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認為香港有發展高科技的條件嗎?[20分]

2006-12-21 6:24 am
香港在數年前曾推廣過所謂「數碼港」,
但最後因為科網股爆破而虎頭蛇尾。
之後,政府再沒有提過高科技的發展項目。
大家認為香港這個地方是否適合發展高科技工業呢?
為什麼呢?

回答 (5)

2006-12-21 7:02 am
✔ 最佳答案
科網因為香港通訊基建良好,始終也曾熱鬧一時。
早幾年在電視上聽到政府說會重視生物科技,我心裡置諸一笑。
在吐露港的科學園,聞說空置率很高;到今天也沒再聽到有關發展生物科技的資訊。
或許生化科學技術在香港就連發展都沒有,所以連爆破的機會也沒有。

香港的生化科技都集中在中藥、化驗技術。
沙士和禽流感肆虐那段時間,確曾聽到某醫學院在試驗技術上取得突破;
中藥的確在發展中--但大家總是想問﹕其他呢?
由於對其他範疇認識甚為膚淺,不便多言。

觀乎香港的生化科技發展,主要集中在大學的研究。
私人商業機構的參與實在不多,就算有亦只限於那些中藥保補產品。
政府似乎沒有怎麼鼓勵過商業投資於科技上。
沒有政府的參與,高科技能活起來嗎?

1) 人才﹕
香港以金錢掛帥,對於一張學歷證明何其著緊。
基本上我認為香港學生很少機會去選擇自己的道路。
除了讀書就缺乏其他機會--公式化,僵化。
除了教育制度外,社會風氣是造成這種缺乏變化和刺激的因素。
科技最重要就是勇於嘗試和創新,香港多數年輕一輩有這種勇氣嗎?我也沒有。
另外香港的大學設備連外國以至國內的中學也比不上,教學模式也是唸書多 ……

2) 投資﹕
要有投資,才有回報。
沒有資源的話又如何發展科技?
科網所須的基建比較完善、較易掌控,造成過熱然後爆破。
對於生化物理等科技發展所須的資源和時間,比起科網多很多。
缺少商業財團的投資,始終難發展起來。

3) 成本及土地﹕
香港土地太昂貴,成本太高。
除了成本外,我覺得香港土地在另一層面窒礙科技發展。
有一句話﹕「在香港想發達,靠的是地產。」
地產的報酬高,跟科技相比,更是可預期和穩定的。
科技發展對大財團來說只是分散投資的牛刀小試,發展的項目亦屬短視。
甚至乎,完全對科技提不起興趣,不肯冒險。


雖然間中聽到「創新科技展」這類比賽,但始終是象徵性較多。
總覺得政府只是象徵性地在科技上辦一點事,似乎沒有給人強烈支持高科技的感覺。
像這樣懶洋洋的,根本無可能改變現狀。
2006-12-24 4:09 am
大家認為香港這個地方是否適合發展高科技工業呢?
我認為香港這個地方是適合發展高科技工業。
‧【從文明看「一國兩制」】
香港能有如此燦爛的今天,對十三億人口產生貢獻,是因為一百五十年前這個地方割讓了給英國,經過百多年來把一套西方的文明體系引入了香港,並與原來的中華文明體系作了一個融合,經過這期間的實驗,成功地創出了一個中華文化的支體系。在台灣、在大陸,你不會看到香港的文化特色,香港的文化特色是用一百五十年的時間孕育出來的,是非常有價值的。中國有一位領導李瑞環先生認為香港是一個宜興茶壺,其茶漬是很寶貴的。香港這一百五十年的茶漬是文明交融與實驗的果實。所以在談到「一國兩制」時,請大家離開太現實的政治鬥爭,而從人類文明、文化的角度去看「一國兩制」。過去的百多年,這個有系統的試驗,是有建設性的,證明了是一個很寶貴的宜興茶壺。過去二十年中國的開放改革又證明了香港這個宜興茶壺對中國有極大的建設性的作用。
我們說五十年不變,怎能不變?每天也在變更中,問題是今後五十年在「一個中國」的前題下我們將對我中華文明有什麼新貢獻,這一實驗將移植到什麼地步?是否能通過這一實驗產生一個良好的制度,讓中華文明很好地運用?今後的五十年是不是一個文明、文化的互動的五十年,中華文明能否在香港重拾它的自尊?去蕪存菁?對國際的文明,所謂基督文明我們在今後五十年能否通過分析與吸納、融會、移植而產生對我們的社會、國家、世界有更大的幫助與轉變呢?

