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據字典解釋,「品德」解「品性道德」。
先說品行,品行乃人的品格與德行,
即一個人正面的人格。而這些性格是從小培養而成的。
中國人所指的品行:「敬」「德」「誠」「謙虛」
總括來說,是待人接物的態度及對自我的態度。
而俗語有說:
尊嚴是德行之寶,
炫耀是德行之賊,
慈悲是德行之始,
暴戾是德行之終。
----(自
http://www.fgs.org.t w/master/masterA/lib rary/2003-hsingsloga n/9301-03/040208.htm )
↘
至於道德,據維基百科之解說:
道德是一種在社會生活實踐中形成和發展,
主要依靠社會輿論、風俗習慣和良心指導和約束,
可以用善惡標準進行評價的個體和社會意識,
人格品質規範和調整人與人、人與自然關係的行為規範;
它是與這類意識和規範相聯繫的行為活動;
以及通過這些活動所結成的社會關係的體系。
將以上綜合在一起,即為「品德」。
希望以上能幫助你=]
2006-12-21 19:27:00 補充:
社會風氣我們的小宇宙,脫不了大環境的氣氛影響。內心有衝突時,我們若能能掌握處理情緒的方法和技巧的話,我們便可以避免走進死胡同!只要還有一口呼吸,就不能說沒有希望。西方的EQ,AQ,提出的是了解和對治方法,但要預防問題的根本方法在教育!就如運動,不論是哪一類,基本都要從體能下功夫。我們的先賢大德,數千年前已開宗明義為我們指出通往幸福人生的道路:恪物、致知、止於至善。
2006-12-21 19:27:19 補充:
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五常(仁﹑義﹑禮﹑智﹑信) 、四維(禮、義、廉、恥) 、八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 、君子務本、無規矩不成方圓。義理寫得清清楚楚,只是我們現代人把教育範疇看得太狹隘,止於書本知識的傳授,忘卻了教育的根本目標,亦忽略了把教育落實於每天的行為上。若能在啟蒙時期便開始讀聖賢書:弟子規、三字經、幼學瓊林,在修養上下功夫,孩子學會知書識禮,正確的道德觀、價值觀,每人都為別人切想,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天下為公,世界大同是必然的事!
2006-12-21 19:27:44 補充:
哪究竟現在的問題出在甚麼地方?錯在「我」(這個「我」汎指每一個人) 錯把提昇個人品德的規條變作鞭策別人的工具!一切只向人求,(善) 有反鞠自問。只見別人的不對,看不見自己的不是!就如聖經上說:看見別人眼中的刺,看不見自己眼中的樑木!不知者不罪,無心之失是為錯,但知錯不改便是過了!韓國農民給我很大的啟發,我想他們很多都目不識丁,又如何?看他們的表現,對團隊精神、記律、環境的尊重,可以不汗顏?慚愧都來不及。他們是踏踏實實的做「人」。
2006-12-21 19:27:52 補充:
社會最小的單位是個人,個人的德行、操守便是穩住社會安定和諧的基本原素,不是你有甚麼,是你是甚麼!哪障礙在那裏?在太多人不知生命的目標和意義,於是變得懈怠、散漫、空虛,迷失本性!亦因此大多數人選擇了隨俗,這樣比較安全,大多數嘛!成熟的人格建基於自信,而自信則來自自我了解,發揮長處,改善弱點,不強求、安本份、懂得安身立命之道,自然內心平和、安定、平衡。內心安寧自然可以騰出更多精神、能量去應付每天的功課,做個負責任的人,服務社會!自我實現是每分每刻都把自己全心全意的貢獻出來,不比較、不計較。中國十三億人中只有一個楊利偉,亦只有一個你!唯有這種生活態度才能使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和憧憬!
2006-12-21 19:29:34 補充:
♡♥♡♥♡♥♡♥♡♥♡♥♡♥♡♥♡♥♡♥♡♥♡♥♡♥♡♥♡♥♡♥♡♥(社會最小的單位是個人,個人的德行、操守便是穩住社會安定和諧的基本原素,不是你有甚麼,是你是甚麼!) 希望能教曉下一代呢個道理! (五常(仁﹑義﹑禮﹑智﹑信) 、四維(禮、義、廉、恥) 、八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 、君子務本、無規矩不成方圓。) 做人一定要有嘅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