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在醇與羧酸反應製造酯的實驗中,需要回流加熱。通常回流加熱時,在反應混合物中會加入浮石,浮石的用途是防止漰沸的發生,所以浮石在這些在回流加熱的實驗中有另一個名字,稱為『防漰沸小粒』。
「漰沸」是甚麼意思呢?
憑我們的認知,當液體受熱時﹐溫度一直上升,直至該液體的沸點時,液體沸騰。但有很多情況下,尤其是沒有攪動的液體加熱時,溫度到達了沸點,但因為沒有攪動,液體並不沸騰,而溫度會繼續上升至高於其沸點還繼續上升,這現象稱為『過熱』 (superheating)。當這過熱的液體受到輕微騷擾(如震動)或升溫過高時,溫度會突然降至沸點,多餘的熱令液體劇烈地沸騰,甚至噴出反應瓶外,造成危險,這現象稱為『漰沸』。
為甚麼浮石會防止漰沸呢?
浮石的密度不高,當液體受熱時,會吸收部份的熱,在液體中滾動或甚至上下移動(視乎液體的密度和黏度而定)。由於有浮石在液體中攪動,所以液體會正常地沸騰,不會有過熱現象。
=====
日常以明火把水加熱,不易有過熱現象。這由於水在高溫下會釋出溶於水中的空氣,而容器直接受熱時溫度較水高,所以水會在容器的表面釋出氣泡,這些氣泡形成水的攪動,避免過熱的發生。
但在家中把水加熱,亦有可能出現過熱和漰沸現象。
第一個例子便是以微波爐把水(飲品)加熱時,而微波把水平均加熱,容器(杯)的溫度更比水低,因水上述氣泡的攪動,便會出現過熱現象。當把水(飲品)從微汳爐拿出來,飲品立劇出現漰沸現象,會燙傷皮膚。年前在網上曾流傳以上實驗的片段,不過實驗的人戴上厚厚的手套,但若果燙在手上的皮膚,那便不得了。
另一個例子是月前有新聞報道,有主婦把湯從雪櫃中拿出來用火加熱,由於「湯渣」防礙液體攪動,出現過熱及漰沸現象,把主婦燙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