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處在十字路口的中日關係
學者點評
國際關係問題專家 裴敏欣博士
小泉與胡錦濤在印尼會晤
在過去一年中,中日關係不斷惡化,兩國之間就東海天然氣的開發,日本足球隊在去年中國舉行的“亞洲杯”期間遭受中國球迷喝倒采,中國潛艇進入日本領海,小泉純一朗首相參拜靖國神社等一系列問題發生了嚴重的爭議。
隨著兩國政府之間關係進入一輪又一輪的惡性循環,兩國人民針對對方的敵對情緒也開始激化。最終,圍繞著日本修改歷史教科書和企圖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會這兩件富有爭議的事件,中國爆發了大規模的反日遊行示威,甚至出現攻擊日本外交機構和日資企業的暴力行為。兩國關係跌入自1972年建交以來的谷底。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日本首相小泉純一朗4月23日在印尼雅加達的峰會可能暫時會緩和兩國關係。小泉就日本二戰期間的侵略歷史公開道歉和胡錦濤對日的“五點主張”為兩國擺脫過去一年來的雙邊關係惡性循環創造了一個機遇。
但是,造成中日兩國之間戰略衝突的結構性因素依然存在。如果北京和東京不主動採取行動來緩和這種結構性的戰略衝突,中日關係極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進入新一輪的惡化,甚至升級成“冷戰”狀態。
從表面上看,兩國之間關係的絆腳石是歷史問題。但是,從實質上看,中日關係不斷摩擦和惡化的基本原因是東亞主導權的爭奪。 很久以來,中日兩國都沒有在東亞的主導權問題達成共識。中國一直把日本看成是不具備主導資格的國家。日本對中國亦持相同看法。
在冷戰期,美蘇在東亞的戰略衝突可以說是取代了中日之間就東亞主導權的爭奪。 在冷戰結束以後,中日在東亞的戰略競爭也被“解凍”了。有趣的是, 冷戰結束以來的十五年正是日本由於泡沫經濟破滅,實力不斷跌落的時期。而在同一時間內, 中國經濟發展起飛,綜合國力迅速崛起中日之間的戰略平衡就此發生根本變化。兩國彼此的戰略定位也起了根本變化。
中國的崛起使許多人認為北京面臨的最大挑戰是處理好和美國的關係。 因為這一崛起將觸及美國的全球霸主地位。但就日本來說,中國的強大將危及日本在東亞的地位。 因此,日本對中國的崛起抱有巨大的戰略恐懼感。
可惜的是,中國在過去的十年中並沒有主動和日本接觸以消除這種憂慮。因此,日本在過去的一年中開始全面調整對華政策。 一方面加強日美戰略結盟來抗衡中國,另一方面對中國採取不斷強硬的政策。 這種政策調整, 再加上中國在處理一系列涉及日本的事件上的失誤,導致了一年來兩國關係的衝突的層層升級。
現在,中日關係正處於十字路口。 日本如果不放棄對華的強硬政策,中國如果不採取對日本的“新思維”,調整對日政策,兩國關係的新的緊張將不可避免。 反之, 中日將走出“冷戰”的陰影。
滬教科書為何大刪革命內容?
2006-9-23
【大公網訊】現在中國站起來了,但似乎有些人總是不習慣。似乎總要把自己放在「皇民」或「順民」的位置才安心。據《青年參考》報道,上海市教科書取消了大量中國革命歷史的內容,世界史中關於法國大革命等內容也被大量壓縮,有關日本的內容也取消了大量抗戰史的內容,取而代之的是日本的子彈頭列車等內容,這實際上是從「軟實力」上在替日本的「技術征服戰略」做宣傳。
《星洲日報》:修補中日關係,球在日本腳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9-07 13:25:03
安倍晉三能否改善中日關係?
