組織。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神興起葛培理(William Franklin Graham)福音佈道團,在英國三個月的聚會,是慕迪(D.L.Moody)以後的大復興,並震撼全球。葛培理是惠敦(Wheaton College)出身,後來成為惠敦並高敦神學院(Gordon-Conwell Theo. Seminary)的董事長,他自然的成為福音派的領袖。
  富勒神學院(Fuller Seminary)1947年成立,是福音派復興開始的標識。神學家歐欽歌(Harold J. Ockenga),是首任院長。他洞燭基要派的缺點,提出“新福音主義”。他指明:基要派態度錯誤,只有理論爭辯,而缺乏實際行動,多疑而好戰;策略錯誤,只消極的分離;結果錯誤,未能體察神學界和社會形勢的轉變,不關心社會問題。亨利(Carl Ferdinand Howard Henry)是教務長。由於歐欽歌經常缺席,三十四歲的亨利實際擔當艱鉅。
  那時,福音派顯然需要一個期刊為喉舌。於是有興辦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月刊的決議。葛培理特地登門敦請亨利籌措一切,並任主編。亨利邀請了世界福音派的精英,F.F. Bruce, John Stott, G.C. Berkouwer, Bernard Ramm, 與Clarence E. McCartney等為特約撰稿編委,陣容健全,水到渠成,今日基督教於1956年創刊。以後,並增加了十多個期刊,成為極有規模的傳播集團。亨利鑒於基要派分離和反知識的錯誤,並著書撰文,從神學方面發言,促使基督徒作光作鹽,影響文化與社會。他中庸的福音派神學主張:“如果只創新立異,則陷入異端;如果只抱殘守缺,則缺乏價值。”他的理想是持守歷史的基督教正統信仰,宣揚絕對的真理,注重合一,教育,福音,並社會倫理。這成為福音派教會共同的信仰基礎,在二十世紀的後半,穩定的建立增長。
  葛培理佈道團更積極倡辦了世界福音會議,於1966年在西柏林舉行,由亨利任主席,葛培理為榮譽主席;各地代表集議,發表福音派宣言,劃定立場,共同興旺福音。1974年,更有洛桑國際福音會議。基督教福音派融合基要派,由此從閉門固守,進而揚起真理的旌旗。
  今天,福音派已經重新成為世界的光。福音信仰的學者,不僅在神學院佔了多數,也再進入著名學府的神學研究機構,在學術上佔重要地位。福音派神學院的學生,遠超過自由派神學院。在教會中,大多數的教會,特別是復興的教會,都屬於福音派。而在全世界各地,每天約有二十萬人信主。
  我們當儆醒禱告,祈求大復興來到,並主耶穌的榮耀再臨。


收錄日期: 2021-04-15 23:27:2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25000051KK0138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