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做冬大過年?

2006-12-22 10:18 pm
為什麼做冬大過年?

回答 (2)

2006-12-22 10:22 pm
✔ 最佳答案
冬至
俗語說:冬大過年。冬至是一年廿四個節氣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氣。它的由來,和曆法有直接的關聯。冬至的日期,每年都在陽曆的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陰曆的日期則不太一定,但大抵不超過陰曆的十一月。

冬至,又叫「短冬日」。因為在這天,白天最短,而晚上最長,所以又叫「最長的一夜」。「冬至」在周朝的時候已有,自漢朝以來,「冬至」更加隆重,直到唐朝,「冬至」更與新年並重,故現在民間會有「冬至大過年」之說法。

「冬至」是一家團聚的日子,「冬至」是大節日,故家中所有天神,祖先,地主都要大魚大肉地供奉,以感謝一年來的保佑。在祭祀神明與祖先後,全家人便開始聚嚏A而常吃的食品有湯圓,甜糯米粥,取其意為一家團圓,甜蜜快樂之意,而食湯圓又稱作「添歲」,即古時所稱的「亞歲」。

在古代,冬節曾是一個隆重的日子,在周朝,就有利用「冬至」日郊祀祭天的記載,又因為周曆的正月是夏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拜歲和賀冬並沒有分別,一直到漢武帝採用夏曆後,才把元旦和冬至分開,因此,也可以說:過「冬節」是自漢代才有的。漢代甚至在冬至前後,從皇帝到百官都停止辦公,全部休假來慶賀這個日子呢!

「冬至」又稱為「至節」,因為它是「陰極之至」、是「陽氣始至」,也是「日行南至」的節日。又由於冬至過後,新年就在眼前了,所以又有「冬節大如年」的說法,意思是說冬至的禮俗和年節相差無幾。另外,冬至又有如「亞歲」、「如正(新正)」、「履長節」等的稱呼,民間則多稱為「冬節」。又由於富人都過著豐厚的冬至,而窮人則只能貧苦的過夜,於是又有「有者冬至夜,無者過一夜」、「富人吃一夜,窮人凍一夜」的俗諺。

民間又以冬至日到來之先後,及當天天氣的好壞,推測往後的天氣。俗語說:「冬至在月頭,要冷在年兜(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無雪也沒霜」(這是依據冬至日到來的早晚,推測寒流到臺灣的早晚);俗語也說:「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意思是:冬至這天如果沒有太陽,那麼過年一定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過年就會下雨)。
2006-12-22 11:06 pm
一. 冬至的由來與意義:
冬至就是二十四個冬節就是冬至,時間在陽曆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依照我國傳統的曆法,以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氣,一年又分為十二節和十二氣,合稱為二十四節氣,而節氣中的一個。因為它的日子並沒有固定,所以和清明一樣,被稱為「活節」。在冬至這一天,對於位於北半球的我們,這時太陽剛好直射在南回歸線(又稱為冬至線)上,因此使得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長。冬至過後,太陽又慢慢地向北回歸線轉移,北半球的白晝又慢慢加長,而夜晚漸漸縮短,正因為如此,冬至便成為曆法上重要的節氣之一。更由於古人對於這種自然現象的變化規律有著深刻的認識,所以有「冬至一陽生」的說法,意思是說從冬至開始,陽氣就要回升了。

在古代,冬節曾是一個隆重的日子,在周朝,就有利用「冬至」日郊祀祭天的記載,又因為周曆的正月是夏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拜歲和賀冬並沒有分別,一直到漢武帝採用夏曆後,才把元旦和冬至分開,因此,也可以說:過「冬節」是自漢代才有的。漢代甚至在冬至前後,從皇帝到百官都停止辦公,全部休假來慶賀這個日子呢!

