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上海自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設鎮,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築城以來,至1842年鴉片戰爭後上海開埠,進而發展成為20世紀上葉東方首屈一指的國際都市,再到目前的再度勃興。如同上海的大半地區都是從海洋變成陸地一樣,上海的變遷也堪稱「滄海桑田」的歷史。
上海開埠:1843年11月17日,首任英國駐滬領事巴富爾抵達上海到任,標誌上海正式開埠。當年從廣東來了最早的一批英國洋行:怡和洋行、寶順洋行、和記洋行等,他們發現上海是五口中最靠近絲綢和茶葉產地的一個港口,看好它的發展前景。劃給他們經商居住的地段是縣城以北黃浦江西岸,從洋涇浜(延安東路)向北到李家庄(北京東路)的一片荒灘——外灘,不久,沿著江邊供縴夫拉縴的泥濘的道路旁,建成了最初的一批洋行建築,一般為2層外廊式建築。李家庄以北到蘇州河的地塊上則建起了英國領事館。1843年,也有倫敦會的英國傳教士進入上海。
英租界:中國方面希望根據以往的慣例,實行華洋隔離居住的政策,於是在1845年11月29日,由上海道台和英國駐滬領事共同商定了第一次土地章程(也稱「地皮章程」)。這份土地章程被視為上海租界存在和運作的依據法理。次年,在上海的英國僑民成立了自治機構——道路碼頭委員會,並修築界路(河南中路)以明確租界的西部界限。上海開埠初期,英租界內嚴格實行華洋分居,界內只有少數世居此地的中國農民,英美等外國僑民約300人。界內修築成方格形的道路網。
青浦教案與英租界的第一次擴展:1848年,倫敦會的英國傳教士前往青浦縣傳教,引起糾紛。作為補償,11月27日,英租界第一次擴充,西界從界路(河南中路)擴充至周涇浜(今西藏路),面積也相應擴展到2800多畝。
美國人進入上海:1844年,中美《望廈條約》簽訂,內容參照了中英《南京條約》。此後,美國的傳教士和商人也開始前來上海。19世紀美國在上海最著名的商業機構是旗昌洋行。由於傳教士的目的是向中國居民傳教,所以他們並不聚居在租界,而是分散居住在縣城的各個角落。1848年,上海地方官府同意美國聖公會主教文惠廉的請求,允許美國僑民在虹口開闢租界,但並未正式劃定界限。上海開埠初期,虹口美國租界由於有蘇州河的阻隔,甚為荒涼,只在江邊建成少數的船塢、碼頭,和為水手們服務的娛樂場所。
開闢法租界:1844年10月,中法《黃埔條約》簽訂。1848年,法國領事開始駐扎上海。1849年4月6日,上海道台宣佈將緊鄰縣城北門外,北到洋涇浜的986畝土地辟為法租界。不過,法國來華經商的商人始終寥寥可數。因此,開埠初期的法租界雖然擁有良好的區位條件,卻幾乎沒有什麼開發。只在江邊有一兩個法國的洋行,法國領事館寄居在天主教會的一處中國式平房內(四川南路),縣城北門外的小街上(河南南路)有兩排中國人的房屋。其他地方則仍然保持著鄉村本色。
開闢徐家匯教會區:與之相比,來自法國的天主教傳教機構則顯得相當龐大。耶穌會早在上海開埠之前的1842年,就已經秘密潛入上海附近的鄉村。1847年,他們選中上海郊外的村莊徐家匯建立江南傳教區的總部,此後在附近地段陸續建成包括大、小男修道院,2所女修道院(拯亡會和聖衣會),藏書樓,氣象臺,土山灣印書館,男子中學,女子中學,育嬰堂等數十個教會機構,形成一大片教會區。以此為基地,將教務開展到江蘇、安徽2省。1851年建立了一座公用的中型教堂聖依納爵座堂,外形屬於希臘風格,可能是中國第一所西式教堂。教堂以耶穌會的創始人依納爵命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