‧【香港產生的特殊作用】
一九九七年的歷史轉變,從低層次的視野去看只看到差異、對抗、敵意;但如果我們從百年、千年的歷史時空去看,從全球的層次、文明交融的時空去看,我們可以起什麼作用呢?這一個如此龐大系統工程的實驗是需要我們全體參與的,俄國人說可惜我們沒有香港,印度人說可惜我們沒有香港,因為他們不能取得試驗。中國有香港,因此香港可以繼續起到什麼作用?這一個窗口、實驗場所、文明移植的迴旋地、中界站,在今後五十年可以起什麼作用?相信還在求學時期的你們,在五十年後一定還能看到、見證到香港所產生的作用。
我們一定要珍惜、造就香港成為獨特的中國國際大都會,珍惜一百五十年來成功的體系。我們的法治、民主、人權、言論自由、透明社會、語言、文化、生活方式,過去一百五十年已造就了一個很好的文明支體系,這個支體系將產生很巨大的影響。中華民族是一個萬年的文明體系,國際也有其他不同的文明體系 。
‧【建立持續學習型社會】
香港的硬件建設非常成功,我們的科技、經濟、金融、訊息中心都建設得很好,物流中心、交通中心也提出來了,但在這些中心之外,我們對軟件建設的重視程度有多少?香港應採什麼策略呢?我認為:應該建立成為一個二十一世紀持續學習型,更新學習型的國際文明大都會。因為香港沒有資源,香港有的是人,如果港人不作持續、更新學習的態度,不持國際文明、中華文明交融的態度,不繼續吸納新知識、新科技,所建立了的中心也會曇花一現,不能持久。因為這個世界變化實在太快,因此靠什麼去維繫著香港今後五十年繼續再創光芒呢?就是堅持香港是一個學習型的社會,以及港人文明交融的心態,開放的心態。


