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史托利賓在1906年被任命為總理(Prime Minister或譯為首相),他開始推行改革,他的改革有四部分,廢除共同責任制與土地賠償款;取消累積的欠數與體罰制度,法律前平等精神;由於當時暴亂頻生,史托利賓認為革命分子的煽動是農民暴亂的近因,但根本原因還在於農民太窮,不過增加農民土地並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因為從多次的例子顯示,他相信放火毀滅莊園的正是有不少分配土地的農民.所以解決的方法是創造小資產階級(a class of small proprietors)作為政府的基本單位以鞏固政府.
土地與自由是史托利賓改革努力的目標,事實上這也是新民粹主義在農村活動的第一口號.新組成的土地組織委員會 Land Organization Commission 對個人農莊及集體農戶提供了技術援助,農民土地銀行的財產與信用貸款更具體實施,鼓勵了土地個人化與生產現代化.但是土地問題本身的複雜性,卻成為史托利賓改革無法成功的主要原因,由於農村土地長久以來即分成條塊狀,大約分為四十至五十塊,由每一農民家庭所擁有,因此,土地自從農奴時代起便不能重分,在這種情形下,農民通常不以土地調查或法律契約來認定他們的土地,而是口頭約定,經歷了數代才決定的.同時,農民也無法圍起土地,因為會切斷隔鄰與他們自己土地的連接關係.這樣,鄉村土地的管理開發都需要集體的行為,農業改進的方法,便無法由較進步的鄉人成功的實驗來引入,只有由鄉民保守派互相折衷的約定來實施.條塊狀土地的分配,也使得技術改進戛戛乎難哉.
改革的結果,事實是愈重新分配,個人生產改進動機愈低,史托利賓企圖以小資產化的農民的個人生產秩序,來取代村社的集體生產秩序,畢竟不能把地方農民根深蒂固的相互依存關係完全廢掉.
上文取村自段昌國著俄國史
史托利賓在一九一一年九月十四日被警察與革命派聯合刺殺(可見政治手段之卑鄙與污濁),暴風雨快將來臨,強悍的史托利賓再也無力支撐將傾的大廈.1909年德皇威廉二世曾訪俄國,見過史托利賓,交談過,事後大為稱讚,恨德國沒有這樣的人幫他做事.全俄國明理的人都哀悼他.
新任首相史托利賓主持之下,先後頒佈了若干法案,一方面把拘束農民自由的米爾解散,一方面使若干農民個人獲得耕地,這些農民利用政府賦予之便利,全力發展,造成了一批成功的中小農階級.比較保守的大地主,既有沙皇左右之耳目,又在杜馬中擁有力量,對於政府的改革計劃,全力反對.但尼古拉二世對史托利賓始終全力支持,直至一九一一年被刺身死為止.此項改革,並未使立憲民主黨及各社會主義政黨滿意,前者希望建立一個真正的憲政政府,後者為了在將來的革命行動中得到農民的支持,當然不願見到農民對其已獲之土地感到滿意.所幸農民所獲土地仍過少,對革命分子而言,依然有活動的餘地.不過,如果沒有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則史托利賓所實行的土地改革,可能也會阻止革命的發生,因為單憑少數勞工階級獨立奮鬥,而無廣大農民階級的協助參加,革命很少成功的機會.
上文取村自李邁先譯西洋近世史
2002年7月21日凌晨 黃老師
史托利賓的照片極少,我在網上只找到一個網頁裡有他的齊全照片,可惜是俄文的網址,無法做聯結,請大家用谷高的圖片搜尋器打上 Stolypin 這個字後,逐幅圖去按,只有兩頁,很快便可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