中評社香港訊/馬來西亞《星洲日報》9月5日載文《修補緊張中日關係,球在日本腳下》,摘要如下:
9月20日舉行的日本自民党總裁選舉,雖然出現三雄鼎立的局面,但除非有最後一分鐘的變卦,否則一直在各種民調中高居榜首的內閣官房長官安倍晉三,相信可以輕易擊敗外交部長麻生太郎和財政部長穀垣禎一,進而接替小泉純一郎,成為新任首相。
小泉在任期間因為屢次參拜靖國神社,嚴重破壞日本與中國的關係。小泉接班人上位後,會否努力修補與中國的關係,確實讓人很期待。只是,要是安倍晉三真的當選首相,中日關係能否重返正常軌道,相信大家心裏都已經有數。
安倍晉三在外交政策上走的一直是強硬的路線,他曾經多次參拜靖國神社,也表示過支持小泉參拜神社,甚至在發表有關參拜靖國神社的言論時,比小泉來得更加強硬。不過,到目前為止,他都不願明確表態,當選首相後是否會參拜靖國神社。
安倍晉三曾表示希望能在今年11月在越南河內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峰會期間,與中國領導人舉行峰會,修補中日兩國的緊張關係。然而,中日領導人舉行峰會的希望能否落實,依然充滿變數,而靖國神社是關鍵的因素。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安倍晉三在當選首相後,能在靖國神社問題上作出讓步,在任期間絕不以“心靈”問題為由參拜靖國神社,相信中日領導人要舉行峰會、兩國恢復正常化關係等,應該都不會太難。
只是,回顧安倍晉三過去在靖國神社問題上持有的立場,以及他對中日關係的看法,實在很難想像,安倍晉三會誠心的努力修補目前已經陷入低潮的中日關係。
安倍晉三日前在前自民黨的一個競選辯論會上,再次的批評北京,說北京因為小泉參拜靖國神社,而拒絕舉行中日峰會,這種態度不能接受。對一個大有希望成為新任國家領導人的候選人來說,在選舉前夕說出這樣的一番話,實在很讓人質疑,他是否有誠意修補中日兩國關係。
球現在就在日本腳下,要怎麼踢,全看新任首相,是讓中日重拾友好關係,抑或讓兩國走向更寒冷的關係,責任全在日本一方。
一方面在弱化抗戰中表現出的民族精神,另一方面在渲染日本的子彈頭列車如何先進,潛移默化地培養的是一種「順民」意識。再加上中外「優勢互補」的打工理論,中國就可名正言順地放棄自己的「中華之星」。但這是一種只有「軀幹」沒有「頭腦」的發展模式。
上海市歷史教科書偏重於「經濟、技術、社會風俗和全球化」的理由,是要為國家培養出「服務於經濟增長、創新、外貿、政治穩定、尊重文化多樣性和和諧社會"的人材。但"中華之星"的遭遇表明,創新是需要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歷史責任感做支撐的,如果沒有整個社會強烈的民族自信心和對國家利益及國家安全的責任感做後盾,一線科技人員縱有天大的創新本領,也是徒喚奈何!沒有政策環境和對創新項目的必要支援,沒有大的框架,創新成果出來了也不能投入市場,這就是主管部門官員缺乏對民族工業歷史責任感的後果。而這種歷史責任感則是和對歷史事實,尤其是歷史事實背後的動因的深刻認知分不開的。
前不久,國家開發銀行為高速鐵路建設提供貸款2500億,而中華之星自主研發平台只花了數億元就推出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速機車,現在卻面臨斷炊之虞。這是多麼強烈的對比。如果不大力支援國家級自主研發平台,中國高速鐵路2萬億投資中很大一部分還會源源不斷地輸送給外國企業,甚至日本軍工企業。中華之星自主研發平台何時能得到國家的強力支援,媒體不妨拭目以待,對付強大的利益集團,只有更強大的社會輿論才有可能起作用。
自民黨前副總裁山崎拓認為,日本恐怕會走軍國主義老路。他預測「安倍晉三明年一定會去參拜」靖國神社。而安倍晉三在其發言中表現出的看法是:那場戰爭無罪人。安倍晉三並坦言他繼承的戰犯外祖父的基因多於他父親的基因。就這樣,他還迫不及待地要首先訪問"中國",並準備讓日本外交官要求中方向其發出邀請。對這樣一個人,至少要有一年的觀察期,來決定是否讓他來訪。如果沒有不參拜的實際行動,少了他的來訪,可免得讓神州大地沾上「鬼氣」!外交部發言人在回答對安倍晉三訪華問題的提問時,指出日本領導人首先要徹底消除「頑固堅持參拜靖國神社」這一政治障礙,表明中國政府在這一問題上的立場是堅定不移的。
日本有人要走軍國主義老路不可怕,只要中國做事有主心骨,在對待高速鐵路這樣的重大問題上,能夠自主發展,日本右翼勢力最終奈何我不得。日本需要時間來反思,中國需要時間來發展,到一定時期,自然會有"和諧"的關係。如果失去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而以「順民心態」來看待對日關係,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再說上海教科書,首先不能推廣到全國,另外也需要在知識界學術界展開討論,有錯就改。在我們的現代化進程處於攻堅階段的關鍵時期,決不能泯滅了我們的民族精神。
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密謀炸毀了瀋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並誣稱此事為中國軍隊所為,以此為藉口向駐守瀋陽北大營的中國軍隊發動進攻,拉開了全面侵華的序幕。現在,中日關係又到了一個關鍵時期。十年之後,中國的高速鐵路能否完全控制在自己手里?還是已控制在日本軍工企業手中?在對「日本新幹線鐵路」艷羨式的教育之下,歷史會不會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