2006-12-29 13:09:19 補充:
also good!
參考: 【本文為特首特別顧問葉國華於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一日在香港大學「激變中再創香港優勢」論壇演辭節錄】
2006-12-23 1:47 am
高科技不是有錢與無錢咁簡單,智慧才是最重要,在這個証書文憑的盲目體制下,不少有智慧的人材都被埋沒,政府應該推行拔材計畫,讓真正的人材提供出路!
參考: \
2006-12-21 7:37 am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3场战争十分引人注目,这就是美军主导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阿富汗战争。
1991年1月爆发的海湾战争以参战国之多、战况之激烈、作战进程之迅猛以及双方损失之悬殊为世人所瞩目,更因其大量使用了当代尖端武器装备,使战场条件、作战手段以及对抗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揭开了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序幕。
1999年3~6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事集团对南联盟发动的代号为“联盟力量”的科索沃战争是一场以远程和高空精确打击为主的“非接触性战争”。这场战争自始至终表现为一场大规模空袭与反空袭战役,以完全独立的空中战役达成了战略目的,标志着空中作战的地位空前上升。
2001年10月,美国进行的阿富汗战争则全面展示了信息化战争的强大威力,是一场典型的“不对称作战”。在这场战争中,美军充分发挥各种作战手段的系统效应,使信息系统与作战系统实现了高度一体化。
这3场局部战争充分展示了高技术条件下现代战争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大量运用,引起作战方式方法上一系列深刻变化
第一,空中力量的发展促进了战争的空中化,空中及空间力量正在成为未来战场的主力,空天战场正在确立自己新的主导地位。如在海湾战争中构成美军高技术兵器群的56种兵器中,空中武器装备或通过空中发挥作用的武器就达44种,约占78%,而科索沃战争则表现为一场纯粹的大规模空袭战。
第二,以巡航导弹等防区外发射武器和带卫星导航系统的航空兵器为主导的精确制导武器成为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基本打击手段和主攻武器,使得防区外远程精确打击成为主要作战方式。在阿富汗战争中,美军共投掷各类弹药2.2万余枚,其中精确制导弹药1.3万多枚,使用比例由海湾战争的9%、科索沃战争的35%大幅上升到此次战争的60%,并创造了一次打击任务在20分钟内投掷100枚联合直接攻击弹药的历史纪录。
第三,指挥手段的不断完善大大提高了作战效能。如美军在海湾战争中从发现一个机动目标到发动袭击需要一天的时间,在科索沃战争中这个时间差已经缩小到一个小时。在阿富汗战争中,由于信息系统与作战系统的高度一体化,从发现一个机动目标到发动袭击仅需要10分钟的时间。
二、战争要素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战争形态向信息化方向发展
现代高技术战争将围绕信息的搜集、处理、分发、防护而展开,信息化战争成为高技术战争的基本形态,夺取和保持制信息权成为作战的中心和焦点。在海湾战争开战前24小时,美军实施宽带强功率压制式干扰,即“白雪”行动,造成伊军大部分通信联络中断,达成了空袭的突然性。在科索沃战争中,北约充分发挥卫星的制天权功能和优势,自始至终掌握着空天制信息权。北约在空袭中还使用了各类性能先进的预警飞机和专用电子战飞机,分别对南军的预警、火控雷达和指挥控制系统实施“致盲”、“致聋”。通过软硬兼施的电子攻击,北约始终掌握着作战地区的制信息权,使南联盟的军队处于被动挨打、无力还手的境地。在阿富汗战争中,美军实现了信息系统与作战系统的高度一体化。为实现在信息获取系统和空中打击系统的信息实时传输,美军专门在沙特的苏丹王子空军基地建立了一个新型联合空战中心。联合空战中心配备了最新型的C4 I S R系统,综合分析、处理、分发由美军各种战场侦察系统所获取的战场信息数据,并将处理过的战场信息数据实时传输到轰炸机、战斗机等各种作战平台。此外,信息平台还首次具备了攻击能力。美军R Q-1 A“捕食者”无人机既具备情报搜集功能,又具备对发现目标的攻击能力。在阿富汗战场上,“捕食者”无人机曾多次对所发现的机动目标进行即时攻击。
三、交战双方军事力量和装备技术水平发展不平衡,非对称作战日益成为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基本模式
随着战争技术含量特别是高技术含量日益提高,各国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使各国军事技术发展差距日益拉大,甚至出现技术上的“代差”。强的一方更加重视发展自己的技术优势,弱的一方也力争从技术外寻找出路。