「冬至」又稱為「至節」,因為它是「陰極之至」、是「陽氣始至」,也是「日行南至」的節日。又由於冬至過後,新年就在眼前了,所以又有「冬節大如年」的說法,意思是說冬至的禮俗和年節相差無幾。另外,冬至又有如「亞歲」、「如正(新正)」、「履長節」等的稱呼,民間則多稱為「冬節」。又由於富人都過著豐厚的冬至,而窮人則只能貧苦的過夜,於是又有「有者冬至夜,無者過一夜」、「富人吃一夜,窮人凍一夜」的俗諺。

民間又以冬至日到來之先後,及當天天氣的好壞,推測往後的天氣。俗語說:「冬至在月頭,要冷在年兜(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無雪也沒霜」(這是依據冬至日到來的早晚,推測寒流到臺灣的早晚);俗語也說:「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意思是:冬至這天如果沒有太陽,那麼過年一定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過年就會下雨)。

在冬至的應節食品方面,有許多有趣的傳統,甚至是各族的特色。例如:滿族旗人在冬至祭天祭祖之後,將祭拜過後的豬肉煮成白肉和親朋好友分享;在陜西地方,人們相信共工的兒子,在冬至這天去世,變成散播瘟疫的惡鬼,但疫鬼怕紅豆,因此在冬至這天,大家煮紅豆粥來避開瘟疫;南方人吃湯圓,北方人在冬至這天則有吃餛飩的習俗,有句俗諺說:「冬至餛飩夏至面」,另外在西北地方則多半吃餃子(餃子在明代之前稱為餛),民間甚至有流傳「吃了冬節的餃子,不凍耳朵」的諺語(據說這種習俗是來自于醫聖張仲景施藥為窮人治凍傷的故事而來的)。

www2.ctps.tp.edu.tw/country/holiday/hldy_b/hldy_bc.htm

冬 至 是 一 年 廿 四 個 節 氣 中 , 最 重 要 的 一 個 節 氣 。 它 的 由 來 , 和 曆 法 有 直 接 的 關 聯 。 冬 至 的 日 期 , 每 年 都 在 陽 曆 的 十 二 月 二 十 二 日 或 二 十 三 日 ; 陰 曆 的 日 期 則 不 太 一 定 , 但 大 抵 不 超 過 陰 曆 的 十 一 月 。

冬 至 在 《 尚 書 》 「 堯 典 」 中 稱 為 「 日 短 」 , 因 為 這 天 太 陽 直 射 南 回 歸 線 , 所 以 北 半 球 白 天 最 短 , 黑 夜 最 長 。 過 了 冬 至 後 , 日 光 照 射 北 移 , 白 天 愈 來 愈 長 , 黑 夜 愈 來 愈 短 。 古 人 說 : 「 冬 至 一 陽 生 」 , 指 的 就 是 陰 氣 到 冬 至 時 盛 極 而 衰 。 相 反 的 , 陽 氣 則 從 此 開 始 萌 芽 。

除 了 在 氣 候 上 作 為 寒 暑 交 替 的 轉 捩 點 外 , 冬 至 也 因 為 容 易 被 測 定 , 所 以 常 被 用 來 作 為 推 算 曆 法 中 節 氣 的 依 據 。 周 代 建 子 , 就 以 冬 至 所 在 的 十 一 月 為 正 月 。 至 少 到 了 漢 代 , 冬 至 就 是 個 公 定 節 日 , 百 官 皆 可 放 假 一 天 。 《 後 漢 書 》 「 禮 儀 志 」 中 記 載 : 「 冬 至 前 後 , 加 子 安 身 靜 體 , 百 官 絕 事 , 不 聽 政 , 擇 吉 辰 而 後 省 事 。 」 民 間 也 有 句 話 說 : 「 冬 至 大 如 年 」 , 冬 至 之 備 受 重 視 , 由 此 可 見 一 斑 。

http://www.cca.gov.tw/Culture/Arts/cyears/b239/#SEC1


 


收錄日期: 2021-04-13 18:44:3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22000051KK0184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