因而,非对称作战日益成为作战双方的选择。如科索沃战争中,战争的一方是由19个发达国家组成的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集团———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其总体经济实力是南联盟的700倍,总体军事实力是对手的400倍。而南联盟只不过是一个人口刚过千万的国家,军队10余万人,武器装备总体质量至少落后对方一至两代,数量上也极为悬殊。这场战争是强大的军事集团对弱小的主权国家、高技术对中低技术、主要使用航空兵和导弹的空袭战对主要使用一般武器防空作战的非对称作战。美国对阿富汗实施的军事打击也是一场典型的非对称作战。美军事实力为当今世界之最,拥有人员和军事技术、武器装备的全面优势。而阿富汗塔利班和“基地”组织只是由一些伊斯兰激进分子在简单的单兵武器系统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群体,其实力根本无法与拥有绝对优势的美军对抗。
四、战争的直接交战空间逐步缩小,战争的相关空间不断扩大
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与以往战争相比,战争的直接交战空间逐步缩小,而战争的相关空间在不断扩大;战争的战役空间在缩小,而战略空间在扩大。在3场战争中,美军的打击目标都集中于特定范围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对预定目标的打击,美军也改变了以往那种“全般覆盖”、“地毯式轰炸”的做法,而是精选部分要害部位实施精确打击,交战空间大大缩小,甚至在科索沃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中基本实现了“非接触作战”。与此同时,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相关空间又在不断扩大。如在科索沃战争中,美军的B-2 A隐形战略轰炸机每次都是从美国密苏里州基地起飞,战略机动两万多公里执行轰炸任务。同样在阿富汗战争中,B-2隐形远程重型轰炸机从美国本土直接飞往阿富汗进行远程奔袭,空袭后再降落在距阿富汗约4200公里的迪戈加西亚岛,中途不着陆飞行长达44个小时。此外,随着大量先进武器装备在战场上的综合运用,陆、海、空、天、电磁等各种复杂的战场空间相互联结、照应、重叠,形成了全方位、高立体、全领域、多层次的战场空间,军事行动扩展到整个地面、海洋战场乃至外层空间。
五、现代战争是体系对体系的较量,战争胜负取决于作战系统的整体对抗能力
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的经验教训证明,只有多种力量综合使用、各军兵种密切协同、各种武器系统优势互补,才能发挥整体威力、取得“1+1>2”的系统效应。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实施的空袭作战除出动大量战斗机、攻击机、轰炸机外,还动用了大量陆军攻击直升机和大量预警机、运输机、加油机、救护机等,海军的“战斧”巡航导弹以及由各种卫星组成的空间精确定位系统等多种宇航武器,组成一个严密的作战体系对目标实施联合打击。美军在阿富汗战争中,将由多种侦察、预警手段构成的立体感知系统和由各军兵种、各作战单位的各种作战平台组成的火力打击系统,经信息处理网络和数据链系统相连接,高度融合、相辅相成,形成了全程近实时感知与远程精确打击有机结合的战场系统,基本作到三军作战联合化、武器装备系统化、信息处理网络化、战场察打一体化。例如,由“捕食者”和“全球鹰”无人侦察机所获得的有关情报可经过联合空战中心实时地传送给在阿富汗战场上空的A C-130特种作战飞机的飞行员,A C-130可立即对目标进行攻击。
六、战争消耗越来越大,战争更加依赖雄厚的经济基础和有力的综合保障
在高技术条件下,战争消耗成几何级数大幅度增加,达到了惊人的地步。单从物资消耗来看,海湾战争分别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和马岛战争提高了20倍、10倍、7.5倍、4.2倍和3.5倍。据统计,海湾战争期间,美军地面部队的人均物资消耗为200多公斤,航母编队的人均物资消耗为1.1~1.38吨,美军共消耗各类物资1.7万余种3000多万吨,几乎等于上千万人的苏联军队在4年卫国战争中物资消耗总量6600万吨的一半;多国部队在战争中总共花掉600多亿美元,这个数字超过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就连美国也无力独自支付这笔费用。在科索沃战争中,北约为了尽早达成战争目的,共使用了1200架飞机,出动3.8万架次,发射巡航导弹1500多枚,投掷各种弹药1.3万余吨,战争花费高达1000亿美元。而南联盟在北约的空袭下,许多军事设施被摧毁,武器装备被损坏,军用物资特别是战略物资储备地被袭击,指挥中心和通信枢纽被破坏,交通线被中断,大量民用设施和厂矿企业遭到狂轰滥炸,造成的经济损失为数千亿美元。“9·11”事件后,美国一次性划拨400亿美元紧急资金用于反恐;美在阿每月作战费用10亿多美元;美军一枚“战斧”式巡航导弹造价为120多万美元,3个月共投掷各类精确制导导弹、炸弹1.2万余枚。如此巨大的战争消耗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有力的综合保障是无法承受的。
2006-12-21 6:38 am
高科技不是有錢與無錢咁簡單,智慧才是最重要,在這個証書文憑的盲目體制下,不少有智慧的人材都被埋沒,政府應該推行拔材計畫,讓真正的人材提供出路!


收錄日期: 2021-04-23 19:28:0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20000051KK0401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